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教师用书第3章8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学案含试卷分析详解_第1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教师用书第3章8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学案含试卷分析详解_第2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教师用书第3章8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学案含试卷分析详解_第3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教师用书第3章8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学案含试卷分析详解_第4页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教师用书第3章8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学案含试卷分析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乍起()木槌()簇拥()屹立() 坎坷() 妥协()(2)多音字度eq\b\lc\{(\a\vs4\al\co1(()年度,()揣度))劲eq\b\lc\{(\a\vs4\al\co1(()劲儿,()劲旅))宿eq\b\lc\{(\a\vs4\al\co1(()宿愿,()星宿)) 可eq\b\lc\{(\a\vs4\al\co1(()可乐,()可汗))【答案】(1)zhàchuícùyìkǎntuǒ(2)dùduójìnjìnɡsùxiùkěkè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eq\b\lc\{(\a\vs4\al\co1(liànɡ()解,liànɡ()衣服))eq\b\lc\{(\a\vs4\al\co1(màn()长,瓜wàn()))eq\b\lc\{(\a\vs4\al\co1(dì()约,dì()听,归根结dì()))eq\b\lc\{(\a\vs4\al\co1(bì()端,蒙bì(),bì()帚自珍))【答案】谅晾漫蔓缔谛蒂弊蔽敝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心律心率辨析心律:心脏跳动的节律。如:心律失常。心率:心搏频率。正常成年人心脏每分钟跳动60~80次。例句①黑龙江省康复医院的康复中心主任王德生介绍,一些减肥药中含有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如果不对症,反而会引发________不齐,甚至心脏骤停。②3月18日消息,富士通最近研发出一款可以测量________的智能手机。(2)品味品位辨析品味:是动词,尝试滋味,品尝;“仔细体会,玩味”的意思。品位:是名词,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有用矿物含量的百分率,百分率越大,品位越高,现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例句他是一位有________的美食家,任何食品经他一________,就能被说出个一二三来。【答案】(1)①心律②心率(2)品位品味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1)“自行车擦到奥迪,66岁阿婆赔了仅有的70元钱,11岁女孩拿出一个星期的零花钱安慰老人”,2014年1月2日的这则新闻让人百感交集。(√)请说明理由:“百感交集”指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十分复杂。符合语境,使用正确。(2)“有文化品格的书店是一座现代都市不可或缺的文化形象。”这是代表委员们的切身感受。大家一致认为,书店对城市精神的涵养、培育,甚至对社会的稳定,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请说明理由:“不可或缺”指非常重要,无法替代或缺少的。[相关·知识]跨越风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是关贸总协定23个创始缔约国之一。1948年4月21日,当时的中国政府签署了《临时适用议定书》,同年5月21日,中国成为关贸总协定缔约方。由于受当时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中国未能及时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随着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中共中央于1986年做出了申请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决定。自1986年7月11日中国正式提出恢复我们缔约方地位后,1987年3月关贸总协定成立了“中国工作组”,开始中国的“复关”谈判。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从当年7月起中国复关谈判转为加入WTO谈判。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召开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议并表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文本·探究]一、阅读课文“第一集东风乍起”,回答问题。1.从文中可以看出,中国被排斥在关贸总协定之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①当时考虑到关贸总协定成员有限;②中国的经济不发达;③外国认为中国的政策太多。二、阅读课文“第二集驱云拨雾”,回答问题。2.本文是一篇广播通讯,就这部分文字来看,哪些方面体现了广播通讯的特点?【答案】(1)作者(指主播者)将自己的叙述和对当事人的采访紧密联系在一起。作者直接面向听众叙述,沟连历史,介绍情况,亲切自然,语言平易,能够一下子调动听众的兴趣,而不断插入当事者(佟志广、龙永图)的访谈,既让听众感到信服,也通过当事人(包括国家领导人)的话,拉近听众与这一重大事件的心理距离。(2)作者综合运用谈话、音响、录音等技术手段,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也避免了回顾和叙述事件时的单调。3.作者除了插入直接参与者的访谈,还插入了李鹏委员长及邓小平同志的讲话,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答案】①说明国家领导人始终在关注着中国加入WTO这一重大历史事件;②强调国家领导人在入世谈判中起了关键性的政策指导作用;③反映出这件事对中国及世界的意义之大。4.文中特别指出美国代表团团长的有关情况,交代这些内容的意图是什么?【答案】①突出谈判难度之大;②反衬我方谈判代表的能力与智慧。三、阅读课文“第三集一锤定音”,回答问题。5.历时和共时相结合是本文的特色,什么叫“共时”?请用本集的内容加以说明。【答案】共时是指写同时出现的场面。如本集详细描写我国在多哈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入世的场面,以及与会人员激动的心情,都是现场同时出现的场面。四、阅读课文“第四集新起点,新征程”,回答问题。6.文章最后并列写出四个人的名字,其用意何在?【答案】①这四个人在中国复关入世中起了巨大的作用。②他们是四任,体现谈判的过程。[写法·借鉴]典型的(录音)访谈方式通讯按报道形式分为专访、新闻特写等。也就是说专访(访谈)是通讯种类之一。那么什么是访谈呢?访谈一般有明确的主题、特定的对象、完整的谈话过程和真实的现场实感。谈话过程多数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呈现,文本形态有答记者问、采访纪实、访谈录、对话录等。作为一篇广播通讯,本文通过有声语言和实况音响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极强的形象性,其中文章展示了很多的录音片断,细细品味,这些录音片断很多实为访谈片断。如“龙永图一走出会场就被中外记者团团围住。【龙永图……】”,再如“佟志广【录音:当然有人会说……】”。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后面的问题。①记者肖英:在八十二年的人生历程中,您曾有过多次选择,我想知道,您是怎么寻找生活方向的?王洛宾:我是在北京长大的。因为从小爱唱歌,中学毕业后,我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大学毕业后,我想去法国留学,然后回来报效祖国。然而,在那个年代,这种想法太抽象,是很难实现的。冥冥之中,一个声音召唤着我。几经辗转,我终于来到了大西北,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步。走过青海的高原,新疆的戈壁,我终于发现,那里的民歌很美,我非常喜欢。渐渐地,这种喜欢不再是简单的爱好,而成为一种嗜好。在忘情地享受这种美的同时,我极力地想把这种美表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时,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②记者:在漫长的创作积累过程中,您想过拥有辉煌吗?王洛宾:少林寺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想学武艺,可师傅让他先学用脑袋开门、关门。几年后,小和尚对师傅说:“我该学武艺了吧?”师傅说:“你已经学成了。”小和尚不信,于是与师兄弟们比武,用脑袋一撞,把他们撞出去几丈远……所以,不要妄想一下子做很大的事情。辉煌很抽象,一个人如果想二十年堆起一座喜马拉雅山,那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也就会很痛苦。③记者:从事艺术的人,大都喜爱用浪漫的情怀表现生活,但是,大西北的现实并不浪漫,是什么信念支持您走过这几十年的岁月的?王洛宾:到大西北的时候,我已是中年。一天,走在新疆戈壁滩上,一块五六丈高的大石头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石头上刻着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岩石也是由一粒粒细沙结成的。”这是一句哈萨克谚语,这句谚语极大地鼓舞了我,即使我一天只写一个音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下来我还能完成三百六十五个音符。我就是一粒细沙,只要不倒下去,慢慢积攒总会变成岩石。④记者:音乐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快乐,然而对于您,音乐带来更多的是坎坷与磨难,为什么您始终没有放弃音乐创作?王洛宾:我一生坎坷是因为音乐造成的,曾经,我想到过死。然而,也是音乐在我最痛苦时救了我。所以,我并不抱怨。人,如果只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那就很容易钻牛角尖,历经磨难,我学会了多方面看问题。这就好比下一场大雨,如果别人身上都是干的,只有我全身湿透,那我可能就活不下去了。恰恰相反,那时候,所有人身上都是湿的,我也许湿得厉害些。况且,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⑤记者:作为一个“民歌大王”,您是怎样看待近年来我国通俗音乐的流行的?王洛宾:无论任何音乐,都应该是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美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民族语言是最具体、最生动,也是最庄严的。前些天,达坂城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塑成之后请我去剪彩、题字。我是这样写的:“世界上的朋友都会唱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到新疆来看才知道,达坂城的姑娘不仅辫子长而且心地最善良。”剪彩仪式上,达坂城“封”我为“荣誉市民”。第③④两节访谈中,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人物访谈中的设问,要在把握人物的人生经历和个性特长的基础上,通过巧妙铺设,引导出被访人对自己人生的经历与追求、对自身人格特征的阐释和解说,使访谈达到接触人生本质、透视心灵世界的高度。本访谈第一问通过铺设大西北现实与浪漫情怀的矛盾,引导出王洛宾谈支持人生的信念。第二问通过音乐带给别人快乐可是带给王洛宾的却是坎坷磨难,引导出王洛宾对音乐艺术的个人解读。通过这两问,读者得以了解王洛宾的人生追求以及他对音乐艺术的独特理解。【答案】特点:把握人物特征,铺设矛盾,引导出被访者个人的人生信条和艺术追求。目的:这样发问的目的在于揭示王洛宾个人的人生信念和对音乐的独特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冯骥才谈过年明天是农历“小年”。再过几天,“大年”在即。对过年,一方面,人们盼年、望年,千辛万苦回家团圆;另一方面,许多人感叹“年味淡了”“过年没意思”。与一般人停留在感性层面相比,在冯骥才眼中,怎样过年,并非“有意思”与否的小事。走进古典与现代风格兼备的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坐在满眼都是石雕、木刻等古今瑰宝的会客室,听这位“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者”对“过年”的解析——对过年的含义,会有更深层次的领悟;对过好年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也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记者:现在许多人感叹“年味淡了,过年没有意思”。但是一到过年,在外的人还往家里跑,形成“春运”景观。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冯骥才:年是中国人最大的节日。在农耕社会,人生产生活的节奏与大自然的节律是和谐一致的。一年中最重要的是春节:旧的一年过去了,新一轮生活开始。这时候,人们对生活充满热望。旧的一年里不管有什么灾害和不快,都希望不要再发生,更盼望新一年生活更好。所以过年有许多重要的避邪、纳福的仪式,如贴门神、挂红灯笼等等。过年是放大了生活,反映了人们的理想。平时不吃的东西,过年要吃了;平时不大说的愿望,比如“发财”,过年时可以直接说出来。过年也是一个情感的总爆发。所有的人际关系,这时集中体现。要祭祖,怀念祖先;拜望亲朋好友,表达情谊。开始是从社会回到家庭,三十晚上全家人都要赶回来团圆;然后从家庭走向社会,过了年由近到远向亲友拜年。春节在传统节日中时间也最长,从过小年开始,初五又是一个小年,甚至严格地讲,过了腊八节,就开始过年了。最后,到正月十五,成为传统的“嘉年华”。春节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企盼、爱憎。尽管有人说“年味淡了”,但是人们心底还有看不见的文化记忆。所以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