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免疫学_第1页
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免疫学_第2页
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免疫学_第3页
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免疫学_第4页
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免疫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免疫学一、抗原概念(主要针对适应性免疫)

进入机体能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免疫效应物质(免疫应答产物),并能与相应免疫效应物质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二、抗原类型(一)根据抗原基本特性

完全抗原(complementantigen):大多数蛋白、

细菌、病毒等。

不完全抗原或半抗原:仅具有抗原性。大多数多糖、

类脂和某些药物分子(二)其它分类天然抗原和人工抗原:颗粒性抗原和可溶性抗原:蛋白质抗原、多糖抗原和多肽抗原:第2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颗粒天然抗原的制备(1)细菌抗原的制备

过程:复苏细菌→检验细菌→扩大培养细菌→灭活菌体→收获抗原(2)细菌鞭毛抗原制备培养鞭毛丰富的细菌→加入甲醛于室温或37℃处理24h(3)病毒抗原制备培养病毒(动物、鸡胚或细胞培养)→鉴定培养物→分离纯化病毒颗粒(密度梯度离心、凝胶过滤或亲和层析等)→灭活病毒(加热、冻融、pH、有机溶剂或氧化剂等)

第3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红细胞抗原

过程:新鲜血液与抗凝剂混合→离心洗涤数次→以无菌生理盐水将血细胞配成2%-5%血细胞悬液即可。(5)组织和细胞粗抗原制备处理好的细胞或组织剪成小块→粉碎(高速组织捣碎机或研磨法)→组织匀浆离心,取上清液→高速离心,取上清液即可。2、可溶性抗原的制备过程:细胞破碎(冻融法、超声法、酶法等)→分离纯化〔离心法、选择性沉淀(核酸去除、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电泳等)、亲和层析法等﹞→鉴定(含量、纯度及活性测定)。

第4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人工抗原的制备

人工抗原=半抗原+载体(1)半抗原:多糖、多肽、脂肪酸、药物分子等。在农产品和食品中的半抗原:农药、兽药、添加剂、真菌毒素、生物碱等。(2)常用载体:蛋白类:BSA(牛血清白蛋白)、HSA(牛血清白蛋白)、RSA(兔血清白蛋白)、OVA(鸡卵白蛋白)、KLH(匙孔戚血蓝素,血蓝蛋白)等。多肽类聚合物:常用多聚赖氨酸。其它大分子聚合物:如淀粉、硫酸葡聚糖等。颗粒载体: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等。第5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半抗原与载体的连接①物理方法:载体与半抗原之间电荷、疏水作用等。如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等颗粒性载体与半抗原。②化学方法:最常用。两者的某些功能基团共价连接。两者本身携带的活性基团(游离氨基、羧基或羟基等)直接连接。

双功能试剂(碳二亚胺、戊二醛、SPDP等)两端活性基团架桥连接。第6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半抗原与载体的连接物的分析鉴定:两者的摩尔比。方法:吸收光谱分析法(紫外、红外、质谱、磁共振)电泳法(SDS)三、免疫用抗原的处理佐剂:1、含义:与抗原一起或先于抗原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2、作用机制:改变抗原物理性状,可使抗原缓慢释放使抗原易于被巨噬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处理

第7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种类:福氏佐剂、氢氧化铝、PolyI:C等

福氏佐剂(Freudadjuvant):油包水型,需乳化

福氏不完全佐剂:油剂(石蜡油)+乳化剂(羊毛脂)

福氏完全佐剂:福氏不完全佐剂+卡介苗乳化方法:研磨法、注射器混合法等二、抗体的制备

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一)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Antibody,PcAb)为第一代抗体

第8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含义:多个B细胞克隆在一种抗原的多种表位刺激下所产生的抗体混合物。来源于动物免疫血清、恢复期病人血清或免疫接种人群。2、优点:制备简单,识别抗原谱广,可有效地阻断抗原对机体的危害。3、缺点:由血清而来,为血液制品,安全性差;特异性不高;易发生交叉反应;不均一、

批次变异大。作为靶向性载体不理想。第9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多价抗原单克隆(致敏的B细胞)单克隆抗体第10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1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制备:实验动物的选择:家兔、山羊、豚鼠等。免疫剂量:免疫间隔时间:10-20d

免疫途径:肌肉、皮内、皮下、静脉、腹腔、脾脏或淋巴结5、免疫血液收集颈动脉放血法:心脏采血法:静脉多次采血法:第12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抗血清的分离和保存

多采用室温、37℃或4℃自然凝固。

保存:分装成小包装①4℃,需过滤除菌或加入0.1%~0.2%NaN3或硫柳汞等防腐剂。1~6个月。②低温(-40~-20℃);5年③冷冻干燥:5~10年7、抗体的纯化(1)去除杂抗体免疫吸附法(不含特异性抗原的抗原)(2)IgG分离

第13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①盐析:硫酸铵法三步法(40%、35%、33%饱和度)一步法(35%-40%饱和度):常用②阴离子交换剂法:常用DEAE纤维素或QAE纤维素在pH7.5,Ig带正电荷而血清中其他蛋白带负电荷③亲和层析法抗原-Sepharose层析柱:硫氰酸钾洗脱

SPA-Sepharose层析柱:结合pH8-9,洗脱pH2-4

SPG-Sepharose层析柱:结合pH5-7,洗脱pH9-10

A/G-Sepharose层析柱:更广泛IgG结合嗜硫色谱(TAC):将含硫配基偶联于SepharoseCL-4B等固相载体;配基上砜-硫醚基可与IgG结合第14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8、抗血清及纯化抗体的鉴定(1)效价测定

效价(titer):即滴度。特异性抗体的相对含量;一般将抗体经一系列稀释后与定量抗原反应,以能检出抗原的抗体最大稀释度为效价。

ELISA、琼脂双向扩散、血凝试验等(2)亲和力和亲合力

亲和力(affinity):抗体与一个抗原表位结合力亲和常数K表示,一般108~1010L/mol

亲合力(avidity):抗体与抗原分子总结合强度(3)抗体特异性和交叉反应琼脂扩散法竞争抑制曲线第15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McAb)为第二代抗体1、含义:单个B细胞克隆在一种表位刺激下所生的抗体。来源于体外细胞融合技术建立杂交瘤细胞株。Köhler和Milstein于1975年发明,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为生物学领域的革命性的技术。2、优点:特异性高,均一性强,易于大量生产等。3、不足:一般为鼠源性抗体,对人具有较强免疫

原性。第16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GeoregesKoehler

NobelPrizein1984CesarMilsteinNobelPrizein1984第17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8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9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制备过程(1)动物免疫:一般用BALB/C小鼠(对应骨髓瘤细胞株SP2/0、NS-1、Ag8.653等),8-12w,免疫3-4只大鼠Lou/C(对应骨髓瘤细胞株Y3-Ag1.2.3)免疫程序一般同于抗血清制备(2)准备工作:①骨髓瘤细胞准备:HGPRT(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

酶)缺陷细胞。②饲养细胞(feedercells)准备:一般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③选择培养基HAT、融合剂等准备第20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i、HAT培养基选择的原理:HAT:H—Hypoxanthine次黄嘌呤,能被HRPT(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转化成次黄嘌呤核苷-磷酸(IMP),用于DNA合成。

A—Aminopterin氨基喋呤,二氢叶酸类似物,抑制起始合成途径。

T——Thymidine胸腺嘧啶核苷。能被TK(胸苷激酶)转化成脱氧胸腺嘧啶核苷-磷酸(dTMP),再进一步合成核酸。核苷酸的合成:

起始合成途径(denovopathway):由氨基酸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叶酸作为重要的辅酶参与这一过程,氨基喋呤是一种叶酸的拮抗物,可以阻断该途径。第21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中间合成途径(salvagepathway):HGPRT酶将次黄嘌呤(H)转化成次黄嘌呤核苷-磷酸(IMP);TK酶的将胸腺嘧啶核苷(T)转化成脱氧胸腺嘧啶核苷-磷酸(dTMP),再进一步合成核酸。由于氨基蝶呤(A)可阻碍起始合成途径,细胞便只有中间合成途径,所以必须供给H和T。至于缺失中间合成途径的细胞(骨髓瘤细胞),可失去增殖能力而死亡ii、融合剂:一般为PEG(聚乙二醇),分子量1000~

2000;仙台病毒、高频电场融合(效率高、但细胞易死亡)第22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分离B细胞:脾脏分离加强免疫后3d→短颈处死小鼠→无菌操作取脾脏→挤压、研磨制备脾脏匀浆→洗涤、计数。(4)细胞融合:细胞比例:

骨髓瘤细胞:脾细胞=1:2-1:10,常为1:5(5)培养:将融合物用HAT培养基混合,加入在96孔板中。待细胞克隆长出来:

骨髓瘤细胞+脾细胞融合:存活并生长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融合:不能存活,死亡单独骨髓瘤细胞:不能存活,死亡单独B细胞:有寿命,最终死亡

脾细胞+脾细胞融合:有寿命,最终死亡第23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筛选及细胞克隆化①镜检:融合后3d开始,逐孔②换HT培养液:半量③筛选:待孔中克隆细胞超过视野1/2时,取上清检测,确定阳性孔。一般为间接ELISA(包被抗原)(7)克隆阳性孔细胞:有限稀释法:

FACS法(8)再次筛选鉴定,并扩大培养该分泌孔细胞并冻存同上筛选法;选取强阳性孔扩大培养细胞。冻存方法:液氮保存(永久),-60~-80℃低温保存(临时)

第24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9)多次克隆及建杂交瘤细胞株选取强阳性孔细胞进行亚克隆、亚亚克隆等。扩大多次克隆均为阳性且阳性率为100%的孔细胞。(10)杂交瘤细胞鉴定:计数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目秋水仙素阻断法:小鼠骨髓瘤染色体40条、B细胞46条(11)抗体鉴定:同前多克隆抗体(12)抗体扩大制备①小鼠腹腔制备:产腹水,抗体含量高(5~10mg/ml)过程:BALB/C小鼠→腹腔注射石蜡油或降植烷→7d后注射杂交瘤细胞(106-107)→7~10d后形成腹水→抽取腹水(3~5ml/只)

第25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大瓶细胞培养:纯度高,但含量低。一般可用无血清培养基。③中空纤维反应器:产量高、易于纯化。

第26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基因工程抗体(geneticengineeringantibody)或重组抗体概念:采用DNA重组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在DNA水平上对Ig分子进行切割、拼接或修饰,组成新型抗体分子。优点:可降低或消除抗体免疫原性(人源化)使抗体小型化;去除或减少无关结构;

可赋予抗体分子新的生物学活性。

第27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类别:对鼠源性抗体的改造人源化:小型化:

人-鼠嵌合抗体(chimericantibody):

改型抗体(reshapingAb):又称CDR移植抗

体(CDR-graftedAb)

单链抗体(SinglechainFV,ScFV):单一肽链按VH-linker-VL或VL-linker-VH顺序组成。第28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9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嵌合抗体、CDR移植抗体第30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抗体的应用(一)抗体作为检测、诊断试剂1、作为亲和层析和免疫磁珠配体:可纯化抗原或细胞等。2、作为研究工作中的分子探针3、作为分析检验试剂(1)病原微生物检测:(2)毒素、农药残留物、兽药残留物等药物检测:(3)微量成分测定(二)抗体作为药物制剂1、阻断、封闭、中和作用:2、特异性结合靶目标,介导其清除或破坏第31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作为靶向或导向载体1、免疫毒素(immuntoxin):Ab+毒素分子(蓖麻毒素等)2、免疫细胞因子:Ab+细胞因子(IFN等)3、免疫连接物:Ab+化疗药物(阿霉素等)①抗体与药物连接物:Mylotarg(抗CD33抗体+calicheamicin)②抗体与酶连接物:ADEPT(antibodydirectedenzymeprodrugtherapy,抗体导向的酶-前药疗法):Ab+胞嘧啶脱氨酶可使

5-Fu转化成5-Fu。

第32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免疫微粒或免疫纳米粒:

将载药物的微粒或纳米粒与抗体结合即成;

具有载药量大、控缓释性、靶向性等。5、免疫脂质体:将载药物的脂质体与抗体结合即成6、抗体靶向或导向的核酸转运载体:

聚乙烯亚胺等第33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十一章抗原抗体反应与非标记免疫分析第34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血清学试验(serology)一、含义:抗原与抗体的体外特异性结合反应。二、特点或一般规律:①高度特异性:抗原与抗体结合的专一性、互补性。

抗原表位与抗体V区的CDR互补性地结合。

抗体的结合能力:

亲合力(avidity):

亲和力(affinity):抗体分子的单一抗原结

合部位与一个相应表位的结合能力

抗原结合价(antigenicvalence):抗原分子表面与抗体结合的表位总数。

第35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urple:HVCDR(inboththeribbonandballandstickviews)green:antigenHVsequencescontacttheantigen.antibodyantigenantigen-antibodycomplex:

epitope第36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结合迅速:数秒至数分钟可完成③可逆性:

Ab+Ag≒Ab-AgK=-=

抗原-抗体结合为非共价键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解离,因此易受环境因素影响(温度、PH值、离子强度等)。氢键(hydrogenbond)

离子键(ionicbond)

疏水键(hydrophobicinteraction)

范德瓦耳斯力(vanderWaalsinteraction)K2K2K1K1[Ab-Ag][Ab]·[Ag]第37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8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④可见性:如抗原-抗体的数量比例合适,抗原和抗体

分子相互交叉形成网格状复合体,此时出现

肉眼可见的反应物(网格:沉淀物或凝集物)第39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影响抗原抗体可见反应的因素抗原-抗体可见反应阶段:特异性结合阶段:反应迅速,可在数秒-数分

钟内完成。可见反应阶段:小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大

的肉眼可见复合物的过程(1)电解质:多为生理盐水(2)pH值:6~8(3)温度:37℃(4)其它:适当的震荡或搅拌

第40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血清学试验的优势(1)高度特异性:表位上基团性质、位置,甚至空间

构型影响抗体与抗原结合。说明抗体分子

精细的分辨能力!(2)通过人工方法,较容易地获得更高特异性抗体。(3)对已知的几乎所有抗原包括半抗原,可通过人工

方法,获得其特异性抗体。

第41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2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抗原和抗体反应的类型

凝集反应沉淀反应非标记免疫技术补体参与的反应

中和反应

免疫标记技术

第43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reaction)1、原理:颗粒性抗原(细菌、红细胞等)与相应抗体

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凝

集团块。2、种类:(1)直接凝集反应:将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直接结合,出现细菌凝集或红细胞凝集现象.

如菌种鉴定、ABO血型鉴定、肥达氏反应等。①玻片凝集反应:定性试验,通常用已知抗体诊断未知抗原。此法特异、简便、快速,常用于细菌分型鉴定和人类ABO血型鉴定。第44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颗粒性抗原抗体可见的凝集块直接凝集反应第45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6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试管凝集反应:半定量试验。常用已知的标准抗原为诊断试剂,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及其含量。

肥大反应(Widaltest):检测患者伤寒杆菌感染情况。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菌液为抗原,检测病人血清中相应抗体。(2)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在

颗粒性载体(红细胞、乳胶颗粒等)表面,载体颗粒被动地发生凝集反应。特点:更灵敏、微量、快速、操作简便等。常用载体颗粒:红细胞、活性碳粒、聚苯乙烯乳胶颗粒等。第47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据载体性质:

间接血凝试验:载体颗粒为红细胞

碳粒凝集试验:载体颗粒为碳粒

乳胶凝集试验:载体颗粒为乳胶第48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据致敏载体是抗原或者抗体及凝集方式:①正向间接凝集试验:抗原致敏载体,检测抗体。②反向间接凝集试验:特异性抗体致敏载体,检测抗原。③间接凝集抑制试验:抗原致敏载体及相应抗体作为检测试剂,检测标本中是否存在与致敏载体结合的抗原相同的抗原。④协同凝集试验:富含SPA的金黄色葡萄球菌+Ig抗体

第49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reaction)1、原理: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混合后,在一定条件

下可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2、种类:(1)无支持物的沉淀反应:环状沉淀反应、絮状沉淀

反应,免疫比浊。-液相沉淀试验(2)有支持物的沉淀反应:以半固体琼脂凝胶作为介

质进行琼脂扩散或免疫扩散: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在凝胶中扩散后在比例合适处相遇,形成可见的白色沉淀线。-凝胶扩散试验第50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1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环状沉淀试验:如法医学上血迹等。鉴定敏感性较低,现少用。絮状沉淀试验:常用于毒素与抗毒素的滴定。免疫比浊法:

原理:抗原抗体复合物(IC)使反应液出现浊度;如反应液中抗体过量,形成的IC与抗原量呈正相关。快速简便。用于血清IgG、IgA、IgM、补体C3、C4含量测定。

种类:直接比浊测定:透射比浊、散射比浊。乳胶浊度测定:免疫速率散射浊度测定法:第52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3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单向琼脂扩散(singleradialimmunodiffusion):将一定量已知抗体混于琼脂凝胶中制成琼脂板,在适当位置打孔后将抗原加入孔中扩散。定量试验,简便、易于观察结果;常用于测定血清Ig和补体的含量。172361237456第54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双向琼脂扩散(doubleimmunodiffusion):将抗原和抗体分别加入琼脂凝胶小孔中,二者自由向四周扩散,在相遇处可形成沉淀线。常用于抗原抗体纯度及其相关关系分析。

用于抗原性质分析:

用于抗体效价测定:172361237456第55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免疫电泳:抗原在琼脂凝胶中电泳后分成不同区带,

再进行双向免疫扩散的方法。在各区带相应的位置形成沉淀弧。172361237456第56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火箭电泳:单向免疫扩散同电泳结合的方法。抗原在含有定量抗体的琼脂中泳动,两者比例适宜时,在较短时间内生成锥形的沉淀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沉淀峰的高度与抗原含量成正比。特点:需时较短,故可用于快速沉淀标本中抗原的含量。第57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补体结合试验(complementfixationreaction)

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加入补体,能

导致红细胞溶解,根据溶血现象判定结果。较凝集试验、沉淀试验敏感性高。

试验系统:已知抗原(或抗体)+待检的未知抗体

(或抗原)+补体

指示系统:溶血素(抗体)+绵羊红细胞(SRBC)如试验系统中抗原+抗体发生反应,则消耗补体,指

示系统中无补体,SRBC不溶解,则反应阳性(+)

如试验系统中抗原+抗体不发生反应,则补体存在,

指示系统中有补体,SRBC溶解,则反应阴性(-)第58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gAb补体抗体阳性待检系统指示系统

溶血反应红细胞溶血素不溶血

+抗体阴性AgAb补体红细胞溶血素溶血_第59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中和试验

细菌外毒素或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失去了其生物效应。该抗体被称为中和抗体。此试验可在动物、鸡胚或细胞培养中进行。

毒素中和试验:

病毒中和试验: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第60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免疫标记技术

即标记物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1、原理:用标记物(荧光素、酶、放射性同位素、电子致密物等)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抗原-抗体反应。2、特点:灵敏度高、快速,可定性、定量和定位.3、常用种类:

免疫荧光法酶免疫法放射免疫测定法

免疫胶体金技术

免疫印迹法

发光免疫分析

一抗:与抗原结合

二抗:与一抗结合,即抗抗体第61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十二章标记免疫技术及分析应用第62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免疫标记技术(immunolabellingtechinique)

即标记物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1、原理:用标记物(荧光素、酶、放射性同位素、电子致密物等)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抗原-抗体反应。2、特点:灵敏度高、快速,可定性、定量和定位.3、常用种类:酶免疫法放射免疫测定法

免疫胶体金技术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

发光免疫分析

一抗:与抗原结合

二抗:与一抗结合,即抗抗体第63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酶免疫标记技术

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作为主要试剂,结合酶催化反应的高效性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通过酶作用的底物显色来判定结果。(一)特性:酶催化底物反应的放大作用,提高敏感性。

HRP(辣根过氧化物酶),AP(碱性磷酸酶)

底物(供氢体,无色)+H2O2氧化型供氢体(颜

色)+H2O供氢体:邻苯二胺(OPD)、四甲基联苯胺(TMB)、DAB等。

酶第64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酶免疫技术的分类

酶免疫组化:检测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中的抗原

酶免疫技术均相酶免疫测定酶免疫测定固相酶免疫测定异相酶免疫测定(ELISA)液相酶免疫测定

(液体标本)均相与异相区别:异相需分离游离与结合的酶标记物。第65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中的抗原。可识别标本中抗原的位置和性质,通过图像分析定量。常规酶免疫组化:光镜

酶免疫电镜:电镜

第66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67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均相酶免疫分析:不需分离游离与结合的酶标记物(1)EMIT:enzyme-mutipliedimmunoassaytechnique,酶放大免疫测定技术。抗原竞争性结合。半抗原与酶结合形成酶标半抗原,保留各自的活力;酶标半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因空间位阻影响酶活力,导致酶活力下降或消失。

EMIT试剂盒:抗体、酶标半抗原、底物。检测样品:标本中的半抗原。

第68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CEDIA:clonedenzymedonorimmunoassay,克隆酶供体免疫分析。抗原竞争性结合。利用重组DNA技术制备β-半乳糖苷酶的片段:

酶受体(enzymeacceptor,EA):大片段,无酶活性

酶供体(enzymedonor,ED):小片段,无酶活性

ED-EA:具酶活性。抗原(Ag)与ED结合形成ED-Ag,可与EA结合成全酶,具有酶活力;ED-Ag与抗体结合后,因空间位阻影响全酶形成,导致酶活力下降或消失。

CEDIA试剂盒:ED-Ag、EA、抗体、底物。检测样品:标本中的抗原。

第69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

将可溶性抗原(抗体)吸附到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活性;与标本中抗体(抗原)反应后,仅需经过固相洗涤,就可实现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它物质的分离,大大简化操作步骤。为应用最广泛、发展最迅速的技术。

步骤:包被:抗原(抗体)吸附到固相载体表面。固相载体:一般聚苯乙烯制品。封闭:避免非特异性吸附。如BSA抗原抗体结合:

多次洗涤:

显色测定:加底物。

常用方法:

第70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71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间接法(indirectELISA)

抗原包被,需用标记的二抗第72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双抗体夹心法(sandwichELISA)

捕获抗体:包被用抗体检测抗体:适用于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抗原决定簇的多价抗原,而不能用于小分子半抗原的检测所用两种抗体分别针对同一个抗原分子的不同抗原决定簇第73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竞争法(competingELISA)

酶标Ag与样品中的非标记Ag具有相同的与固相Ab结合的能力。抗原主要为小分子抗原的定量测定原原测定管对照管第74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4)捕获法(IgM-antibodycaptureELISA,MacELISA)

反向间接ELISA,用于测定IgM(传染病早期或新近感染)。固相载体包被抗IgM二抗(作为捕捉抗体吸附待检血清中IgM),加入待检血清,再加入特异性抗原(与被捕捉的IgM结合),再加入酶标抗体。

固相-抗IgM二抗-IgM-特异性抗原-酶标抗体

第75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5)BAS-ELISA

BAS=biotin-avidinsystem,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是一种反应放大系统,BAS-ELISA比普通ELISA敏感4-16倍。i、生物素(biotin,B):分子量244.3,其咪唑酮环能与亲和素结合;四氢噻唑吩环的侧链羧基可与抗体等蛋白结合,也可加以化学修饰制成活化生物素等。ii、亲和素(avidin,A)①卵白亲和素:抗生物素蛋白,存在于卵清中;分子量68kd,由四个相同亚基构成,能高亲和力地结合4个生物素分子,且高度特异和稳定。②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SA):链霉菌分泌的蛋白;分子量65kd,由4条相同肽链构成,每一条结合1个生物素;非特异性小于卵白亲和素。

第76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iii、BAS-ELISA

增强ELISA特异性和敏感性。常见方法:①ABC-ELISA:ABC=avidinbiotinperoxidasecomplex,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如ABC-ELISA夹心法:

固相抗体+待测抗原+生物素化抗体+(亲和素-生物素化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即ABC)+底物显色。②BA-ELISA:固相载体+待测抗原+(生物素化抗体+亲和素-酶,即BA)+底物显色。③BAB-ELISA:固相抗体+待测抗原+(生物素化抗体+亲和素+生物素化过酶,即BAB)+底物显色。第77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抗原包被的反应板加入淋巴细胞加入酶标记二抗加入底物(6)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Enzyme-LinkedImmunoSPOT):检测细胞因子或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检测抗体特异性B细胞第78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CK抗体包被的反应板

CK加入底物T细胞产生CK的检测加入淋巴细胞加入酶标的CK抗体第79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固相膜免疫测定

原理:固相膜免疫测定与ELISA相类似,其特点是以微孔膜作为固相;常用固相膜为硝酸纤维素(NC)膜。

类型:

斑点酶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

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

第80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斑点ELISA(dot-ELISA)第81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ting)亦被称为Westernblot.是将凝胶电泳与固相免疫测定结合,先把电泳分区的蛋白质转移到固相载体,再用酶免疫、放射免疫等技术测定。该法能分离分子大小不同的蛋白质并确定其分子量。常用于检测多种病毒如HIV的抗体或抗原。分三个阶段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电转移酶免疫定位第82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83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84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放射免疫测定法(Radioimmunoassay,RIA)

是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它将放射性核素显示的高灵敏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结合,使检测的敏感性达pg水平。常用于标记的放射性核素有I125和I131。常用于胰岛素、生长激素、药物等微量物质的测定。缺点:专门防护检测设备昂贵。第85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86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Ag*AbAg

标记抗原特异性抗体待测抗原(Ag*-Ab)+(Ag-Ab)抗原抗体复合物分离Ag*-Ab和游离Ag*从标准曲线上读知含量测定Ag*-Ab和/或游离Ag*放射性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示意图第87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RIA法原理及标准曲线

7550301001101001000未标记抗原浓度(ng/ml)结合/未结合的放射活性(%)第88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assay,IF)荧光素(FITC、PE等)标记抗体形成荧光抗体进行

的抗原-抗体反应,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或进行荧光免疫测定。

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激发后发出黄绿色荧光。

RB200:四乙基罗丹明。激发后发出橘红色荧光。

PE:藻红蛋白。激发后发出橙、红色荧光。

TRITC: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激发后发出红色荧光。(一)荧光抗体染色:免疫荧光细胞(组织)化学技术。一般采用荧光显微镜或Confocal(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第89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90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91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直接法优点:操作简便、特异性高、非特异染色低。缺点:灵敏度偏低,每检查一种抗原需制备相应的特异荧光抗体。第92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间接法优点:灵敏度高,在不同抗原的检测中只需应用一种荧光抗体。既可检测抗原,也可检测抗体。第93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荧光免疫测定一般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1、均相法:如双标记法。2、非均相法:可采用与ELISA相似的步骤进行。3、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

FCM是将免疫荧光技术应用于流式细胞仪,对单个细胞的表面标志(抗原或受体)进行快速、精确的分析和自动检测,并将不同类型的细胞分选收集,为当代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项新技术。FACS:fluorescenceactivatedcellsorter。荧光激活细胞分选器。第94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第95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荧光偏振免疫测定(fluorescencepolarizationimmunoassay,FPIA)均相竞争法,荧光素标记的半抗原与标本中的待测半抗原与一定量抗体竞争结合;偏振荧光强度与标本中待测半抗原浓度成反比;可用于小分子半抗原特别是药物的测定。5、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timeresolvedfluorescenceimmunoassay,TR-FIA)以稀土螯合物如铕(Eu)作为荧光标记物;Eu具长寿命荧光,比背景荧光长百万倍,待短寿命的本底荧光完全衰退后再进行测定,所得信号完全为长寿命螯合物的荧光;其测定方法相似于ELISA,将Eu标记抗体等;所测仪器为时间分辨荧光计。第96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将发光分析与免疫反应结合的一种超微量分析技术。将鲁米诺等发光剂标记抗体(抗原),通过发光检测抗原(抗体)。该发光为化学发光(化学反应过程释放的能量激发了发光剂发光)。

敏感性高、不需外来光源、信噪比高、仪器简单、分析简便快速。一般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常用化学发光剂:鲁米诺(luminol)、吖啶酯等。1、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hemiluminescentimmunoassay,CLIA)

发光剂标记抗体或抗原。2、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lectrochemiluminescentimmunoassay,ECLIA)第97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immunogiccolloidalgoldsignature,ICS)。

胶体金(colloidalgold):金盐被还原成原金后形成的金颗粒悬液。四氯金酸(HAuCl4)在柠檬酸钠等还原剂作用下聚合形成;一般大小1-100nm,直径5-20nm呈葡萄酒色,20-40nm呈深红色。在碱性环境下带负电荷,与抗体等带正电荷的蛋白分子牢固结合而标记蛋白。

高电子密度等特性。

免疫金(immunogold):胶体金与抗体(抗原)的结合物。常见方法第98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免疫胶体金组织化学技术

因高电子密度特性可借助显微镜观察,定性、定位测定组织或细胞中抗原。2、免疫胶体金测定技术(1)液相法:凝集试验等(2)固相法i、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dot-IGS/IGSS)

dot-ELISA与免疫胶体金结合。

NC膜+待测蛋白抗原+特异性一抗+胶体金标记的二抗(金颗粒聚集,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斑点即dot-IGS,此时进行银显影液增强处理,为dot-IGSS)。

第99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ii、斑点免疫金渗滤测定法:原理完全同于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仅在NC膜下垫以吸水性强的垫料(渗滤装置):加抗原后,迅速加入抗体和胶体金标记抗体。特点:简便、快速、可立等结果。iii、斑点免疫金层析试验:可设计成试纸条,检测简便、快速,但仅定性。试纸条上端(A)和下端(B)均为吸水材料;

D:含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一抗

T:测试区,含另一种抗原特异性抗体

C:对照区,含与胶体金标记的抗体结合的二抗结果判定:T、C均显示红色条带,阳性(+)仅C显示红色条带,阴性(-)T、C均无显色,试纸条有问题第100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免疫标记新技术1、免疫-PCR(immuno-PCR)1992年Sano建立,将抗原抗体反应与PCR结合起来。以一段已知序列的DNA片段标记抗体,以PCR产物检测来检查抗原,为迄今最敏感的免疫检测方法,比现行ELISA敏感性高102-108。

步骤:

①已知序列的DNA片段标记抗体:一般为重组链霉亲和素-蛋白A(SA-SPA)嵌合体作为连接分子②抗原抗体反应③PCR扩增和产物检查第101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免疫传感器(1)原理:以抗原抗体分子作为分子感应器,利用抗原抗体结合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物理化学变化,通过信号转化(一般为光电信号),再经信号放大处理即可检测。(2)一般组成:分子感应器、转导体和电子滤波放大处理器。(3)种类:①非标记免疫传感器:抗体或抗原结合到转导体上,抗原抗体结合后,其结构发生变化,该变化可通过电化学、光学等变化表现出来,从而被检测。第102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标记免疫传感器:不直接检测抗体抗原反应,而是检测免疫复合物上标记物的信号(如酶、荧光素、放射性等),其敏感性高于非标记免疫传感器。常见酶免疫传感器。3、免疫芯片在固相载体上的包被抗体或抗原的微点阵。

其实质:在很小表面积上有序地集成多种抗体或抗原,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进行检测。反应结果显示可用扫描仪或CCD摄像技术记录,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综合成可读信息。第一代抗体芯片AbMicroarray380:集成378种抗体,可同时检测378种蛋白表达。

第103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免疫分析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中的应用食品分析检验: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食品营养素检验等。食品理化检验: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有害金属与非金属及化合物、农药残留物、兽药残留物、

真菌毒素测定等5个系列。1、农药残留的免疫分析2、兽药残留的免疫分析3、食品污染真菌毒素的免疫分析第104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十三章细胞免疫

检测技术第105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免疫细胞的分离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分离方法:

葡聚糖-泛影葡胺(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

免疫吸附分离法(Panning法,淘筛法)

免疫磁珠分离法

FACS

抗原肽-MHC分子四聚体技术2、腹腔巨噬细胞等分离第106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抗凝静脉血(2)加等量NS(4)密度梯度离心血浆分离液RBCPBMCPMN(3)混匀后,缓慢加于分离液上密度梯度离心法第107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免疫细胞鉴定及功能检测1、E花环试验:检测T细胞数量。人T淋巴细胞表面具有绵羊红细胞(SRBC)受体(E受体,CD2),故在一定条件下,SRBC能结合在淋巴细胞表面,形似玫瑰花环(E-花环),常用于测定T细胞数量。

Erythrocyte,红细胞第108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T细胞SRBC第109页,共12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了解T细胞的增殖能力。

T淋巴细胞表面具丝裂原(PHA等)受体,在PHA作用下发生活化,进入有丝分裂期从而增殖(淋巴细胞转化,形成淋巴母细胞):DNA倍增,染色质疏松,核仁明显,核增大;细胞体积增大,胞浆丰富等。可了解机体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