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士)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基础知识3_第1页
初级(士)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基础知识3_第2页
初级(士)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基础知识3_第3页
初级(士)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基础知识3_第4页
初级(士)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基础知识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级(士)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基础知识-3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A1型题{{/B}}(总题数:38,分数:82.00)

1.下列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描述,正确的是

・A.骨髓涂片中可见病理性浆细胞

•B.血尿酸升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C.尿B-J蛋白(-)即可排除本病

•D.多发性骨髓瘤的突出症状是广泛性出血

•E.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浆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是外周血瘤细胞230%,绝对值力3X109/L

(分数:2.00)

A.V

B.

C.

I).

E.

解析:[解析]骨髓穿刺中病理性浆细胞>30%,是诊断骨髓瘤的主要标准之一。

2.关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血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明显增局

•B.红细胞数目明显增加

•C.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

•D.血小板减少

•E.血细胞比容明显增加

(分数:2.00)

A.

B.

C.

D.V

E.

解析:[解析]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血小板数目常增加。

3.关于骨髓纤维化的诊断,必备条件为

•A.脾大

•B.贫血

•C.外周血出现幼红、幼粒细胞

•D.骨髓穿刺干抽或显示骨髓增生低下

•E.骨髓活检病理学显示网状纤维或胶原纤维明显增生

(分数:2.00)

A.

B.

C.

D.

E.J

解析:[解析]骨髓活检对于诊断骨髓纤维化是必需的,其他选项不是骨髓纤维化所特有。

4.对恶性组织细胞病具有诊断价值的是

•A.吞噬性组织细胞和单核样组织细胞

•B.单核样组织细胞和淋巴样组织细胞

•C.多核巨组织细胞和异常组织细胞

•D.单核样组织细胞和异常组织细胞

•E.吞噬样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组织细胞

(分数:2.00)

A.

B.

C.V

D.

E.

解析:[解析]多核巨组织细胞和异常组织细胞对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是必需的,而其他类型的组

织细胞在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中也出现。

5.白细胞减少症时,白细胞总数持续

•A.<3X109/L

•B.<2X107L

•C.<1.5X107L

•D.<4X109/L

•E.<0.5X107L

(分数:2.00)

A.

B.

C.

D.J

E.

解析:[解析]白细胞减少的定义是白细胞总数V4Xl(y7L。

6.血小板聚集是指

•A.血小板与血管内皮下组织的相互黏附

•B.血小板与其他异物表面的相互黏附

•C.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黏附

•D.血小板与白细胞之间的相互黏附

•E.血小板与红细胞之间的相互黏附

(分数:2.00)

A.

B.

C.J

D.

E.

解析:[解析]血小板聚集就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黏附,是形成血小板血栓的基础。

7.参与血小板聚集的主要因素有

•A.纤维蛋白原、GPIb/IX复合物、胶原

•B.纤维蛋白原、GPIIb/Hla复合物、胶原

•C.纤维蛋白原、GPIa/Ila复合物、Ca‘

•D.纤维蛋白原、GPIIb/IHa复合物、Ca21

•E.纤维蛋白原、GPIb/IX复合物、Ca2t

(分数:2.00)

A.

B.

C.

D.V

E.

解析:[解析]血小板聚集需要纤维蛋白原、GPHb/HIa复合物和Ca。三要素缺一不可。

8.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始动因子是A.凝血因子VUIB.凝血因子IXC.凝血因子XID.凝血因子刈E,凝血

因子二](分数:2.00)

A.

B.

C.

D.J

E.

解析:[解析]内源性凝血途径是从因子刈的激活开始的,激活原因多为血管损伤,内皮下胶原暴露。

9.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是因为

•A.凝血因子n的释放

•B.组织因子(TF)的释放

•C.纤维蛋白原的活化

•)【.激肽释放酶原(PK)的活化

•E.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的活化

(分数:2.00)

A.

B.V

C.

D.

E.

解析:[解析]外源性凝血途径是从组织因子(TF)的释放开始的。

10.正常止血过程取决于

•A.血小板的质和量及血管壁的正常

•B.皮肤的完整性和凝血因子的正常

•C.血小板的质和量、血管壁和凝血因子的正常

•D.血小板的质和量、凝血因子的正常

•E.凝血因子,骨髓、血小板的质和量的正常

(分数:2.00)

A.

B.

C.J

D.

E.

解析:[解析]生理正常止血依赖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的正常、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以及凝血因子

含量的正常。

11.正常情况下,不存在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是

•A.凝血因子MU

•B.凝血因子VII

•c.凝血因子ni

•D.凝血因子IX

•E.凝血因子I

(分数:2.00)

A.

B.

C.J

D.

E.

解析:[解析]凝血因子HI又称组织因子,广泛存在于全身各组织中,是正常情况下唯一不存在于血浆中

的因子。

12.属于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主要包括

A.FI1,FV、FVD、FX

B.FVDI、FIX、FXKFX1I

C.FI、FV、FVUKFXI1

D.FI、FI【、FVII、Fvm

E.Fill.FV、FVllkFIX

</

(分数:2.00)

A

B

C

D

E

解析:[解析]FVm、FJX、FXI、FXU是参与内源性凝血主要的凝血因子。

13.为凝血因子(FlXa、FVIlla、FVa)的活化提供磷脂催化表面的是

oA.PF4

oB.PF3

oC.血小板球蛋白)

oD.红细胞膜

oE.白细胞膜

(分数:2.00)

A.

B.J

C.

D.

E.

解析:[解析]血小板因子3(PF3)提供反应磷脂表面。

14.共同凝血途径是指

oA.由FXII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oB.由TF的释放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oC.由FX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oD.由PK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oE.由HMWK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UL

(分数:2.00)

A.

B.

C.V

D.

E.

解析:[解析]共同凝血途径从FX的激活开始,最终形成由纤维蛋白单体交联成的不

可溶的纤维蛋白凝块。

15.活化蛋白C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激活纤溶系统

■B.抑制FXa与血小板膜磷脂的结合

■C.灭活FVa和FVllla

■D.增强ATTH与凝血酶的结合

■E.灭活凝血酶和纤溶酶

(分数:2.00)

A.

B.

C.

D.

E.J

解析:[解析]凝血酶参与蛋白C的活化,活化蛋白C不能灭活它和纤溶酶。

16.新鲜血浆所包含的凝血因子是

■A.除FUI外的全部凝血因子

■B.除FI外的全部凝血因子

■C.除FH、FVD外的全部凝血因子

■)【.除FIX、FXI外的全部凝血因子

■E.全部凝血因子

</UL

(分数:2.00)

A.V

B.

C.

D.

E.

解析:[解析]FHI存在于组织中,血浆中不存在。

17.纤溶酶原(PLG)可通过三条途径被激活为纤溶酶(PL),它们是

■A.内激活途径、外激活途径和共同途径

■B.内激活途径、外激活途径和外源激活途径

-C.原发性激活途径、继发性激活途径和共同途径

-D.内源性激活途径、外源性激活途径和继发性激活途径

-E.内源性激活途径、外源性激活途径和原发性激活途径

(分数:2.00)

A.

B.V

C.

D.

E.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纤溶酶原被激活的三条途径。

18.纤溶酶原(PLG)的外源激活途径是指

■A.由血管内皮细胞中的t-PA裂解PLG形成纤溶酶(PL)的途径

■B.由内源性凝血途径裂解PLG形成PL的途径

■C.由外界介入体内的溶栓药物使PLG激活成PL的途径

■D.是继发性纤溶的理论基础

■E.是原发性纤溶的理论基础

(分数:2.00)

A.

B.

C.J

D.

E.

解析:[解析]纤溶酶原的外源激活途径是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

19.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是

■A.纤溶酶原的内激活途径

■B.纤溶酶原的外激活途径

■C.蛋白C系统的抗凝作用

-D.纤溶酶原的外源激活途径

-E.AT-III的抗凝作用

(分数:2.00)

A.

B.

C.

D.J

E.

解析:[解析]纤溶酶原的外源激活途径是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

2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是

■A.共同途径凝血因子筛选试验

■B.DIC确诊试验

■C.内源性凝血因子筛选试验

■D.外源性凝血因子筛选试验

■E.DIC筛选试验

(分数:2.00)

A.

B.

C.J

D.

E.

解析:[解析]APH是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因子及异常抗凝物的筛选试验。

21.关于血小板因子3(PF3),正确的说法是

■A.PF3存在于未被激活的血小板表面

■B.PF3存在于未被激活的血小板a颗粒中

■C.PF3存在于被激活的血小板表面

■D.PF3存在于血小板的致密颗粒中

■E.PF3存在于血小板的溶酶体颗粒中

(分数:2.00)

A.

B.

C.J

D.

E.

解析:[解析]静止血小板的磷脂酰丝氨酸(PS)分布在细胞膜的内侧,当血小

板被激活时,PS翻转向外侧,成为PF3。

22.关于血栓调节蛋白(TM),正确的叙述是

■A.TM由肝脏合成

■B.TM依赖维生素K存在

-C.TM与凝血酶以1:2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

■D.TM由血小板释放

■E.TM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分数:2.00)

A.

B.

C.

D.

E.J

解析:[解析]TM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与凝血酶以1:1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

参与体液抗凝。

23.关于出血性疾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能是由于血管壁的异常导致

■B.由于纤溶活性的增强导致

■C.由于抗凝血活性的减弱导致

-D.由于机体止血、凝血活性的减弱导致

-E.有遗传性或获得性的因素

(分数:2.00)

A.

B.

C.J

D.

E.

解析:[解析]抗凝血活性减弱导致血栓性疾病。

24.应用溶栓药物治疗,应维持

■A.纤维蛋白原低于1.Og/L

■B.纤维蛋白原在1.0-1.2g/L

■C.TT在正常对照的1.5〜2.5倍

■D.PT在正常对照的1.5〜2.5倍

■E.APTT在正常对照的1.5〜2.5倍

(分数:2.00)

A.

B.

C.J

D.

E.

解析:[解析]溶栓治疗的监测指标。

25.一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可净生成三磷酸腺甘(ATP)数为

«A.2个

*B.8个

■C.38个

"D.16个

"E.46个

(分数:2.00)

A.

B.

C.V

D.

E.

解析:[解析]一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可净生成36个或38个三磷酸腺甘

(ATP)«

26.糖酵解过程在细胞中完成的部位是

«A.胞浆

■B.胞核

-C.线粒体

,D.内质网

■E.高尔基复合体

(分数:2.00)

A.V

B.

C.

D.

E.

解析:[解析]糖酵解过程是在胞浆中进行的。

27.下列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糖皮质激素

-D.生长激素

■E.肾上腺素

(分数:2.00)

A.V

B.

C.

D.

E.

解析:[解析]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有两类:一类是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胰

岛素一利”一类是升高血糖的激素,包括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

激素、生长激素等。

28.升高血糖浓度的最重要的激素是

-A.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胰岛素

■D.生长激素

■E.肾上腺素

(分数:2.00)

A.J

B.

C.

D.

E.

解析:[解析]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有两类:一类是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胰

岛素一种;一类是升高血糖的激素,包括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

激素、生长激素等。其中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浓度的最重要的激素。

29.血糖去路不正确的是

■A.合成糖原

■B.氧化供能

-C.转化为非糖物质

■D.转变为其他糖

■E.糖异生作用

(分数:2.00)

A.

B.

C.

D.

E.V

解析:[解析]血糖的去路包括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物质,转变

成其他糖或糖衍生物以及高于肾阈值时随尿排出。

30.酮体是指

■A.B-羟丁酸、乙酰乙酸、乙酸

■B.羟丁酸、乳酸、丙酮酸

■C.柠檬酸、B-羟丁酸、丙酮

■D.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

■E.草酰乙酸、乳酸、丙酮酸

(分数:2.00)

A.

B.

C.

D.

E.

解析:[解析]酮体是胰岛素缺乏时,大量脂肪分解以增加供能,从而使乙酰

乙酸、羟丁酸、丙酮生成增多。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称为酮体。

31.极低密度脂蛋白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

■A.胆固醇

■B.甘油三酯

■C.载脂蛋白

■D.磷脂

,E.葡萄糖

(分数:2.00)

A.

B.V

C.

D.

E.

解析:[解析]极低密度脂蛋白含60%的TG,20%的TC,10%的载脂蛋白。

32.血液中主要携带胆固醇的脂蛋白是

■A.HDL

■B.LDL

"C.VLDL

■D.CM

■E.Lp(a)

(分数:2.00)

A.

B.V

C.

D.

E.

解析:[解析]一般说LDL是血液中主要的携带胆固醇的脂蛋白,可以在肝和

其他组织被LDL受体摄取进入细胞而被直接分解代谢。

33.载脂蛋白BM主要存在于

■A.CM

■B.LDL

"C.VLDL

"D.HDL

,E.FFA

(分数:3.00)

A.

B.V

C.

D.

E.

解析:[解析]不同脂蛋白含不同的载脂蛋白,HDL主要含ap。AI、All;LDL

几乎只含apoBi。。;VLDL除含apoBm外,还含有apoCI、CH、CHI和E。

34.载脂蛋白AI主要存在于

■A.LDL

"B.VLDL

"C.HDL

■D.CM

■E.IDL

(分数:3.00)

A.

B.

C.J

D.

E.

解析:[解析]不同脂蛋白含不同的载脂蛋白,HDL主要含ap。AI、All;LDL

几乎只含apoB.oo;VLDL除含apoBm外,还含有apoCI、CH、CHI和E。

35.胆汁酸的唯一前体是

■A.甘油三酯

■B.胆固醇

■C.胆固醇酯

■D.脂蛋白

■E.糖蛋白

(分数:3.00)

A.

B.V

C.

D.

E.

解析:[解析]胆固醇在维持机体正常功能上是非常重要的,是胆汁酸的唯一

前体,是所有细胞膜和亚细胞器膜上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所有类固醇激素的前

体。

36.对血浆渗透压产生影响较大的蛋白质为

■A.免疫球蛋白

,B.白蛋白

■C.C反应蛋白

■D.纤维蛋白原

,E.转铁蛋白

(分数:3.00)

A.

B.V

C.

D.

E.

解析:[解析]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有

重要作用。

37.前白蛋白的合成部位为

■A.肺

■B.肝

-C.肾

■D.骨髓

■E.脾

(分数:3.00)

A.

B.V

C.

D.

E.

解析:[解析]肝脏为血清蛋白质的主要合成部位,前白蛋白是在肝脏合成

的。

38.血浆特异酶是指

-A.在血浆中发挥作用的酶

■B.在血浆中分解的酶

■C.在血浆中合成的酶

■D.外分泌腺分泌入血浆中的酶

■E.存在于细胞内,分泌入血浆中的酶

(分数:3.00)

A.J

B.

C.

D.

E.

解析:[解析]血清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血浆特异酶,主要是只在血浆中

发挥作用的酶:一类是非血浆特异酶,在血浆中浓度很低,且无功能。

二、{{B}}B题型{{/B}}(总题数:2,分数:18.00)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