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题_第1页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题_第2页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题_第3页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题_第4页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下语文期中检测题(RJ)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姓名:__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连翘(qiáo)翩然(piān)褶皱(zhé)大彻大悟(chè)B.潮汐(xī)归省(xǐng)烧灼(zhuó)毫无疑问(yí)C.反弹(tán)恬静(tián)劫难(jì)偷偷摸摸(mō)D.斡旋(wò)蓦然(mò)狩猎(sòu)天衣无缝(fènɡ)【解析】A选项里“褶皱”的“褶”应读“zhě”;C选项里“劫难”的“劫”应读“jié”;D选项里“狩猎”的“狩”应读“shò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A.行辈迁徙肆无忌弹惊心动魄B.帷幕脂肪戛然而止海枯石乱C.羁绊沙砾叹为观止目空一切D.家眷次第人情事故草长莺飞【解析】A选项里“肆无忌弹”的“弹”应写成“惮”;B选项里“海枯石乱”的“乱”应写成“烂”;D选项里“人情事故”的“事”应写成“世”。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A.课文中那些意味深长的语句,要反复阅读,加深理解。B.在衰草连天的季节里,连到处飞的蚊子也销声匿迹了。C.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D.回想起73年前那场触目惊心的战斗,老英雄就情不自禁地流下两行热泪。【解析】D选项里“触目惊心”的意思是看见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与语境不符,应该用“惊心动魄”。4.(2017·益阳)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B.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解析】A.缺宾语;B.关联词语使用错误;D.句式杂糅。5.给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当前,我们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②只要“立下愚公志”,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宏伟目标就能成为美好现实。③奋斗目标是如此宏伟、如此鼓舞人心,但实现的过程既不会顺风顺水,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充满曲折和艰辛,需要经过长期的奋斗。④越是曲折和艰辛,越要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⑤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就是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⑥矢志不移、至死不渝、子孙相继、久久为功,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是愚公移山精神的核心。A.⑤⑥①③④②B.⑥⑤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⑤⑥D.⑥⑤③①④②【解析】纵观题干,可以看出该文段内容是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怎样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和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的结果如何。由此我们便可找出总起句和结尾句分别是⑤②,这样就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①与友人的惜别之情;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13.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2分)“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核舟记(节选)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其两膝相比者(靠近)(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2)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左手靠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像在大声呼叫似的。16.选文的前三段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请简要分析。(3分)选文前三段按空间顺序,依次介绍了核舟的船头、船尾和船背。17.第一段细致描写鲁直“如有所语”,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珠可历历数也”是为了说明什么?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说明雕刻技艺娴熟高超。(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0分)(2017·宁夏)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①阅读力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概念。在国际上,包括中小学生的指标性评价中,阅读能力一直是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可以说,阅读力与“智商”“情商”“财商”等概念一样,也是现代人特别需要提升的能力。从更大层次上看,阅读力不仅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也是社会整体的阅读水平,因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竞争力。②阅读力就是精神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很难从精神上得到更多智慧的滋养。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是一种精神生活,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力,这影响到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实现。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阅读都是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③阅读力就是凝聚力。共读共写,一起交流,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和思想,拥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这样的文化共同体,让一片土地上的人们不会成为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下的陌生人。所以,阅读力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一个阅读率低下、阅读力不足的民族,难以在当下世界立足,也难以引领人类的明天。④阅读力就是竞争力。我很喜欢《朗读手册》一书里的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对于个体来说,阅读是学习的工具,而学习是成功的途径。对于国家民族来说,在知识快速累积、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下,阅读力意味着对人类智慧经验的搜集、整合和应用,意味着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发现,国家越重视阅读教育,国民的阅读力就越好,整体素质就越高,国家的竞争力也就越强。⑤阅读力就是幸福力。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充实与宁静。阅读需要专注,在知识的积累之外,也是一种精神的修行。通过阅读感受书香,能满足人类的内在需求,使人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升华,拥有更充实、更丰盈的生活,从而增加幸福感。书香的涵养,也能形成一个社会的氛围、一个时代的气质,让喧嚣的沉静下来,让浮躁的厚重起来。⑥阅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我坚定地相信: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文/朱永新,有删改)18.请指出第②段所论述的分论点,并为其补充一个正面论据。(2分)分论点:阅读力就是精神力。论据:略。19.第④段引用《朗读手册》中的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3分)引用论证,对本文的分论点进行论证,增强说服力;突出了阅读的重要性,强调阅读是我们学习的工具,只有阅读才能使我们成功,阅读可增强国家的竞争力。20.文章②③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不能调换。这四个段落分别提出了本文的四个分论点,它们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阅读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力,民族才能有凝聚力,民族有了凝聚力,国家在世界上才能有竞争力,最终增加人们的幸福感。21.根据全文内容,简要分析第⑥段的作用。(2分)由对阅读力的论述,得出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总结全文论述的内容,提出中心论点。(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6题。(14分)(2017·重庆A)少年书架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⑫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⑬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⑭小小的书架成了!⑮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⑯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⑰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⑱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⑲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22.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2分)①“我”在老师家看到书架→“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②爸爸给“我”做了一个书架→书架伴“我”成长23.品读第⑦段画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3分)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笑意”表现妈妈对“我”如此爱书(书架)的高兴;对“我”以字典作“书架”表示赞赏;从“光泽”看出妈妈因为“我”聪慧和爱书而对“我”的将来有了期盼。(答到两点即可)24.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eq\o(○,\s\up1(10))段画线句作两条批注。(3分)示例: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批注一:“款款而来”赋予“小书架”人的情态和动作,写出了“我”即将拥有书架的喜悦。批注二:通过“仿佛”引出“我”的想象,来表现“我”期待的心情。25.在第⑯段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⑱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3分)“久违的老友”:“我”在老师家见到过书架,因期待而想象过书架的样子,所以早已熟悉。“我的长者”:书架变得苍老;书架长久陪伴“我”,给“我”力量。26.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它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3分)示例:陪伴我成长的是台灯。它从小陪伴我看书、写作业,像我的朋友。在我成功时,它分享我的快乐;在我沮丧时,它给予我力量。(言之成理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