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课件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课件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课件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课件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课件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课件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提倡乐于助人

乐于助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自古以来,多少圣人贤士在他们文章和行为都表现了这一美德。可生活中总有些人,却学别人遇到麻烦事“悄悄走开”。何也?可能是那些人认为这是最好的一种“处世哲学”。但你遇到麻烦事,别人悄悄走开你又作何感想呢?你肯定说现在人人都自私,不易团结。若此下去,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是就消失了吗?可见我们的中学生一定要乐于助人。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我国祖先从禹开始,但为了使人民免遭洪水的袭击,冥思夜想,终于想出治洪水的办法。成为人类水利工程的始祖,成为人民世世代代敬仰之人。到清朝时由于腐败的满清政府,正在西方帝国主义日益强大,闭目塞听,认为大清帝国地大物博,龙恩四海。就这样长期骄傲自满,于是“悄悄走开”,就使本来强大帝国远远地落后了,于是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丢失了香港。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总结失败的教训,乐于向西方先进技术来武装自己,使自己逐步强大起来,并在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洗刷了百年耻辱。从上面的例子可知只有乐于助人,才能得到人民的团结,中国共产党就是发扬乐于助人的精神,而得到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而使国力大大加强。第2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第3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话题探讨”栏目。问:短文阐释的宽容精神有哪些?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善意宽容是对人格的尊重。第4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了解论据类型

快速自读尹荣方的《论度量》。

本文逐层阐述了度量大的好处;有德、有识者度量才大;不断修行、学习才能获得度量三个观点。这些观点是建立在论据的基础上的,看看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哪些是事实论据?第5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①引用史搢臣“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胸开豁,眉目清扬”的言论。②列举宋朝韩琦宽容地对待范仲淹的拂袖而去,从而化解矛盾。③列举彭思永应举时,宁可自己受损也不愿当众说出那个偷藏自己金钏的人的事例。④引用程颐“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的言论。⑤列举夏元吉幼年时面对别人的冒犯易发怒,而长大后忍耐克制、不与计较的事例。其中①④是道理论据;②③⑤是事实论据。第6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2.道理论据,指的是用来作为论据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包括名言警句、科学道理以及成语俗语。论据类型第7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论据选择容易出现的问题第8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组: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哪些材料?为什么?

①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这种刻苦精神,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②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③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④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第9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论据选择容易出现的第一个问题

论据选择没有围绕中心论点。

第10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组:下面是同学们作文中使用的一些论据,你能看出有何不妥吗?①李煜在唱:载不动,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②倘若不是蒙哥马利将军从失败中作出反省继续努力,又怎能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败拿破仑呢?③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他一生征战无数,以至于匈奴兵对他闻风丧胆。④而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而自刎于乌江。论据选择容易出现的第二个问题——张冠李戴,失去真实性,论据不真实.

第11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组:以“挫折铸造成功”为论点,下面的论据充分吗?

挫折铸造成功。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在学校踢足球,因表现很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的训斥。大家都说她并不适合这项运动,但她并没被挫折吓倒,更加发奋努力,终于考进了专业球队。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三个问题,论据选择不典型。第12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四组:下面是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两段论据,能吸引你吗?为什么?满清末年,政府腐败,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华民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如洪秀全领导农民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政权,孙中山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都没有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斗争,在斗争中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终于取得了胜利。

中国女排在与世界强手——古巴队的决赛中获得胜利,取得了“三连冠”。这正是在反复较量中,不断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做到知己知彼,并毫不气馁地奋力拼搏的结果。第13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勤奋学习的是爱因斯坦,淡泊名利的是居里夫人,助人为乐的是雷锋,不畏死亡的是刘胡兰,身残志坚的是张海迪,鞠躬尽瘁的是周恩来,就这么几个死定的例子,光荣地造就了上海乃至全国这么多考试和比赛里的作文高手。——80后作家韩寒小说《三重门》论据选择容易出现的第四个问题——老生常谈,缺乏时代感,论据选择不新颖,陈旧。第14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选择论据的要求:

1.充分——论据要能证明论点。论据是论证论点的根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第15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可靠——论据要真实。3.典型——论据要典型。

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受到以少服多的效果。论据不典型,就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没有说服力。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典型的材料可以作为论据,从古到今,由中而外,从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而俗语,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丰满起来。但只要是用到名人名言作为论据时,总有一批同学连举一大串,

而其中的一部分同学所的几个人物,又往往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第16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类型、同一个领域,泛泛而谈,千篇一律,这便犯了缺乏典型性的错误。因为从同一个角度举出来的论据再多,再贴切,也只能代表一个方面普遍意义。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择论据,避熟就生,避旧就新,典型性和信息量就会增加,就有利于阐述道理,会令人耳目一新。第17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新颖——论据要新颖。

新颖的论据往往能吸引人。论据的新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所引用的材料是新的;如果选用的事实论据都是陈谷子、烂芝麻,都是老生常谈,游离于日新月异的生活,落伍于前进的时代,缺乏新鲜感和说服力,这样难免使人生厌。不能一谈到革命纪律性,就写邱少云,一谈到立志就写周恩来,这些英雄人物固然不错,但用得太多太俗,就会影响文意的表达,所以使用事实论据要有时代特色,要有新鲜感,要在“新”字上下功夫。二是旧材料的新作法。有时,我们找不到新的材料,当然也可以运用一些旧的材料,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要力求用旧材料写出新意,让人感到材料虽然是熟悉的,但你这样运用这样处理仍让人感到不同凡响。第18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精练——运用要精练。

论据运用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能说明问题,写议论文占用材料要多多益善,而选用材料要沙里淘金,精益求精。当然有时仅用一个事例来证明论点会显得单薄,力量不够,这时就应通过几个事例来充实内容。但有的同学认为论据越多就越能充分证明论点,这是不可取的。不加青红皂白硬塞进去,结果会大大削弱议论的力量。第19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得当——论据要有详略。有的同学引述事实论据时,不突出重点和精华,不注意取舍,水分太多,有许多的叙述描写,有时还有详细的故事情节,文章几乎成了记叙文,使文章的论点无法得到充分的证明,这是写议论文的大忌。议论文重在议论,不应重在记叙。事实材料的叙述要简明扼要,有时只要把能证明观点的那个部分、侧面说就行了。从头到尾地详尽描述,应该注意纠正。议论文中的事实,应该只是引述而不描写,是择要交代梗概,舍弃其中的细节;摘取事件的一点,舍弃其他与论点无关的部分,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引述只是为议论而服务的,一定要注意高度概括,只要能证明论点就行。比较新颖的论据应详尽点,家喻户晓的事例则尽可能概括。第20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7、变通——论据要选中角度,能自圆其说。

这是指对同一论据要从不同角度审视,依据论点选论据,自圆其说即可。如:“滥竽充数”的例子就可以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正面思考——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不求上进,弄虚作假。侧面思考——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度,给滥竽充数者有可乘之机;表扬齐湣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反面思考——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自知之明。当然,一个事实论据不管怎样挖掘,都有它的一个或两个最佳论证点,我们运用时应该选择论据的最佳切入点(如上)。第21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8、分析——学会挖掘论据,得出结论。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是突出倾向的手段。

用事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事例就了事。围绕论点摆出论据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或正面、或反面、或比喻、或类比、或假设)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堆砌材料。第22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以上简要地分析了议论文中论据运用的原则和方法,如果能处理好论据的运用,那么你的议论文一定会更具有逻辑性,更具有说服力。第23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习作欣赏

坦然面对生活

有人感喟,生活就像一条崎岖的山路,坑坑洼洼——活着太累!有人嘘叹,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无滋无味——活着真烦!其实生活是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一首欢快的诗——活着真好!

做到这一点,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能坦然地面对生活。那么,什么是坦然呢?

坦然是一种精神,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生活的道路上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只要你能在逆境中奋起,不向困难低头,你就是最终的胜利者。提出论点道理论据一第24页,共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贝多芬就是这样的人,他的一生多灾多难:情人抛弃了他,疾病死缠着他,最终甚至于失去了音乐家最宝贵的听觉。可他却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这种顽强精神的支撑下,他创作出了许多如《命运交响曲》一样的经典乐曲。

坦然是一种勇气,一种坚持到底的勇气。鲁迅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面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