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_第1页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_第2页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_第3页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_第4页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末年著名的田园大诗人,他的田园诗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意境,无不透露着一种韵味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因而,我们不应仅在其文字和形式的表现上徘徊,而应真正深入到他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意境

陶渊明生活的魏晋时代是一个天姿烂漫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文人钟情于自然,而陶渊明更是对自然的追求和对自然观的理解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之美全都表现在对自然的追求,达到了一种物我一体人生境界,开创了质朴无华,极尽纯净的语言之美。一、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之美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是情、景、事、理的大浑融。他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通过人人可见之物,表达高天世人的情怀,写出深刻的理。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陶诗最重要的还属于发乎事,源于景,缘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山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抽象与生动。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的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农村生活之美,从内容上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一)表现农村恬美宁静和悠然自得的心情早期的田园诗在反映现实的时候,是以诗人实际的田园生活为基本素材,如《归园田居》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诗人的笔下,农村是那么恬美、宁静;榆柳桃李的环绕中座落着几间茅舍,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袅袅轻烟;从幽深的小巷中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这里的一切与喧嚣终日、凶险四伏的官场是多么的不同。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未直接说出,而是通过草屋茅舍、榆柳桃李、远村炊烟、鸡鸣狗吠、山气飞鸟的白描,流露出对田园购物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表露出诗人那纯净的心地和平静的心境,与简朴恬静的田园风光交融为一体了。

(二)以热情劳动、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表现出热情劳动的作品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获早稻》:“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景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基,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十。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诗中描写劳动的艰辛,写到辛勤劳作一天之后回家休息时得到的欣慰,都很真切。陶渊明有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为可贵的部分。表现出他的生活很辛勤很劳苦的还例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沾衣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现出诗人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的作品有如《归园田居》其四中借问路过的“采薪者”,始知“死殁无复馀”。不由悲叹“一世异朝市,后更体悟到:生命是虚幻的,最终不过归于空无。短短八十字,情、景、事、理浑融,可以说达到了物我一体、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之美境。

(三)他也揭露仕途的险恶、社会的腐朽黑暗如作品有《述酒》中,借用比喻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一篡权易代的过程,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但这首诗依旧流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同时也将自然景象融入作品中以明喻事理。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也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他从田园生活这个独特的角度抒写了他对于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我们可以从那质朴、平淡的生活场景中,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不同流俗、情操高洁的诗人自我形象,而且透过诗人的喜怒哀乐,还可以窥视到当时社会现实的某些侧面。所以陶的田园诗内容不管在表现宁静自然和悠然自得;热爱劳动、穷困和农村的凋蔽方面,还是揭露仕途险恶、社会黑暗方面事理融入情景之中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之意境美和语言之美参考文献:[1]《五柳先生传》.陶渊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版.第2页[2]《饮酒序》.陶渊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版.第4页[3]《溪诗话》.黄彻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版.第46页[4]朱光潜《诗论》(第十三章:陶渊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4年版;

[5]苏轼著、顾之川校点《苏轼文集(下)》岳麓书社出版,2005版;

二0一五年五月四日

参考文献摘要武民周[1]《五柳先生传》.陶渊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版.第2页摘要:五柳先生不知何许人1也,亦不详2其姓字3。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4。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5;每有会意6,便欣然7忘食。性嗜8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9知其如此10,或11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12,期在必醉13;既14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15。环堵萧然16,不蔽风日,短褐穿结17,箪瓢屡空18,晏如19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20。赞21曰:黔娄22之妻有言:“不戚戚23于贫贱,不汲汲24于富贵。”其言25兹26若人27之俦28乎?衔觞29赋诗,以乐其志30,无怀氏31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2]《饮酒序》.陶渊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版.第4页摘要:饮酒序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酒后真言”.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唯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采菊东篱”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

[3]《溪诗话》.黄彻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版.第46页摘要:黄彻在中国古代文学诗话中占据了独特而重要的位置。著有《巩溪诗话》十卷存世,《四库全书》有载。按:黄彻弃官寓居兴化莆田巩溪的五年间,写成《巩溪诗话》十卷。宋乾道四年九月,陈俊卿在拜相前夕为之作序。黄彻早已去世矣。陈俊卿在《序》有云:“公少负才,取名第,宰剧邑,藉甚有能声。一旦当路轩不得,弃官而归,优游里闬,其中然,未尝戚戚于外物,而其用志不衰如此”。

[4]朱光潜《诗论》(第十三章:陶渊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4年版摘要:《诗论》第1简:“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是《诗论》开宗明义之论,也是《诗论》的纲要。“诗亡离志”与《礼记·孔子闲居》之“志之所至,诗亦至焉”相协,而“乐亡离情”则点明了孔子对“诗”与“情”关系的认识。

[5]苏轼著、顾之川校点《苏轼文集(下)》岳麓书社出版,2005版摘要:苏轼(10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