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物态变化教案_第1页
第二章物态变化教案_第2页
第二章物态变化教案_第3页
第二章物态变化教案_第4页
第二章物态变化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感受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不同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基本特征描述出来。能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2、学会使用酒精灯。3、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能估测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4、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三态特征及温度计的使用教学难点:温度计的读数教学过程一、预习交流:二、互动突破:(一)关于“活动2.1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特征”【要点1】:物质的三态【思考】:通过预习,我们知道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请大家思考一下:冰块是什么状态?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水的三种状态?我们必须学会一种常用的加热工具_______。【要点2】:酒精灯的的使用(演示)【阅读】酒精灯的使用:强调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要点3】:温度【活动】你们在实验中发现,水的三态的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__。【总结】:物质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云、雨、露、雾、霜、雪、雹就是水的状态变化而形成的,它们的形成与温度有关。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讨论】0℃的水和0℃的冰冷热程度是否相同?教室里的学桌和地砖的温度是否相同?【思考】单凭感觉判断得到的结论是否完全可靠?【活动】感受水的温度的高低。【准备】热水、冷水、温水,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再同时放入温水中,回答你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单凭感觉判断得到的结论并不完全可靠。【要点4】:温度计要准确地测量温度,需要使用什么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的构造:玻璃泡、毛细管、刻度、符号。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测量的。测温液体是水银、酒精、煤油。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_____________。(3)待温度计的____________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接触。(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__________。【要点5】:摄氏温标温度计上的标度常采用摄氏温标,标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0C摄氏度的规定: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所使用的温标是摄氏温标,该温标是由瑞典物理学家摄尔西斯首先规定的,它以通常情况下_____________的温度作为0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水_________的温度作为100度,将0度至100度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等份是一个单位,叫1摄氏度,摄氏度用符号0C【分组实验】请同学们先估测冰水混合物、自来水、温水的温度,再练习测量冰水混合物、自来水、温水的温度,并比较两次数据。归纳操作过程:【阅读】课本33—34页温室效应、热岛效应三、总结提升:四、当堂训练:1.今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这一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用到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1);(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根据图所示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情况,提出使用温度计注意事项中的两项:①;②。3.下列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4.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五、课后巩固:1.摄氏温度把的温度规定为O℃,把1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如下图所示,温度计示数是:图1;图2图3;图4;图5图2

2.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3.下列是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步骤,请你将正确的实验顺序填写在横线上A.取出温度计B.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和水充分接触C.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观察它的分度值D.估计被测水的温度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以下温度最接近25℃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人的正常体温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D.高邮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6.一支读数是的体温计,不经过甩,先后测甲、乙、丙、丁四人的体温,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经测量温度计的读数:甲的读数是乙的读数是丙的读数是丁的读数是7.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A.55℃B.50℃8.有以下6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请你按物态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态,包括,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态,包括,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节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教学目标:1、体验蒸发现象,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在蒸发过程中需要吸热的物理本质,了解其应用。2、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记录数据,描绘图像,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3、知道蒸发和沸腾统称为汽化现象,汽化时吸热;与之相反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时放热。4、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重点: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教学难点:利用图像表示物理量变化教学过程:一、预习交流:二、互动突破:【要点1】:汽化【活动】一杯冷水和一杯正在加热的沸水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会出现什么变化?【说明】两杯水都能变少,都从_____态变成了______态,发生了汽化,冷水慢,热水快,汽化的方式不同。【总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思考】:将一团湿布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外表干了,但打开内部还是湿的,这表明了什么?【活动】:让学生在手背上涂酒精并对它吹气,过一会儿,让学生体会,有什么感觉?【质疑】将一支液体温度计插入烧杯内的酒精中,测量出酒精的温度;再把温度计从酒精液体中拿出,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思考】夏天地面上洒一些水,水自然就干了,水蒸发了,感觉凉快了。你能说出蒸发的一些特点吗?【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过程要吸热。【总结】只在液体_______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___________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需要_____________。【讨论】在晒粮食时,要使粮食干得快些,怎么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经验支持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___;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_____;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________。【应用】阅读课本坎儿井,谈谈坎儿井的好处有哪些?(P36页)【演示实验】观察水的沸腾【讨论并记录】1、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有哪些不同?(如:气泡的大小变化,响度的变化,温度的变化)2、水沸腾时发生在液体的什么位置?3、水沸腾时发生的汽化程度如何?4、停止加热,沸腾是否停止?【总结】沸腾是在液体____和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需要_______。【活动】若某次实验一同学测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法可形象描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总结】(1)沸腾前水的温度_______,沸腾时水的温度________。(2)沸腾前水的声音响度____,沸腾时水的声音响度______。(3)水中气泡在沸腾前__________________,沸腾时_________________。(4)停止加热,停止沸腾。【思考】观察水的沸腾图像,你能得到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做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0【请同学们阅读几种液体的沸点表】你们发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液体沸腾需要哪些条件?影响液体沸点高低的因素?【结论】沸腾条件:(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如何缩短本实验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总结提升:四、当堂训练:1.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2.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烧杯内的水不断沸腾,则插在烧杯中的试管里的水将()A.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B.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C.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D.将酒精灯火焰加大,多加热一些时间,可以沸腾At/minBt/minCt/minAt/minBt/minCt/minDt/mint/℃t/℃t/℃t/℃3.如图所示下列是小华同学作出的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4.发送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在火箭发射台的下方有一个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水汽化时要,使周围温度不致太高。5.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①;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外作业:1.在做“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丽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如图甲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她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________有关.小明同学则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且将其中的—滴水摊开,如图乙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明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79899999999⑴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上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⑵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的沸点是℃,你认为沸点不是100℃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植树造林是造福后人的千秋大业,春季植树时总是将大量的侧枝除去,只留很少的枝芽,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小树的__________,从而减少树的水分_______,提高树的成活率;夏季,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纳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所示,仙人掌的针状叶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能够减少水分的__________。5.用如图所示的纸锅_______(能/不能)把水烧开,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蔬菜水果在存放过程中需要减慢水分蒸发,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温B.密封C.摊开D.通风7.天热时,打开电风扇,人感到凉快些,这是因为()A.电风扇吹的是凉风B.空气流动加快,使室内温度降低C.电风扇的风带走了周围的热量D.电风扇的风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所以人感到凉快8.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沸腾需要吸热,而蒸发不需要吸热C.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D.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液体表面发生9.如图所示,甲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装置.(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_______铁圈.因为________________.(2)若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_____,(3)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丙中的(a)、(b)所示,则图______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第二节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液化现象,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2.知道液化要放热.3.知道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都可以使气体液化.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教学重点:液化的两种方法教学难点:对白气、雾、露、雨的形成过程的解释教学过程:一、预习交流:二、互动突破:【要点1】液化【思考】水汽化变成水蒸气。那么,气态水是否可以变成液态水?【活动】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见书)【思考】蒸发皿上放冰块或放温水有什么区别?它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液化:物质由____变为____。液化___热。【分析】(1)自然界的雾与露都是由____________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2)开水冒“白气”;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由________________跑出的_________遇冷液化形成的;(3)棒冰冒“白气”;打开的冰箱门冒“白气”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4)为什么被1000C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100【活动】演示乙醚汽化与液化的实验【结论】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被液化。(2)压缩体积。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如:液化石油气、氧气瓶三、总结提升:四、当堂训练:1.仔细观察,你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因为离壶嘴近的地方温度______(高/低),水蒸气不易______温液化,而距壶嘴远的地方温度_____(高/低),水蒸气容易_______温液化.2.石油气是在__________温度下,利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之液化的.3.牙科医生用金属小平面镜观察诊断牙病的情景.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医生总是先将平面镜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稍微烤一烤,然后才放人口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冬天,同学们在门窗密闭的教室内上课,过一段时间后窗户玻璃变得模糊不清,是因为__________(室内/室外)的水蒸气遇_______(冷或热)玻璃发生了__________。5.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教室空凋,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我的猜想:呈在______________侧(选填“室内”或“室外”)。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现象,________很多热量,使______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使手不会被烫伤.7.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这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_____的缘故。若空气中有大量的灰尘则夜间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会附着在这些灰尘上面,从而形成了__________。8.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D.瓶周围的水蒸气不断液化9.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常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B.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10.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变化情况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露是大量小冰晶吸热熔化成的大量小水珠B.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C.盛夏自来水管“出汗”是水龙头漏水流上去的D.烧水时不断有“白气”冒出属于水蒸气的液化12.总结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种类沸腾蒸发不同点发生部位在液体_____和_____同时发生只在液体______发生剧烈程度_________的汽化现象______的汽化现象发生温度只在_____温度(沸点)下发生在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影响因素气压越大,沸点越____;气压越小,沸点越_____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温度变化沸腾时液体温度___________蒸发时液体温度______相同点都是_____现象,需要_____热五、课外作业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3.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引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A.升华B.液化C.汽化D.凝华4.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5.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影响司机视线。要想尽快消除这些“哈气”。下列方法合理的是()A.冬天,打开暖风B.冬天,打开冷风C.夏天,打开暖R,D.冷风暖风都可以6.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内表面B.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外表面C.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D.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7.(1)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0C、9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现有酒精和水银两种物质,已知酒精和水银的沸点分别是78.5℃和357℃,则他应选用______测温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冰箱的制冷剂先在冰箱内部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_______从而_______冰箱内的热量,然后在外面的冷凝器中由气态变为液态,发生________,将从冰箱内吸收的热量释放出来,起到制冷的作用;第三节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1、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点。4、通过对比,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教学重点:熔化和凝固的实验教学难点:图像反映的信息提取教学过程一、预习交流:二、互动突破:【要点1】熔化和凝固【活动】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蜡烛油滴在纸上。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固态的蜡烛和液态的烛油可以相互转化。说明: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熔化:物质从___态变为____态的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固:物质从___态变为____态的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点2】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活动】冰和蜡烛的熔化利用本节预习题中的表格和图像,你发现冰与蜡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填写在下面的空格中:根据数据和图像总结这两种物质熔化的异同点。固体不同点相同点蜡烛冰【总结】:固体熔化需要吸热。但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有____________的固体叫晶体。如:海波、冰、食盐固体水晶、各种金属等。非晶体:没有__________的固体叫非晶体。如: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等。__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叫熔点。______________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熔化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需要吸热,但温度不断上升。【阅读】课本上一些晶体的熔点【思考】1、哪种晶体的熔点高?熔点是多少?为什么家庭照明用的白炽灯要选钨丝作为灯丝的材料?。2、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铁?为什么?3、水银、酒精、水在室温下都是液态,在—5004、寒冷的南极年平均气温约—500【活动】分析晶体熔化图像。【猜想】晶体熔化的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熔化的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0C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晶体在凝固时要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即有一定的凝固点。非晶体凝固时要放热,温度不断下降。对于同一晶体,_______点和____点是相同的,而非晶体没有_______点和________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凝固的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点3】熔化和凝固的应用1.固体熔化时要_______(吸/放)热.如:高烧病人利用冰袋中的冰___________可以降温;夏天吃冰棒,由于冰棒___________,人感到凉快等.2.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所以凝固是________(吸/放)热过程.如:冬天北方的菜窖里放上几桶水,一旦气温下降,利用水____________提高菜窖的温度,防止蔬菜冻坏等.三、总结提升四、当堂训练:1.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其中_______(A/B)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______℃,在第9min,这种晶体处于________状态.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盛有碎冰块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均匀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也不熔化D.无法判断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3.某种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该图像可以反映()A.蜡的熔化过程B.蜡的凝固过程C.海波的熔化过程D.海波的凝固过程4.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选择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哪个实验小组的方案好?请你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外作业:1.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___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________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某晶体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试分析:(1)这是熔化图像还是凝固图像?(2)这种晶体的熔点是多少?(3)这种物质液态时是什么名称?(4)固液共存的时间有几分钟?3.2008年1月,我国南方出现了罕见的冻雨、雪灾,造成了巨大损失.冻雨是一种过冷却水滴(温度低于o℃),它落到温度更低的物体上时,就可能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这里所说的冻结是一种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冻结过程中要_________热量.4.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鲜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_____(吸收/放出)热量.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B.沸腾放热,蒸发吸热C.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D.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B.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温度不断升高C.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D.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7.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8.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放入一杯A.有部分冰化成水,水变多B.有部分水结成冰,冰变多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有变化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发生9.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10.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磨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B.熔化吸热,汽化放热;C.熔化和汽化都吸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11.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一定不变;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12.小王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1)小王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在图甲中已经描出了三组数据对应的点,请你帮他描出其余八组数据对应的点,并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2)小王同学实验中所用的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被加热的物质放在试管内,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这种加热方法与直接用酒精灯对试管进行加热相比,优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节升华与凝华教学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教学重点:用物理语言解释升华和凝华现象教学过程:一、预习交流:二、互动突破:【要点1】升华和凝华【活动】投影实验步骤:人工造“雪”【分析】当对锥形瓶微微加热时,我们观察到锥形瓶内_____态碘_______(吸/放)热后,直接变成了紫红色的______上升,没有出现液态碘;当停止加热后,我们观察到碘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锥形瓶内壁______(吸/放)热后,直接变成雪花状的_______态碘附着其上,也没有出现液态碘.【结论】升华:物质由_____直接变为______的过程。凝华:物质由_____直接变为______的过程。升华过程__热,凝华过程____热。【要点2】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1、冰花是如何形成的?冰花是附着在窗子玻璃上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用久的白炽灯泡为什么会发黑?用久的日光灯管为什么在两端也会发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于生活中常说的“霜前冷”,你怎么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回忆实验,分析各个状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5、探究干冰粉喷洒在舞台上就形成白雾,那么舞台上的白雾是怎样形成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点3】人工降雨【阅读】《人工降雨》中,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所经历的物态变化的过程。【分析】人工降雨的常用方法之一是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靠干冰的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_(吸收/放出)大量的热,使云层的气温急剧______,这时高空中的水蒸气便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或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下落时,小冰晶又发生了)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三、总结提升四、当堂训练:1.在做碘升华实验时,要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这说明升华时要_______热量,由此可以推断出凝华时要________热量.2.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上面挂了一层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棍上面冒出“雾”,当把它放在玻璃杯里时,玻璃杯的外壁出“汗”,这些“粉”、“雾”、“汗”的出现分别属于什么物态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这一变化中,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和。4.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______(室内/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形成的,此过程要________(吸/放)热.5.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霜是由于气温较_____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雪______需要______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6.冬天,冰冻的衣服在温度低于o℃的房间内也会逐渐变干,这是因为冰发生了______而变成了水蒸气,这个过程要_______(吸/放)热.7.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例子是()A.积雪融化。B.雾、露的形成。C.霜的形成。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8.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熔化,但会逐渐减少,原因是雪发生了()A.蒸发 B.升华 C.凝华 D.凝固9.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华C.汽化D.升华10.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A.(1)(2)B.(2)(4)C.(3)(4)D.(1)(3)11.下列现象中利用升华吸热的是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12.2008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雾凇”.“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小水珠凝固形成的D.小冰晶升华形成的13.舞台上经常采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星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五、课外作业1.在严寒的冬天,挂在室外一直冰冻着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发生了()A.蒸发现象B.熔化现象C.凝华现象D.升华现象2.用久了的电灯泡玻璃内壁会变黑,这是因为灯丝经历了()A.先汽化后凝固B.先汽化后凝华C.先升华后液化D.先升华后凝华3.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儿就不见了B.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天地上出现一层霜C.大堆纸燃烧后,只留下少量的纸灰D.冬天,湿衣服结冰后变干了4.以下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B.初夏,林中白雾弥漫C.清晨,草叶上露珠晶莹D.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5.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B.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D.早晨,室外大雾迷漫6.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铜像.在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华,后升华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7.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右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A.液化、汽化B.汽化、液化C.汽化、升华D.升华、液化8.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B升华C熔化D.汽化9.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B.秋天花叶上的露珠C.冬天早晨地上的霜D.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10.金属在高温、低压下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环境中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金属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金属膜能镀上去的原因是()A.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D.金属凝华到玻璃镜头上11.人工增雨就是:当空中出现了积雨云时,火箭弹发射人云层后喷洒碘化银,喷洒出的碘化银向云层中扩散,每个炮弹中含有2亿个冰核被带到云层中,与云系发生物理变化,逐渐形成降雨。(1)碘化银在云层中迅速________时,吸收大量的热,引起“积雨云”温度_________,导致“冰核”变_______(选填“轻”或“重”),于是形成降雨。(2)某气象部门在做了8次降雨作业后,发现城区气温下降10—11℃第五节水循环教学目标:1、通过对水循环导图的再认识,归纳出物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2、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能够说出各种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3、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各种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4、自觉地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对水的使用有自己的见解,做到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教学重点:总结六种物态变化的概念及吸放热教学过程:一、预习交流:二、互动突破:【要点1】地球上的水循环【活动】见P47水循环图【分析】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______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有的_______成小水滴,有的______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也会______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向地面降落,这就是雨。云中的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雪。冰山上的积雪_____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积雪______后变成水,汇入江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要点2】物态变化在水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水的状态在发生变化时需要吸热还是放热?请你将这些变化以及对应的吸热、放热情况进行归纳,并填写在下表中相应的位置上.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的物体能量________,放热的物体能量__________,这表明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____的转移.【要点3】珍贵的水资源1、水是生命之源2、水资源主要指的是淡水资源3、水资源危机4、水污染【要点4】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采用滴灌代替喷灌、渠灌,避免水嘴滴漏现象。水尽量循环使用,洗脸、洗手用水要适量等。保护水资源的措施:防止水污染、防止水土流失。我们应从小的方面做起,注意节约用水。如随手关闭水龙头、用洗脸水冲厕所、用洗菜水浇花等等。三、总结提升四、当堂训练:1.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时,水会发生各种物态变化:春天,冰雪消融是现象;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这是现象;以上两种物态变化时都热。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特别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而使油污的缘故。2.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的①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热,②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同时伴随着放热。3.推广农田喷灌新技术,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项目之一.利用地下管道输水与传统的土筑明渠输水相比,除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外,还能在输水过程中减少_________和防止________,从而节约水资源.4.自然界的水循环中,地面水进人大气主要通过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升华B.熔化C.沸腾D.蒸发5.某同学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可能会降雨B.在高空水蒸气温度降低到0℃C.太阳光使海洋中的水温上升到100℃D.降雪的时候,空气中一定没有水蒸气6.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地球上的水升腾到高空变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分,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云中的水滴先后要经历转变为水蒸气、小冰晶等过程,才能形成雨落向地面。那么,从云中的水滴到降雨的过程中,水先后经历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汽化、凝固B.升华、凝华、熔化C.汽化、凝华、熔化D.液化、凝固、熔化7.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反映了近几十年来我国河流的水污染日趋严重。“七十年代,淘米做饭;八十年代,浇花灌溉;九十年代,鱼虾绝代。”提高环保意识,防止环境污染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做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可以节约用水B.将城市的生活垃圾回收后在郊区焚烧C.将废旧干电池统一收集,集中填埋D.洗衣服时尽可能使用污染小的无磷洗衣服粉8.自然界关于云、露、雾、霜、雨的成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滴凝华成大量小冰晶形成的B.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雾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小冰晶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D.雨是云层中小水珠聚集成较大水滴,这些水滴从高空落下形成的9.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A.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海B.占地球表面积的7o%C.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D.仅占总水量的3%10.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是()A.任意排放工业废水B.植树造林,修建水库C.大量推广使用农药和化肥D.任意排放生活污水五、课后巩固:1.“节约用水、美化环境、防止污染”已成为每个扬州人的共识.在下面①~③项中,与我市水环境的改善不相符的是()①生活污水排入市河②将生活垃圾倒入市河③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2.清晨,小草上常出现露珠,太阳出来后,露珠又悄然消失.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3.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干了B.寒冷的早晨,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C.南风天,黑板湿润甚至出现小水珠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B.夏天,剥开的冰棒冒“白气”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冬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5.“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6.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草地上的露B.瓦片上的霜C.窗玻璃上的冰花D.冰雪消融汇成小河7.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8.2009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旱灾。(1)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层上的干冰(填物态变化)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2)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9.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学目标:1、巩固常用温度计原理及构造;正确使用温度计。2、巩固汽化和液化的异同点;会用汽化和液化解释一些现象。3、巩固熔化、凝固、升华、凝华的含义及吸放热情况;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固过程的区别。4、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的知识联系起来,并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5、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循环现象,养成节约用水的意识与习惯。教学重点:对基础知识的归纳教学过程:一、预习交流:【知识梳理】:1.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______.2.温度是表示物体的_________,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3.蒸发是液体在______________都能发生的__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4.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汽化现象.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液体沸腾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液化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8.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________,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______(相同/不相同).9.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升华;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华。10.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_____的转移.12.与我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占总水量的_____%.13.雾、露、霜对应的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实验】:1.常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和_______;(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________与被测量的物体充分接触;(3)读数时要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___________相平.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时,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_________(冷/温)水.(2)实验时要注意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描述实验中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景:①水中气泡在沸腾前________,沸腾时___________;②水的声音在沸腾前_________,沸腾时_________;③水的温度在沸腾前_________,沸腾时____________.移去酒精灯时,水是否立即停止沸腾?______________。3.“探究冰、石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1)本实验要观察___________和冰、石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例题突破:例1学过物质热胀冷缩知识后,李扬和同学们分别用不同的材料自制温度计,其中李扬制作的温度计如图1所示,他们规定自制温度计的分度值都是10猜想一:温度计分度值的长度可能与瓶中液体的种类有关;猜想二:温度计分度值的长度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1)请你完成猜想二,并预测这个因素变化时,对分度值有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验证猜想二,请你写出探究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图2例2小明和他的同学们用如图2所示装置做“水沸腾”的实验,结果过了十几分钟水温只有600(1)改进后,小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观察。听到沸腾前声音的响度比沸腾时的响度_______,还看到水中有__________产生,瓶口有________产生。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甲、乙两同学仿照晶体的熔化曲线做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3—(2)当烧瓶内的水沸腾后把酒精灯移开,小明发现水将不再沸腾。他想使瓶内的水重新沸腾起来,请你帮他想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_______(用酒精灯加热除外),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1)图4是(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5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图5图4图3图5图4图3例4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当堂训练:1.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海波的熔化图象是______(填写序号).分析图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2.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A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B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水的温度是℃。AA图ABCD图B3020℃甲乙3040℃3.端午节,小施和小李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施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4.小丽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小丽实验中的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丽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所示。则图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3)小丽还观察到水在沸腾时要继续____(选填“吸”或“放”)热。5.某同学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而上岸后却觉得冷。这是因为()A.人刚上岸,还没有适应岸上的环境B.人体的温度一部分传给了空气C.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热量D.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6.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揭开锅盖后,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A.锅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B.眼镜上有灰尘C.锅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D.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7.铅的熔点是328℃,那么温度是328℃的铅其状态是()A.一定是液态B.一定是固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9.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10.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体温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反映了体温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11.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____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气”)(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_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_℃五、课外作业:1.实验表明,对于外形相同的铜片和铁片来说,铜片的热胀冷缩比铁片强。如图所示,把外形相同的铜片和铁片铆成双金属片。(1)当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向________(选填“铁”或“铜”)片边弯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温度降低时,双金属片向_________(选填“铁”或“铜”)片边弯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题图第2题图第4题2.如图所示是小刚同学自制的温度计,该温度计的制作方法如下:找个小瓶,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入一根细玻璃管,用橡皮塞塞住瓶口。问:(1)这种自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要在细玻璃管上确定出100℃3.南极洲有着一望无垠的冰川,如下是几位同学关于冰川的猜想:A.小丽: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冰川吸热熔化成水;傍晚气温下降,水又凝固成冰川B.小梅: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冰川不能吸热,所以不会熔化成水C.小宁: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冰川吸热,但冰的温度达不到熔点,故不能熔化D.小高:不管是白天还是傍晚,冰川的温度始终是0你支持哪一位同学的猜想?请简要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上面表格中几种物质的熔点表,回答如下问题:(1)请你总结出两个重要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电灯的灯丝是选“钨”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真金不怕火炼”这句话包含有什么样的物理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兰为了探究是不是能用凝固的方法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把酒精分离出来。第一次实验:将12.5ml的酒精与12.5ml的水组成混合液体,放入冰箱内,观察到在冰箱能达到的最低温度-8℃时,混合液有没有凝固。第二次实验:将12.5ml的酒精与50ml的水组成混合液体,放人冰箱内,观察到在-8℃第三次实验:将12.5ml的酒精与75ml的水组成混合液体,—8℃第四次实验:将12.5ml的酒精与750ml的水组成混合液体—4℃时,合液开始凝固,但酒精没有从中分离出来。通过阅读小兰的探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仔细想想,小兰是否能用凝固的方法将酒精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___________(2)在水中添加酒精对水的凝固点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