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班博开课单位:临床学院课程编码:

0210091-2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Medicine(Internal

Medicine)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与外科学一起并称为临床医学的两

大支柱学科,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其内容在临床医学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

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内科学涉及呼吸、循环、消化、泌尿、造血系统、

内分泌及代谢、风湿等常见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各系统疾病的诊

断、治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学

生必须精读的课程。《内科学》的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

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防治的理论知识及技能。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

集中表达在内科学中:且在临床实践中,内科疾病也最为常见,因此学好内科学不仅为从事

临床内科工作奠定基础,并为学习其他临床各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

方法和规范的工作程序。

《内科学》课程分为理论学习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理论学习包括课堂讲课和

与其相结合的临床见习。毕业实习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临床诊疗实践,将理论用于

临床实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并从临床实践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除

了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还应努力提高医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高尚的医德,培养正确的临床思

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内科学》教学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讲解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

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运用启发式,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加强三基训练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提高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通过思考,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达到:①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在实

践过程中,收集可靠而完整的病史,进行全面正确而细致的体格检查,利用必要的实验室和

辅助检查,作出合乎逻辑和客观的综合判断,对疾

病作出正确诊断;②掌握常见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可行

的治疗计戈③针对每个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采取相应有效措施,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

④在理论学习和生产实习的过程中,锻炼独立思考和独立进行临床工作的能力,提高诊断和

治疗水平,掌握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知识和相应的诊治技能,为医疗、教学、科研打

下良好的基础。

本大纲供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使用,精神医学方向、预防医学、

护理学等专业可参考使用。

选修课程要求:基础医学、诊断学

课程计划:临床医学专业为140学时,其中理论课104学时,见习36学时;中西医临床

医学专业134学时,其中理论课104学时,见习30学时。10学分,第四学年第

一、二学期开设。

选用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内科学》第7版,陆再英、

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上大课,课后见习对重点疾病、常见疾病临床示教,加深

对疾病的认识,初步了解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和处理方法。示教采用分组并有

临床医生带教。

考核方法:课程结束考试、毕业考试

内科学教学进程安排表:

第一篇绪论

第二篇呼吸系统(22学时)

总论(1学时)

一、教学目的

•(-)了解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趋势及其原因。

•(-)复习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了解呼吸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三)

熟悉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相关因素。

•(四)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五)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展望。

二、课程肺部感染性疾病(3学时)

第一节肺炎概述

-、教学目的

(一)掌握:

1.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诊断标准;常见致病菌。

2.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了解:

1.肺炎病原学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其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肺炎的诊断程序。

二.课程细菌性肺炎

一、教学目的

(一)掌握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原菌;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典型的X线表现。

(-)熟悉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特点。熟悉常见病原菌肺

炎(葡萄球菌、支原体)的临床特点与抗生素合理应用。

(三)了解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泡子菌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二、课程内容

(一)肺炎链球菌的生物学特征、分型和致病性;机体的抵抗力和诱发因素。

(二)病理和病理生理:肺炎球菌不损害肺泡结构,引起肺泡内的浆液和细胞浸润的实

变。消散后肺泡结构完全恢复正常,病变可引起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

(三)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1)典型的临床表现

(2)严重中毒症状,包括消化道症状以及末梢循环衰竭的症状。

(3)体征典型实变不多见。

(4)实验室检查和X线表现。

(5)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并发症已不多见。主要有急性浆液、纤维蛋白

性胸膜炎和消散延缓、机化性肺炎。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症状、体征、血白细胞增多,痰(和血)细菌培养和X线检查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①与其它细菌性肺炎相鉴别;②与胸膜炎、肺脓肿、肺结核、肺梗塞、

肺癌鉴别。

(五)治疗:重点讲解休克肺炎的治疗

肺炎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少见,治疗首选青霉素G;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头抱菌素

或氟喳诺酮类;对末稍循环衰竭的治疗。

第三节肺脓肿

一、教学目的

(-)掌握肺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原则。

(-)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和鉴别诊断。

(三)了解肺脓肿的病理改变。

(四)了解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二、课程内容

(-)概述肺脓肿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化脓性肺炎中心坏死、排空形成脓肿。

(-)病因和发病机制:多为几种细菌混合感染所致,厌氧菌感染的重要性。阐述感染途

径及口腔感染、手术、昏迷等病诱因及吸入性肺脓肿、血源性、继发性、阿米巴性肺脓肿的

发病机制。

(三)病理:病理变化及演变过程,好发部位。

(四)临床表现:

⑴症状:急性起病、高热、寒战、咳嗽、胸痛、以后大量吐脓臭痰等。

⑵体征:肺实变体征、空洞体征、湿性啰音;慢性病例杵状指(趾)等。并发症一大咯血、

脓胸等。

(五)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痰特点:痰细菌培养和痰涂片检菌。X线检查特点。

纤支镜检查及治疗。

(六)诊断:依据典型症状、体症、实验室检查及典型X线表现、细菌学检查、纤支镜检

查可明确病因诊断。

(七)鉴别诊断:与细菌性肺炎、支气管肺癌、空洞型肺结核继发感染及肺囊肿继发感染

等鉴别。

(八)治疗:①抗生素治疗;②脓液引流;③手术。

(九)预防:消除口腔及上呼吸道病灶,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异物吸入,治疗皮肤感染等。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1学时)

一.教学目的

(一)掌握: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诊断。

(二)熟悉:支气管扩张症的鉴别诊断。

(三)了解: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课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学时)

教学目的

(一)掌握:

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严重程度的分级。

(二)熟悉: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并发症;治

疗。

(三)了解:

慢性支气管炎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鉴别诊断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变;

预防;鉴别诊断。

二、课程内容

(-)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定义,发病情况、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但引起慢支的各种因素如感染、吸烟、大气污染、

职业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长期吸入,过敏等,皆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关于肺气肿的发病机

制,应熟悉现已提出的弹性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失衡学说的内容。

(三)COPD的病理改变和病理生理。

简单讲述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为肺气肿时的肺功能改变,包括通气障碍、残气增多、肺

泡膨大、内压升高、毛细血管受压以及毛细血管床减少等,从而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动脉压增高,右心负荷加重而肥厚,发展成为慢性肺心病时可引起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熟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变化特征。

(四)临床表现和并发症:重点讲解

(1)症状:重点阐述在原有咳嗽、咳痰的基础上出现了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以及合并

呼吸衰竭的症状。

(2)体征:早期不明显,随病情的发展出现肺气肿的典型体征,此外,如剑突下出现收

缩期心脏搏动及其心音较心尖部明显增强时.,提示并发早期肺心病。

(3)并发症:简单介绍常见并发症,如自发性气胸、慢性肺心病、肺部急性感染等。

(五)辅助检查:重点讲述X线、肺功能和血气分析

(1)X线检查:指出典型肺气肿的X线征象。

(2)肺功能检查:要指出肺功能检查对阻塞性肺气肿诊断以及估计其严重程度、疾病进

展和预后有重要意义。肺功能变化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残气量、残气

率等肺容积参数的增加。了解单纯慢支或肺气肿并不等于COPD,只有当慢支或肺气肿伴

有气流受限时,方能称为COPD。

(3)动脉血气分析:急性加重期可以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4)其他实验室检查:指出痰、细菌学及血液的检查对诊断及疗效考核有帮助。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重点讲解

(1)诊断:根据慢支的病史及肺气肿的临床、X线胸部表现及肺功能的检查可确立诊断。

(2)应介绍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COPD严重度的分级标准。

(3)鉴别诊断:参阅《慢支》节并注意与其他类型的肺气肿相鉴别。

(七)治疗:

(1)治疗目的:①阻止症状发展和疾病反复加重;②保持最适当的肺功能;③改善活动

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2)主要治疗方法:应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级治

疗。

①停止吸烟;②控制职业病和环境污染;③抗生素的应用COPD急性加重期应根据病原

菌感染起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④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简单介绍三种支气管扩张剂在

COPD中的应用;⑤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情况⑥祛痰药、呼吸兴奋剂的应用;⑦氧疗⑧康复治

疗、肺减容手术。

(A)预防和预后重点是对原发病的预防,参见慢性支气管炎节。FEV1与预后有关。

第七章支气管哮喘(2学时)

一、教学目的

(一)了解:

哮喘的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治疗(免疫疗法);哮喘的教育;管理和预后。

(二)熟悉:

哮喘的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三)掌握:

哮喘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呼吸功能检查);诊断;药物治疗(药物种

类及其作用)

注:无哮喘持续状态概念、无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加哮喘非急

性发作期控制水平分级及治疗方案。

二、课程②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如支原体、病毒等;

③气候与理化刺激:冷空气、空气污染、刺激性气体等

④药物: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心得安

⑤运动:

⑥胃-食道反流

⑦精神因素:情绪波动、条件反射等

(2)发病机制: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神经因素与哮喘发病关系密切。

①炎症机制:哮喘本质是气道的变应性炎症(AAI)、抗原激发后的哮喘分为速发哮喘

反应(IAR)和迟发哮喘反应(LAR),介绍两者在时间、炎症细胞、炎症介质、气道

反应上的不同点用图解表示。

②神经调节机制AAI引起气道上皮损伤脱落,感觉神经末稍暴露,经轴一索反射,释放

神经肽,加重BHR。

③气道高反应机制

(三)临床表现:

(1)哮喘的典型症状和体征

(2)不典型哮喘的临床表现

(3)重症哮喘的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

⑴血嗜酸性粒细胞检查;

⑵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检查:

⑶痰涂片检查;

⑷皮肤敏感试验及特异性过敏原体外试验等。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⑴询间病史:结合体征和缓解方式,临床可确诊、症状不典型者附以肺功能检查,有条件

者可作过敏原皮肤敏感试验、血清IgE等检查,除外其它心肺疾病:

⑵哮喘分期: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⑶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慢性持续性和急性发作性哮喘的分级标准

⑷应与下列疾病鉴别:①心源性哮喘:说明鉴别要点;②喘息型慢支;③变态反应性肺

浸润;④支气管肺癌

(六)并发症: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等。

(七)防治:

(1)治疗目的:控制症状,减少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2)综合方案:

①慢性哮喘的分级治疗,常用平喘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拟肾上腺素类药、茶碱类药

物、抗胆碱类药物、抗组织胺药物、其它抗炎药物)

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

重度哮喘发作的处理:氧疗、补液、静脉应用激素、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必要

时建立人工气道。

(3)环境控制:避免过敏原,去除诱因,减敏疗法

(4)教育和管理:

(八)预后:一般介绍。坚持缓解期处理,可减轻发作或痊愈。诱发哮喘因素继续存在可

使哮喘反复发作加重,有合并症如气胸、严重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预后较差。

第九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2学时)

一、教学目的

(-)掌握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及急性加重期临床表现的特点、诊断

方法;掌握慢性肺心病呼吸功能不全与心功能不全的处理要点,本病缓解期防治的重要性及

具体措施。

(-)熟悉慢性肺心病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原理。

(三)了解本病是以呼吸功能不全、缺氧为基本矛盾的全身病变,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

了解本病预防措施。

二、课程内容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概述慢性肺心病定义、流行病学情况。病因有①支气管、肺疾患(我国80%〜90%

是COPD);②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③肺血管疾病等。

病因

⑴肺、支气管病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为最常见。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

张、肺结核、尘肺、肺部反复炎症是导致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

⑵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脊柱和胸廓畸形。

⑶肺血管疾病,如过敏性肉芽肿症,肺小动脉栓塞及肺小动脉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⑷神经肌肉疾病

(-)发病机制

⑴肺动脉高压的产生:①肺血管器质性改变:为肺动脉高压产生的解剖学因素;②肺血管

功能性改变:包括体液因素、组织因素和神经因素,肺动脉高压产生机制方面的新进展;③

肺血管重建:④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子稠度增加。

⑵右心功能的改变: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功能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三)临床表现

本病常是以缓解期与急性发作期交替出现的疾病,临床表现也复杂多变。

⑴心、肺功能代偿期(缓解期):心功能•般在代偿期,肺功能可部分代偿。具有原发性

疾病的表现与病史,缺氧症状(乏力、劳动力下降、气促、动则喘息、心率增快、心悸、不

同程度的发绢),二氧化碳潴留多不明显,肺气肿体征,肺动脉高压征与右室肥大征的表现。

在病程晚期尽管无急性发作,右心功能不全也可存在。

⑵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急性加重期):多由于急性呼吸道感染诱发,通气与换气功能发

生严重障碍,出现中、重度呼吸功能不全症状,有严重缺氧及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产生

肺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右心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及特点。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的各种

表现及特点。各种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利特殊检查:

详细讲解肺心病时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高压或肺心病的主、次要条

件。一般讲解心电向量图、血气分析及血液等检查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⑴诊断: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心电图、X线检查等,对晚期病人诊断一般不难。

早期诊断要借助器械检查综合判断。

⑵鉴别诊断:主要与冠心病、原发性心肌病、风温性心脏病相鉴别。

(六)治疗

⑴缓解期处理:①呼吸锻炼(如适当体育锻练,耐寒锻练、呼吸操,缩唇吹气锻练);

②增强机体免疫力(如预防与及时控制呼吸道感染,流感疫苗注射等);③家庭长期氧疗。

⑵急性加重期的治疗:重点改善心肺功能,积极控制感染、减轻呼吸道阻塞,消除及改善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同时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注意利尿剂的应用,防止发生

碱中毒。医护监护的重要性。

①呼吸功能不全的治疗:一般介绍(讲呼吸衰竭时详细讲解)

a.控制感染:抗生素的选用,预防交叉感染及二重感染,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b.排除呼

吸道阻塞,改善通气功能,排痰,解除支气管痉挛,糖皮质激素的应用。c.呼吸兴奋剂应

用的适应症及方法,说明其利弊。气管切开适应症。

d.肺脑的预防:早期发现及处理。

e.机械通气的应用。

②心功能不全的治疗:重点讲解

a.利尿剂的适应症,药物选择及注意事项。

b.应用强心药物的指征,制剂及剂量的选择注意事项。本病处理与一般心功能不全处理的

异同点。

c.心律失常处理的一般原则。

(七)预防:一般讲解,关键是防止COPD的发生与发展。

⑴避免吸烟或戒烟;

⑵预防呼吸道感染;

⑶避免或减少有害粉尘、烟雾或气体吸入;

⑷对慢支及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名词解释

(―)COPD

(二)阻塞性肺气肿

(三)肺性脑病

(四)小叶中央型肺气肿

问答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严重程度分级?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三)试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目标。

(四)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要点。

第五章肺结核(PulmonaryTuberculosis)(2学时)

一、教学目的

(-)了解肺结核流行病学、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痰结核菌检查方法,卡介苗接种。

(-)掌握肺结核的发生、发展、临床类型、诊断要点和诊断程序、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抗靖药物分组及常见药物副反应、大咯血的处理。

(三)熟悉肺结核的各种X线表现、结核菌素试验。

二、课程内容

(-)肺结核流行病学。

(二)病因、发病原理和病理

(三)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肺结核演变过程、常见临床类型

(四)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痰结核菌检查。

(五)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及结核影像特点

(六)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

(七)并发症

(A)治疗

(1)化疗原则:“十字方针”

(2)抗结核药物分组及常见副作用

(3)初治与复治的不同疗法

(4)对症治疗:对症及大咯血等处理。

三、重点、难点

(-)肺结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类型、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

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二)PPD试验的方法及主要临床意义。

(三)肺结核各种X线表现。

第十章间质性肺疾病(ILD)(2学时)

一、学习目的

(-)了解间质性肺疾病(ILD)概念、病因

(二)熟悉间质性肺疾病的分类,常见疾病临床表现(新增)、诊断及诊断程序、治疗与预

后。

(三)掌握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肺功能特点。

二、课程胸膜疾病(3学时)

第一节胸腔积液(pleuraleffusion)

一、学习目的

(■)了解胸腔积液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熟悉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

(三)掌握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法。

二、课程内容

(-)概述胸腔积液发生机制及病因。

①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②胸膜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③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减低;

④胸膜淋巴引流障碍;

⑤损伤等。

(二)临床表现

症状

体征

(三)X线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

①胸水的检查:包括外观、细胞数、PH、病原体、蛋白质、脂类、葡萄糖、酶及免疫学

检查;

②OT试验、血沉等;

③胸膜活检:可获得病因诊断;

④超声检查:可鉴别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液气胸。并能探测胸水的部位和量,指导胸穿

抽液。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肿瘤所致胸腔积液的鉴别

(六)治疗

⑴结核性胸膜炎

⑵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

⑶恶性胸腔积液

三、重点、难点

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

第二节气胸(pneumothorax)

-、学习目的

(-)掌握气胸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X线特征性表现及治疗。

(-)熟悉气胸的病因、发病机制

二、课程内容

(~)气胸定义。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临床类型:①闭合性(单纯性)气胸;②张力性(高压性)气胸;③交通性(开放

性)气胸。

(四)临床表现:

症状

体征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心肌梗死、肺梗塞、肺大泡等

鉴别•

(六)治疗:

⑴保守治疗:卧床休息、高流量吸氧、镇咳、治疗原发病。

⑵排气疗法:

⑶化学性胸膜固定。

⑷手术治疗

⑸并发症及处理

第十二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学时)

(primarybronchogeniccarcinoma)

一、教学目的

(-)了解肺癌病因、流行病学

(-)掌握肺癌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三)熟悉肺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二、课程呼吸衰竭(Respiratoryfailure)(2学时)

一、教学目的

(-)掌握呼吸衰竭的定义和诊断标准,熟悉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掌握

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要点。

(二)熟悉急性呼吸衰竭中的ARDS常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抢救

措施。

(三)掌握呼吸衰竭时的血气分析改变、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

(-)概述呼吸衰竭定义、分类、分型及诊断标准。

(二)病因和分类:

病因:①支气管一肺疾患;②神经肌肉疾患;③胸廓疾患;④肺血管疾患等。

分类: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同时存在;②以缺氧为主不伴或有轻度二氧化碳潴留。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①肺泡通气不足;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③弥散功能减损。

病理生理:①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细胞代谢和电解质等的影响;

②二氧化碳潴留对上述生命器官以及酸碱平衡等影响。

(四)临床表现

①呼吸困难;②紫绢;③精神、神经症状;④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改变。

(五)诊断:重点强调血气分析(强调结合临床)对诊断和治疗的意义,(主要是PaO2、

PaO2、HCO3和pH)对诊断和指导治疗的意义,呼吸衰竭的血气分析标准,几种典型酸碱

平衡紊乱的血气分析改变。

(六)治疗

⑴氧疗

⑵改善通气

⑶控制感染:正确使用抗菌素;

⑷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⑸脱水利尿和强心剂;

⑹肾上腺皮质激素;

⑺并发症

⑻支持疗法。

重点、难点

熟悉血气、酸碱诊断常用的参数及其意义

呼吸衰竭治疗原则

第三篇循环系统(24学时)

第二章心力衰竭(3学时)

一、学习目的

(-)掌握心力衰竭的病因和病理生理、临床类型及心功能分级。

(-)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心功能不全的实验室检查意

义。

(三)掌握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措施,正性肌力药、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B受体阻滞剂

的用法及ACEI的用法,以及急性肺水肿的抢救方法。

二、课程慢性心力衰竭

(一)临床表现

⑴左心衰竭

症状: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症状,呼吸困难的类型和特点,咳嗽、咳痰和咯血。心排血量降

低为主的症状,体力下降、乏力和虚弱,泌尿系统症状。

体征:一般体征,心脏体征和肺部体征。

⑵右心衰竭

症状;体循环淤血为主的症状。

体征:心脏体征,肝颈静脉反流征,水肿,胸水和腹水等。

⑶全心衰竭

左、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同时存在。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①X线检查;②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左室舒张功能减低;③

放射性核素检查;④心-肺吸氧运动试验;⑤有创性血液动力学检查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①根据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和心原性水肿特点,作出诊断;②诊断包括基本心脏病

的病因、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诊断及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标准,Forrester泵衰竭分型,

Killip分级标准。

鉴别诊断:左心功能不全应与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鉴别;右心功能不全与心包积液、

缩窄心包炎,肾炎、肝硬化等引进的水肿和腹水鉴别。

(四)治疗:掌握治疗原则、目的、方法。

⑴病因治疗:①基本病因治疗;②消除诱因。

⑵一般治疗:⑴休息和镇静剂的应用;⑵控制钠盐摄入。

⑶药物治疗:①利尿剂;②ACEI;③正性肌力药物(洋地黄类、非强心成类);④B—受

体阻滞剂;⑤醛固酮受体拮抗剂;⑥肿苯达嗪和硝酸异山梨酯。

⑷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5)“顽固性心力衰竭”及不可逆心力衰竭的治疗

第二节急性心力衰竭

(-)病因和发病机制

⑴常见病因。

⑵心排血量急剧、显著降低和肺静脉压显著升高引起的急性左心衰竭在血流动力学变化h

的不同。

(二)临床表现:急性肺水肿症状和体征;胸部X线表现。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⑴诊断:主要根据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⑵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

(四)治疗

⑴抢救措施:包括坐位、吸氧、吗啡静脉缓注或肌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正性肌力药

使用等。

⑵确定并治疗诱因。

⑶基本病因的诊断和治疗。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难点

临床表现、治疗

参考教学手段

(-)多媒体授课,穿插典型病例介绍和学生讨论的教学方法。

(-)见习结合不同类型的心力衰竭的典型病例,加深对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鉴

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的掌握。

四、思考与练习

名词解释

(一)心力衰竭heartfailure

(二)心室重构ventricularremolding

(三)收缩性心力衰竭systolicheartfailure

(四)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heartfailure

(五)劳力性呼吸困难exertionaldyspnea

(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paroxysmalnocturnaldyspnea

(七)心源性哮喘cardiogenicasthma

(八)急性心功能不全acuteheartfailure

(九)KerleyB线

(I-)运动耗氧量

问答题

(-)如何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

(-)洋地黄治疗CHF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临床适应证和相对禁忌证是什么?

(三)洋地黄中毒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如何治疗洋地黄中毒?

(四)ACEI治疗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临床适应证、禁忌证及常见副作用是什么?

(五)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特点有哪些?

(六)左心衰竭与支气管哮喘如何鉴别诊断?

(七)心衰时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结果如何?

(A)心衰患者应用利尿剂的机理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九)心衰时应用阻P滞剂治疗的机理是什么?适应证、常用药物及其副作用有哪些?

第三章心律失常(3学时)

一、教学目的

(一)掌握常见心律失常(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心电图变化,诊断与治疗方法。

(二)熟悉心律失常的分类和发病机制。

二、课程概述

(■)心律失常的分类和发生机制:冲动形成异常及冲动传导异常。

(二)心律失常的诊断:病史、体检、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动态心电

图等)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及其方法,临床电生理检查的诊断意义。

第二节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

(-)窦性心动过速、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的心电图检查及临床意义。

(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

第三节房性心律失常

房性早搏、房扑、房颤的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治疗原则。

第四节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

(--)阵发性室上速(PSVT)、预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室上速发作的急症

处理及目前的进展,

(二)房室交界性早搏,交界性逸搏及逸搏心律,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

改变及意义。

第五节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与颤动的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治疗。

第六节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的分类:一度、二度、三度。

(二)各种传导阻滞的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治疗方法。

第七节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VaughanWilliams分类法。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适应证及不良反应。

详细讲解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重点讲解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

一般讲解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第八节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心脏电复律.

2.熟悉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3.了解人工心脏起搏器和外科手术治疗.

二、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心脏电复律的类型,心脏电复律的适应征和禁忌征,心脏电复律的并发症.

2.详细讲解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3.一般讲解人工心脏起搏器和外科手术治疗.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难点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心律失常心电图变化及判读。

参考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结合实际心电图等资料及典型病例,组织学生讨论。

(二)见习典型病例示教、观看VCD录像及见习射频消融手术等方法,加深对理论课内

容的掌握。

四、思考与练习

名词解释

(一)SSS(sicksinussyndrome)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三)触发活动(triggeredactivity)

(四)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bradycardia-tachycardiasyndrome)

(五)室性并行心律

(六)房室传导阻滞

(七)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

(八)心室晚电位(lateventricularpotential)

(九)折返激动

(十)干扰现象

(I--)文氏现象

问答题

(-)H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折返激动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三)解释“配对间期

(四)简述“固有心率

(五)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分成几类?每类举出两个代表药物。

(六)简述心房颤动的听诊特征。

(七)简述心房颤动的治疗原则。

(A)心房颤动非药物治疗的新进展有哪些?

(九)心肌梗死早期出现哪些类型的室性早搏应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十)简述室早三联律。

(I—)试述经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的适应征。

(十二)试述尖端扭转型室速的的病因及治疗。

(卜三)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传与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的鉴别要点。

(十四)SSS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十五)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或房扑(Af或AF)的临床和心电图特征有哪些?(十

六)联合使用抗心律失常药需注意什么?

第四章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2学时)

一、教学目的

(-)了解心脏性猝死的病因、病理、病理生理及预后。

(二)掌握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和初级心肺复苏方法。

(三)熟悉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高级心肺复苏内容、复苏后处理的措施和预防方法。

二、课程内容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定义及流行病学资料。

(-)病因:主要病因及其它病因,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直接致死因素(心室颤动、

心室停搏、心电一机械分离);常见的非冠心病引起心脏性猝死的疾病。

(三)病理:广泛多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

(四)病理生理:致命性心律失常(包括快速性心律失常及缓慢性心律失常);急性缺血

的电生理效应。

(五)临床表现及诊断:主要根据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等表

现。

⑴心脏性猝死经过的分期。

⑵有助于立即判断是否发生心脏骤停的体征。

(六)心脏骤停的处理:尽早CPR和复律治疗;心肺复苏方法和程序,开通气道、人工

呼吸、心外按压,电复律、复律药物治疗等。

(DBLS:开通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2)ALS:除颤和复律;药物治疗。

(七)复苏后处理:维持呼吸;防治脑缺氧和脑水肿;防治急性肾衰竭。

(八)预后、预防。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重点内容: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识别、BLS的方法及除颤方法。

(-)难点内容: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ALS药物治疗内容。

(三)参考教学手段:实践教学课安排用教学模型训练学生进行正确的心脏按压、人工呼

吸(包括学习气管插管)和除验器的使用方法。

四、思考与练习

名词解释

(-)心脏骤停

(-)心脏性猝死

(三)无脉性电活动

(四)心肺复苏

(五)初级心肺复苏

(六)高级心肺复苏

(七)胸外按压

(八)脑复苏

问答题

(-)试述猝死的病因及机制。

(二)试述非心源性心脏骤停的两大类疾病的特点。

(三)简述心脏骤停的症状和体征。

(四)试述心肺脑复苏三个阶段。

(五)简述口对口呼吸操作过程。

(六)心脏按压的具体操作步骤及要领。

(七)心脏按压的并发症有哪些。

(A)试述高级心肺复苏定义及具体措施。

(九)心脏复苏时出现室颤应如何给予电除颤处理?

(十)简述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I--)试述脑复苏的治疗方案。

(十二)论述可通过哪些途径长期预防致命性心律失常。

第六章原发性高血压(3学时)

一、教学目的:

1.掌握高血压的定义、分类和危险度分层的诊断标准。

2.熟悉高血压发病机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3.掌握常用降血压药物的分类及选择、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4.熟悉高血压病因、流行病学、非药物治疗及预防。

5.了解高血压治疗的最新进展

二、课程动脉粥样硬化(5学时)

一、教学要求:

1.掌握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2.熟悉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

3.掌握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和介入性治疗新技术

二、教学目的

1.详细讲解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及临床表现。

2.一般讲解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

3.详细讲解一般防治措施和药物治疗。

4.详细讲解手术治疗对狭窄或闭塞血管的外科血管再通、重建或旁路移植术;经血管腔

的介入性治疗。

稳定型心绞痛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2.熟悉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和治疗。

3.了解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和病理生理。

二、课程内容

1.详细讲解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2.一般讲解心肌缺血缺氧时的代谢与生化改变及电生理改变。

3.重点讲解临床表现:发作性胸痛的特点,心绞痛发作时常见体征.

4.详细讲解辅助检查。

5.重点讲解诊断和鉴别诊断。

6.详细讲解治疗:主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不稳定型心绞痛

教学要求

1.掌握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2.熟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发病机制。

3.熟悉不稳定型冠心病的辅助检查、治疗。

教学内容

1.一般讲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发病机制

2.重点讲解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3.详细讲解辅助检查。

4.详细讲解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

心肌梗死

一、教学目的:

掌握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熟悉发病机制、并发症和预防。

了解病理、病理生理和预后

二、课程内容

1.概述定义,详细讲解发病机制,病理和病理生理。

2.重点讲解临床表现:心肌梗死疼痛与心绞痛发作时疼痛性质的同异。.

3.详细讲解辅助检查: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动态性改变、心肌梗塞定位和确定范围。

4.诊断和鉴别诊断:与心绞痛、急性心包炎、急性肺动脉栓塞、急腹症和主动脉夹层鉴别

诊断。

5.重点讲解治疗:治疗原则,再灌注治疗是种积极的治疗措施。

6.一般讲解预后和预防。

名词解释

(―)原发性高血压

(二)恶性高血压

(三)胰岛素抵抗

(四)高血压脑病

问答题

1、叙述高血压的分级

2、简述高血压治疗的目的、原则和降压目标

3、简述心排血量受哪些因素影响

4、简述高血压心脏病

5、简述高血压危象

6、简述高血压脑病

7、简述高血压发病因素

8、试述左心室肥厚后果怎样?

9、论述胰岛素抵抗现象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10、试述ATII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1、试述降压目标及应用方法

第十章心肌疾病(2学时)

一、教学目的

(-)熟悉心肌疾病的分类及各类的病因。

(-)掌握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二、课程心包疾病(2学时)

一、教学目的

(-)熟悉急性心包炎的病因,了解其发病机制。

(二)掌握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三)了解急性心包炎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和预后。

二、课程急性心包炎

(­)病因

(-)病剖和病理生理

⑴病理: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和渗出性心包炎。

⑵病理生理:急性心脏压塞。

(三)临床表现:

症状:心前区疼痛,多见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和感染性心包炎;呼吸困难是心包渗液时

最突出的症状。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结合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的图像资料,典型病例学生

讨论的教学方法。

(-)见习采用典型病例示教,结合多心包磨擦音、心包积液等体征,观看患者的X片线、

心电图片或超声心动图录象带。有机会时可安排见习心包穿刺术.

四、思考与练习

名词解释

(一)Kussmaul征

(二)心包切开后综合征

问答题

(-)什么叫奇脉?心脏压塞时奇脉的产生机制是什么?

(-)急性心脏压塞的病因有哪些?如何诊断?

(三)简述何谓心肌心包炎。

(四)简述渗出性心包炎的症状。

(五)简述心脏压塞现象。

(六)简述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体征。

(七)试述缩窄性心包炎的实验室检查特点。

心脏瓣膜病(3学时)

二尖瓣疾病

1.掌握二尖瓣疾病(包括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的临床特征性改变,

2、熟悉病因和病理生理改变。

3.熟悉二尖瓣疾病诊断要点、并发症、内科治疗原则及用药,以及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和禁

忌证。

4.了解心脏瓣膜病的检查方法以及介入治疗适应证。

一、课程内容

1.病理生理:分别叙述狭窄和关闭不全的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2.临床表现:分别叙述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症状、体征、X线改变以及心电图与超声

心动图(强调超声的重要性)的改变。

3.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片诊断。

4.鉴别诊断:二尖瓣狭窄舒张期杂音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舒张期杂音鉴别。

5.一般讲解内外科治疗方法。

主动脉瓣病变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主动脉瓣疾病(包括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的临床特征性改变,

2、熟悉病因、病理、病理生理改变。

3.掌握主动脉瓣疾病诊断要点、并发症、内科治疗原则及用药,以及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和

禁忌证。

4了解心脏瓣膜病的检查方法以及介入治疗适应证。

感染性心内膜炎(1学时)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原则。

2.熟悉本病分类、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结果。

3.鉴别诊断

4.了解其并发症,人工瓣膜和静脉药瘾者心消化系统疾病(18学时)

第一章总论(1学时)

一、学习目的

(-)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病的基本临床表现、诊断步骤、治疗原则;

(二)熟悉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和预防;

二、课程胃炎(1学时)

一、学习目的

(-)掌握急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二)熟悉与胃炎有关的胃的生理解剖内容:

(三)了解急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四)掌握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五)熟悉慢性胃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六)了解慢性胃炎的鉴别诊断及国内外诊治的新进展。

二、课程急性胃炎

(-)概述定义;及分类:急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其他病原体感染及毒素对胃

黏膜损害引起的急性胃炎和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重点介绍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药物;应激;乙醇。

(三)临床表现:消化道症状,突然发生消化道出血而就诊,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

之一。

(四)诊断:根据病史、症状,确诊有赖于急诊胃镜检查。

(五)治疗: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

(六)预防

第二节慢性胃炎

(-)概述:定义,慢性胃炎的分类方法很多,我国采用新悉尼系统分类法(浅表、萎缩

和特殊)。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①幽门螺杆菌(HP)感染;饮食和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其他:

胆汁反流、药物、吸咽、饮酒及饮食不当等。

(三)病理:不同类型胃炎的特点。炎症、萎缩和肠化生。

(四)临床表现:缺乏典型特征性症状和体征。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症状。

(五)实验室检查和其它检查

⑴胃镜及活组织检查。

(2)Hp检测。

⑶自身免疫性胃炎的相关检查。

(六)诊断

⑴胃镜和活组织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手段。

(2)Hp检测可作病因诊断。

⑶相关自身抗体、血清胃泌素检查。

(七)防治:去除病因,对症治疗。

(A)预后:极少数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演变为胃癌。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参考教学手段

(-)结合全程投影,图表讲述理论课;结合幻灯讲述胃镜所见。

(-)结合具体病例介绍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课间见习示教典型病例及分组看病人,结合具体病例讨论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杀灭

Hp的治疗方案。

四、思考与练习

名词解释

(一)肠上皮化生

(二)不典型增生

(三)假幽门腺化生

(四)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

(五)慢性胃炎

问答题

(-)常用检查HP的方法及评价?

(二)简述急性胃炎的防治原则。

(三)简述萎缩性胃炎的消化性溃疡(2学时)一、学习目的

(-)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熟悉消化性溃疡的鉴别诊断、防治原则和并发症。

(三)掌握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和治疗。

二、课程内容

(-)概述定义、发病率和流行病学。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胃、十二指肠粘膜的防御和修复机制损害。

病因:HP;NSAID;胃酸和胃蛋白酶;其他(吸烟、遗传、应急、运动异常)。

(三)病理:好发部位,溃疡的大体解剖和基本组织病理学改变。

(四)临床表现:慢性经过,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部疼痛为三大特点。⑴症状:①

疼痛:部位、性质、规律性;②消化不良的表现。

⑵体征:活动期于剑突下有稳定而局限的压痛点。

特殊类型溃疡:复合性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巨大溃疡、无症状性溃疡、老年人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特点。

(五)实验室检查

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

X线领餐检查

HP检测

胃液分析和血清胃泌素测定。

(六)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特点,结合X线钢餐检查或胃镜检查作出诊断。与功能性消化

不良、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胃泌素瘤、胃癌鉴别。

(七)并发症:①出血;②穿孔;③幽门梗阻;④癌变。

(A)治疗:目的和原则

⑴一般治疗包括饮食调节、忌烟酒避免损伤胃粘膜药物、稳定情绪等。

⑵药物治疗治疗药物的某些进展,如根除HP治疗方案,抑制胃酸分泌药有H2RA和PPI

两大类,前列腺素E2合成剂等药物的临床应用。

①保护胃粘膜药物的作用抗理;②NSAID溃疡的治疗的预防;③溃疡复发的预防。⑶消

化性溃疡治疗的策略、手术适应证。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参考教学手段

(-)结合图片及图表讲授本病的发病机理及药物治疗。

(二)结合病例讲述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三)结合X线钏餐检查及胃镜所见讲授本病诊断。

(四)课间见习:①示教典型病例及分组看病人,结合病例讨论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

鉴别诊断及具体治疗;②示教并发症,结合具体病例讨论本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诊断、鉴别诊断及抢救措施;③见习胃镜检查。观看X线钢餐图片及幻灯片。

四、思考与练习

名词解释

(―)Curling溃疡、Cushing溃疡

(二)空泡毒素(VacA)

(三)抗原模拟

(四)“漏屋顶''假说

(五)复合性溃疡

(六)幽门管溃疡

(七)球后溃疡

(八)Zolinger-Ellison综合征

(九)胃黏膜屏障

(I)消化性溃疡:

问答题

(-)简述溃疡病上腹痛的特征及其发生机制。

(-)试述能抑制胃酸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三)简述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特点。

(四)简述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的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2学时)

一、学习目的

(-)掌握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熟悉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

(三)了解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并发症及处理。

二、课程肠结核(1学时)

(-)概述本病发病情况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①肠结核主要经口感染,也可见于血行播散;②发病条件。

(三)病理:结核杆菌的数量、毒性及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肠结核的发病和病理分型关系。

分型①溃疡型;②增生型。

(四)临床表现

⑴腹部表现:腹痛、腹块、腹泻与便秘交替。

⑵全身表现:结核毒血症和肠外结核表现。

(五)实验室和其它检查

⑴血常规、血沉、结核菌素、粪便结核菌检查的临床意义。

⑵X线检查的典型征象:有重要诊断价值。

⑶纤维结肠镜检查:有重要诊断价值。

(六)诊断:①青壮年伴肠外结核;②临床表现;③X线或结肠镜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与克罗恩病、右侧结肠癌、阿米巴病等疾病鉴别。

(七)治疗: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⑴休息、加强营养。

⑵抗结核药物治疗:链霉素、异烟脱、对氨水杨酸三联长疗程治疗方案。近年来提倡的异

烟明与利福平二联短疗程方案。

⑶对症治疗。

⑷手术治疗指证。

(八)预后:主要取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第二节结核性腹膜炎(1学时)

(一)概述本病发病情况等。

(二)发病机制:多继发于肺结核或体内其它部位结核病,感染途径以直接蔓延为主。

(=)病理:分为渗出型、黏连型、干酪型,以前二型多见;二种或三种类型并存称混合

型。

(四)临床表现

⑴全身症状:结核病毒血症及营养不良。

⑵腹痛

⑶腹壁柔韧感:常见体征。

⑷腹胀、腹水

⑸腹块

⑹其他:腹泻;常见并发症为肠梗阻

(五)实验室和其它检查

⑴血常规、血沉、结核菌素(PPD)试验。

⑵腹水检查:渗出液、白细胞及分类计数特点、细菌培养及腺背脱氨酶检测。⑶腹部B

超:对少量腹水的发现有价值,或探及有不规则地境界不清的肿块。⑷X线检查:腹平片、

锁餐检查所见。

⑸腹腔镜检查:适应证、禁忌证、镜下所见及腹膜活检。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⑴诊断:根据年龄、临床表现及有关检查,不典型者可试用抗结核药物治疗。⑵鉴别诊

断:从长期发热、腹水、腹部包块和急性腹痛等方面考虑相应的鉴别诊断。

(七)治疗

⑴抗结核治疗同肠结核抗结核药物治疗,一般用三联或四联,疗程适当延长。⑵如有

大量腹水,可适当放腹水以减少症状。

⑶手术治疗。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参考教学手段

(-)全程投影,讲授理论课

(~)结合具体病例讲授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课间见习,示教典型病例分析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四、思考与练习

名词解释

结核性腹膜炎

跳跃征象(Stierlin'ssign)

问答题

(-)试述溃疡型肠结核的X线饭餐的征象?

(二)试述Crohn病与肠结核的鉴别要点?

第八章炎症性肠病(2学时)

•一、学习目的

(-)了解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二)掌握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及并发症;

(-=)掌握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四)掌握克罗恩病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熟悉克罗恩病的药物治疗及手术指证。

(六)了解克罗恩病的病因及病理改变。

二、课程溃疡性结肠炎

(-)病理:病变部位及病理特点。

(-)临床表现:起病方式、病程、发作诱因,影响临床表现的有关因素。

⑴消化系统表现:①腹泻;②腹痛、便血;③其它症状;④体征。因类型不同及有无并发

症而异。

⑵全身表现:见于中及重型患者。

⑶肠外表现:发生率较低。

⑷临床分型:

①临床类型: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和急性暴发型。

②病情程度分型:轻型、中型、重型。

③病变范围分:直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左半结肠炎、广泛性或全结肠炎④病情分期:

活动期和缓解期。

(三)并发症

①中毒性巨结肠;②直肠结肠癌变;③其他:大出血、穿孔、梗阻等。

(四)实验室和其它检查:①血液检查;②粪便检查;③自身抗体检查;④纤维结肠镜检

查(重要诊断手段);⑤X线粉剂灌肠检查(气翅双重结肠造影及其征象)。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⑴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综合分析,排除有关疾

病后方可作出诊断。

⑵鉴别诊断:与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炎、血吸虫病、克罗恩病、大肠癌、肠激惹综

合征等。

(A)治疗:控制急性发作,缓解病情,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

⑴一般治疗:休息、饮食和营养;对症处理。

⑵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应用指证、给药途径、剂量、疗程。

⑶糖皮质激素:应用指证、给药途径、剂量、疗程。

⑷免疫抑制剂。

⑸手术治疗指证。

(九)预后:与病型、发作频度、有无并发症有关。

第二节克罗恩病

(-)病理:病理特点、病变部位。

(二)临床表现

⑴消化系统:腹痛、腹泻、腹部包块、瘦管、直肠肛门周围病变。

⑵全身表现:发热、营养障碍。

⑶肠外表现。

(三)并发症:肠梗阻常见、腹腔脓肿、癌变等。

(四)实验室和其他检查:①血液检查;②粪便检查;③胃肠X线钢餐检查,呈节段性肠

道病变;④结肠镜检查,有诊断价值。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⑴诊断:有腹痛、腹泻、腹块,X线示回肠末端与邻近结肠病变,呈节段性分布者、活检

非干酪性肉芽肿可考虑本病。

⑵鉴别:与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急性阑尾炎、小肠恶性淋巴瘤等区别。

(六)治疗

⑴一般治疗。

⑵药物治疗。同溃疡性结肠炎。

⑶手术治疗,适应于完全性肠梗阻、屡管、脓肿形成、急性穿孔、大出血。

(七)预后:多数反复发作、延期不愈。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参考教学手段

(-)结合全程投影及图表讲授理论课。

(-)结合病例讲授本病的临床表现。

(三)结合幻灯讲述本病的主要确诊手段,纤维结肠镜及领灌肠X线所见。

四、思考与练习

名词解释

(-)溃疡性结肠炎

(-)中毒性巨结肠

问答题

(-)试述溃疡性结肠炎按病情程度分型情况。

(二)试述溃疡性结肠炎的肠外表现?

(三)列表鉴别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

第十四章肝硬化(2学时)

一、学习目的

(-)掌握门脉性肝硬化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熟悉肝硬化并发症的基本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

(三)了解肝硬化的分类、病因及病理特征。

二、课程内容

(-)概述概念、流行病情况。

(二)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等。

(三)临床表现

⑴代偿期: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常见症状为乏力和食欲不振,可有肝脾肿大。⑵失

代偿期:①肝功能减退的表现(全身表现、消化系统症状、出血倾向和贫血、内分泌紊乱);

②门脉高压的表现(脾大、腹水、侧支循环的开放);③肝触诊。

(四)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感染、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五)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⑴血、尿常规,肝功能的检查,免疫功能检查,腹水检查;

⑵影像学检查;

⑶内镜检查;

⑷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