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2_第1页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2_第2页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2_第3页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

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称为“血府”的是()

A.心B.肝C.冲脉D.脉

2.下列不属于祛邪的方法是()

A.清热解表B.利水通淋C.消积导滞D.健脾益气

3.气逆最常见于()

A.肺胃肝B.肺心肾C.肺胃大肠D.肺肝胆

4.痰饮的形成与下列哪组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A.脾胃肝肾B.脾肾肝三焦C.肺脾肾三焦D.脾胃肺三焦

5.十二经中唯一一条左右交叉的经脉是()

A.手太阴肺经B.足太明脾经C.手阳明大肠经D.足阳明胃经

6.司眼睑开合的经脉是()

A.阴阳跷脉B.阴阳维脉C.带脉D.任脉

7.津与液的区别,正确的是()

A.液清稀、津稠厚

B.津流动性大,液流动性小

C.液起滋润作用,律起儒养作用

D.阴津,阳液

8.汗孔又称为()

A.气门B.责门C.幽门D.股理

9.与脑髓充盈与否密切相关的脏是。

A.肝B.脾C.肺D.肾

10.脾开窍于()

A.舌B.鼻C.唇D.口

11.女子胞与下列哪组脏腑关系最密切()

A.心肝肾B.心肝脾C.心脾肾D.肺脾肾

12.“阴阳之征兆”是指()

A.天与地B.上与下C.血与气D.水与火

13.下列属五行相悔的是()

A.木侮土B.土侮水C.水侮火D.金海火

14.中医学中成功地应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

A.《伤寒论》B.《金匮要略》C.《难经》D.《内经》

15.小便失禁二年余,伴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谈苔白,最宜诊断为()

A.肾阳虚证B.肾不纳气证C.肾气不固证D.脾肾阳虚证

16.院胀纳呆口腻,自重便据,波短赤,苔黄腻,脉儒数,属()

A.寒湿困脾B.脾胃湿热C.肝脾不调D.肝胆湿热

17.目胞浮肿多属()

A.水肿病B.肝胆火炽C.肾精耗竭D.气血不足

18.小儿囱门迟闭,多属()

A.温病火邪上攻,脑髓有病

B.吐泻伤脾,气血不足

C.肾气不足,发育不良

D.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19.神在全身皆有表现,但最突出地表现于()

A.语言B.动态C.目光D.表情

20.下列各症中属于阴虚证的表现是()

A.面色萎黄B.咽子盗汗C.神疲乏力D.大便澹薄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

码分虽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划选取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阴阳关系中含有量变、质变内容的是()

A.阴阳对立B.阴阳制约C.阴阳互根

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

2.呼吸运动的正常,必须是哪两个功能的密切配合()

A.肺司呼吸B.心主血脉C.肝主疏汇

D.脾主运化E.肾主纳气

3.行于脉内外互为阴阳之气的是()

A.元气B.营气C.宗气D.卫气E.真气

4.在内踝上八寸处,前缘、中线位置相交换的经脉是()

A.足厥阴经B.足少阴经C.足太阴经D.足阳明经E.足太阳经

5.属于善行数变的特性是()

A.病位游移B.动摇不定症状C.易汗出D.变幻无常,发病迅速E.易伤人上部

6.虚实的病理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两方面的盛衰消长变化()

A.气B.血C.正气D.邪气E.阴阳

7.标与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以F哪两项可组成一对标本关系()

A.病因为本B.原发病为本C.病人为本D.症状为标E.邪气为标

8.面色黑主虚证,常为()

A.心阳虚B.心朋虚C.肾阳虚D.肾精耗E.肺气虚

9.在脾阳虚衰,水湿内停时,以卜哪两种舌象常常并见()

A.苍老舌B.胖嫩舌C.裂纹舌D.齿痕舌E.瘦薄舌

10.热邪塞肺可见()

A.咳嗽痰稠色黄B.咳嗽痰少音哑C.干咳无痰D.气喘息粗E.痰稀色白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和同属肺志»

2.“六腑以通为”,“腑病以通为

3.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的和______在实际应用上

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4.内寒与外寒的区别是,内寒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而有,而外

寒则以实寒为主。

5.寒热是辨别疾病的两个纲领;虚实辨别的两个纲领。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1分)

1.经气

2.藏象

3.五行

4.整体观念

5.内生五邪

6.镜面舌

7.潮热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