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同步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1页
第16课 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同步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2页
第16课 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同步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知道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了解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3、知道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其对外侵略的行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教学难点: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其对外侵略的行径【教学环节】第一章:世界经济危机一战结束后,欧美国家的经济逐步复苏。从1923年至1929年秋,美国的汽车工业产量增长255%,提供了近500万个就业岗位。汽车不仅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状况,还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经济繁荣带来了投资热潮,股市疯涨,投资逐渐演变为投机。1929年3月有人警告说,这种无节制的行为将导致崩溃。几个月后,一场世界经济大危机果然爆发。一、世界性经济危机1、原因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暴跌,大量股票被抛售。这一天被称为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四”,它成为经济危机的导火索。(1)直接原因:生产相对过剩与实际消费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1)银行破产股市崩溃引发货币信用危机,上万家银行倒闭,企业大量停产,失业人数激增。1931年,美国联合银行(AmericanUnionBank)倒闭。1929-1932年间,美国共有5761家银行破产。(2)工人失业1933年,美国的失业人口达到了1700万。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力强影响①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破坏②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国家管理的重大缺陷绝望像阴云一样笼罩了整个美国。当时,美国和世界各大媒体都不得不用这两个字来形容30年代初的形势,那就是“恐惧”。-——大国崛起解说词③德日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威胁世界和平第二章:罗斯福新政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人民希望他能改变萧条的局面。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1、改革银行制度: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恢复银行信用。影响:银行复兴,存款迅速增加。2、整顿农业: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毁过剩农产品。 影响:农产品生产得到控制,农业开始恢复。3、调整工业:通过《工业复兴》,制定公平经营规章。影响: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控制,缓和了阶级矛盾。4、兴建公共工程:政府组织筑路、造林、水利等工程。影响: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通过无线电广播发表“炉边谈话”,向公众解释关闭银行的原因及联邦政府重整金融系统的措施,同时宣布将陆续让有偿付能力的银行重新开业。你怎样看待美国政府限制农产品生产和销毁农产品的措施?一方面,解决了农产品产量过剩的局面,对农业复苏起了一定作用。其中获利最多的是大农场主和大种植园主;另一方面,采取毁灭粮食和牲畜的办法保证利润,恰恰是资本主义腐朽性的明证。罗斯福政府成立“全国复兴署”,由它协调国家、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拟定公平竞争法规……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1938年6月,在罗斯福的要求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它规定雇员每周工作40小时。由于早已实行每天8小时工作制,这样就开始了每周工作五天的制度。此后,这个制度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1933年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组织18岁到25岁的男青年种树、建水坝、扑灭森林火灾、种植防护林。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内容有: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对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1、国家干预经济,克服放任自由的竞争,减少或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2、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使美国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走向美国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积极影响: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避免了剧烈的社会动荡,其实质是通过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一定程度上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限性:罗斯福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1929-1933年——美国股市崩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生产停止,通货膨胀;1987年——“黑色星期一”,由于中东局势紧张,华尔街出现崩溃;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震撼全球;1996年——日本楼市泡沫,房价下跌50%;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第三章:意、德、日的法西斯化意大利1922年10月24日,意大利的国家法西斯党为夺取全国政权,在那不勒斯举行了所谓“夺权誓师大会”。党魁墨索里尼发表了极具煽动性的演讲:“我们现在已是箭在弦上!”随后,数万名法西斯分子在墨索里尼的带领下,分三路向罗马进发。这就是历史上的“向罗马进军”。当这支队伍行进至距罗马还有30千米时,意大利国王决定授权墨索里尼组阁。墨索里尼掌权后,通过改组内阁等方式,排斥其他政党,建立法西斯独裁体制。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为应对困境,法西斯政权组建工业复兴协会,由国家收购银行等企业股票,全面干预经济生活。墨索里尼还鼓吹对外扩张,在20世纪30年代中叶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德国20年代初,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这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作为一战战败国,德国饱受割地赔款之苦,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恶性膨胀。另外,德国在经济危机中遭受重创。希特勒利用民族情绪和经济危机骗取选票,于1933年初上台执政。掌权后的希特勒迫害共产党、让国会名存实亡,建立法西斯专政和元首独裁。纳粹政权宣扬种族优越论,迫害犹太人及其他少数族裔。从1936年起,希特勒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将德国经济转入战时轨道,积极扩军备战。这是1925年希特勒在广播演说中的一幅照片,他极富戏剧性的表情变化加强了其滔滔不绝的演讲的气势。在任何公开场合的演说中,希特勒总能以其激昂的情绪、戏剧般的表演,引起听众们歇斯底里的狂热激情,吞噬掉绝大多数听众的理智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希特勒大肆宣扬的纳粹主义主要包括了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复仇主义和种族主义.纳粹党的民族主义招牌,是利用群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情绪,煽动民族复仇主义,为纳粹党建立独裁统治和对外侵略扩张而服务。希特勒的种族主义鼓吹日耳曼民族是高贵种族、优秀种族,犹太人是劣等种族,是最危险,有害的,必须灭绝,借以煽动种族狂热,以达到实现其政治野心的目的。3、日本一战后的社会动荡催生出日本法西斯思潮。东条英机、冈村宁次等日本军人,试图以天皇为中心,建立军事独裁体制。当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日本经济时,法西斯分子认为,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