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常见实词虚词_第1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常见实词虚词_第2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常见实词虚词_第3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常见实词虚词_第4页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常见实词虚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常见实词虚词常见文言实词虚词(136实词常+67实词阔+18虚词)

实词

1、安

(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琵琶行》)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安全。(谢庄遂安。《冯婉贞》)

④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2)动词。①养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②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

③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代词。哪里,怎麽。沛公安在。(《鸿门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卑

(1)低下(非天质之卑《送东阳马生序》)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3、被

(1)名词。被子。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

(2)动词。①覆盖。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②遭受,遇到。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③施加,施及。去乱而被之以治。(《荀子·不苟》)

(3)介词。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4)pī,通'披',动词。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

②披散,披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4、本

(1)名词。①草木的根。芙蕖与草木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芙蕖》)

②草木的干茎。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

③根本。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中山狼传》)

④本业,指农桑。强本而节用。(《天论》)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论积贮疏》)

⑤稿本。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⑥版本。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

⑦奏本。别具本章。(《狱中杂记》)

(2)量词。①草木花卉一株称一本。新松郁郁三千本。(陆游诗)

②书籍一册称一本。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

(3)动词。推究本原,考查。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4)形容词。原来的。刘媪本姓实存。(《汉书》)

(5)副词。本来,原来。本在冀州之南。(《愚公移山》)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刘敬亭传》)

(6)复合词。本心:指心的自然状态,本性(即所谓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此其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7)介词。本着,根据。本之《书》以求其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5、比

(1)并列,靠近,挨着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2)比较,相比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3)及,等到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4)较量,比试因出己虫,纳比笼中(《促织》)

(5)限额宰严限追比(《促织》)

(6)联合,合行比一乡,德合一君(《逍遥游》)

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秋水》)

6、毕

(1)完毕,结束六王毕,四海一(《阿旁宫赋》)

___语未毕,余泣(《项脊轩志》)

___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___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苏武传》)

(2)尽,都,全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7、别bié

(1)分;分开。《苏武》:“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2)区别;分别。《柳毅传》:“而大小毛角,则无别羊焉。”

(3)离别;告别。《孔雀东南飞》:“却与小姑别。"

(4)另外;别外的。《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赤壁之战》:“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别肠】离别之情。

【别驾】官职名。汉时为州刺史的属官,隋唐一度改为“长史”,后又恢复。宋时改为“通判"。

【别传】旧史书的一种分类。专记载某人的逸闻趣事,以补充正传的不足。

8、兵

(1)名词。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②士兵,军队。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战略战术。公不论兵,必大困。(《战国策》)

④战争。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

(2)动词。①侵略。无岁不受兵。(《十八史略》)

②以兵器杀人。左右欲兵之。(《史记》)

(3)复合词。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用铜、玉或木石等制成,状如虎,又称虎符,剖成两半,国君和统帅各掌握一半,以便对证。

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信陵君窃符救赵》)

9、策

(1)竹制的鞭子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

(2)计谋,计策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归而求救国之策(《后序》)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3)拄着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

(4)鞭打,鞭策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10、尝

(1)吃;品尝。《察今》:“~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2)尝试。《齐桓晋文之事》:“我虽不敏,请~试之。"

(3)经历;遇到。《庖丁解牛》:“技经肯綮之未~,而况大軱乎!”

(4)曾;曾经。《劝学》:“吾~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1、病

(1)名词。①重病。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

②弊病,缺点。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康》)

圣人非所以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2)动词。①生病。凡人不病则不畏惧。(《订鬼》)

②使成病态。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③担心,忧虑。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④受困。在陈绝粮,从者病。(《论语》)

⑤损害。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史记·货殖列传》)

⑥责备,羞辱。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训俭示康》)

(3)形容词。①困苦。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②疲劳。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

③详审。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赤壁之战》)

④明察,了解。小人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考察后加以推荐。察臣孝廉。(《陈情表》)

(2)形容词。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3)叠词。察察:洁净的样子。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12、曾

(1)céng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

(2)zēng①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

是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治平篇》)

②动词。通'增',增加。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13、长cháng

(1)名词。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②高度。孔子长九尺有六寸。(《史记》)

③长处,专长。兼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芙蕖》)

(2)形容词。①长的。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②高的。今日被驱谴,小姑如我长。(《孔雀东南飞》)

③久。天长地久有时尽。(《长恨歌》)

④远。道阻且长。(《诗经》)

⑤大。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南史》)

⑥辽阔。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3)动词。擅长。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冯婉贞》)

(4)副词。常,经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zhǎng(1)动词。①生长。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采草药》)

②抚育。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祭十二郎文》)

③增进。教学相长。(《学记三则》)

(2)形容词。①年龄大。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②排行第一的。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石钟山记》)

(3)名词。头领。以三宝勇而多艺,推为长。(《冯婉贞》)

14、朝

cháo(1)动词。①诸侯在春天拜见天子,或臣属在早晨拜见国君。引申为朝见。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左传》)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拜访。临邛令谬为恭敬,日往朝相如。(《史记》)

③归。江汉朝宗于海。(《尚书》)

(2)名词。①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

三顾茅庐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③政事。期年不听朝。(《吕氏春秋》)

(3)介词。对,向。坐南朝北。

Zhāo(1)名词。早晨。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量词。天,日。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告子下》)

15、诚

(1)名词。诚心诚意。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2)副词。表肯定。确定,的确。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季讽齐王纳谏》)

(3)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16、出chū

(1)由内向外走,与“入”相对。《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又】使……出来。《中山狼传》:“先生举手出狼。"

(2)付出;支付。《礼.王制》:“量入以为出。”

(3)出发。《殽之战》:“吾见师出,而不见其入也。"《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4)脱离,离开。《梅花岭记》:“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红楼梦》:“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

(5)离京为官,外放,外迁。《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琵琶行》:“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6)发出,发布。《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7)出产。《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8)出现,发现。《教战守策》:“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出于西,则出于北。"《醉翁亭记》:“……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9)超出,超过。《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冯婉贞》:“敌出不意,大惊扰。”

(10)花瓣。任昉《述异记》:“花杂五色,六出。"

(11)古代戏曲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

【出尘】1.超出尘俗。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际,潇洒出之想。”2.佛教用语。脱离烦恼的尘俗。《四十二章经》二三:“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罗汉。"

【出贷】出钱。

【出閤】1.皇子出就封国。《南齐书.江谧传》:“诸皇子出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2.指阁臣出任外职。《梁书.江蒨传》:“初,王泰出。"3.公文出嫁。元稹《七女封公文制》:“虽秾华可尚,出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后用为女子出嫁的通称。

【出官】京官外调。

【出降】1.公主下嫁。2.指宫女出嫁。

【出没】1.隐现。2.出入,不一致,不相符。

【出妻】遗弃妻子。《荀子.解蔽》:“孟子恶败而出,可谓能自强矣。"也指被遗弃的妻子。《仪礼.丧服》:“出之子为母期。”

【出首】1.自首。《晋书.华轶传》:“寻而轶败,(高)悝藏匿轶二子及妻,崎岖经年,既而遇赦,悝携之出。"2.检举;告发。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我将这简贴儿去夫人行出去来。”

【出赘】旧时指男子到女家成婚,成为女家的一员。

17、初chū

(1)开始,开头。《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原君》:“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2)当初,先前。多用于追述往事。《赤壁之战》:“初,鲁肃闻刘表卒。”

(3)刚,才。《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4)原来,本来。《原君》:“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

【初度】初生的年月时日。亦即生日。刘仙伦《贺新郎.寿王侍郎简卿》词:“小队停钲鼓,向沙边柳下维舟,庆公初。"

【初服】1.新即位的帝王开始执政。《尚书.召诰》:“王乃初。”2.指做官之前穿的衣服。曹植《七启》:“愿反初,从子而归。"

【初阶】初次当官所得之位。

【初唐四杰】指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

【初夜】1.一夜分五更,初更称甲夜,也作初夜。2.结婚的第一夜。和凝《江城子》词:“初含娇入洞房。”

【初政】帝王初登位执政。

18、辞

(1)名词。①诉讼的供词。狱辞无谋故者。(《狱中杂记》)

②口实。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

③言辞,文辞。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托辞,借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⑤命令。近者奉辞罚罪,旗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⑥名词。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

(2)动词。①说话。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赤壁之战》)

②告别,辞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推辞,辞去。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计较。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3)复合词。辞令:应酬的语言、文辞。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莫敢直谏。(《屈原列传》)

19、从

cóng动词。①跟随。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②依顺,听从。民弗从也。(《曹刿论战》)臣从其计。(《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参与。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

④追赶。佯北勿从。(《孙子·军争》)

⑤依傍,紧挨着。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⑥采取某种原则。从宽、从严、从简、从缓

cóng,旧读zòng(1)名词。①随从的人。其从如云。(《诗经》)

②副职。魏从九品分正从。(《文献通考》)

③指堂房亲属。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形容词。从属的。从犯。

Zòng通'纵'

(1)形容词。直的。衡(横)纵其亩。(《诗经》)

(2)名词。合纵的盟约。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3)动词。放纵。欲不可从。(《礼记》)

20、达

(1)动词。①通,透。屋极有窗以达气。(《狱中杂记》)

②畅达。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

③至、到。自昏达曙。(《促织》)

④到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

⑤通晓,明白。仆山海狂人,不达世务。(《南史》)

⑥得志。不求闻达于诸侯。(闻达:得志扬名。)(《出师表》)

⑦表达,告知。词不达意。

(2)形容词。①显贵的。达官贵人。

②豁达。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汉书》)

(3)复合词。达人:显达的人

21、旦dàn

(1)日出的时候;早晨。《涉江》:“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湖。"《木兰辞》:“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2)日;一日。《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3)旦角,传统戏曲中扮演妇女的角色。有青衣、花旦、花衫、老旦、武旦等之分。《窦娥冤》:“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

22、当dāng

(1)动词。①两者相抵。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

②抵御,抵抗。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③占据,把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④阻拦。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

⑤承担。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⑥主持,执掌。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⑦应当。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

⑧判决,判罪。吏当广所失亡多。(《李将军列传》)

(2)介词。①表处所。对着,面对。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

②表时间。值,在,正在。当时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

(3)副词。①表必然。必定,一定。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

②表时间的未来。将,将要。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dàng(1)动词。①符合。惴惴恐不当意。(《促织》)

②当作。安步当车。(《战国策》)

③以为。我当是相公呢!

(2)形容词。适宜。此殊未当。(《采草药》)

23、道

(1)名词。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②途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风尚。师道之不传也久已。(《师说》)

④道义。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⑤思想,学说。墨之道,兼爱为本。(《中山狼传》)

⑥道理,规律。臣之所好也,道也。(《庖丁解牛》)

⑦意向。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⑧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名。唐分全国为十五道,隶属于中央。清末和民国初分一省为数道。

(2)动词。①取道。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②走路,赶路。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战》)

③说,讲。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④料想。故园谁有书来。

⑤通'导',引导。道之以政。(《论语》)

⑥通'导',疏导。不如小决(决口),使道。(《左传》)

24、得

(1)名词。收获。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促织》)

(2)动词。①取得,获得。遂不得履。(《郑人买履》)

②得意。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

③所愿。于彼计则得。(《中山狼》)

25、度

1、尺寸,量长短的标准。(吾忘持度)

2、限度,尺度。(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

3、规章制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4、越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度日如年)

5、duó,计算。(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度德量力)

6、duó,揣度,估计。(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7、duó,考虑。(度义而后功)

26、对duì

(1)回答。多用于下对上的回答或对话。《庄暴见孟子》:“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2)并着;向着。《梦游天姥吟留别》:“对此欲倒东南倾。"《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敌对;对立。《三国志诸葛亮传》:“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

(4)配偶。《后汉书梁鸿传》:“择对不嫁。”

(5)对偶的词句。如“对联"、“对句”。

【对薄】受审问。薄,狱辞的文书,相当于现在的诉状。古代审讯时,依据状文核对事实,故称对薄。

【对策】⒈古代科举考试取士的一种方法。用政治、经义等设问写在简策上,让应考者对答。明清时在殿试时进行。⒉对付的策略或办法。

27、尔ěr

(1)1你;你的。《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点,尔何如?。"《殽之战》:“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2.你们;你们的。《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

(2)这(样);那(样)。《孔雀东南飞》:“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3)形容词、副词或动词词缀。《鱼我所欲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小石谭记》:“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4)兼词。同“耳”,相当于“而已”,译作“罢了"《唐雎不辱使命》:“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志油翁》:“无他,但手熟尔。"

(5)同“耳”。可译作“了"加强肯定语气。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徒尔。”《熟读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尔曹】尔辈;你们。杜甫《戏为六绝句》:“尔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尔尔】1.答应之声,相当于“是是"。《孔雀东南飞》:“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2.如此。朱熹《舫斋》:“筑室水中聊尔,何须极浦望朱宫。"

【尔来】自那时以来;近来。《蜀道难》:“尔四万八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尔汝】1.古代尊长对卑幼者的称呼,引申轻贱之称。《魏书.陈奇传》:“尝众辱奇,或尔之,或指为小人。"2.表示亲昵。《柳敬亭传》:“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者。”

28、发

(1)发射。(百发百中)

(2)出,出发。(朝发夕至)

(3)派遣。(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4)起,起用。(舜发于畎畝之中《孟子·告子下》)

(5)打开,掀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6)拿出。(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7)发觉,泄露。(恐前语发)

(8)拨动。(施关发机)

(9)发动。(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10)发出,抒发。(发其志士之悲哉发号施令)

(11)花开。(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9、方

1、周围。(今齐地方千里《邹》

2、并排。(今操方连船舰《赤》)

3、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

1、方位、方向。(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

2、当……时候。(方此之时)

3、正在。

4、将要。

30、奉fèng

(1)恭敬地捧着、拿着。《荆轲刺秦王》:“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2)接受;承担。《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遵奉;遵照。《赤壁之战》:“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

(4)进献。《鸿门宴》:“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5)赐予;给予。《六国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6)侍奉;侍侯。《鱼我所欲也》:“今为妻妾之奉为之。”《滕王阁序》:“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7)拥戴;尊崇。《国语晋语》:“百姓欣而奉之,国可以固。”

(8)供奉;供给。《原君》:“离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9)保全;保持。《管子四称》:“君若有过,各奉其身。”

(10)扶助;帮助。《淮南子说林》:“人不见龙之飞举而能高者,风雨奉之。"

(11)讨好;奉承。《儒林外史》:“晚生只是个直言,并不肯阿谀趋奉。”

(12)。《荆轲刺秦王》:“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13)通“俸”。《东方朔》:“奉禄薄,未得省见。"《触龙说赵太后》:“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奉天承运】明太祖初定大朝会正殿为奉天殿,在皇帝所执大圭上刻“奉天法祖"四字,在与臣下的诰敕命中开首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后相沿成为帝王敕命的套语。

31、复

1返回;回来。(昭王南征而不复)

2恢复(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3再,又(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4重复(山重水复疑无路)

5回答(王辞而不复)

6报复(有北面复匈奴之志。)

7免除赋税徭役(沛幸得复,丰未得复。)

8通'覆',遮盖,盖上(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9复算,追究(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32、负

1背东西,以背载物(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担负,使……承担(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依仗,凭借(秦贪,负其强,)

4对不起,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违背,背弃(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6失败(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

7覆盖(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8亏欠,拖受,责通“债"(通家尚负责。)

33、故

1、事,事故。(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2、旧,与'新'相对。(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3、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

4、仍然。(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5、老朋友,引申为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6、原因,缘故。(既克,公问其故)

7、故意,特意。(故遣将守关者)

8、原来,本来。(此物故非西产)

9、所以,因此。(故臣复取璧)

10、故事:旧事,前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死亡。(病故,物故)

34、顾

1、回头看;回头。(赢得仓皇北顾)

2、看。(顾野有麦场)

3、探问,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顾惜,顾念。(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5、考虑。(大行不顾细谨)

6、但是。(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7、仔细端详。(顾玩)

8、表轻微转折(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

9、反而,难道(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5、固

(1)险固,坚固,坚牢。(秦孝公居崤函之固)

(2)牢固。(君臣固守)

(3)坚持,坚决。(乃辞谢,固请)

(4)巩固,安定。(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固执,顽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己见)

(6)必,一定。(女能固纳公乎《孟子·梁惠王上》)

(7)本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8)乃,岂,表反诘。(仁人固如是乎《孟子·万章上》)

(9)通“姑”,姑且。(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老子》)

36、观guān

(1)观看;看。《信陵君窃符救赵》:“市人皆观公子执辔。"

(2)观察;考察。《信陵君窃符救赵》:“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以观公子。”

(3)观赏。《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4)景物;景象。《游褒禅山记》:“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游览;游赏。《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6)阅览;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读音:guàn

(1)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礼记.礼运》:“游子观之上。"

(2)宫廷中高大华丽的建筑物;台榭。《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见臣列观。”

(3)道教的庙宇。刘禹锡《游玄都观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37、归

1、返回。(津泽皆归其根《梦》予不得归矣《指》)

2、归还。(归璧于赵《廉》)

3、旧称女子出嫁。(吾妻来归《项》)

38、国

1、国家,国家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诸侯国。(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3、国都。(京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4、地区,地域。(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5、国事。(等死,死国可乎)

39、恨

1、遗憾。(不满意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怨恨。(此恨绵绵无决期)

3、感到遗憾。(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4、恨恨:惆怅、悲伤。(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区别:恨,憾,怨。“恨”和“憾"都表示遗憾。“怨”表示仇视、怀恨

40、会huì

(1)会合;聚集。《陈涉世家》:“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2)会盟;宴会。《廉颇蔺相如列传》:“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又】会见;见面。《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闻,不肯与会。"《孔雀东南飞》:“于今无会因。”

(3)机会;时机。《后序》:“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4)节奏。《庖丁解牛》:“乃中《经首》之会。”

(5)领会;理解。《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6)适逢;恰巧遇上。《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7)能。《林黛玉进贾府》:“我自来是如此,从会饮食时便吃药。"

(8)当然;必定。《孔雀东南飞》:“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

(9)将要。《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kuài

(1)算帐;结帐。《冯谖客孟尝君》:“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2)帽子上缀结采玉的缝隙叫会,作朝及蔽膝的领缝也叫会。

【会圣】有超人本领。

【会子】⒈宋代发行的一种纸币。⒉约会的帖子。

41、或

1、有人。(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也)

2、有的。(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也许。(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4、有时,偶或。(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5、作语助,不译。(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42、疾

(1)、病。(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讳疾忌医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五》)

(2)、痛苦,疾病。(疾首蹙额)

(3)、缺点,毛病。(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4)、厌恶,憎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屈平疾王听之不聪《屈》疾恶如仇)

(5)、通“嫉”,妒忌。(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6)、急速。(鸟起马惊,疾逸道左《柳》)

(7)、加强。(声非加疾也《劝》)

43、极jí

①房顶正中的大梁。《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

②屋顶;屋脊。《狱中杂记》:“牗其前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③辘轳的横梁。枚乘《上书谏吴王》:“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

④尽头;顶点。《庄暴见孟子》:“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⑤最高的境地。陆游《何君墓表》:“大抵诗欲工而工非诗之极也。”

⑥边;边境。《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⑦到达尽头,到达顶点。《阿房宫赋》:“尽态极妍。”

⑧穷尽;完全占有或享受。《游褒禅山记》:“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⑨疲劳;困倦。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匈喘胅汗,人极马倦。”

⑩最;非常;极其。《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

44、计jì

①算帐;计算。《出师表》:“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账薄。《汉书.黄霸传》:“使领郡钱谷计,……以廉称。"

【又】送账簿。《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计于季氏。”

③打算;盘算;谋划。《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④计议;商量。《廉颇蔺相如列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⑤计谋;计策。《赤壁之战》:“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45、及

(1)赶上,追上。(追张仪,不及)

(2)到,至。(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达到。(及里城)

(4)涉及,牵连。(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此其近者祸及身)

(5)趁着。(而不及令今有功于国)

(6)比得上,赶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

(7)和,并。(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46、即

1、靠近,接近。(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立即,马上。(项伯即入见沛公)

3、当,当时。(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倘若,如果。(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5、与'则'的用法相同,相当于'那就'的意思。(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6、即使。(其伤于缚者,即幸留)

7、就,就是。(闻鸡鸣。即起盥栉)

8、登上帝位。(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

47、既

1、尽,完。(言未既)

2、已经,---以后。(既克,公问其故)

3、既然。(将军既帝室之胄)

4、既----又---并列关系。(三军既惑且疑)

5、既而:不久。(既而得其尸于井)

6、全、都。(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7、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壬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

48、假

1、不真,虚伪,假装。(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弄假成真假仁假义)

2、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凭借,借助。(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

4、犹“贷”,宽容,原谅。(愿大王少假借之)

5、给予。(遂乃开仓廪,假贫民《汉书·龚遂传》)

6、假如,如果。(假有人焉,举我言复我,亦必疑其诳)

49、间

1、两事物的当中。(凡天地之间)

2、中间,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

3、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4、指房屋的间数。(安得广厦千万间)

5、间隙,空隙。(彼节者有间)

6、隔离。(遂与外人间隔)

7、间或。(间以诗记所遭)

8、离间。(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9、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0、间月:隔月,一个月以上。(骨微伤,病间月)

11、间关:形容鸟声宛转。(间关莺语花底滑)

12、间谍。(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

13、表时间有时、偶然。(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14、表状态,从小路。(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15、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50、见

1、看见。(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2、召见。(曹刿请见)

3、拜见。(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4、会见。(一日不见,如三秋矣)

5、见识,见解。(真知灼见一得之见)

6、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7、听见,听说。(从兹耳界应清静,免见啾啾毁誉声——白居易)

8、知道,觉得。(何以见得)

51、将

jiāng

①搀扶;扶持。《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②带领;携带。《塞翁失马》:“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③拿;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果品酒馔只顾将来。"

④将就;随顺。《新婚别》:“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⑤想要;打算。《曹刿论战》:“齐师伐我,公将战。"

⑥将要;就要。《郑伯克段于鄢》:“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⑦把;用。《祭妹文》:“可将身后托汝。"

⑧抑或;还是。《战国策.楚策四》:“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祆祥乎?”

⑨假若;如果。《祭妹文》:“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⑩和;与。李白《月下独酌》:“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⑾用于动词后,以助语气。《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⑿且;又。表顺承。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读音:jiàng

①统率;率领。《项羽本纪赞》:“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

②将领;将帅。《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③使……为将军。《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

读音:qiāng

①请,愿。李白《将进酒》:“将进酒,杯莫停。”

②通“锵”,见“将将”。

【将牢】把稳;持重。

【将】帮助,促成好事。

【将无】莫不是。

【将弁】旧时武职的通称。

【将将】⒈高大庄严的样子。⒉广大的样子。⒊交谈,聚集的样子。⒋通“锵锵”,金、玉撞击的声音。

52、就jiù

①接近;靠近;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赤壁之战》:“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

②上;上登。《信陵君窃符救赵》:“乃谢客就车。”

③就任;就职。《陈情表》:“臣具以表闻,辞职不就。"

④参加;参与。《芋老人传》:“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

⑤承受;接受。《殽之战》:“使归就戮于秦。"

⑥择取;效法。《原君》:“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⑦成就;成功。《乐羊子妻》:“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荆轲刺秦王》:“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⑧看;观赏。《过故人庄》:“等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⑨向;从;跟。《狱中杂记》:“余尝就老胥而求焉。”

⑩就着;根据。《芋老人传》:“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芋视之者。"

⑾即便;即使。《三国志.蜀书.法正传》:“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⑿即,便。《红楼梦》:“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小厮上来抱住。"

【就使】即使。

53、居jū

①坐。《核舟记》:“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②位居;位于;处在。《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而位居我之上。"

③居住。《愚公移山》:“面山而居。”

【又】使……居住。《越妇言》:“买臣之贵,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

④住地;住所。《治平篇》:“一人之居以供十人不足,何况供百乎?”

⑤闲居;闲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居则曰:‘不吾知也!’"

⑥占据;据有。《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⑦充当;担任。《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年不徙。"

⑧停止;停留。《柳毅传》:“客当居此以伺焉。”

【又】停止不动的;停滞的。《登泰山记》:“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⑨积蓄;储存。《叔向贺贫》:“略则行志,假货居贿。”《促织》:“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⑩历;经;过了。《塞翁失马》:“居数日,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居摄】暂居帝王之位。

【居士】⒈未出仕的读书人。⒉在家信佛的人。

54、可kě

①可以;能够。《殽之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②认为……可以;肯定。《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吾子好道而可吾文。”

③适合;适宜。《芙蕖》:“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

④值得。《师说》:“其可怪也欤?”《项脊轩志》:“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⑤痊愈。《西厢记》:“瘦得浑如削,百般医疗终难可。”

⑥大约;大概。《核舟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三黍许。"

⑦莫非;怕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李小二入来问道:‘可要吃酒?’”

⑧难道;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读音:kè

见“可汗”。

【可怜】⒈可爱。⒉可惜。⒊值得怜悯同情。

【可巧】正巧;刚好。

【可中】⒈假若。⒉正好。

【可汗】古代对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西北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呼。

55、尽

1、完了;没有了。

2、死。

3、全部用出。

4、竭尽;使……完尽。(智者尽其谋)

5、尽头。

6、穷尽。

7、明白。(听其言,曰而尽。)

8、极;全。(尽善尽美)

56、就

1、接近,依靠。(金就砺则利)

2、赴任,就职。(连辟公府不就)

3、完成,达到目的。(轲自知事不就)

4、成就。(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5、即,随即。(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6、走向,走上。(若无罪而就死地)

7、上车、上路。(荆轲遂就车而去)

57、举

(1)举起,抬起。(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案齐眉举足轻重)

(2)举出,提出。(举类迩而见义远举一反三)

(3)举行,发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4)推举,举荐。(孙叔敖举于海)

(5)攻下,占领。(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6)拿。(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7)全,尽。(杀人如不能举举国上下)

58、绝

(1)断绝。(不绝如缕络绎不绝韦编三绝)

(2)终止,消失。(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3)隔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穷尽。(绝处逢生)

(5)极,最,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6)到了极点。(以为妙绝)

(7)完全,绝对。(绝无踪响绝无仅有)

(8)横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9、良liáng

①好;良好;优良。《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②善良。《出师表》:“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③很;甚。《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④的确;确实。《三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良弼】指贤良的辅臣。

【良家】⒈关于经营的人家。⒉清白的人家。

【良人】⒈善良的人。⒉平民。⒊夫或妻。

60、略lüè

①疆界。《左传.庄公二十一年》:“公与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东。”

【又】划定疆界。《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略。"

②巡行;巡视。《左传.隐公五年》:“公曰:‘吾将略地焉’。”

③通“掠"。掠夺;夺取。《荆轲刺秦王》:“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④谋略;计谋;策略。《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⑤忽略;不重视。《叔向贺贫》:“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

⑥大略;大概;大致。《赤壁之战》:“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

⑦略微;稍微。《芋老人传》:“老人略知书。”

⑧几乎;差不多。《柳敬亭传》:“敬亭丧失其资略尽。"

⑨丝毫;一点儿。与否定连用,表示丝毫没有。《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⑩简略;简要。《答司马谏议书》:“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62、面miàn

①脸。《彭祖面长》:“不敢笑陛下,实笑彭祖面长。”

②面向;面对着。《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③当面。《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④方位;方面。《垓下之战》:“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⑤平面;表面。《活板》:“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⑥《宋书.何承天传》:“上又赐银筝一面。"

【面壁】⒈面对墙壁静坐,常表示不介意或无所用心。⒉佛教指修行。

【面墙】喻不学,如面向墙面而一无所见。

【面首】本指壮美的男子,引申为妇人的男妾、男宠。

63、类

1、种类。(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

2、事例。(举类迩而见义远)

3、类似,象。(中会殿阁,类兰若)

4、类推。(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5、条例。(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6、大都、大多。(近岁风俗尤多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64、临

1、从高处朝向低处,面对。(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2、面对。(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如临大敌)

3、到。(双喜临门身临其境)

4、正当,将要。(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阵磨枪临渴掘井)

65、名

1、名字,名称。(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芙》盖当时未有雁荡山之名《梦》)

2、取名,得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而此独以钟名《石》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梦》)

66、莫

1、通'暮'读mu,日落的时候,傍晚。(至莫夜月明)

2、没有(谁),没有(什么)。(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3、不,不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莫如:不如。(莫如以吾所长攻敌短)

5、通'漠',广大。(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

6、表测度、或许。(其事体莫须有)

67、期

1、限定和约定的时间、时日。(名词)(道不通,度以失期后会有期)

2、约定。(动词)(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不期而遇)

3、希望。(非相仇也,期有得耳)

4、限度。(征敛无期)

5、必,至。(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6、jī,周,整。(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68、奇

1、奇特的,罕见的,不平常的。(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2、以----为奇,惊异。(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3、零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4、适宜,适合。(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5、珍贵的。(此奇货可居)

6、使人不测的。(若兵来则出奇兵击之)

7、佳、好、宜。(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8、怪物、异物。(奇生怪)

69、起qǐ

①起立;站起。《鸿门宴》:“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②起身;起床。《报刘一丈书》:“闻鸡鸣,则起盥栉。"

③徒起;隆起。《促织》:“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

④起事;发动。《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⑤发生;兴起。《谭嗣同》:“若变起,足下以一军敌探彼二军。”

⑥动身;出发。《公输》:“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⑦开始;起头。《祭妹文》:“不记语从何起。”

⑧起用;任用。《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⑨出身。《汉书.萧何曹参传》:“萧何、曹参皆起刀笔吏。”

【起复】起用衩革职或因故离职的官吏。

70、遣qiǎn

①差遣;派遣。《桃花源记》:“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②打发;送走。《卖油翁》:“康肃笑而遣之。”

③休;休弃。《孔雀东南飞》:“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④排遣;消遣。《祭妹文》:“无所娱遣。”

⑤发遣;发配。《狱中杂记》:“时方冬停遣,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

【遣戍】旧时发送犯人戍边,使效力赎罪。

【遣昼】犹放晴。

71、穷

1、困窘,处境困难。(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2、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贫困。(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4、穷尽。(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5、寻求到尽头。(复前行,欲穷其林)

6、僻、荒。(穷巷陋室穷山恶水)

7、困窘。(公孙衍穷张仪)

8、穷冬,严冬。(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72、求

1、寻求、需求。(求人可使报秦者《廉》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

2、请求。(求而不得者也送)

73、去

1、离开。(欲呼张良与俱去)

2、过去的。(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3、除去,除掉。(为汉家除残去秽)

4、距,距离。(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5、表示动作的趋势。(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丢弃、厌弃、失掉。(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7、前往、到……去。(公然抱茅入竹去)

8、去去: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74、若

1、似乎,好像。(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假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3、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及,比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

5、至于,至如。(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75、塞sāi

①边界上险要的地方。《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

②通“赛"。祭祀名。《汉书.郊祀志》:“冬塞祷祠。”

③通“簺”,一种赌博游戏。杜甫《今夕行》:“咸阳客舍一事无,相与博塞为欢娱。”

读音:sè

①阻塞;堵塞。《愚公移山》:“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填塞;充满。《黄生借书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③搪塞;应付。《促织》:“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塞渊】诚实而深远。

【塞职】称职。

76、善

1、好事,好的行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2、友好,亲善。(素善留侯张良)

3、擅长:善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通'缮',修治。引申为揩拭。(善刀而藏之)

5、表示同意的答词,可译为'好''对'。(先主曰'善')

6、善才:唐时著名琵琶师,后也作以指琵琶师或曲师。(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7、优点、长处。(采儒墨之善,撮明法之要)

8、做好、处理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喜欢、羡慕。善乃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77、稍

1、官府发给的粮食。(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2、逐渐;慢慢地。稍出近之)

3、稍微。

78、少

1、数量小,不多。(少私寡欲)

2、不足,缺少。(少条失敬:缺少教养,没有规矩。)

3、轻视。(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史记·苏秦列传》)

4、表示时间很短,不多时。(少时,一狼径去)

5、稍微,略微。(太后之色少解少安毋躁)

6、shào,年轻,年轻人。(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79、舍shè

①客舍;旅馆。《后序》:“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②房舍;住房。《送元二使安西》:“客舍青青柳色新。"

【又】使……住宿;安排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

③住宿;居住。《游褒禅山记》:“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④谦称自己的属,用在表示亲属关系的名词前。如“舍亲”、“舍弟"等。

⑤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成语有“退避三舍"。

读音:shě

①舍弃;放弃。《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②放开;释放。《齐桓晋文之事》:“舍之,吾不忍其觳觫。"

③施舍;布施。《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将近一半家私舍入尼姑庵中。”

【舍人】官名,秦汉以来到明代宫中都设舍人,职权大小不一。门客。宋元以来俗称显贵人家子弟,同“公子"、“少爷”等。

80、胜

1、能承受,胜任,禁得起。(驴不胜怒,蹄之)

2、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不可胜数美不胜收不胜枚举)

3、胜利。(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百战百胜)

4、超过,胜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略胜一筹)

5、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引人入胜)

81、师shī

①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二千五百人一师。泛指军队。《烛之武退秦师》:“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老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以……为师;向……学习。《师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④学习;效法。《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⑤有专门知识或技艺的人。《石钟山记》:“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⑥对宗教徒的尊称。多指佛教徒的。

82、识

1、懂得,认识。(相逢何必曾相识)

2、知识,见识。(鄙夫寡识)

3、记住。(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83、食shí

①吃。《寡人之于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吃的东西;食物。《寡人之于国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③粮食。曹操《置屯田令》:“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④通“蚀”,亏缺。《诗经.十月之交》:“彼月而食,则维其常。”

【又】特指日食或月食。《论语》:“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读音:sì

①使……食;拿东西给人吃。《荷蓧丈人》:“杀鸡为黍而食之。”

②饲养;喂食。《捕蛇者说》:“谨食之,时而献焉。"

【食客】古代寄食贵族官僚家里,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效劳的人。

【食邑】封建时分封给卿大夫的领地。

84、使

1、派遣,命令。(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2、使,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3、出使。(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

4、使唤。(人皆得以隶使之)

5、使者。(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

6、使命。(时周瑜受使至番阳)

7、主使,指使。(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8、假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85、始shǐ

①开始。《寡人之于国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②当初;起初。《游褒禅山记》:“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

③才;方才。《孔雀东南飞》:“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86、是

(1)正确,不错,与“非"相对。(觉今是而昨非是非分明)

(2)以为是。(各行其是)

(3)判断词,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这。(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5)作语助。(唯利是图)

87、视shì

①看。《世态炎凉》:“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

②察看;视察。《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③治理;处理(公务)。《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④看待;对待。《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

⑤看顾;照看。《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

⑥视力;目光。《庖丁解牛》:“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⑦比较;比照。《五人墓碑记》:“其辱行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视事】官员到职工作;办公。

【视学】⒈周代天子亲临国学行春秋祭奠及养老之礼,称为视学。⒉一辈子派有司到国学对学子进行考试。

88、书

1、写,记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2、文字。(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3、书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书籍,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5、国书。(拜送书于庭)

6、书法、字体。(举世唯知其书)

7、特指《尚书》,泛指一切经书。"(《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89、孰

1、通'熟',仔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2、谁,哪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孰与:与……比,哪一个更……,哪里比得上。(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4、成熟。(寒暑和节,而五谷以孰)

5、孰若:哪如、哪里比得上

90、数

(1)数目。(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2)若干。(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3)命运。(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4)shǔ,计算。(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不可胜数数九寒天数典忘祖)

(5)shǔ,列举罪状。(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6)shuò,屡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数见不鲜)

(7)cù,密。(数罟不入洿池)

91、属zhǔ

①连接。《信陵君窃符救赵》:“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②跟着。《垓下之战》:“项王渡江,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撰写。《屈原列传》:“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④通“嘱”。托付。《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

【又】劝;劝请。《赤壁赋》:“举酒属客。”

⑤通“嘱”,看。贾思勰《齐民要术.园篱》:“盘桓瞻属。”

读音:shǔ

①归属;隶属。《琵琶行》:“名属教坊第一部。"

②管辖。《扁鹊见蔡桓公》:“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夸何也。”

③部属。《陈涉世家》:“徒属皆曰:‘敬受命。’"

④家属。《狱中杂记》:“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

⑤类;辈。《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过秦论》:“于是六国之土,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属和】随人唱歌。

【属文】写作。

【属意】意向专注于。

【属怨】结下仇怨。

92、遂

1、水道。

2、通达。

3、成功。

4、称心。

5、于是;就。(遂逐齐师(出自《曹刿论战》)

6、终于;竟。(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93、说

(1)陈述,告诉。(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杂说(一种文体)。(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学说,主张。(著书立说)

(4)shuì,劝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5)通“悦”,喜欢,高兴。(秦伯说,与郑人盟)

94、素

1、白色的生绢。(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2、白色的。(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空,白白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4、向来,一向。(素善留侯张良)

5、真情、本心。(披心腹,见情素)

6、没有文采的。(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95、所suǒ

①处所;地方。《硕鼠》:“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②合理的结果;应有的归宿。《原君》:“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③放在动词或动短语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地方”、“……的人"、“……的事物”等。《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被动句式。《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六国论》:“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⑤表示不确定的数目。《西门豹治邺》:“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⑥处;座。用于建筑物等。《魏书.尔朱荣传》:“秀容界有池三所,在高山之上。"

【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手段、方法、东西等)”。表示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