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素材-人物专题之林清玄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素材-人物专题之林清玄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素材-人物专题之林清玄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素材-人物专题之林清玄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素材-人物专题之林清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素材-人物专题之林清玄作文素材

人物专题之林清玄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8岁立志成为作家,17岁正式发表作品,才情敏慧,受到文坛瞩目。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深入经藏。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的“身心安顿系列”,是90年代的畅销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书。同时创作“现化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45岁录制《打开心内的门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声书,被誉为有声书的典范。50岁完成“人生寓言系列”三百篇,被称为青少年最佳读本。52岁完成写作奥秘三部曲:《林泉》、《清歌》和《玄想》。

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的林清玄,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赏最多的一位。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一发而不可收。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报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二十次。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大陆、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一巴掌打到埃及

林清玄14岁之前都在农村生活,他的祖先来自福建漳州,来到台湾台南旗山定居后世代务农,到林清玄已经是第11代,从没有走出农村的,难怪他说自己是农家苦孩子出身。

究竟有多苦有多穷?林清玄说,他家里一共有18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12,如果生活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他可以称为林十二少。不过这个“林十二少”对小时候的印象却是从来没有吃饱过,除了过年以外。平常吃饭,每一个小孩只添三分之一碗饭,吃完就没有了,小孩拿到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吐一口唾液进去,拌一拌,这样吃得就比较安心,否则眼睛一眨饭就不见了,被哥哥姐姐拿走了。

穷乡僻壤教育条件自然也不好。林清玄记得初中学校开始教英文,“匆促上阵"的英文老师教一个单词“today”,老师说这个很难记,你们写两个字就很好记了,叫“土堆”,那么yestoday,“也是土堆”,那么明天tomorrow就是“土马路"。这样你就永远都会记住,过了四十几年,林清玄还牢牢记住,“今天是土堆,昨天也是土堆,到了明天就是土马路。”后来有一天学校来了一个美国人,林清玄上厕所,发现所有的英文老师都在那里,因为没有一位“英文老师"会讲英文,大家都躲起来了。

不过,虽然在偏僻的乡下长大,林清玄却异常热爱文字,每读一本书,都感觉珍贵异常,抱着、枕着,很用心地看。小学三年级以后,他每天都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段好文章,才肯睡觉。渐渐地,他立下了一个志向:长大要当作家。

林清玄从小立志要当作家还挨过父亲的一巴掌,父亲问他长大要干什么,林清玄说要当作家,父亲问作家是干嘛的?林清玄说,作家就是坐下来写字寄出去,人家就把钱寄过来。父亲很生气当场给他一巴掌,骂道:“傻孩子,这个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如果有这么好的事情,我就先去做了,不会轮到你了。”

林清玄还有一个志向,长大要去环游世界。他小学五年级考试得了第一名,老师送给他一本世界地图,林清玄很开心。有一天,他打开地图看,正好翻到埃及那页,边看边感慨世界的辽阔,想像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埃及艳后。那一天轮到林清玄给家人烧水,父亲走出来问他在干什么,林清玄说在看埃及的地图。父亲过来就是一巴掌,看什么地图,赶快生火。父亲走开之前跟林清玄说:“我给你保证,你这辈子绝对不可能去到埃及那么远的地方。"

20年后,林清玄第一次出国就到了埃及,跑到金字塔下面买了一张明信片寄给爸爸,上面写到:“亲爱的爸爸,我现在就坐在埃及金字塔前面给你写信,记得小时候你打我一巴掌,保证我不可能到埃及这么远的地方,现在我就在这里写信。”林清玄一边写一边掉眼泪,据说他父亲收到那封信,刚刚从田里回来,他父亲回去跟他妈妈说“哎呦,这哪是一巴掌啊,一巴掌打到埃及去了!"后来很多朋友问林清玄为什么到埃及,他说因为他的生命不要被保证。不过,去过很多国家以后,林清玄却觉得家乡旗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至今已经出版了百余本著作的林清玄自17岁起每日坚持写3000字,须发皆落的他给孩子“作家很辛苦”的印象——尽管他的头发是年轻时因失恋而掉的。林清玄的儿子小时候回答老师提问“我的志愿"时,想当医生,想当科学家,想当工程师,就是不想当作家,老师好奇,你爸爸不是作家吗?为什么不想当作家?他跟老师说:“老师,你别逗了,我还要保护我的头发呢!”

11月22日,林清玄来到深圳,进大中小学授课、到中心书城签售,他说自己已经到了“繁华落尽"的时期,未来要为祖国大陆的孩子们做点事,为人们的身心安顿写点文章。

30岁要觉悟

14岁的时候,林清玄要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临走的时候,母亲送给林清玄一个黑乎乎的大瓶子,母亲说,瓶子里面装着的是3样东西,一样是祖先从福建故乡带过来的泥土,另一样是庙里的香炉灰,还有就是家乡的井水。母亲还说,带着这3样东西,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不会水土不服。

林清玄的确没有水土不服。几年后,他顺利考取了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尽管他的分数只比录取分数多0.5分。

在大学期间,林清玄创办了两份报纸、一份杂志,毕业前一年,他接到了3份台湾著名报社的聘书,他选择了最年轻的《中国时报》。

林清玄在报社整整干了10年。从普通记者做到新闻主管。他在新闻界有个绰号叫“林大侠”,因为他写字飞快,报社凌晨两点钟截稿,半夜1点钟发生的新闻肯定是林清玄去,因为他每小时可以写4000字,那时候林清玄也已经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有一个夸张一点的说法称他是华人作家写作第二快,第一是香港作家倪匡,每小时6000字。林清玄这个时期的散文写得飞扬浪漫,充满一个从小做着文学梦的青年人的激情,他称之为“旭日初照"时期。

当了报社的新闻主管,林清玄并没有感觉到快乐,反而觉得很烦恼。他那段时间每天都要开5个会,他经常想:这是我想要的人生吗?我从小的理想还能否实现呢?

此外,感情上的挫折也使林清玄对人生有所反思。林清玄在回答深大学生时说,他在成长过程中觉得最快乐的回忆都是跟恋爱有关的。快乐和痛苦是一个银币的两面,他在成长过程中最痛苦的回忆也是跟恋爱有关的,第一次失恋不仅让他一夜之间须发皆落,他还为此制定了一个“唯美的自杀计划”。

所谓“唯美的自杀计划"是这样的:林清玄来到台湾最美的海滩——花莲,他想穿着白衣跳入大海融进晚霞。在林清玄正准备“壮烈”的时候,他看到海边的亭子里面里有个和尚在念佛,林清玄觉得有人看到不好,准备过两小时后再来“壮烈”,几个小时过去了,亭子里的和尚一直换班守候,林清玄好奇地问和尚为什么要值班,和尚跟他说,这里常有人自杀,他们是来劝说他们放弃自杀,而放弃自杀的人中许多后来出家当了和尚。

林清玄说,现在想起来,那一次失恋对于人生来说只是一件小事。历尽沧海后才会发现当年觉得过不去的大河也就是一条小溪而已。年轻人面对这样的小溪一定要想远一点,跨过去就好了。

生活的迷茫和感情的挫折让林清玄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印度的《奥义书》里面有一段话让他的人生产生变化:“一个人到了30岁,要用全部时间来觉悟,不觉悟的话,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林清玄说,“觉悟"这两个字当时给他极大的震撼,他到处查书要了解“觉悟”究竟是什么,最后发现佛家讲得最多,“觉"就是省觉学习,“悟”就是看见我的心。“觉悟"就是学习看见我的心。从那个时候开始,林清玄开始读佛经。

1984年,林清玄干脆辞掉了工作,找了个地方隐居,专心“觉悟”。

为学佛理送南怀瑾一箱烟

当然,“觉悟"离不开老师。

林清玄前后共拜了一百多位老师学佛,他说自己发挥了“记者”的本色,誓要找到最好的为止,不过后来他发现,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最好,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着名佛学家南怀瑾(当代国学大师之一)老先生也是林清玄的老师之一,当时老先生在香港,林清玄特意跑到香港去求学问道,林清玄记得南怀瑾老师当时住在香港太平山下一座大厦33楼,去之前,林清玄问熟悉南老师的人,南老师喜欢什么?有人说,南老师最喜欢抽三五牌香烟。林清玄就抬着一箱香烟去拜访南怀瑾,结果南怀瑾老先生特别高兴,因为一般的人拜访他都带高雅的礼物,没有人带香烟。林清玄说,大师也需要一点人间烟火。

在林清玄眼中,南怀瑾老师是一个很自在的老人,当时他八十多岁,鹤发童颜,一根根抽香烟,完全没有什么执着和固执。那一天,他们谈了一整夜。林清玄问,为什么南老师写的很多书都只有上册,没有下册。南怀瑾说,当年他拜虚云法师门下也问过这样的问题,虚云法师捐助盖了很多庙宇,可是都是盖好框架就完了,南怀瑾很不解,虚云法师说,如果都盖完了,弟子们盖什么?南怀瑾同样解释:“如果都写完了,你们写什么?林清玄,我的下册就留给你写吧。"

在诸位佛学大家的帮助下,林清玄开始走上“觉悟”之路,但他没有写“南怀瑾下册”,而是开始写“林清玄上册”,他的写作从“旭日东升"进入“镜花水月”时期,受到佛学的影响,他的文字变得含蓄和内敛,文章追求出尘出世、清净淡泊,写作态度也走向静观,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人世。

在这个时期——1985年到1995年期间,林清玄的散文集“菩提系列"、“身心安顿系列”为人们传递着智慧超越的人生理念、喜乐逍遥的生命境界,一时洛阳纸贵,为他赢得“世纪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的美誉。

快乐活在当下

林清玄说,他并不认为书的畅销是他人生的大成功,他认为真正的成功是,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包容,今天比昨天更知道怎么去生活。所以要乐其心,心要常常保持快乐。读者看到他的文章会发现大部分都是喜悦的、快乐的,充满着希望的,那并不表示他的人生没有辛酸,而是这些辛酸经过“觉悟”到了更理想的状态。

很多人都觉得佛理很难懂,林清玄跟记者说,其实不是这样的。例如说快乐活在当下,佛家也讲究这个。“当下"是佛经里面最小的时间单位,1分钟有60秒,1秒钟60个刹那,也叫做“刹摩”,一刹那有60个当下,1秒钟有3600个当下,把时间切到很小很小的单位,当下就是永恒。

林清玄还讲起了佛偈,他说,有位禅师修行很好,弟子问他,师傅啊,怎么修行才会那么好?师傅回答说,我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徒弟就觉得很奇怪,一般人不也是这样吗?这个师傅就说,一般人吃饭的时候百般拘束,睡觉的时候千般计较,所以不同。吃饭的时候还在想昨天那顿比较好吃,或者明天还要吃更好的,所以百般拘束;睡觉的时候想,明天要赚更多的钱,明天要更有成就,明天有很多想象,所以睡觉千般计较。吃饭的时候要专心吃饭,睡觉的时候专心睡觉,恋爱的时候专心恋爱,失恋的时候也专心失恋,那你也会快乐的。

让穷孩子可以上学

进入新世纪,林清玄更多的时间回到祖国大陆,他给记者的名片没有印着“著名作家”,而是印着“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会”,他说自己已经到了“繁华落尽"的时期,他要为跟他当年一样的“穷孩子”做点事情。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林清玄的著作引进祖国大陆,林清玄就把所得的版税零散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学,不久,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会成立,他首先用自己的版税所得在黄河边建了一所希望小学——贵和希望小学,以他岳父方贵和的名字命名,亦取富贵和平之意。

他亲自到黄河边为小学落成剪彩,夜晚,他与村民们一双筷子夹菜,一个酒杯喝酒,一个土炕睡觉。在窑洞前听村民质朴粗犷的陕北爬山调,给村民唱台湾的民歌。

林清玄说,贫苦孩子有两种,一种是长大以后完全没有办法抵抗现代社会的诱惑,因为他小时候从来没有满足过;另外一种是小时候就对欲望有清楚的认识,有理想有志气,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减少第一种可能。

现在,林清玄在祖国大陆也名气很大,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收录了他的3篇文章,初步估算大约有1.5亿人在读他的作品,林清玄说他蛮感动,如果自己的文字能对孩子们的成长起到一点作用,他很安慰。

在深圳中心书城,有读者问起林清玄未来的写作计划,他回答说,现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价值多元,像他在深圳逛商场,看到一双皮鞋还不错,一问价钱,9800元还是打了折的,他认为人们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的判断,这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时代。

林清玄说,在这样的时代,人们会有很多的情绪滋生,这些情绪需要得到安抚,需要出口,他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扮演一个安抚和出口的角色。

另一位读者问,怎样才能解除欲望的捆绑,看到人生的真美?林清玄说,一天有24小时,人最好每天有24分钟来静心,把你的心安定下来,放松,就好像听到木鱼在敲响,心如果放松就可以听到那更细微的、更敏感的、更动听的声音,就会看见人生的美。

爱情感情生活只对家人负责

曾有人评价林清玄说,“如果不是那场婚变,林清玄几乎就是个完人。"那场婚变”指的是当年林清玄与结发妻子离婚,然后娶了一位年轻貌美的新太太。此事当时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台湾的妇女团体甚至在大街上当众焚烧林清玄的书,以示抗议。很多人指责林清玄虚伪,甚至有读者感到自己受了愚弄。

曾几何时,他的《打开心内的窗》、刘墉《萤窗小语》、席慕容的《无怨的青春》等,成为一代人的“床头书”,不读难睡。林清玄更是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心灵导师”。但数年前的一场婚变,却使林清玄在众人心目中的“光辉形象"顿时坍塌,林清玄也因此从大众视线中“淡出”。

当旧事重提,林清玄十分平静。“事情过去那么久了,不应该再成为话题。我的婚姻产生的影响,我觉得意外,也感得好笑。我的感情生活只对家人负责,新闻效应是暂时的,生活却是一辈子。如果一生有一件事可以用幸运这个词,那就是遇到了现在的太太,我很爱她。"

连续多年来稳坐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的宝座。在人们的心里,林清玄似乎已不再是具有七情六欲的世俗男子,而是为大众指点迷津的“圣人”和精神领袖,大众容不得他有半点的瑕疵。于是,当林清玄因感情破裂,与发妻离婚,娶了小自己十余岁的少妻方淳珍,并在婚后三个月即生下儿子时,大众暴怒了:林“圣人"岂能犯凡夫俗子的错误!林清玄偕新婚妻子上电视倾谈“我眼中的另一半”后,有人打来匿名辱骂电话;接受平面媒体专访,喜气洋洋报告自己即将得子,希望大家分享他的喜悦,第二天报纸出来,却又是骂声一片——报道的内容竟和事实差了十万八千里,颠倒是非,一派胡言乱语。

然而,面对谩骂和攻击,林清玄一律保持缄默。

岁月匆匆流过,时间帮林清玄夫妇驱散了爱情的乌云,日光重现。林清玄终于面对大陆媒体,重新袒露了心声:“找到淳珍,找到我一生的幸福。"他坦诚地向记者细述了自己那条纵使充满艰难困苦,也依然无怨无悔的爱情婚姻之路……

爱情观

林清玄:一个人无论男女,在他20岁的时候,他的成熟只在生理。在这个年龄段与他匹配的另一半,以全世界的人口计算,至少有30亿的人可以合格;人到30岁的时候,情感与心理也成熟了,他这时候的婚姻选择犯错率就会降低很多;而到了40岁,真正在灵性与价值观上匹配的那一半,可遇而不可求。

有人问林清玄,“这场婚变震动很大,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写的文字这么富有感情,却做出这样无情的事?”

林清玄答:“有两位和尚赶路过河,看到河边有一位女子想过河又不敢下水,大和尚就抱起女子趟过河,然后将女子放下。两位和尚又赶了十几里路,小和尚实在忍不住,就问师兄:“我们是出家人戒女色,可是你刚才为什么要抱女子过河呢?"大和尚听后淡淡地说:“过完河我已经将女子放下了,难道你还没有放下吗?”过了这么多年的事情,大家还没有放下吗?很多像我这样年纪的人,有所成就,在情感方面都无法如实地看到自己的内在世界。我是一个比较入世的人,我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情感转变。当时看到别人激烈的反对我很错愕,你管别人的情感世界干什么?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很洒脱,别人怎么说无所谓,在痛苦的婚姻里人犹如行尸走肉,那还不如走出来。我现在坚持认为,如果一生有一件事可以用幸运这个词,那就是遇到了现在的太太。"

初次婚姻没有爱情

1953年,林清玄出生在台湾高雄的一个普通人家,是标准的贫家子弟。

成年后,林清玄很快有了一场初恋。那时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比让女朋友快乐更重要的事了,为了送女友一串风铃,他甚至放下自尊心去借钱,他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段爱情。但是,5年后,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里,在一家咖啡馆,初恋女友竟向林清玄提出了分手。看着女友熟悉而倏忽变得陌生的脸庞,林清玄好像遭了晴天霹雳,心里一阵阵绞痛,端着咖啡的手一直在颤抖。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想向她下跪,只求她回头,但为了男子汉的尊严,他咬牙忍住了,眼睁睁地看着决绝的女友飘然而去。

因为投入太多、用情太深,所以一旦失去就痛得特别深,整个人都像被抽空了似的了无生趣。分手以后,林清玄体会了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的心境——因为他自己的头发和眉毛竟伤心得掉光了!

头发和眉毛慢慢长出来后,林清玄把生命的重心投放到了事业上面,开始了他的作家生涯。在这期间,林清玄又谈了几次恋爱,但他已经不再把爱情放在第一位了,甚至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当林清玄其中的一位女友也在一间咖啡馆向他提出分手的时候,他只是端起咖啡杯,淡淡地说:“只想请你等一下,等我喝完这杯咖啡。”这个时候的林清玄,已经不再相信爱情。

到了男大当婚的年纪,不再相信爱情的林清玄遇到了女大当嫁的陈彩鸾,一下子就结婚了。陈彩鸾是一个善良的传统妇女,她虽然不懂爱情,但她一切以丈夫为重,支持他的一切。生活上再无后顾之忧的林清玄写成了《身心安顿》一书。书一出版就开始畅销,竟在台湾连续一年保持销量第一。声名大噪的林清玄成了人气最旺的畅销书作家,身份开始水涨船高。30岁的时候,他就当上了《中国时报》的总编,台湾的一些文学大奖也都得过了。

然而,在别人看来春风得意的林清玄,却活得很苦很累。他每天要开五六个会,晚上还要看大样……台湾报纸竞争很激烈,林清玄疲于应付各种竞争,常常觉得生活虽然忙碌,内心却非常空虚,他是多么希望回到家,妻子能在精神上安慰他,和他做心灵的沟通啊。

然而陈彩鸾却无法做到,丈夫的疲惫和痛苦她看在眼里却爱莫能助,她能服侍他吃穿,却无法与他进行精神上的沟通,他们之间甚至没有爱情可做谈资。两个人彼此尊重,却开始同床异梦。时间长了,陈彩鸾不再过问林清玄的事;而林清玄则在很多时候连妻子去了哪里都不知道。

有一年的农历新年,林清玄没有回到乡下和父母一起过年,他骗母亲说因为工作忙要值班,事实上却是因为妻子离家外出不知去向,他回家不知如何向传统守旧的父母解释。在烟花爆竹的除夕夜里,儿子饿了,林清玄翻遍家里,只找到几包方便面。父子俩只好商量着在家吃泡面。眼见别人家里欢声笑语,而自己的家却如此凄凉,林清玄只感心灰意冷,人生的落寞莫过于此了。

方便面吃到一半时,门铃响了,进来的竟是年迈的母亲和大姐。原来母亲早有所察觉,放心不下便赶来看他了。母亲和姐姐从乡下带来了很多菜,不一会儿就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母亲对林清玄说:“对于一个有理想的作家来说,任何人生的变化都是好的。"母亲的话让在痛苦深渊挣扎的林清玄受益匪浅。

春假结束后的一天,林清玄坐在报社里等着看大样,拿起一本叫《自尊傲义书》的书翻了一下。那是一本印度的哲学书,里面有两句话给林清玄留下很深的印象,书中说:“一个人到30岁要把全部时间用来觉悟,如果不用来觉悟,就是一天一天走向死亡。”接下来的日子,林清玄每天都生活在矛盾的思考里,三个月后,他终于作出了抉择——辞职。所有的人都无法理解他的举动,林清玄却认为这是自我的一种觉悟。跟着,林清玄上了山,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隐居起来,两年后林清玄才下山重入红尘,打算把自己在这段时间的所得所悟告诉世人。就在林清玄以为自己已成为一个看破七情六欲的人,准备平淡安稳度过一生的时候,老天却安排他遇见了一生中的最爱——方淳珍。

为了真爱不顾一切

林清玄虽然在山上隐居,却从未放弃自己心爱的写作事业,一直有着作问世。林清玄下山,好多机关团体频频邀请他演讲,他也想把心中所得与大家分享,便开始带着儿子到各处巡回演讲。

一天,林清玄演讲完趴在桌上闭目小憩,一个轻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林老师,您好。"抬起头,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文文静静地站在他面前。女孩一身纯白的打扮,白衣、白裤、白球鞋,见林清玄睁开了眼,她便继续说道:“林老师,我听了很多场您的演讲,我的同学们都很喜欢看您的书,现在我代表学生会,想请您到我们学校去演讲。”林清玄回答说要看看自己的行程表才能答复,话音还未落下,儿子冲到前台打断了正在对话的两人:“爸爸,你说好要带我放风筝的!"看着儿子渴望的小脸,林清玄对方淳珍说:“你和我们一起去放风筝吧,我们到那时再继续商量。”一次风筝放下来,白衣女孩看到了名人林清玄平易、亲切的一面,林清玄也记住了这个一身白衣的文静女孩:方淳珍。

林清玄实在是太忙了,接下来几个月排得非常满,一直无法给方淳珍明确的答复。方淳珍被同学们追问得没办法了,再次到演讲现场去邀请林清玄。已经要上车的林清玄被热情的读者围了个水泄不通,好不容易挤到最前面的方淳珍却被挤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幸好被林清玄从人群中认了出来,眼看方淳珍就要被人浪冲倒了,被林清玄一把拽上了车,关上车门才有惊无险。两次见面截然不同,但都给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方淳珍向林清玄道谢后,马上直奔主题,再次邀请林清玄到学校去演讲,林清玄不由得对这个勇敢、执着的女生另眼相看。林清玄在方淳珍学校的演讲非常成功,同学们意犹未尽,有一大堆问题想问他,方淳珍便成了义务的传话员。林清玄和她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笔友,他们讨论人生观,分享彼此的快乐,分担彼此的痛苦。从此后,林清玄出了新书,会在第一时间寄给方淳珍。方淳珍收到林清玄的信,也会快乐好久。日积月累,两个人在彼此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了,他们惊讶地发现,虽然年龄相差十几岁,但他们在思想上竟然如此的投契,渐渐地,他们在彼此心中的地位竟是无人可以取代了,情感的火焰一触即发。

这时,林清玄策划成立了“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会"。成立初期,工作非常多,工作人员却很有限,方淳珍自愿前来帮忙,她不要林清玄任何的感激,说:“朋友之间,应该在有困难的时候拔刀相助。”

但是,他们真的只是把彼此当成普通的朋友吗?看着为他而辛苦忙碌的方淳珍,林清玄感受得到内心深处在一波一波地涌动着;看着为工作忙得焦头烂额的林清玄,方淳珍开始躲避林清玄,她不愿成为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林清玄也躲着方淳珍,因为他是个已经不相信爱情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可以重新获得爱情,他情愿选择自欺欺人,逃避自己的真心。

可是,折磨人的思念和一次次因为工作的重逢,让两人无法逃避自己内心渴望的呐喊。在一个雨天,看见因为护着书籍而浑身被雨水淋透的方淳珍,林清玄终于对自己的内心投降了。一个人一辈子难得碰上一次真爱,碰不上就只能在黑暗中孤独地生存;碰上了,就不该把真爱放走。林清玄不再犹豫了,他马上找到陈彩鸾,早已分居的两人认真地坐下来谈了一次。林清玄提出了离婚的要求,虽然明知作为名人这么做要为自己的事业付出巨大的代价,但他必须对以前的婚姻做一个了结,这既是对陈彩鸾的尊重,也是对方淳珍的爱和责任。

陈彩鸾对离婚也持赞成态度。和陈彩鸾离婚以后,林清玄很快和方淳珍办理了结婚手续。

真正的爱情是患难相依

没想到林清玄刚离婚,关于他的各种谣言便满天飞。林清玄一直保持沉默,他希望用沉默来打动大众,得到大家的理解和祝福。

事与愿违,大众对他的抗议终于在他宣布新婚的时候达到了白热化,甚至有激进的妇女组织,在“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会"门口焚烧他的书。“焚书”者指责他是“骗子”,有人在因特网上破口大骂他是“伪君子”,有人说他“说一套,做一套”,甚至有人准备好鸡蛋,要“蛋洗”他。台湾妇女团体呼吁林清玄要妥善安顿前妻,给予合理的分手条件。更有律师表示,愿意义务为林清玄的前妻处理法律问题。

面对外界的压力,泪流满面的方淳珍为了丈夫的事业。决定忍痛和他分手。倔强的林清玄坚决不同意,他对方淳珍说:“不是我们选择了爱情,而是爱情选择了我们,所以我们要坚持到底。"

在各种侮辱谩骂之下,方淳珍的第一个孩子出世了,然而大众并不接受这个孩子。在方淳珍临盆的当天,医院前后围满各家媒体的记者和电视台的采访车,更有媒体得知方淳珍已生下儿子的时候要冲进产房拍照。为了保护孩子,方淳珍不得不忍着刚做完剖腹产的痛苦,跟着院长,在丈夫的搀扶下通过医院的地下通道回家。医院的地下通道十分狭窄,宽度仅容纳一人,刚生产完的方淳珍坚持自己抱着孩子。这次她没有哭,她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孩子平安抱回家,儿子是自己和林清玄的爱情结晶啊,自己不能让他受到一点伤害。

孩子的降生带给夫妇两人无尽的快乐,林清玄和方淳珍不再理会外界的风风雨雨,他们彼此呵护。他们既是彼此的爱人,也是彼此的亲人,因为下一代的诞生,使他们除了爱情,还多了亲情和恩情。

事实上,外人不接受方淳珍,陈彩鸾却和方淳珍私交很好。平时她们会相约喝茶、聊天,方淳珍还会为林清玄和陈彩鸾已经长大的儿子买电影票,约女朋友。当事的三人,早已相逢一笑不谈过去,外人却还在执着地为陈彩鸾讨公道,林清玄对方淳珍说:“在脆弱中坚强才是真正的强健和坚忍,时间才是评价一个作家作品好坏的最公正的法官。”对于台湾的人言是非,林清玄已经毫不在意,他决定带着爱妻,去游览两人向往已久的祖国大陆的大好河山。

47岁的林清玄偕方淳珍第一次回祖国大陆的时候,证件上写着“无业人员"。林清玄第一次到大陆演讲,学服装设计的方淳珍亲自为他选配了服装,可在他心里,再漂亮的衣服也没有爱妻美丽。因为工作,林清玄有的时候会单独行动,但他不论去什么地方,都不会忘记给太太买礼物,很多工作人员都羡慕方淳珍嫁了个疼她的好老公,可只有方淳珍知道,大家所看到的仅仅是林清玄爱她的百分之一。

在台湾,从不下厨房的林清玄,心疼妻子面对各种压力太过劳累,特别参加了厨艺训练班,他努力锻炼厨艺,最后竟以第一名的优秀成绩毕业。台湾大众瞠目结舌,谁也不知道,林清玄烧得一手好菜只是为了太太多吃点东西。

生性怕说甜言蜜语的林清玄,面对太太更是彻底转性。两人在长沙过中秋节的时候,面对大陆同胞,林清玄借歌向太太表明爱意:“我唱两首歌送给大家,第一首《甜蜜蜜》,送给随行的司机夫妇,他们刚刚结婚;第二首《月亮代表我的心》,送给我的太太。”

夫妻俩甜蜜携手,走过祖国大陆很多地方,万事都满意,惟独思念幼子。大儿子已经独立,他们离家前便把两岁半的小儿子放在岳母家,小女儿放在保姆家。因为对自己孩子浓浓的思念和爱,林清玄夫妇决定在内地贫困的地方捐赠希望小学,争取让越来越多的父母可以送自己的爱儿去上学。他们捐赠的第一所希望小学,是以方淳珍父亲的名字命名的。林清玄希望自己捐赠的第二所希望小学名叫清淳,因为这是他和太太的爱情的另一个结晶。林清玄夫妇约定,以后每过一两年,他们都会回祖国大陆来捐赠一所希望小学。

岁月流逝。林清玄捐赠的希望小学早已落成,孩子们开始上课了,他的书也在2002年重新回到台湾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面对重来的鲜花和掌声,有媒体请林清玄谈谈他怎么看待民众对他的谅解,林清玄笑着说:“其实人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对事的看法。"

林清玄的家里,悬挂着他写给妻子的一幅字:“游入宝瓶的双鱼”。那千言万语也述不尽的浓情,都被林清玄融化在这七个字当中。相信宝瓶座的方淳珍一定会懂得,林清玄这个双鱼座男人的一片深情——今生今世,林清玄既不愿做大师,也不想当圣人,惟愿执爱妻手,共白头,做一对平凡、幸福的恩爱鸳鸯。

说古龙

林清玄记得,去看古龙的那一天,台北正下着极细极细的小雨。这时候的古龙,已经不是当年一口气可以喝一瓶白兰地的铁铮铮的汉子,而是每天靠打点滴过日子的病人,而且妻离子散,昔日的红粉知己再也不来了。

古龙的桌子上摆着一幅昨夜写的字:“陌上发花,可以缓缓醉矣!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幅字的最下方盖了一个古龙自刻的印章,上刻“一笑”两字。古龙说,这个印章很久以前送给另一位武林朋友倪匡,最近突然觉得自己的心情很到了“一笑"的境界,才向倪匡要了回来。

“其实,这幅字很能表现我现在的心情转变,过去开怀痛饮是要掩饰内心的空虚,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里面有忍才能换,后来不能喝酒了,是看到陌上的花也可以醉了,境界高了一层。现在呢,现在只有一笑,对任何事都一笑置之了。”古龙对林清玄说。

在报社做副刊编辑的林清玄,因向古龙约稿,一来二去,两人成为了朋友。林清玄边陪古龙喝酒,边催他尽快交稿。林清玄说,你的小说该结尾了,赶快杀青吧!古龙说,不行,那些人物那么可爱,生命力如此旺盛,我无法结束。林清玄说你就让众多高手召开一个武林大会,胜者称盟主不就行了吗!古龙说我不忍心。两人对酒当歌,以盆盛酒,以大杯比拼,林清玄经常醉卧古龙家里,大悲(杯)的笔名就是古龙给起的,有一次,二人醉酒,林清玄竟然抱住古龙的大头边拍边喊:“再来一杯,再来一杯!"当年他到古龙家,总是走着进去,躺着出来,大醉一天。

林清玄说,一想起古龙就会想起他的豪放、他的感性,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古龙是一个典型。说起古龙的才华和早逝,林清玄很惋惜。林清玄还记得,初见古龙时跟他去泡温泉,古龙把上衣脱开露出满身的刀疤,都是让武士刀砍伤的,林清玄说,如果古龙没有那段“混太保”的经历,他小说里打斗的场面不会那么传神。

有段时间,林清玄经常参加港台一班武侠大家的聚会,他们会凑在一起玩“梭哈"赌钱(一种扑克的玩法),林清玄说,金庸和古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金庸特别理性,看他押多少钱就知道他手里牌的好坏,每一张牌都算计得很厉害,而古龙则是玩命赌徒型的,明明手里一个对子都没有,也敢把所有的钱押上,古龙也经常因此赢很多钱。

可是在现实生活里,古龙的运气就没有那么好。林清玄说,古龙人长得很丑,经常被女朋友抛弃,所以他就在自己的小说里创造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每一位男主人公都长得很英俊,武功超群,都有一段美好的爱情,这样来对内心进行补偿。

最后一次见到古龙,离别的时候,古龙对林清玄说:“以后少喝酒。”林清玄听后黯然,因为从前古龙的离别语总是“下次再喝。"不久后,古龙去世,终年48岁,林清玄和朋友们在古龙墓中放了48瓶古龙珍爱的XO,从此戒酒。

说三毛

林清玄跟三毛的结识从批评开始。林清玄有一次写文章批评三毛的文章眼泪太多,《三毛一篇文章有48处眼泪》,后来三毛妈妈打电话给林清玄,说三毛看了文章哭了很久,眼泪比你写得还多。后来大家认识以后,林清玄才理解三毛是怎样一个感性的人,为了感动的事情,可以几个月不睡觉的人。

有一次,林清玄跟三毛吃饭,看到三毛眼圈发黑,精神很差,关切之,三毛说几天几夜没睡觉在回读者来信,林清玄惊讶,“每一封都回?”三毛点头,“如果不回他们会伤心的。"

又一次,三毛说她要移民,要卖房子,林清玄去看了下她的房子,很不错,当场就决定买下,但是钱不够,于是到处托人借钱。签约付钱的前一天晚上,三毛突然打电话给林清玄,“清玄,我房子不卖了,屋顶上的柠檬花开了,我要等到它结果。”

林清玄说三毛就是这样的人,过于感性,最后才会过早辞世。三毛去世后,林清玄非常伤心。面对他人对三毛的质疑、毁贬,一向平静的他激愤写文章反驳,不管是作品《撒哈拉沙漠》、《雨季不再来》、《哭泣的骆驼》、《滚滚红尘》,还是做人,三毛都是非常优秀的,三毛的人格文品都远胜于那些批评她的别有用心的人。

林清玄散文语言艺术特色

林清玄,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林清玄是我最喜欢的作家,尤爱他的散文。在他的写作生涯中,散文创作居多,特别是十本“菩提"系列,震撼文坛。他的散文,朴素自然,温润细腻,清新浪漫,不特别铺设辞藻,也不设故意的修辞,但是却有使人宁静下来的巨大力量。读其文字,犹如一泓清泉潺潺流过心田,伴随着花鸟鱼虫对生命和诗意的礼赞,伴随着檀香和禅音,伴随着朴实却厚重的人生智慧,在我们被膨胀的世俗利益占满的内心开出一丛清净之莲。

林清玄的散文浑然天成,若是分析其用词运句、辞藻修辞,就像是把一个完整的艺术品打碎,好的东西是不能割裂来看的。而且林清玄的散文重文意而轻结构,着重分析字词会导致点金成铁。但一个作家笔耕数十年,再怎么自由也会形成其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所以,在此,我谨以一个读者的视角,用我的阅读体验,来分析林清玄散文的语言艺术特色。

1.自然灵性——人道主义,万物有灵

在林清玄的笔下,所有的花、草、树、虫,都是有灵性的,每一个生命自有其独特的灵魂,它们有个性,它们懂生活,它们善思索。于是,在他的笔下,“无花堪比伦”的昙花“吐出了美丽的网,绊住我们的眼睛,使我们一秒也不舍得移开";于是,在他的笔下,草上有珍珠宫殿,万蚁留恋其间,“品尝到青菜最甘美的滋味,仿佛山上的青翠与流云一起来拜访了我们”;于是,在他的笔下,“朵朵璀璨,蕊蕊晶莹"的山茶花是聊斋中美丽的绛雪,“在历经红尘劫波时,还像清风拂面”;于是,在他的笔下,“这树见过温柔的月光,看过飘流的白云,听过悠扬的鸟声";于是,在他的笔下,花开不是因为寂寞难耐,“雄孔雀喜欢独自开屏跳舞,公黄莺只是喜欢唱歌,它们只是想唱歌跳舞,心里自有神秘与美丽的国度”。

生命在林清玄的世界里得到了充分尊重,再细微的、再轻卑的存在都蕴含着自然界一个厚重的真理,而林清玄用他柔软清净的眼窥见并表述出来。

2.质朴典雅——寻求大自然中的浪漫

“传说在北极的人因为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就结成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回家慢慢地烤起来听……"林清玄的散文语言有种浪漫的气息,尽管文字质朴没有过多修饰,但是读过后萦绕在内心深处的那种典雅脱俗的浪漫让人印象深刻。“第一次与美相逢,我还是少不经事的少年,美便会与我会面,点头,微笑,错身,如翼飞入花丛,逸失于天空。多年以后,我们已识得门外的青草,品过甜美沁人的气息,听过深深叹息的声音,走过黑暗中长路点燃的灯光,这时又与美相会,心里的火被点燃、心里的水起波澜,从最深的地方传来一声惊呼:‘呀!我认得你!’那像是一只蝴蝶与一朵白玫瑰的相遇!”读来让人心向往之。“呀!我认得你!"——原来浪漫还有这样清新质朴的表达方式。

浪漫像是嵌在作者的身体里,所以在他的眼中“我们可以用一个空瓶把今夜的桂花香装起来,等桂花谢了,秋天过去,再打开瓶盖,细细品尝。把初恋的温馨用一个精致的琉璃盒子盛装,等到青春过尽垂垂老矣的时候,掀开盒盖,扑面一股热流,足以使我们老怀堪慰”,所以在他的散文里,月光可温可下酒,云上可达可逍遥。“梦境迷离,明月依稀,繁华如斯,美丽的马蹄还在响动,心中的金鸟还拍打着羽翼”,作者在更高的地方看风景,我在铅字的背后看你。

3.佛理禅宗——神思的抵达

不得不说的是,林清玄的散文里氤氲着禅寺的味道,这也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关。他32岁遇见佛法,高规格入山修行,深入经藏。35岁出山,四处参学。修禅的所思所得在他的散文里得到体现。“这苦谛的人生呀!不管透过什么,透过灵命双修或透过灯红酒绿;不管走过什么,走过权势名利或走过潦倒暗淡;不管穿过什么,穿过文史哲学或穿过酒色财气,人生本质的苦都不会改变,在棚架里的苦瓜,放在富豪的餐宴,与鱼翅燕窝同席,或放在穷人的饭桌,与咸菜豆腐共枕,滋味都是一样的苦呀!”

散文中无处不见其禅思。林清玄在散文里说禅参禅,目的是抵达一种神思而不是沉思。神思不是呆若木石,是在起心动念时静观,意念穿到高高的天空与深深的海底,他不逐取、不随念,也不追索。他说,“我们在生命中的沉思,就如小鱼对大海的沉思,大海太苍茫、太广大,人生太复杂、太幽渺,放下吧!"

4.以小见大,虚实生辉

林清玄善于从细微的事态变化中得出大的人生见地,这在他的散文里很常见,或许可以说,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支撑了他的散文。“我觉得面包皮是很美味的食物,常拿出来与朋友分享。有的朋友非常喜悦,有的朋友并不喜欢。”于是他说,“我们一直在寻找知味的人,来分享我们生命中的种种体会,这种体会有时是来自大的震慑,有时是来自一片小小的面包皮。可惜知味的人难觅,大部分的苦乐我们都要独自品尝。"由面包皮上升到人生苦乐,由喜爱上升到知味,“与知味的人分享生之苦乐,意味着,对那些不知味的人不必强求,诗人艾略特说:‘别人讲我们几句闲话,我们应不加理会,一如教堂的尖塔不理会群鸦争噪!’”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大概修禅者都善于这般观察、顿悟吧。

林清玄的散文,虚虚实实相映生辉。有时候,虚用来比喻实;有时候,实又用来验证虚;有时候,虚虚相映。“要让世俗的人了解创作心灵,就像让他们了解雄孔雀为何跳舞那么艰难。"我写的文章”就如同“雁行蓝天,使某些细腻的心灵,展颜微笑。"在我穿过静谧的山林或喧嚣的街市时,总会不期然地听见某些相思的召唤,像是相思花雨突然落在我的头上。”虚实结合,融为一体,既抽象又具象,既出尘又入世,就这么在理想和现实中自由转换,让人感觉虚实其实是一体的,有着共同的特质,并无太大隔隙。能看到虚中的实,又能看到实中的虚,这样是不是就通灵了呢?

5.节奏明快,柔中带刚

林清玄说,“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散文中的语言无疑是柔软的,可并不像安意如或者白落梅这种女性作家那样柔美,他的语言柔中带刚。比如,他的散文中常见长气势的排比句:“散步时看见一朵花,时光静止。蓝天飞过飞机,留下飞机云,时光静止。与人相会,惊鸿一瞥,时光静止。看到孩子安甜的睡姿,童颜无染,时光静止。”分句最后的四字短小精悍,使句子戛然而止带有力度,每句一重复也使整个排比句整齐有力。再如:“我说不动的山,也说流动的云;我说不变的芒草,也说无常的芒花;我说欢愉的短暂,也说忧伤的恒久……"每一小分句内部各设一组矛盾,句式一致,组合起来,显得灵动而劲道。

除了排比句,林清玄的散文语言中字词的斟酌也使句子柔中带刚,并有化简生繁的奇妙效用。“这颗罕见的山茶花已经有七百多岁了,开起花来真是红火燎原,同时又上万朵山茶盛放,春风一吹,红瓣如雨。”长短句结合,具有音韵之美,“春风一吹,红瓣如雨"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无穷,字词简练,意境留待读者自行想象。再如,“若有广大的心,一片茶叶,也可以跨泰山、超北海,与千里外的知音相逢聚叙。若有细腻的请,一片茶叶,也能润灵台、破孤寂,与我们最微细的心思相会同行。”“跨"、“超”、“润"、“破”四字,如四把尖利的锥子,形象生动,铿锵有力,准确地表达了句子所要表达的意蕴,富有节奏,读罢温润宁和,却也酣畅淋漓。

林清玄散文欣赏:

海边的白蝴蝶

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海边拍照、写生,朋友中一位是摄影家,一位是画家,他们同时为海边的荒村、废船,枯枝的美惊叹而感动了,白净绵长的沙滩反而被忽视,我看到他们拿出相机和素描簿,坐在废船头工作,那样深情而专注,我想到,通常我们都为有生机的事物感到美好,眼前的事物生机早已断丧,为什么还会觉得美呢?恐怕我们感受到的是时间,以及无常,孤寂的美吧!

然后,我得到一个结论:一个人如果愿意时常保有寻觅美好感觉的心,那么在事物的变迁之中,不论是生机盎然或枯落沉寂都可以看见美,那美的原不在事物,而在心灵、感觉,乃至眼睛。

正在思维的时候,摄影家惊呼起来:“呀!蝴蝶!一群白蝴蝶。"他一边叫着,一边立刻跳起来,往海岸奔去。

往他奔跑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七八只白影在沙滩上追逐,这也使我感到讶异,海边哪来的蝴蝶呢?既没有植物,也没有花,风势又如此狂乱。但那些白蝴蝶上下翻转的飞舞,确实是纷常美的,怪不得摄影家跑那么快,如果能拍到一张白蝴蝶在海浪上飞的照片,就不枉此行了。

我看到摄影家站在白蝴蝶边凝视,并未举起相机,他扑上去抓住其中的一只,那些画面仿佛是默片里,无声、慢动作的剪影。

他颓然地张开右手,是他刚刚抓到的蝴蝶。我们三人同时大笑起来,原来他抓到的不是白蝴蝶,而是一片白色的纸片。纸片原是沙滩上的垃圾,被海风吹舞,远远看,就像一群白蝴蝶在海面飞。

确实,在视觉上,垃圾纸片与白蝴蝶是一模一样,无法分别的,我们的美的感应,与其说来自视觉,还不如说来自想像,当我们看到“白蝴蝶在海上飞”和“垃圾纸在海上飞”,不论画面或视觉是等同的,差异的是我们的想像。

未写完的诗、没有结局的恋情、被惊醒的梦、在对山看不清楚的庄园、缘尽情未了的故事,都是在生命大海边飞舞的白蝴蝶,不一定要快步跑去看清。只要表达了,有结局了,不再流动思慕了,那时便立刻停格,成为纸片。

我回到家里,坐在书房远望着北海的方向,想想,就在今天的午后,我还坐在北海的海岸吹海风,看到白色的蝴蝶──喔,不!白色的纸片──随风飞舞,现在,这些好像真实经验过的,都随风成为幻影。或者,会在某一个梦里飞来,或者,在某一个海边,在某一世,也会有蝴蝶的感觉。

你不信?也恭喜你,你是重实际的人,在人生的大海边,你会时常快步疾行,去找到纸片与蝴蝶的。

夜观流星

治平元年,常州日禹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着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沈括学识的渊博早为后世尝得推崇,但我对这一段描述特别感到兴趣,并不是像有的学者说他对流星的判断正确早在西方大文学家九百年之前,而是我小时候也有一段看流星殒落的相似经验。

我幼年居住的乡里,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冷气、没有电扇,一到夏天夜晚,就没有人留在屋内,家人全跑到三合院中间的庭院里纳凉;大人坐在藤椅上聊天,或谈着农事,或谈着东邻西里的闲话,小孩子就围坐在地板上倾听,或到处追逐萤火虫。

小时候,家里有一位帮忙农事的老长工,我们都叫做他“玉豹伯”,他的脑子里装满了民间戏曲里的戏文故事,口才好,姿势优美,颇像妈祖庙前的说书先生。他没有儿女,因此特别疼爱我们,每天夏天夜里,我们都围着听他说故事,一直到夜幕低垂才肯散去。他的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魁力,听到精采的地方,我们甚至舍不得离开去捉跳到身边的大蟋蟀。

有一天王豹伯为我们讲《西游记》,谈到孙悟空如何在天空腾云驾雾飞来飞去,我们都不禁抬头望向万里的长空,就在那个时候,一颗天边的星星划出一条优美的长线,明亮的星一直往我们头上坠落,我们都尖声大叫,玉豹伯说:“流星!流星!"然后我们听到轰然一声巨响,流星就落在我们庭院前不远处蕉园旁的河床。

一群孩子全像约好了似的,完全顾不得孙悟空,呼啸着站起往河床奔去,等我们跑到的时候却完全不见流星的影子,在河床搜寻一个晚上毫无所获,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第二天还特别起早,继续到河床去找,后来找到一颗巨大的黑褐色石头,因为我们日日在河床游戏,几乎可以确定那颗新石头就是昨夜的流星,但是天上的明星落到地上怎么会变成石头呢?是我们不敢肯定的谜题。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流星,在那之前,虽听大人说起过流星,知道天上的每个星星就对应着地上的一个人,只要看见天上的流星殒落就知道地上死去了一个人。可是我常自问,地上时常有人去世,为什么流星是那么的罕见呢?

还有人说,当你看见一颗流星落下的一刻,闭上眼睛专心许愿,你的愿望就可以实现,当时我们还是孩子,心中没有什么大愿,看到奔射如箭的流星,张看之不暇,谁还顾得许愿呢?

后来我还在庭院里看过几次流星,但都远在天外,稍纵即逝,不像第一次的感受那么深刻,心中只是无端的茫然,若是天空中的星星都对应着一个人,那一刻落下的又是谁呢?不管是谁,人世里不是行者就是过客,流星落下不免令人感触殊深。

如果流星是一个人的殒落,那么浩渺的天空就对应着广阔的大地,人的群落就是星的聚散,这样想时,我们的离恨别情便淡泊了许多──光灿的星落到地上只是一个无光的石头,还有什么是永远的光明呢?

我总觉得不管有多少天文学家,不管人类登陆了月球,我们对天空的了解都还是浅薄无知的,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了多少天空的事物,而是它给了我们什么样心灵的启示。从很年幼的时候我就爱独自坐着看天空,并藉着天空冥想,一直到现在,我出门时第一眼都要看看天色,这或许是看天吃饭的农家子弟本性,然而这种本性也使我在大旱的时候想着渴望雨水的禾苗;在连日豪雨之际思念着农田里还未收割,恐惧着发芽的累累稻穗;在巨风狂吼之时忧心着那些出海捕鱼的渔夫。

天空的冥思是可以让我们更关切着生活的大地,这样站在地上仰望天际,就觉得天空和星月离我们不远,也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心情。

我最担心的是,在我认识的都市儿童中,大部分失去了天空的敏感,有的甚至没有好好的看过天色,更不要说是流星了。现在如果我看见流星,我想许的愿望是:“孩子们,抬头看看那一颗马上要失去的流星吧!"

陶器与纸屑

在香港的中国百货公司买了一个石湾的陶器,我从前旅行时总是反对购买那些沉重易碎的物品,这一次忍不住还是买了,因为那陶器是一个赤身罗汉骑在一匹向前疾驰的犀牛上,气势雄浑,非常生动,很能像征修行者勇往直前的心境。

百货公司里有专门为陶瓷玻璃包装的房间,负责包装的是一位讲标准北京话的中年妇人。她从满地满墙的纸箱中找来一个,体积大约有我的石湾陶器的四倍大。

接着她熟练地把破报纸和碎纸屑垫在箱底,陶器放中间,四周都塞满碎纸,最后把几张报纸揉成团状,塞好,满意地说:“好了,没问题了,就是从三楼丢下来也不会破了。”

我的石湾陶器本来有两尺长、一尺高、半尺宽,现在成为一个庞然的箱子了,好不容易提回旅馆,我立刻觉得烦恼,这样大的箱子要如何提回台北呢?它的体积早就超过手提的规定了,如果用空运,破的机率太大,还是不要冒险才好,一个再好的陶瓷,摔破就一文不值了。

后来,我做了决定,决定仍然用手提,舍弃纸箱、碎纸和破报纸,找来一个手提袋提着,从旅馆到飞机场一路无事,但是上飞机走没几步,一个踉跄,手提袋撞到身旁的椅子,只听到清脆的一声,我的心震了一下,完了!

生命的历程也是如此,在珍贵的事物周围总是包着很多看似没有意义,随手可以舍弃的东西,但我们不能忽略其价值,因为没有了它们,我们的成长就不完整,就无法把珍贵的东西少年带到中年,成为有智慧的人,同样的,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人生里的负面因素,没有负面因素的人生,就得不到教训、启发、锻炼,乃至于成长了。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竞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乃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话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肪,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于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

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

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

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我陪着一位种莲的人在他的莲田梭巡,看他走在占地一甲的莲田边,娓娓向我诉说一朵莲要如何下种,如何灌溉,如何长大,如何采收,如何避过风灾,等待明年的收成时,觉得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许是我们永远难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莲子,都有一套生命的大学问。

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何田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万物的心

每次走到风景优美.绿草如茵.繁华满树的地方,我都会内心起一种感恩的心情,感恩这世界如此优美.如此青翠.如此繁华。

我常觉得,所谓“风水好”,就是空气清新.水质清澈的所在。

所谓“有福报”,就是住在植物青翠.花树繁华的所在。

所谓美好的心灵,就是能体贴万物的心,能温柔对待一草一木的心灵。

我们眼见一株草长得青翠.一朵花开得缤纷,这都是非常不易的,要有好风水.好福报,受到美好心灵的照护,惟有体会到一花一草都象征了万物的心,我们才能体会禅师所说的“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真意——每一株竹子里都宝藏佛的法身,每一朵黄花里都开满了智慧呀!

这我们所眼见的万象,看起来如此澄美幽静,其实有着非常努力的内在世界,每一株植物的根都忙着从地里吸收养料与水分,茎忙着输送与流通,叶子在行光合作用,整株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大口地呼吸——其实,树是非常忙的,这种欣欣向荣正是禅宗所说的“森罗万象许峥嵘”的意思。

树木为了生命的美好而欣欣向荣,想要在好风好水中生活,建立生命的福报的人,是不是也要为迈向生命的美好境界而努力向前呢?

平静的树都能唤起我们的感思之心,何况是翩翩的彩蝶、凌空的飞鸟,以及那些相约而再来的人呢?

幸福的开关/林清玄

一直到现在,我每看到在街边喝汽水的孩童,总会多注视一眼。而每次走进超级市场,看到满墙满架的汽水、可乐、果汁,心里则颇有感慨。

看到这些,总令我想起童年时代想要喝汽水而不可得的景况,在台湾光复不久的那几年,乡间的农民虽不致饥寒交迫,但是想要三餐都吃饱似乎也不太可能,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家族,更不要说有什么零嘴饮料了。

我小时候对汽水有一种特别奇妙的向往,原因不在汽水有什么好喝,而是由于喝不到汽水。我们家是有几十口人的大家族,小孩依大排行就有十八个之多,记忆里东西仿佛永远不够吃,更别说是喝汽水了。

喝汽水的时机有三种,一种是喜庆宴会,一种是过年的年夜饭,一种是庙会节庆。即使有汽水,也总是不够喝,到要喝汽水时好像进行一个隆重的仪式,十八个杯子在桌上排成一列,依序各倒半杯,几乎喝一口就光了,然后大家舔舔嘴唇,觉得汽水的滋味真是鲜美。

有一回,我走在街上的时候,看到一个孩子喝饱了汽水,站在屋檐下呕气,“呕——"长长的一声,我站在旁边简直看呆了,羡慕得要死掉,忍不住忧伤地自问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喝汽水喝到饱?什么时候才能喝汽水喝到呕气?因为到读小学的时候,我还没有尝过喝汽水喝到呕气的滋味,心想,能喝汽水喝到把气呕出来,不知道是何等幸福的事。

当时家里还点油灯,灯油就是煤油,台语称作“臭油“或“番仔油”。有一次我的母亲把臭油装在空的汽水瓶里,放置在桌脚旁,我趁大人不注意,一个箭步就把汽水瓶拿起来往嘴里灌,当场两眼翻白、口吐白沫,经过医生的急救才活转过来。为了喝汽水而差一点丧命,后来成为家里的笑谈,却并没有阻绝我对汽水的向往。

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位堂兄快结婚了,我在他结婚的前一晚竟辗转反侧地失眠了,我躺在床上暗暗地发愿:明天一定要喝汽水喝到饱,至少喝到呕气。

第二天我一直在庭院前窥探,看汽水来了没有。到上午九点多,看到杂货店的人送来几大箱的汽水,堆叠在一处,我飞也似的跑过去,提了两大瓶黑松汽水,就往茅房跑去。彼时农村的厕所都盖在远离住屋几十公尺之外,有一个大粪坑,几星期才清理一次,我们小孩子平时是很恨进茅房的,卫生问题通常是就地解决,因为里面实在太臭了。但是那一天我早计划好要在里面喝汽水,那是家里唯一隐秘的地方。

我把茅房的门反锁,接着打开两瓶汽水,然后以一种虔诚的心情,把汽水咕嘟咕嘟地往嘴里灌,就像灌蟋蟀一样,一瓶汽水一会儿就喝光了,几乎一刻也不停地,我把第二瓶汽水也灌进腹中。

我的肚子整个胀起来,我安静地坐在茅房地板上,等待着呕气,慢慢地,肚子有了动静,一股沛然莫之能御的气翻涌出来,“呕——"汽水的气从口鼻冒了出来,冒得我满眼都是泪水,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喝到呕气更幸福的事了吧!”然后朝圣一般地打开茅房的木栓,走出来,发现阳光是那么温暖明亮,好像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在茅房喝汽水的时候,我忘记了茅房的臭味,忘记了人间的烦恼,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一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年叹息的情景,当我重复地说:“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喝汽水喝到呕气更幸福的事了吧!"心里百感交集,眼泪忍不住就要落下来。

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像我常记得添一碗热腾腾的白饭,浇一匙猪油、一匙酱油,坐在“户定”(厅门的石阶)前细细品味猪油拌饭的芳香,那每一粒米都充满了幸福的香气。

有时候这种幸福不是来自食物,我记得当时我们镇上住了一位卖酱菜的老人,他每天下午都会推着酱菜摊子在村落间穿梭。他沿路都摇着一串清脆的铃铛,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见他的铃声。每次他走到我们家的时候,都在夕阳落下之际,我一听见他的铃声就跑出来,看见他浑身都沐浴在黄昏柔美的霞光中,那个画面、那串铃声,使我感到一种难言的幸福,好像把人心灵深处的美感全唤醒了。

有时幸福来自于自由自在地在田园中徜徉了一个下午。

有时幸福来自于看到萝卜田里留下来做种的萝卜,开出一片宝蓝色的花。

有时幸福来自于家里的大狗突然生出一窝颜色都不一样的、毛茸茸的小狗。

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其幸福,位尊权贵者有其幸福,身份卑微者也自有其幸福。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与忧恼,这是人间世界真实的相貌。

从前,我在乡间、城市穿梭做报道访问的时候,常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坐在夜市喝甩头仔米酒配猪头肉的人,他感受到的幸福往往不逊于坐在大饭店里喝XO的富豪。蹲在寺庙门口喝一斤二十元粗茶的农夫,他得到的快乐也不逊于喝冠军茶的人。围在甘蔗园呼幺喝六,输赢只有几百元的百姓,他得到的刺激绝对不输于在梭哈台上输赢几百万的豪华赌徒。

这个世界原来就是个相对的世界,而不是绝对的世界,因此幸福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由于世界是相对的,使得到处都充满缺憾,充满了无奈与无言的时刻。但也由于相对的世界,使得我们不论处在任何景况,都还有幸福的可能,能在绝壁之处也见到缝隙中的阳光。

我们幸福的感受不全然是世界所给予的,而是来自我们对外在或内在的价值判断,我们幸福与否,正是由自我的价值观来决定的。

好雪片片

林清玄

在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即使在热到摄氏三十八度的盛夏,他也着一件很厚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毛衣。那么厚的衣物使他肥胖笨重有如水桶。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很少的时候,他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甜甜地睡去了。

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的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美艳得无法和他相配。

“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想到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