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单元知识清单_第1页
五年级下册单元知识清单_第2页
五年级下册单元知识清单_第3页
五年级下册单元知识清单_第4页
五年级下册单元知识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单元知识清单五下全册单元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童年往事

语文要素:

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②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古诗三首》

1.作者简介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晚年隐居石湖,写过大量的田园诗。其诗题材广泛,其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描写农村风光和民生疾苦,较为突出。诗与尤袤(mào)、杨万里、陆游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主要作品:《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船录》等。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一生力主抗金。其一生作诗二万多首,传世者仅为其一部分。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主要作品:《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宿新市徐公店》《稚子弄冰》《过扬子江》等。雷震,宋朝,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主要作品:《村晚》。

2.主题解说《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以朴实的语言描写了农家夏日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还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之情。《稚子弄冰》写了幼童在严寒天气弄冰玩耍、自得其乐的场景。孩子取冰时的欣喜、穿丝时的小心、敲冰块时的得意一一呈现,表达出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村晚》展示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生动地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易错读音供:①gōng提供供不应求;②gòng供品供认兴:①xīng兴奋;②xìng兴致勃勃

4.学习重点

(1)三首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答:相同点是通过描写古代乡村中儿童的生活,表现儿童天真、活泼、可爱的特点,体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题目描绘的画面儿童的活动表达的情感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农忙时节农家耕织,小孩子在树旁学种瓜的场景。学种瓜表现了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表达了对乡村儿童热爱劳动的质朴品格的赞美之情。

《稚子弄冰》寒冬时的村庄,小孩子玩冰的场景。脱晓冰表现了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表达了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村晚》夕阳西下的池塘边,牧童横坐牛背,信口吹笛的场景。横牛背、信口吹短笛。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和悠闲自在,表达了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

(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答:①“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读完这两句,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天真、懂事的孩子看见大人都在忙碌,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他们来到桑树下挖好小坑,笨拙地学着大人撒上瓜种,盖上土。他们弄得满身是泥,小脸儿上也都是土,感觉十分天真可爱。

②“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读完这两句,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情景:寒冬的早上,一个小孩子早早起床,来到院子里,满心欢喜地将昨天夜里冻结在金属盆中的冰轻轻取出来,又用彩色的丝线小心地穿过冰块,把冰块提在手中当作钲来敲打。小孩子在“脱晓冰"时的满心欢喜,“穿”丝线时小心翼翼的样子,十分活泼可爱。

③“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读完这两句,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情景:落日的余晖中,一个牧童悠闲自在地横坐在牛背上,手中拿着一支短笛,随意地吹着不成曲调的小曲,老牛慢悠悠地走着,边走还边甩着尾巴,仿佛在给小男孩的笛声打拍子。从中可以感受到牧童的天真可爱、悠闲自在。

二、《祖父的园子》

1.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黑龙江呼兰(今哈尔滨市呼兰区)人。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次年到上海,在鲁迅的帮助下发表小说《生死场》。

2.主要内容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漂亮而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蓝天,有白云,还有太阳的光芒,这里是“我”童年的乐园。

3.主题解说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园子中的景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我"和祖父在园子中的生活。平静、自由的园子在“我”眼中是一个乐园。作者将感情蕴含在景与事之中,表达了对祖父深沉的热爱与依恋,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深深怀念。

4.易错读音晃:①huǎng晃眼一晃而过;②huànɡ摇晃晃荡

文章脉络

(1)第一部分(1~3自然段):展示了园子的基本样貌,重点描写了园子的昆虫、花草和树木,表现了园子景物繁多、色彩明丽的特点。

(2)第二部分(4~14自然段):主要写了“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

(3)第三部分(15~19自然段):再次写了园中的景物。

学习重点

(1)说说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答:①祖父的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鸟、樱桃树、李子树、大榆树、花、草、韭菜、谷子、狗尾草、黄瓜、倭瓜、玉米等。②“我"跟随祖父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水;摘黄瓜吃,追逐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玩;沐浴阳光,感受花、鸟、虫、果的自由;用草帽遮脸睡觉。

(2)第4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答:运用了反复的句式,表达了“我”对祖父的依恋。

(3)用ABB式词语描写景物,有什么好处吗?比如,毛嘟嘟,蓝悠悠,胖乎乎,圆滚滚,明晃晃等词语用来描写景物,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用这样的词语描写景物,不仅富有感彩,还有很强的画面感,从中可以看出“我"对园子中的事物满心喜爱。

(4)读第16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想想:黄瓜开花和结瓜真的那么随意吗?“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答:不那么随意。因为“我"在园子中感觉十分自由,所以觉得黄瓜也是自由的,“我”是将这种自由的感受寄托在了黄瓜上。黄瓜任性生长,是自由的,而这和自己此时的状态是一样的,想睡就睡,想玩就玩,十分惬意。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写黄瓜,是在表达一种对自由的追求,对园子的热爱,对童年的怀念。

(5)本文的作者是怎样将自己丰富的感情融入所描写的事物中的?

答:本文凝聚了作者对祖父的园子的喜爱之情及对自由的赞美与向往之情。在文中,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写了对自由的渴望,如“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这些语句中寄托了作者对自由的无尽向往。表面上写的是太阳下园子中万物的自由之美,实际上是寄托了作者的一种情怀。

三、《月是故乡明》

1.作者简介季羡林(1911-2009),中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1年获德国格丁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突出成就:精通梵、巴利、吐火罗等多种古文字,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2006年被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主要作品:译著《罗摩衍(yǎn)那》《五卷书》,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等。

2.主要内容作者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生活,抒发了离乡后的思念之情。

3.易错读音燕:①yàn燕子海燕;②yān燕京燕山

4.文章脉络

(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将故乡和月亮联系在一起,引出“月是故乡明"的主题。

(2)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了月下故乡的山、水,以及离开故乡后在各地看到的月亮。

(3)第三部分(第7段):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5.学习重点

(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就是不做任何修饰或遮掩,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直率、真切,震撼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点是节奏明快,感情强烈,易于把握,感染力强。如本文中的“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都是直接抒情。

(2)对比与衬托。本文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家乡的小月亮的美。课文第5自然段,作者用广阔世界的“大月亮”衬托故乡的“小月亮"。尽管广阔世界的“大月亮”“美妙绝伦”,却“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同时,作者写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碧波万顷的大海、巍峨雄奇的高山,也是为了衬托故乡的苇坑。第6自然段,作者又以朗润园衬托故乡,把故乡的美推到了极致。写朗润园的美实际上是为了表现家乡苇坑的美。这些对比、衬托的背后,正是作者浓浓的思乡情的表现。

(3)借物抒情。本文作者思念的不只是故乡的月亮,他是在借物抒情,借故乡的月亮表达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除了月亮,还有许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家乡的怀念,如老树、老街、老房子、夕阳的余晖、袅袅的炊烟、母亲呼唤儿女的声音等。

四、《梅花魂》

1.作者简介陈慧瑛,祖籍福建厦门,生于新加坡。196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等。文学成就:《旧邻》良宵等300余篇作品选入大、中学教材和150余种文集。《无名的星》获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梅花魂》《竹叶三君》《寄远》等98篇作品获国内外文学奖。主要作品:《无名的星》《月是故乡明》《归来的啼鹃》《生命的田园》等。

2.主要内容本文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经历,表现了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深情。

3.易错读音折:①zhé折断折服;②shé折本枝折花落;③zhē折腾折跟头骨:①gǔ骨气骨干;②gū骨碌碌花骨朵儿抹:①mǒ抹黑抹杀;②mò抹墙抹不开;③mā抹净抹桌子分:①fēn分离分析;②fèn本分分内;

文章脉络

(1)第一部分(1段):写故乡的梅花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2)第二部分(2~15段):回忆关于外祖父的五件事,反映了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3)第三部分(16段):写“我”体会到“我"当年带走的不仅仅是墨梅图和手绢,也带走了外祖父的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

学习重点

(1)首尾呼应法。所谓首尾呼应,就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内容上关照、呼应,前面讲的内容,后面要作出相应的交代。这种写法的恰当运用会给人以浑然一体之感。本文开篇写了“我”看见故乡的梅花,就会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文章结尾写道:“当年的我,还过于稚嫩,并不懂得,我带走的,岂止是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幅丹青、几朵血梅?我带走的,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啊!"这样的写法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内容清楚。

(2)借物喻人。课文中多次写到梅花,借“梅花”表明心迹。在外祖父眼中,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和中国人的秉性。“梅花魂"不仅是梅花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精神和骨气,还代表了外祖父身在海外却日夜心系祖国的感情,同时也是中国人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3)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文中写了外祖父的三次落泪。第一次是外祖父在吟诗时,见字思乡,落下思乡泪。第二次是因各种原因再也不能回国了,外祖父此时更加地思念祖国,他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所以落下泪水,这一次要比上一次更伤感。第三次是送别“我”和母亲时眼含泪水。外祖父眼中满含泪水却没有落下来,他把所有的悲伤和不舍全都克制在了心底。外祖父不仅要忍受思念祖国之情,还要忍受亲人离别之痛。文章三次写外祖父流泪,其实一次比一次更伤感,表达的思乡、爱国之情一次比一次更为强烈。外祖父的爱国、思乡之情在这三次落泪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这一写法的具体体现。

五、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1和2具体可看我整理的语文园地知识点,上面介绍得很详细。

日积月累——《游子吟》

(1)诗意:临行前,母亲在为游子缝制衣衫,那针脚分外细密,是怕孩子长久不能归家。像春日阳光一般的母爱,孩子微小的心意又怎么能报答呢!

(2)赏析: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样从人到物写,用“线"与“衣”两种极常见、最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着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身上。这里通过对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母子的骨肉之情。临行前的时刻,母亲之所以用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她怕儿子“迟迟"难归。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纯情的母爱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

六、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1.回忆经历,共话“成长”。

打开记忆的闸门,想一想有哪些事情让我们觉得自己“长大"了,选印象最深、最有感触的一件事来写一写。想一想从这件事中有什么收获,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

说清事件,记录“成长”。

回顾事情的经过,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写清楚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主要情节写清楚。

聚焦“那一刻”,表达真情实感。

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及环境的描写。“那一刻”写具体、写生动,从而表达“那一刻"蕴含的丰富情感。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虽然普普通通却感人至深,在细节描写中表达真情实感。

第二单元

单元主题:走近中国古典名著

语文要素:

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②学习写读后感。

一、《草船借箭》

1.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文学成就:著作《三国演义》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从“话本”阶段向长篇章回体过渡的完成,揭开了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主要作品:杂剧《风云会》,小说《三国演义》等。

2.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华,故意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而诸葛亮施妙计向曹操“借箭”,让周瑜的算盘落了空,周瑜自叹不如。

3.主题感悟本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设计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挫败了周瑜的暗算的故事,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的性格特点。

4.易错读音擂:①léi擂鼓;②lèi擂台打擂调:①tiáo调节风调雨顺;②diào调动调兵遣将

文章脉络

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故事内容。

答:起因:妒忌→设计陷害

准备:①识鲁肃→借助帮忙②知天象→以雾为障③识曹操→逼寨受箭④晓地理→船轻水急

结果:周瑜叹服→比不上诸葛亮

故事以“借”为主线,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叙述。先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故意要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想借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诸葛亮定罪,但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承诺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这是草船借箭的起因。接着写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准备船只、军士、草把子等,并叮嘱鲁肃不要告诉周瑜,这是草船借箭前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第三天凌晨,诸葛亮把鲁肃请到船上,在大雾漫天时把二十条布满草把子的船开向曹军水寨,由于天气的原因,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叫弓弩手向江中放箭,很快二十条船的草把子上就插满了箭。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十万支箭如期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学习重点

(1)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的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特点。

①“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这段话体现了周瑜阴险狡猾、嫉妒心强的特点。

②“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这段话体现了鲁肃顾全大局、忠厚守信的特点。

③“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这些句子体现了诸葛亮神机妙算、有勇有谋、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等特点。

④“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这段话体现了曹操谨慎多疑的特点。

《景阳冈》

1.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撰写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2.主要内容武松一日来到阳谷县地面,又饥又渴,找到一家酒店,连吃了十八碗酒。酒家告知景阳冈上有老虎,劝其不要过冈。可酒壮英雄胆,武松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果然遇到了老虎。武松与老虎展开了较量,最终将老虎打死。

3.主题感悟本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刻画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形象。

4.易错读音绰:①chāo绰起;②chuò绰号泊:①bó停泊漂泊;②pō血泊梁山泊

文章脉络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1)第一部分(第1、第2自然段)讲武松进店饮酒。连饮许多碗烈酒后不听店家劝告。执意要过景阳冈。

(2)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讲武松上了景阳冈,见到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本想返回,又怕人耻笑,最终决定继续上冈。

(3)第三部分(第6、第7自然段)讲武松与猛虎一番恶斗,终于打死了老虎。

(4)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讲武松打虎后精疲力竭,一步步挨下冈来。

课文的前两部分交代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必要条件,鲜明地勾勒出武松的性格为后文写他勇打猛虎作了很好的铺垫。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详细描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场面惊险刺激,扣人心弦。面对猛虎的来势汹汹。武松先是机智避让,接着看准机会出手,一连串行云流水的动作描写。让一个力大无穷、武艺高强的打虎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学习重点

(1)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尝试多角度评价武松。

答:评价时,要先说看法,再说理由。“看法"是对人物性格特点的评价,“理由”是“看法"的依据。“理由”可以是从文中提取的关键语句,如,武松自尊心强,面子观念重,从“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一句可以看出;也可以是概括性语言,如,武松有自尊、好面子,上冈后他看到榜文也不肯回去。另外,对人物评价要公正、全面,有理有据。既可以是正面赞赏,也可以是负面批评,还可以是客观说明。

《猴王出世》

1.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撰写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著名长篇小说《西游记》。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出一只石猴,这只石猴与群猴在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3.易错读音辟:①bì复辟辟邪;②pì开辟辟谣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段):写石猴出世的经过及他的生活环境。

第二部分(2段):写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一处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3、4段):写石猴出来后,将所见之景告诉群猴,并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安家,众猴按照约定拜石猴为王。

《红楼春趣》

1.作者简介生平简介:曹雪芹,名霪,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文学成就: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推向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主要内容本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人一起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有趣故事,同时告诉我们:在古代,放风筝还包含着一种江南古老的习俗“放晦气”。

3.易错读音喇:①lā呼喇哇喇;②lá哈喇子;③lǎ喇叭喇叭花

4.文章脉络

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先写放风筝的起因:众人因拾到了大老爷院里嫣红姑娘放的大蝴蝶风筝,便也想着去放风筝。接着写众人七手八脚放风筝的场景:丫头们拿出了各种放风筝的工具;宝琴放了个大蝙蝠风筝;宝钗放了个一连七个大雁的风筝;宝玉的美人风筝放不起来,又急又恼;黛玉放风筝时,众人都说能把病根儿都带走。最后写大家都把风筝放飞了。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很清楚,展现出大观园里的青年男女放风筝的热闹场面。

学习重点

(1)结合文中描写宝玉言行的语句,说说宝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答:①在捡到嫣红的风筝时,宝玉立刻让人拿下来送回去,可见他心地善良、率真;②宝玉虽然是大观园的二爷,但他性格单纯,喜欢玩闹,没有富家公子的架子;③他的大鱼风筝自己还没放一回就被晴雯放走了,螃蟹风筝又给了三爷,他没有抱怨,说明他待人宽厚;④虽然没有如愿取回心仪的风筝,可是当他看到“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时,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说明他的心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依然对放风筝充满了兴趣,体现了他的率直和纯真。

语文园地

1.交流平台

2.词句段运用

1和2具体可看我整理的语文园地知识点,上面介绍得很详细。

3.日积月累——《鸟鸣涧》

(1)诗意:春天的夜晚十分静谧,山中一片空寂,甚至听得到桂花落下的声音。月亮升起,惊动了山中栖息的鸟儿,山间溪畔响起了鸟儿鸣叫的声音。

(2)赏析:《鸟鸣涧》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个“静"字,通过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态的景物,衬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山中春夜图,营造了动静相间、静而不寂的意境,表现出诗人闲适、恬淡而又愉悦的心情。

六、单元习作《写读后感》。

(1)第一步:引——引出作品,阐明观点。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引出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间接引出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

(2)第二步:概——概括内容,简述作品。可以用前面学过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或书的主要内容。

(3)第三步:议——评议作品,抒发感想。要有理有据,先表达自己的观点,再结合关键词句说清楚理由。

(4)第四步:联——联系实际,拓展感悟。注意运用将读后感写具体的秘诀:联系生活经验、联系阅读积累、引用原文语句等。

(5)第五步:结——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写读后感时,第一步和第二步可以放在一起来写,第三步和第四步也可以穿插来写,只要能将自己的感想清楚、具体地表达出来就可以。

第四单元

单元主题:责任

语文要素:

①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②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一、《古诗三首》

1.作者简介王昌龄(-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唐代诗人。他擅长写七言绝句,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主要作品:《采莲曲》出塞《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等。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他的诗歌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民间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诗人。主要作品:《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唐代诗人。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他的作品大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主要作品:《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绝句(迟日江山丽)《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等。

2.主题解说《从军行》形象而真实地反映了唐代戍边将士生活环境的艰苦和决心打败进攻之敌的英雄气概,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通过描写作者深秋早起的感想,表现出作者悲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情怀,表达了他对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的深切同情,体现了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通过叙写诗人因多年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获得统一而欣喜若狂的事,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3.易错读音裳:①cháng霓裳;②shang衣裳

学习重点

(1)三首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答:相同点是这三首诗都是爱国诗。

题目题材代表性的事物情感

《从军行》七言绝句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黄沙。描写了壮阔苍凉的边塞景物,描述了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抒发了戍边将士决心打败进攻之敌的英雄气概,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七言绝句三万里河、五千仞岳、泪。描写了作者深秋早起的感想,表现出作者悲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情怀,表达了他对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的深切同情,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言律诗涕泪、诗书、歌、酒。通过抒写诗人因多年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获得统一而欣喜若狂的事,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二、《青山处处埋忠骨》

1.背景资料毛岸英,1922年10月出生。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一同抓进监狱。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1950年11月25日上午,毛岸英同志在美空军轰炸机进行轰炸时壮烈牺牲。

2.主要内容本文先写司令员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和毛主席见到电报后的悲痛之情;再写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是否运回岸英的遗骨,而朝鲜方面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面对两种选择,毛主席最后作出了将爱子安葬于朝鲜的艰难、痛苦的决定。

3.主题解说本文主要写了毛主席在听闻爱子毛岸英牺牲的噩耗后,内心极度痛苦、煎熬,几经踌躇后,最终决定将毛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真实感情和身为国家领导人的伟大胸怀。

4.易错读音禁:①jìn禁止禁区严禁;②jīn禁不住弱不禁风

文章脉络

(1)文章第一部分(1~4段):写毛主席看到有关毛岸英在朝鲜牺牲的电报后,心情无比悲痛。

(2)文章第二部分(5~10段):写毛主席在面对毛岸英遗体是否归葬这一问题时,内心经历了艰难的抉择,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决定。

学习重点

(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答:①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动作、神态描写)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心理描写)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语言描写)

②赏析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对毛主席语言、动作和神态的细致刻画,体现了他正处于巨大的悲痛之中。“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的神态描写和一系列心理描写说明他正面临着极其艰难的抉择,内心是悲痛的,也是矛盾的,表现了他既有跟普通人一样的丧子之痛,又有着伟人博大而宽广的胸怀。

(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意思。

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那么死后是否要把尸骨运回国内安葬,已经不重要了,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何妨。这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骨安葬问题的态度——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安葬于朝鲜。这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三、《军神》

1.背景资料刘伯承(1892-198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原名明昭,四川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人。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先后参加护国、护法战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同年底赴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夏回国,1932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全国性抗战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1947年同邓小平率部千里挺进大别山。曾参与指挥淮海、渡江和西南等战役。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66年出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2.主要内容刘伯承在一次战斗中右眼负伤后,沉着冷静地去德国医生沃克开设的诊所求治,手术中坚决不用麻醉剂,忍痛接受七十二刀,以自己钢铁般的意志赢得了沃克医生的赞叹。

3.主题解说课文主要写了刘伯承的眼睛受了重伤后,到德国人开设的诊所就医的故事。刘伯承为了尽量较少对大脑的影响,拒绝使用麻醉剂,强忍巨痛接受了手术,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体现出他为了能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不惜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

4.易错读音绷:①bēng绷带绷场面;②běng绷脸绷劲;③bèng绷亮绷硬晕:①yūn晕倒头晕;②yùn日晕晕车

文章脉络

(1)第一部分(1~11段):写刘伯承来到诊所,沃克医生询问刘伯承的情况并检查伤势,发现这个“邮局职员”其实是个军人。

(2)第二部分(12~15段):写手术前,刘伯承为了避免麻醉对脑神经产生的影响,不顾沃克医生的劝说,坚持拒绝使用麻醉剂。

(3)第三部分(16、17段):写手术过程中,刘伯承承受着巨大的疼痛却一声不吭,这让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忍不住直冒冷汗。

(4)第四部分(18~26段):写手术后,沃克医生由衷地称赞刘伯承为军神,在知晓刘伯承的真实身份后,更是对他充满了钦佩和敬意。

学习重点

(1)通过列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梳理出刘伯承的表现及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

问诊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

刘伯承的表现伤势严重拒用麻醉剂强忍剧痛表明身份

沃克医生的内心冷漠→赞许生气→不可思议心疼肃然起敬

(2)课文的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为什么文中要用大量笔墨来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

答: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属于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出刘伯承的惊人毅力和顽强意志,这样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四、《清贫》

1.作者简介方志敏(1899-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赣东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江西弋阳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8年1月领导弋横起义。曾任中共弋横中心县委书记、闽浙赣省委书记,信江、赣东北省和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第十军代理政治委员等职。先后领导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1934年11月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1935年1月在江西怀玉山区遭国民党军包围,在玉山陇首村被俘。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主要作品:《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清贫》等。

2.主要内容这是方志敏1935年在狱中所写的一篇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他被俘虏后被两个国民党兵士搜身、逼问的经历,表达了他对“清贫”的理解,展现了一位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

3.易错读音吓:①xià吓人吓一跳;②hè恐吓恫吓

文章脉络

文章第一部分(1段):提出全文主旨,表明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是共产党员的美德。

文章第二部分(2~8段):方志敏被俘时被搜身、逼问的过程,说明共产党员确实清贫。

文章第三部分(9段):方志敏自诉家中的唯一财产,从家中财产的角度写共产党人的清贫。

文章第四部分(10段):总结全文,点明清贫、朴素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学习重点

体会方志敏的精神品质。

答:可以让学生将方志敏和国方兵士说的话放在一起对比。体会国民党兵士的自私贪财、穷凶极恶,而方志敏则是廉洁奉公、一身正气。此外,还可以将描写国民党兵士搜身过程的语句和方志敏的反应联系起来思考,发现无论国民党兵士怎么搜、怎么说、怎么做,结果都一样——一个铜板也没找到。在这个过程中。方志敏始终不卑不亢、正气凛然。从而进一步体会方志敏清贫、朴素的生活及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精神品质。

五、语文园地

1.交流平台

2.词句段运用

1和2具体可看我整理的语文园地知识点,上面介绍得很详细。

3.日积月累——《凉州词》

(1)译文:放眼望去,黄河仿佛伸入了远方的白云之中,四下只有一片孤城和万仞山峰。羌笛何必吹奏《折杨柳》的曲子呢?即使是春风也吹不到遥远的玉门关。

(2)赏析:全诗先由山川的雄阔苍凉起笔,描绘出边塞的景色特点,继而说《折杨柳》这一伤别的曲子由羌笛吹出,格外增加了征夫的离愁,蕴含无限的乡思,最后笔锋一转,说玉门关地处遥远,就连春风都吹不到这里,暗指边塞苦寒,将士生活艰苦,表达了戍边者久久不得还乡的哀怨乡愁,悲凉中又有慷慨之气。

单元习作——《他了》

(1)回忆生活中,有哪些人陶醉、生气、伤心的样子,让自己印象最深刻,想一想是什么事情让他有这样的表现,事情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比如,我们要写某人兴奋的样子,就要想一想,他为什么这样兴奋,是怎样知道令自己兴奋的消息的,之后又发了哪些事......

(2)自读教材中的示例,感受人物陶醉时的表现,梳理出从多角度将人物的表现写具体的方法:抓住人物面部表情,与平时不一样的眼神,说话的语气,不寻常的举动……总之,从动作、语言、神态等多个角度对人物进行描写,就能把事件当中人物的某种表现写具体,使笔下的人物鲜活起来。

(3)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之上,尝试将一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写之前,再次回忆人物当时的样子,尽量把细节想丰富、想具体。确定思路之后,先把习作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动笔写。写的时候注意要把写人和写事结合起来,既要把物的表现写具体,也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尤其是在写人物表现的时候,要从神态、动作、语言等不同角度去写,每个角度要尽量把细节描绘得详细、生动,让人一下子明白人物当时的内心状态。

第五单元

单元主题:习作单元

语文要素:

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②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一、《人物描写一组》

1.作者简介徐光耀,生于1925年,河北雄县人。其作品《昨夜西风凋碧树》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老舍(1899-1966),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戏剧家,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其一生创作丰富,作品大多取材于下层居民的生活,尤其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二马》,剧本《龙须沟》《茶馆》等。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文学成就: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2.主题解说《摔跤》主要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性格特点。《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通过对祥子的外貌的描写,刻画了一个身体结实、硬棒,与实际年龄不符的出色的人力车夫的形象。《两茎灯草》记叙了严监生临死时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安心闭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财胜过爱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3.易错读音监:①jiān监督监狱;②jiàn监本监生曾:①zēng曾孙曾祖父;②céng曾经不曾

学习重点

(1)对比阅读三个片段,说说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异同,分别描写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答:相同点,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了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不同点《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

写作方法动作描写(连续的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身材、穿着、相貌)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典型事例

人物特点小嘎子:顽皮、机敏小胖墩儿:沉着,稳重健壮结实、充满活力爱财如命、吝啬。

(2)默读课文,说说三个片段中的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答:①小嘎子:从小嘎子选择“随便摔”可以看出他的机敏;从“猴儿似的蹦来蹦去"下冷绊子”也可以看出他很机敏;从“推拉拽顶"可以看出当处于劣势时,他会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可见他有智慧。

②祥子:从尽管祥子“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但“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可以看出,他身体很强壮;从“铁扇面似的胸”“直硬的背"及又宽又威严的肩也可感受到他的健壮;从“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可以感受到他的健壮与自信。

③严监生:从“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一连串的动作、神态的刻画,可以感受到他吝啬、爱财如命的性格特点。

二、《刷子李》

1.作者简介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民间艺术工作者。文学成就:作品曾获得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挑山工》《花脸》等作品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主要作品:《雕花烟斗》《神鞭》《俗世奇人》等。

2.主题解说课文讲述了徒弟曹小三对师傅“刷子李"的粉刷技艺由半信半疑到惊叹不已,再从质疑到崇敬的过程,赞美了“刷子李”高超的粉刷技艺。

3.易错读音缝:①féng缝补缝制;②fèng缝隙曾:①zēng曾孙曾祖父;②céng曾经不曾

4.脉络梳理

(1)第一部分(1、2两段):写刷子李有高超的粉刷技艺。

(2)第二部分(3~11段):通过写曹小三的见闻,从正面和侧面印证了刷子李的真正技艺,写出了刷子李的技艺名不虚传。

5.重点学习

(1)《人物描写一组》和《刷子李》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都是通过典型事例,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

不同点《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

描写角度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运用多种方法具体表现人物特点。通过描述周围人的反应,间接描写人物的特点。

描写方法正面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答:①“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这表明了刷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

②“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曹小三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楼房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这表明了刷子李对自己手艺的绝对自信,且派头十足。

③“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这表明了刷子李心细如发,对徒弟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

三、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

具体可看我整理的语文园地知识点,上面介绍得很详细。

四、习作例文

对比本单元出现过的文章,找找不同点。

题目/不同点人物描写角度选材人物特点

《我的朋友容容》容容语言、动作描写每天坚持取报纸;给“我”寄信。天真可爱、忠于职守、好奇心强

《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众多人物外貌、神态、动作描写足球比赛的一个场景。小守门员与观众各具特色

《人物描写一组》小嘎子祥子严监生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与小胖墩摔跤祥子的装束、体态、相貌临死前还惦念节省灯油机灵有活力吝啬

《刷子李》刷子李周围人的反应刷墙刷墙技艺高超

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

1.能够通过“三选一"的方法,准确选取人物和人物的鲜明特点。

2.能够通过概括描写人物的多个生活点滴,整体展现人物的特点。

3.能够通过典型事例,集中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致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第六单元

单元主题:思维的火花

语文要素:

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②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自相矛盾》

1.作者简介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学生,后世称他为韩非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强国的计策,但未被采纳。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受到秦王嬴政的重视,后因李斯、姚贾谗害,自杀于狱中。主要成就: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韩非子》。

2.主要内容本文讲述了楚国有个卖矛与盾的人,他在夸耀自己的矛与盾时言过其实,前后抵触,结果不能自圆其说的事。

3.主题解说本文通过讲述一个人过分夸耀自己所卖的矛与盾而不能自圆其说的事,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前后相应,不要言过其实,前后抵触的道理。

4.易错读音夫:①fū农夫丈夫;②fú逝者如斯夫

学习重点

(1)“之”字用法

①誉之曰:代词,这里指盾。②吾盾之坚: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不必译出。③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答:卖矛和盾的人所说的话自相矛盾。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答:楚国有一个人,到集市上去卖矛与盾。他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坚固的,无论怎样尖锐的东西都不能刺破它。"接着,他又拿起他的矛,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锋利的,无论多么坚固的东西都会被它刺破。”这时,一个看客上前问道:“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样呢?"这……”卖盾和矛的人被问得哑口无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被刺破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二、《田忌赛马》

1.背景资料战国时期齐国人,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膑早年曾与庞涓一起拜师学习兵法,后遭庞涓陷害,遭受酷刑——被挖去双膝,面上刺字。后来,他被齐国人救走,齐国大将田忌用贵客礼节接待了孙膑。他因帮田忌赛马赢得了齐威王的赏识,被提拔为齐国军师。他曾用“围魏救赵"之计援救被魏国大军围攻都城而危在旦夕的赵国,后助田忌在马陵之战再次战胜魏军。出众的谋略与才华,使其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孙膑兵法》是我国古代的军事著作之一。

2.主要内容战国时期齐威王和大将田忌赛马,孙膑给田忌出主意,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3.主题解说本文讲述了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在孙膑的帮助下,取得胜利的故事,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遇到问题要像孙膑一样先认真分析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再选择合适的策略,达到预期的目的。

4.易错读音场:①cháng场院打场;②chǎng场地广场

5.学习重点

(1)孙膑为田忌出谋划策的这次比赛与以往的比赛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答:相同点①双方的马没换。②比赛规则没变——各自把马分等级。③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没变——先上等马,再中等马,后下等马。

不同点①田忌的马出场顺序不同——先下等马,再上等马,后中等马。②比赛结果不同——田忌取得胜利。

(2)思考: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

答:孙膑经过认真观察,发现田忌的马和齐威王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这是取胜的前提。经过分析,孙膑认为田忌的上等马是无法战胜齐威王的上等马的,所以放弃对阵齐威王的上等马这一场,也就是采用马匹不对等的出场策略进行比赛,即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

三、《跳水》

1.作者简介生平简介: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他在青年时期开始文学创作,创作时间长达60多年,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文学成就: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2.主要内容在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上,水手们拿着一只猴子取乐。猴子放肆起来,摘走船长儿子的帽子,并爬到桅杆上。孩子去追猴子,陷入危险的境地。万分紧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用枪命令儿子跳水,孩子得救了。

3.主题解说本文记叙了一艘帆船的船长在孩子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陷入绝境的危急时刻,命令孩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的故事,表现了船长遇事冷静、临危不乱的气度,同时也告诉人们:在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动。

4.易错读音朝:①zhāo朝夕朝三暮四;②cháo朝代朝向

5.文章脉络

(1)第一部分(1段):交代故事的起因——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上,水手们拿船上的猴子取乐,猴子越发放肆起来。

(2)第二部分(2~4段):写故事的经过——猴子抢走了船长儿子的帽子,爬上桅杆并做出各种怪样逗孩子生气,在水手们笑声的助推下,孩子为了把帽子抢回来,竟不顾一切地爬上桅杆,走上最高的横木,陷入了极端危险的境地。

(3)第三部分(5、6段):写故事的结果——船长看到这一危急情况,马上用枪逼孩子跳入大海,使孩子脱离险境。

学习重点

(1)默读1~4自然段,找出描写猴子动作和孩子情绪变化的语句,完成表格,了解猴子的举动与孩子情绪的关联。

猴子的动作孩子的表现孩子的情绪

模仿人的动作笑得很开心高兴

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爬上了桅杆、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哭笑不得尴尬

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气得脸都红了恼怒

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气极了愤怒

(2)课文为什么以“跳水”为题?

答:因为“跳水"这部分内容是故事中最精彩的情节,孩子只有跳下水才能逃出这一场危机,可见“跳水”是故事的重要内容。另外,“跳水"这个办法是船长想出来的,从办法的描述中就能体会出船长的果断机智,航海经验丰富。

(3)课文多次描写水手们的“笑”,说说这几次“笑"与故事情节发展的联系。

答:在整个故事中,水手们的“笑”确实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水手们的大笑让猴子肆无忌惮,让孩子无地自容。如第1自然段:“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猴子的顽皮引起水手们大笑,水手们大笑默许了猴子的放肆。再如第2自然段:“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水手们的大笑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却纵容了猴子,使它更加有恃无恐。还有第3自然段:“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猴子放肆程度的加深,水手们一次又一次的大笑,使孩子的情绪变化越来越强烈,从而发展到了铤而走险的地步。

(4)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想的?他的办法好在哪里?

答:船长会想:孩子站得这么高,如果摔到甲板上,必死无疑;现在风平浪静,水手们又都在甲板上,只有让孩子跳进水里才会有一线生机,还是用枪逼他跳水吧。船长用枪逼迫孩子跳水,是为了不让孩子因惧怕而犹豫,因犹豫而拖延时间,拖延时间就极有可能摔死在甲板上。跳入海中,虽然有危险,但是海水有缓冲作用,尚有生的希望。船长的儿子经常生活在船上,可能会游泳;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大海里准备营救孩子;此时海面上风平浪静,孩子不会被卷入海底。在当时的情况下,跳水是最省时、最有效、最安全的解救方法。

四、语文园地

1.交流平台

2.词句段运用

1和2具体可看我整理的语文园地知识点,上面介绍得很详细。

3.日积月累

①【豆蔻年华】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②【及笄】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③【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所以叫作“弱冠”,后来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④【而立】出自《论语·为政》:“三十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⑤【不惑】出自《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指年至四十,能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后来用“不惑"指人四十岁。

⑥【花甲】指人六十岁(古代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⑦【古稀】出自唐代杜甫的《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用“古稀"指人七十岁。

⑧【期颐】出自《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指百岁高龄的人需要颐养。后来用“期颐"指人一百岁。

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1.首先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探险场景,如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曲深洞穴、南极冰川……然后从教材给出的两列人物中各选一个,和你一起组成一支探险小队。

2.借助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去这样的地方探险,会遇到怎样的险情,遇到危险时准备如何解决,也就是想象探险的经过和结果。

3.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把“遇险”的经过和“求生"的方法写具体。我们可以根据人物特点、环境条件等,想象在遇险之后会发生哪些事情,依靠现有的装备和人员要怎样脱离险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事情,从而丰富习作的内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要在合理设置情节的基础上,将遇险的前因后果、脱险的经过等写具体。如果能够把自己在探险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或心理变化写出来,会让探险的过程更加丰富、真实,给人以更真切的感受。

4.有了人物和主要情节,还要进一步思考故事的主题:这篇想象作文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围绕主题,想一想原本确定的故事是否合理,还可以丰富哪些情节。这样可以使自己创编的故事内容更丰富,主题更鲜明。

第七单元

单元主题:世界各地

语文要素:

①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②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

《威尼斯的小艇》

1.作者简介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其作品以方言和民间口语写活生生的现实,开辟了新的现实主义道路。主要作品《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百万英镑》等。

2.主要内容本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又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接着写了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最后详细地介绍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3.主题解说本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句介绍了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4.易错读音哗:①huá哗变哗众取宠;②huā哗啦哗哗翘:①qiào翘辫子翘尾巴;②qiáo翘首

文章脉络:

(1)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主要写了小艇独特的外形特点、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第一部分(1段):交代了威尼斯“河道纵横交错”的特点,点出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②第二部分(2段):介绍了小艇独特的外形。

③第三部分(3段):介绍了坐上小艇游览水城的情趣。

④第四部分(4段):写了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⑤第五部分(5、6段):介绍了从白天到夜晚,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习重点

(1)作者是如何展现威尼斯的动、静之美?

答:课文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描写了乘客乘坐小艇,看到建筑飞快地后退,眼睛忙极了的感受,描写了日常生活中居民乘坐小艇的情形,描写了半夜戏院散场后小艇散去的场面,这些动态描写表现了威尼斯的动态美。课文也描写了水城沉沉睡去后的寂静场景:小艇消失后,月亮、建筑、桥梁与水相映相依,这些静态描写表现出了古城威尼斯夜晚的宁静之美。白天,小艇的频繁出动给威尼斯带来了一番热闹的景象;夜晚,小艇静静地依偎在港口,还给了威尼斯一派静谧的景象这些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体现出“人动则艇动,人歇则艇歇"的特点,突出了小艇为威尼斯这座城市的生活带来的无尽情趣。

(2)威尼斯小艇有哪些特点?

答:长、窄、深,两头翘如新月,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牧场之国》

1.作者简介卡雷尔·恰佩克(1890—1938),捷克小说兼剧作家,14岁开始发表诗作,一生经历丰富,著述浩瀚。主要作品有科幻小说《鲵鱼之乱》等。

2.主要内容本文描写了荷兰美丽、幽静的牧场风光。作者笔下的荷兰是由大片碧绿草原和成群牛羊组成的自然王国,体现出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意境。

3.主题解说本文从“牧场之国”的角度介绍荷兰由蓝天、碧草、牛羊等组成的自然和谐的景观,让我们感受到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到动物与人、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境界,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4.易错读音模:①mó模范模仿;②mú模样圈:①quān圈套圈点;②juān圈起来③juàn羊圈圈养载:①zài载体载歌载舞;②zǎi三年五载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段):总领全文,总述荷兰的特点。

第二部分(2~4段):描写了牧场的主人——牛、羊、马等动物自由、悠闲的生活。

第三部分(5段):描写了牧场的夜晚十分宁静。

第四部分(6段):独立成段,总结全文,发出赞叹。

学习重点

(1)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

答:绿色的低地上全是黑白两色的花牛;碧绿色的低地下成群的骏马膘肥体壮;草原上猪群、鸡群、羊群过着无人打扰的宁静生活;夜晚十分宁静。

(2)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答:作者看到绿色的低地上牛群活动的场面,柔软细密的碧绿草原上全是黑白两色的花牛,景致壮观,于是发出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作者看到在碧绿色的低地上成群的骏马形成了独特的风景,于是第二次发出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第三次是对草原上猪群、鸡群、羊群的自由发出由衷的赞叹。第四次赞叹是总结全文,为荷兰具有宁静、自由、悠闲的特点而赞叹。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是因为荷兰牧场的不同特点合在一起构成了荷兰牧场的独特美景图,让我们看到了荷兰蓝天、碧草、牛羊等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

《金字塔》

1.作者简介穆青(1921-2003),1937年12月在山西临汾参加八路军,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7月考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1942年8月调入延安任《解放日报》记者,从此与新闻事业结下不解之缘。1982年任新华社社长、党组书记。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他一刻也没有停下手中的笔,他的作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主要作品:《一部震天撼地的史诗》《空中飞来的哀音》《雁翎队》《人民呼唤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彩色的世界》等。

2.主要内容《金字塔夕照》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及作者观赏时的万千思绪,抒发了作者对金字塔的赞美之情。《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用不同的方式写了古老文明的遗迹——埃及金字塔及古埃及人的文明成就。

3.易错读音澄:①dēng澄浆泥;②chéng澄澈着:①zháo着调着火;②zhāo着数高着;③zhe顺着看着;④zhuó穿着着想

学习重点

(1)对比两篇阅读,找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这两篇短文均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题目描述内容表达方式

《金字塔夕照》描绘了夕阳下的金字塔美景是连续性文本,前后自然段之间有较为密切的逻辑关系。情感浓郁,融情于景,字里行间充满对金字塔的赞美,能让读者鲜明地感受到作者抒发的情感。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介绍了金字塔的相关信息是非连续性文本,介绍了金字塔的相关信息,看似内容不连贯,其实图文之间、语段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让我们对金字塔有了更准确、更具体的了解。

(2)两篇短文用了不同的方式写金字塔,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答:①我喜欢《金字塔夕照》的表达方式,理由是这篇散文运用了静态描写、反复渲染等方法,描写了金字塔在夕阳下的美景,语言优美,情感丰富,让人读后充满遐想。②我喜欢《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的表达方式,理由是这篇由文字、数据、图示等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主要介绍了胡夫金字塔的特点,语言简洁,知识性强,让人读后能了解很多金字塔的信息。

四、语文园地

1.交流平台

2.词句段运用

1和2具体可看我整理的语文园地知识点,上面介绍得很详细。

3.日积月累——《乡村四月》

(1)诗意: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乡村里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赏析:这首诗以白描手法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重点描写了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种从容恬静的气度与前两句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第八单元

单元主题:风趣与幽默

语文要素:

①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②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

《杨氏之子》

1.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所著的《世说新语》是魏晋轶(yì)事小说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笔记小说"的先驱。主要作品:《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

2.主要内容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有一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一天,孔君平来杨家做客,他指着杨梅,逗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3.主题解说本文讲述了梁国“杨氏子”的故事,通过孩子的妙答,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