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全科医学教材_第1页
钩端螺旋体病全科医学教材_第2页
钩端螺旋体病全科医学教材_第3页
钩端螺旋体病全科医学教材_第4页
钩端螺旋体病全科医学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钩端螺旋体病全科医学教材病原学

钩端螺旋体:致病性钩体:能在人、动物体内寄生,菌体细长,有12-18个螺旋,两端弯曲成钩状

第2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3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流行病学传染源:鼠类、猪、犬、牛、羊、猫。1.贮存宿主:多种动物可感染钩体并带菌,成为贮存宿主。2.传染源主要为田间野鼠中的黑线姬鼠和家畜中的猪与犬。病人:排菌率低,带菌者少,人尿为酸性,不适宜钩体生存,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小。第4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流行病学传染途径:间接接触传播。皮肤及黏膜,其他接触(涉水、游泳等)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尤其青年农民及新迁入疫区者,病后可获得较强的同型免疫力,但对不同型钩体仍然易感。疫区人群多有一定的免疫力,而新人疫区的人员的易感性高故发病率亦较高。第5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流行病学流行特征形式:稻田型:南方各省洪水型:北方各省季节:夏秋季(6-10月),8-9月高峰;年龄:青壮年,农村儿童,20-40岁40%;性别:男>女;职业:以农民、渔民、屠宰工人为主;地区分布:地区分布本病分布甚广(几乎遍及世界各大洲,以热带、亚热带为最多。我国仅西北地区未发现本病流行。)第6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表现

潜伏期7-14天钩体病因感染的钩体型别不同及机体的反性差异,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样。临床根据其表现的主要特点,分为:流感伤寒型(轻),肺出血型、黄疽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及脑膜脑炎型(重者)。第7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表现

临床分型:流感伤寒型/单纯败血症:最常见,“三症三征”。

第8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发热:急起发热,多呈稽留热,体温高达39°C左右,部分病人呈弛张热,少数有寒战。全身乏力显著,头痛明显。

第9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肌肉疼痛:全身肌肉酸痛,以腓肠肌疼痛和腰背肌疼痛较突出。肢体软弱,甚至难以下床站立和行动。3.结膜充血较明显,无炎性分泌物。4.腓肠肌压痛轻重程度不一,重者拒压。第10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5.浅表淋巴结肿大与疼痛:主要为双侧腹股沟或股淋巴结,其次为腋窝淋巴结,轻度肿大,疼痛与压痛,质较软,局部无红肿,不化脓。也有无淋巴结肿现象者。

第11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其他:可有咽部疼痛充血,软腭出血点,鼻出血。少数病人可有腹泻稀便或水样便,甚至脱水休克。肝脾可有轻度肿大,压痛与叩痛。病程一般5-10日,发热渐退而愈。第12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后期并发症少数病人在发热消退,恢复后可出现下列后期并发症:第13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1.后发热钩体病:经治疗或自愈后3—4日,再出现发热,38°C左右,经1—3日而自退,此时并无钩体血症,不需抗生素治疗。第14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反应性脑膜炎少数患者在后发热时或稍后出现脑膜脑炎症状与体征,但脑脊液钩体培养阴性,预后良好。3.眼的后发症4.闭塞性脑动脉炎脑血管造影表现为脑基底部多发性动脉炎,血清钩体补体结合试验及显凝试验阳性。可能为变态反应所致,多数病人于治疗l一2个月后可恢复。第15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实验室检查血清学试验常用显凝试验(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采用免疫荧光抗体、ELISA法,以及PCR法检测,已取得初步成果。第16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近就地治疗病原治疗:

对症治疗:第17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治疗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证足够的水份和热量,做好护理,防止并发症。第18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治疗病原治疗:钩体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如青霉素类、庆大霉素四环素等,首选青霉素G盐常用40万U肌注,每6小时一8小时1次,至退热后3日即可。一般连续治疗5—7日注意赫氏反应及处理

第19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治疗赫氏反应:部分钩体病病人在接受青霉素G治疗后发生病情加重反应。一般在首剂青霉素G注射后2—4小时发生。表现为:突起发冷、寒战、高热,甚至超高热,持续0.5-2小时,然后大汗,发热骤退,重者可发生低血压或休克。反应之后病情恢复较快。但一部分病人在此反应之后病情加重,促发肺弥漫性出血,应予高度重视。第20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治疗赫氏反应的发生原因与抗生素使大量钩端螺旋体裂解,释放出内毒素有关。为了减少赫氏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在选用青霉素G治疗时,宜开始用小剂量,并采用分多次给药方案,如首剂为5万U肌注,4小时后再肌注10万U,再过4小时后才开始用20万U一40万U,每8小时1次,至退热后3日,疗程一般为5日-7日。第21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治疗

2.庆大霉素剂量3.四环素

此外,红霉素、氯霉素、头孢菌素类等对钩端螺旋体病亦有良好疗效。第22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对症治疗

1.对高热者:可采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对剧烈头痛者可用镇静药物,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

2.赫氏反应的治疗:及早采用镇静剂,如异丙嗪,氯丙嗪或苯巴比妥等;及早采用氢化可的松静注或静滴;加强物理降温。第23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4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3岁,农民,因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一周于9月4日入院。当天起出现心慌、气促,体温39.6℃。体检:面色苍白,腓肠肌压痛,心率124次/分,呼吸36次/分。肺部散在湿性啰音。血象:血白细胞计数9.0×109/L,中性粒细胞0.76,淋巴细胞0.24。X线摄片示:两肺纹理增多,有散在性点状阴影。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2001)A.粟粒性肺结核B.支气管肺炎C.流行性出血热D.钩端螺旋体病E.急性血吸虫病答案:D(2001)解析:钩端螺旋体病早期以全身中毒症状为特点,主要为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疼痛及全身淋巴结肿大,持续1-3周;中期为器官损伤期,可损及肺、肾、脑。第25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检查方法为(2002)A.肥达试验B.外斐试验C.补体结合试验D.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E.红细胞溶解试验答案:D(2002)第26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用青霉素G治疗钩端螺旋体病时,应注意A.首次给予大剂量B.首次给予小剂量C.与链霉素联合应用D.与磺胺嘧啶联合应用E.疗程10天以上答案:B第27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用青霉素治疗下列疾病的过程中,首剂肌注后可出现赫氏反应的是A.流脑B.猩红热C.钩体病D.白喉E.败血症答案:C第28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男,29岁,3天来发热、头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