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申报书_第1页
成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申报书_第2页
成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申报书_第3页
成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申报书_第4页
成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申报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申报书辅导员工作室名称:“校企合作职业能力培育”辅导员工作室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部制表空缺项要填“无”,数据要准确无误、有据可查。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不得随意增加内容。文字原则上使用小四宋体。复制(复印)1.建设具体内容和发展目标2.建设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和措施3.工作室建设预期成效(实施范围、成果形式、受益学生数及积极影响等)1.目前已开展的工作及成果3.与本项目相关的校内外合作介绍四、建设成果目标一、申报人基本情况负责人姓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工作单位(部门/学院)职称/职务项目中的分工陈建涛管理学院学生科助教、专职辅导员、就业干事校企合作俱乐部日常运营管理、职前培训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建设赵可会药学院学生科助教、专职辅导员优质企业合作信息收集及对外联络、科科研工作段雪峰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科助教、专职辅导员、就业干事非医类专业人才培养调研、科科研工作指导专家工作单位(部门/学院)职称/职务工作领域颜涛管理学院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申报人近三年以来承担的与大学生思政工作相关的主要科研项目项目、课题名称(下达编号)目源项来起讫时间科研经费(万元)负责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构建“专-教-赛”三位一体创新创业基础教育模式的研究-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FDY2019001学校“杏林学者2019年6月18日-2021年6月18日讲师“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双“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实证研究四川省教育厅基地2019年6月18日-2021年6月18日黄泽娟讲师管理学院学生党员服务队“领航行动”成都中医药大学基层党组织党建特色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廖婉副教授“互联网+、大数据”视阈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学校青年教师创新基金2017年9月月承担校级课题数量承担校级以上级别课题数量出版专著数申报人近三年以来指导学生获奖情况比赛时间比赛级别比赛名称指导项目名称获奖情况2018年11月校级冬季运动会集体太极拳第一名2019年9月21日国家级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总决赛一等奖2019年6月省级第十五届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参与指导《四川省试点地区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薪酬现状研究》二等奖2019年6月省级第七届远志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参与指导《四川省试点地区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薪酬现状研究》三等奖申报人近三年获得的支撑工作室建设的育人成果(品牌或荣誉)及影响体现影响体现1.2019年春季学期建设管理学院“青春职场训练营”整合校内及企业资源开设系列培训4场,每场培训参加学生300人,通过培训积极丰富了就业指导第二课堂,并积极学院推进就2.推进与世界500强企业百胜集团合作,2019年9月主持建设“百胜职业体验俱乐部”“百胜职业体验俱乐部”共招募会员85人,将在校内开展系列职场培训,提供企业实习绿卡及实3.2019年推进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校企合作项目2019年12月学校与公司签订共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将从2020年在企业内部开展实习实践相关4.参与管理学院“创业就业训练营”建设院内全体本科生持续开展“青春职场大讲堂”、应届毕业生职业技二、建设目标及实施计划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为大学生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满意就业的关键。“校企合作职业能力培育”辅导员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面向学校非医类大学生的职业方向模糊、职业规划起步晚、职前培训不到位、职业实践不充分等情况,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开放式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形成一体”建设机制,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增强就业指导的靶向性,为学校培养适销对路的非医专业优秀毕业生提供管理经验。一、建设具体内容1.开展非医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育相关研究通过对院内外、校内外、行业内外高校非医类学生就业工作的调研,结合我校非医类学生的就业工作特点以及工作现状,积极探索制定具有成中医特色的非医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培育方案,作为工作室建设的指导。2.校企合作共建“职业体验俱乐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校企共建“职业提升俱乐部”,以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校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展校内主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学生就业在理论、思维和能力上的提升。以企业的用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提升为索引,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3.深度挖掘非医类学生对口就业优质单位,合作共建“职业能力培育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职业能力培训在学院现有院企、院地合作项目基础上,围绕促进学生就业,开展职业能力提升合作育人合作项目,充分挖掘合作单位育人资源,整合校企双方资源,共建职业能力提升实践教学基地,与合作单位共同制定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培育计划并组织实施。4.建设非医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网络共享平台通过理论研究和培训实践,形成非医类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数据库,在院内非医专业学生中形成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扩大非医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覆盖和影响面,形成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工作模式。二、发展目标1.形成一套符合我校非医类学生人才培养规律的校企合作育人职业能力培育模式工作室经过两年的运营,结合学校中医药特色,探寻一套基于校企合作,符合成中医非医类学生人才培育规律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模式具有可复制性与推广性。工作室探寻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是单一模式、静止模式,而是针对院校、企业、学生特点的动态发展复合型模式,在现有的“订单”式模式、“参与”式模式岗实习”式模式、“企业家讲座”式模式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全面的探讨校企深度合作,形成一套科学、精准、全面的校企合作模式。力争工作室成员申报厅局级以上相关研究项目,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2-3篇。2.建设2-3个校企合作指导下的“职业体验俱乐部”在管理学院现有校企合作基础上,针对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增建2-3个“职业体验俱乐部”,以企业为主导,实行学生团队管理模式,开展体现企业文化及用人价值需求的主题教育活动,立足管理,辐射全校,有效提升非医类学生参与职业体验提升的兴趣和参与度。3.建设2-3个校企合作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基地,按照非医类学生职业能力培育计划开展培训在管理学院现有校企合作基础上,再建2-3个实践教学基地,立足管理学院学生,辐射其他非医学生,按照拟定的培育计划,开展职业能力提升培训。两年拟直接参与培训1000人,间接辐射影响2000人。辅导员可在实践教学基地挂职锻炼,增强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力,着力培养专家化的辅导员。4.建设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扩大建设成果并形成系统性的工作经验。通过建设学生职业能力培育网络信息平台,进一步扩大建设成果的共享范围和覆盖人群,形成具有可复制的经验传播分享平台,带动其他非医类专业共同实现学生的精准就业指导服务。2.建设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和措施一、工作室起步阶段:2020年3月1日—2020年6月30日1.完善工作室基础建设,逐渐形成“设备齐全、场所固定、资料丰富”的基本建设,满足更多的工作室发展需求。2.建立完善工作室制度,包括工作室的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制度、值班制度等,逐渐实现工作室组成人员从“一个人员多种身份”向“专人专岗”等方向发展。3.建设工作室学生助理平台,包括设置岗位、学生培训、建立相关工作制度等。1、梳理整合现有校内外资源,包括专家资源、企业资源等,搭建资源平台。2、开展非医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育相关研究,申请学校、省部级思政类课题,发表论文。3、建设校企合作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基地,以及校企合作指导下的“职业体验俱乐部”并开展活动。三、工作室运作成熟阶段2021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1、建立校企合作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评价机制。2、建设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扩大建设成果,共享校企合作经验及成效。3、总结工作经验教训,结合科研与实践,形成一套符合我校非医类学生人才培养规律的校企合作育人职业能力培育模式。3.工作室建设预期成效(实施范围、成果形式、受益学生数及积极影响等)一、实施范围:立足管理学院,辐射全校1.开展理论研究,形成固化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工作室建设为基础,积极申报上直接受益学生:管理学院三、四年级学生,约1000人。1.促进我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靶向性,有助于形成具有成中医特色的非医类学2.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下,为辅导员参与学生职业能力培育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实践3.以学生就业为目标,有效整合企业资源,有助于学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深度4.特色与创新1.形成“四维一体”的合作育人模式台”的四维一体合作育人模式,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助力精准就业。2.助推就业工作“产-学-研”融合发展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企业资源为推动,开展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科研工作,将高校的理论优势与企业的实训技能有机融合,深入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校企双方可合作进行项目科研,将科研成果融入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发展和就业指导等工作,从而实现产、学、研的融合发展。3.突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行业实现全方位校企人才共育。随着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够将学校传统的专业人才培育方法、就业指导教育教学理念随市场需求导向进行转变,提升校园人才培养对市场人才需求变化的敏锐度,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把企业的专家请进校园,同时利用企业平台培养“双校企人才共育。4.校企合作共建“职业体验俱乐部”和职业能力培育实践教学基地,整合资源协同发展。分类建设职不同业能力提升方向的俱乐部,例如以药企为背景的营销能力提升俱乐部,以服务行业为背景的职场礼仪提升俱乐部;以金融保险行业为背景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俱乐部等等。在保持和鼓励俱乐部特色发展的基础上,实行统一管理,开展俱乐部考评、开展职业就业类竞赛等等,在俱乐部之间形成竞争发展、优势互补的工作氛围。三、建设基础1.目前已开展的工作及成果一、已开展的工作1.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每年积极走访用人单位,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工作。2.积极对接用人单位,共商校企合作相关工作,目前和礼来制药、辉瑞制药、京东、链家等建立良好的面向校企合作的互动关系。二、已有成果1.管理学院已建立3家院级合作俱乐部并面向全校生源开展工作2016年与默沙东西南分公司共建“默沙东校园俱乐部”;2019年与百胜集团共建“百胜职业体验俱乐部”、与阿斯利康共建“阿斯利康校园俱乐部”。2.管理学院已与多家企业合作,并建立实习实践基地2019年管理学院先后与鸿升集团、太平洋四川分公司、平安财险四川分公司、中华财险四川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并在企业内建立实习实践基地。3.成立健康四川研究院,将以此维平台推动各项校企合作项目学校健康四川研究院和管理学院实行“院院合一”管理模式,积极搭建开放、合作、共享研究平台,依托健康四川研究院,整合校内外资源,凝聚校内外专家学者,打造有影响力的科研团队,深入推动卫生健康相关领域跨学科研究,推动大健康领域各项校企合作。2.工作室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介绍企合作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路径和方法,形成校企合作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积2、培训,指教育与指导。工作室邀请专家学者、企业人士等通过课程、讲座、分图1工作室的工作运行机制图3.与工作室建设相关的校内外合作介绍二、校外1.已建立3家院级合作俱乐部2.已建立3家实习实践基地(1)与太平洋四川分公司建立实习实践基地。(2)与平安财险建立实习实践基地。(3)与中华财险四川分公司建立实习实践建基地。3.聘请校外兼职教授指导学生生涯规划及就业工作养园”项目4.建设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1.缺少校企合作非医类大学生职前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室整合已合作企业资源,与企业负责人结合企业用人需求、企业资源、学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建设。2.缺少工作室固定办公地点。拟建设虚拟办公场所,QQ群,利用新媒体开展办公,必要时协调利用图书馆研修室或就业指导中心等已有的办公室场所开展相关工作。四、建设成果目标时间标志性成果数量2021年9月申报省部级思政课题12021年12月完成非医类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育方案12020年6月-2022年6月每年新建企业合作职业能力培育实践教学基地基地2020年6月-2022每年新建校企合作职业体验俱乐2020年6月-2022工作室成员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五、经费预算主要支出内容金额(元)计算依据及理由经费来源(校或院或企业赞助等)发表论文发表论文的版面费工作室专项经费论坛与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企业人士参与论坛,进行讲座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