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生物与生态安全_第1页
转基因生物与生态安全_第2页
转基因生物与生态安全_第3页
转基因生物与生态安全_第4页
转基因生物与生态安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转基因生物与生态安全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遗传物质得到改造的生物在性状、营养和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用于创造植物新类型的转基因技术,称为植物转基因技术,所产生的植物新类型称为转基因植物第2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动物饲养和医药研究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植物是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1983年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是1993年投放美国市场的转基因晚熟西红柿。第3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农产品第5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目前国内外已经得到60种以上转基因植物,其中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番茄和棉花等,已经大面积种植。1999年世界各地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已达到4000万公顷。2002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了12%,达到5870万公顷第6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转基因技术在动物饲养领域也取得了很大进展。除了蛋、奶、肉、毛皮等的产量与质量提高外,转基因动物还在医药领域独辟蹊径。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特殊基因的动物不仅可能直接生产多种药品,比如转基因绵羊能生产人的一种蛋白酶,而且利用转基因猪的器官进行人类器官移植也已经列入科学家的探讨范围。第7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把大鼠生长因子基因转入小鼠得到巨大型的转基因小鼠。第8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转基因作物的利:直接经济效益

1995年到1999年5年间转基因作物销售收入增加近30倍.改善食品营养与增进人类健康

如①低淀粉马铃薯;②高赖氨酸含量的玉米和甘薯,赖氨酸含量较高;③赖氨酸、蛋氨酸含量较高的大豆;④高糖分大豆,这种大豆不仅口味好,而且易于消化;⑤超高油质的油菜新品种,另外还开发了一些具有药用功能的植物品种(包括药用食品)改善生存环境与增加作物产量提供可再生资源第9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0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转基因农作物可能同时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多重优点,因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曾指出:“农业转基因技术可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世界温饱问题的根本途径。”第11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转基因作物是否会导致生态灾难?

“马铃薯事件”和“BT基因玉米事件”

转基因生物是否会冲击自然界生态系统?

超级杂草;基因污染的威胁不亚于核扩散?

转基因生物的忧:第12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对农田种植制度的影响;对节肢动物3大亚群落的影响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物群落的影响转基因作物的遗传污染

转基因作物有可能成为侵害性杂草;可能促使形成新病毒和有毒细菌转基因作物对靶标昆虫抗性的影响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第13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基因污染可能在以下情况发生:附近生长的野生相关植物被转基因作物授粉;邻近农田的非转基因作物被转基因作物授粉;转基因作物在自然条件下存活并发育成为野生的、杂草化的转基因植物;土壤微生物或动物肠道微生物吸收转基因作物后获得外源基因。基因污染之所以非常特殊,非常危险,原因在于,它是世界上惟一一种能够不断增殖、扩散且又无法清除的污染,其潜在的威胁不亚于核扩散

第14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转基因的逃逸:是指由遗传工程的方法转移到某一生物有机体的遗传信息(目标基因)在生物的个体、种群甚至是物种之间自发移动的过程.

基因的逃逸包括了目标基因在转基因作物同一品种的个体之间的移动、在该作物种类的不同品种之间以及在该作物和野生近缘种(包括其杂草类型)之间的移动.前者在同一转基因品种内的个体之间产生基因漂移动不会带来生物安全问题,但是后两种情况,即转基因流向非转基因品种或是其野生近缘种便会带来一系列的生物安全问题.第15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6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植物性食品

各种转基因大豆:高油酸转基因大豆(70%);低棕榈酸(4%)大豆;高硬脂酸(28%)大豆;高棕榈酸(27%)大豆等已在美国培育成功,1999年美国种植的大豆中55%是转基因大豆。前面提及的转基因番茄、转基因甜椒等。此外,通过转基因手还段使得小麦、玉米等品质发生改变,使得小麦更适合面包的生产,使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增加。第17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转基因动物性食品

----如利用转基因技术使母牛分泌具有高免疫蛋白的乳;----利用基因工程菌株改善发酵食品品质、风味;----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α—乙酰乳酸脱羧酶导入酵母细胞并使其表达,来降低啤酒中双乙酰的含量的水平以改善啤酒风味。第18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转基因食品----你敢吃吗?第19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历史事件(1991-2002)

1991年美国颁布遗传工程生物田间试验的条例(ABRAC)。Jaynes实验室将天蚕素B及两种人工合成的杀菌肽基因转入烟草,经青枯菌接种,发现转基因烟草发病延迟,病情指数及死亡率降低。

1992年我国首先在大田生产上种植抗黄瓜花叶病毒转基因烟草,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商品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

转基因小麦出现。1993年

OECD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现代生物技术食品安全评价的概念与原则”。1994年转基因大麦出现。一种转基因西红柿最先获准上市。这种西红柿耐存储的特性使其货架寿命大大延长

基因改造食物自1995年推出市場。1996年我国农业部颁有《农业生产基因技术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但该办法中没有涉及进口农产品。1997年我国发布了《关于贯彻执行(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欧洲议会于1997年5月15日通过了《新食品规程》的决议,规定欧盟成员国对上市的转基因产品必需要有GMO的标签,这包括所有转基因食品或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第20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998年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声称转基因抗虫玉米的花粉飘到一种名叫“马利筋”的杂草上,用马利筋叶片饲喂美国大斑蝶,导致44%的幼虫死亡。1999年夏天,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组织昆虫专家们对帝王蝶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结论是,抗虫玉米花粉在田间对帝王蝶并无威胁。1999年美国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撰文称,他们首次发现转基因作物产生的杀虫用毒素可由根部渗入周围土壤。2000年

1月通过了《卡塔赫那生物安全议定书》,确立了处理生物安全问题的国际法律框架。

1月29日由联合国主持的130个国家参加的加拿大“蒙特利尔会议”,达成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生物安全协定书》。2001年中国国务院公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著名的英國《自然》雜誌發表了兩名美國研究人員的文章,聲稱墨西哥偏僻的瓦哈卡山區的野生玉米,受到了尚未證實可供人食用的基因工程玉米污染。2002年加拿大《自然生物技术》称,一个很有前景的解决方案是研制出绝育的转基因作物,阻止基因漂流第21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转基因食品的主要食用安全性问题营养成分和抗营养成分毒性蛋白质和过敏蛋白质标记基因的安全性对人类的长期非预期效应第22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转基因技术的伦理问题

从形式上看,关于转基因技术的伦理争论主要涉及三类伦理问题:(1)代内伦理问题: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不同的利益主体(如跨国公司与消费者、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与规模较小的农业公司)之间公平地分配转基因技术所带来的利益与风险;(2)代际伦理问题:即如何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公平地分享和承担转基因技术所带来的利益和风险;(3)环境伦理问题:即如何保证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不损害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第23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性措施加强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研究在研究与开发转基因产品的同时,必须加强其安全性防范的长期跟踪研究。建立完善的检测体系与质量审批制度为确保转基因产品进、出口的安全性,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既符合国际标准又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检测体系,以及严格的质量标准审批制度。有关审批机构应该相对独立于研制与开发商之外,而且也不应该受到过多的行政干预。不断完善相关法规转基因产品安全性法规的建立与执行应该以严格的检测手段为基准。同时应培养一批既懂得生物技术专业知识,又能驾驭法律的专门人才。加强宏观调控有关决策层应对转基因产品的产业化及市场化速度进行有序的宏观调控。任何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防范措施都必须建立在对该项技术的发展进行适当调控的前提下,否则,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只能是防不胜防。

第24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普宣传教育,培养公众对转基因产品及其安全性问题的客观公正意识,从而培育对转基因产品具有一定了解、认识和判断能力的消费者群体。这对于转基因产品能否获得市场的有力支撑是至关重要的。为公众提供良好的咨询服务应该设立足够数量的具有高度权威性的相关咨询机构,从而为那些因缺乏专业知识而难以对某些转基因产品做出选择的消费者提供有效的指导性帮助。范转基因产品市场必须培育健康、规范的转基因产品市场。第25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世界各国对转基因生物的态度

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已制定了各自对转基因生物的管理法规,负责对其安全性评价,但在对转基因作物的态度方面主要分3类:放松要求,可以随进随出如美国,采取以产品为基础的管理模式,管理应针对生物技术产品而不是生物技术本身严格管理制度,允许符合要求的入内主要是欧盟以及瑞士、日本等国家。中国生物技术处于不断发展但还不完善的阶段,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明确拒绝,坚决抵制主要是意大利和英国,立场是“零容许度”,即不论任何转基因,也不论含量多少,都严禁进入。第26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对转基因植物的管理目前我国转基因生物管理的法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的原则管理机构和专业委员会我国转基因水稻的食用安全性评价第27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国目前转基因生物的管理法规国务院条例

2001年6月6日,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304号令)。部委规章:2002年1月,农业部发布了: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附件: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转基因动物安全评价、转基因微生物安全评价)、

《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