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 第四节 抗真菌药物_第1页
药物化学 第四节 抗真菌药物_第2页
药物化学 第四节 抗真菌药物_第3页
药物化学 第四节 抗真菌药物_第4页
药物化学 第四节 抗真菌药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抗真菌药物(AntifugalDrugs)1抗真菌药真菌感染多见皮肤、指甲等浅表部成癣免疫功能低下、重感染、重创等大量用抗生素,易产生二重感染,多见真菌感染,是深部感染。2抗真菌抗生素合成抗真菌药氮唑类咪唑类三氮唑类非氮唑类代表药分类3一、抗真菌抗生素第四节抗真菌药物antifugalsdrugs

抗真菌抗生素

12345非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

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

灰黄霉素(griseofulvin)西卡宁(siccanin)

制霉菌素(nystatin)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B)曲古霉素(trichomycin)

4四、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的典型药物第四节抗真菌药物antifugalsdrugs制霉菌素nystatin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B

5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结构特征:亲脂大环内酯环

4-7个共轭双键的发色团

有独特的亲水和亲脂区域性质:性质不稳定(含有共轭多烯),可被光、热、氧等迅速破坏作用机制: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结合,损伤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菌细胞内钾离子、核苷酸、氨基酸等外漏,破坏正常代谢而起抑菌作用。6五、唑类抗真菌药物第四节抗真菌药物antifugalsdrugs唑类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分子中有含有两个或三个氮原子的一个五元芳香环。并通过N1连接到一个侧链上,在侧链至少含一个芳香环。依据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三个氮原子,可分为咪唑类和三唑类1.咪唑类抗真菌药物

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噻康唑clotrimazoleeconazolemiconazolesertaconazole7五、唑类抗真菌药物第四节抗真菌药物antifugalsdrugs咪唑类抗真菌药物

优点:克霉唑(clotrimazole)、益康唑(econazole)和咪康唑(miconazole)体外有较高的活性,有广谱的抗真菌病原体作用。缺点: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静脉给药时产生较高的毒副作用,另外该类药物亲脂性比较强,和血浆蛋白有较高的键合能力,难以治疗深度真菌感染。措施:对噻康唑进行结构改造,在其结构中引入了含有极性基团的烷基、苯基和杂环替代氯代噻吩结构,以降低化合物的亲脂性,得到第一个可口服的咪唑类抗真菌药物酮康唑(ketoconazole)。酮康唑对代谢比较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较好,亲脂性也比较低,而产生较高的血浓度8五、唑类抗真菌药物第四节抗真菌药物antifugalsdrugs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

氟康唑(fluconazole),具有广泛的抗真菌谱,口服和静脉注射对各种动物真菌感染有效。体外无活性,但体内抗真菌活性是ketoconazole的5~20倍。特点:与蛋白结合率较低生物利用度高可穿透中枢应用:治疗深部真菌感染首选药物氟康唑(fluconazole)9伊曲康唑(itraconazole)化学结构与酮康唑基本相似,但在体内、外抗真菌作用酮康唑强。除了能治疗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外,对烟曲霉也有抑制作用。伊曲康唑口服吸收好,脂溶性比较强,在体内某些脏器,如肺、肾及上皮组织中浓度较高。但是与蛋白结合率较高。伊曲康唑在体内半衰期约为20h。用药2~4周后半衰期约为30h,在体内代谢产生羟基伊曲康唑,活性比伊曲康唑更强,但半衰期比伊曲康唑短。

五、唑类抗真菌药物第四节抗真菌药物antifugalsdrugs10五、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第四节抗真菌药物antifugalsdrugs甾醇是构成真菌和哺乳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同时对细胞膜上酶和离子转运蛋白的功能执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真菌与哺乳动物之间的区别是哺乳动物细胞膜的甾醇是胆固醇,而真菌中则是麦角甾醇。所有的唑类药物都通过抑制14α-去甲基化来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唑类药物的N原子可以与真菌CYP450酶的辅基亚铁血红蛋白上的亚铁离子形成络合键,唑类抗真菌药的其余部分与辅基蛋白结合并相互作用,抑制了CYP450酶的脱14α-甲基过程,其结果是使聚集到真菌细胞膜的甾醇依然带有甲基基团。这些甾醇没有正常的麦角甾醇所具有的准确的形状和物理特性,导致膜的渗透性改变,发生泄漏,并使膜中蛋白的功能失常,从而导致真菌细胞死亡。11六、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构效关系第四节抗真菌药物antifugalsdrugs(1)分子中的氮唑环(咪唑或三氮唑)是必需的,咪唑环的3位或三氮唑的4位氮原子与血红蛋白铁原子形成配位键,竞争抑制酶的活性,当被其他基团取代时,活性丧失。比较咪唑和三氮唑类化合物可以发现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治疗指数明显优于咪唑类化合物。(2)氮唑上的取代基必须与氮杂环的1位上的氮原子相连。(3)Ar基团上取代基中苯环的4位取代基有一定的体积和电负性,苯环的2位有电负性取代基对抗真菌活性有利。(4)R1、R2上取代基结构类型变化较大,其中活性最好的有两大类——R1、R2形成取代二氧戊环结构,成为芳乙基氮唑环状缩酮类化合物,该类药物的抗真菌活性较强,但由于体内治疗时肝毒性较大,而成为目前临床上首选的外用药;R1为醇羟基,代表性药物为fluconazole,该类药物体外无活性,但体内活性非常强,是治疗深部真菌病的首选药。(5)该类化合物的立体化学:氮唑类抗真菌药对立体化学要求十分严格,情况是在3-三唑基-2-芳基-1-甲基-2-丙醇类化合物中,(1R,2R)立体异构与抗真菌活性有关。

12七、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典型药物第四节抗真菌药物antifugalsdrugs化学名:a-(2,4-二氟苯基)-a-(1H-1,2,4-三氮唑-1-基甲基)-1H-1,2,4-三氮唑-1-基乙醇

a-(2,4-difluorophenyl)-a-(1H-1,2,4-triazol-1-ylmethyl)-1H-1,2,4-triazole-1-ethanol氟康唑fluconazole13fluconazole是以三氮唑替换咪唑环后,得到的抗真菌药物。它与蛋白结合率较低,且生物利用度高并具有穿透中枢的特点。fluconazole对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及其他念珠菌、黄曲菌、烟曲菌、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等有抗菌作用。fluconazole对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有高度的选择性,它可使真菌细胞失去正常的甾醇,而使14a-甲基甾醇在真菌细胞内蓄积,起到抑制真菌的作用。fluconazole在尿中大量以原形排泄,胃的酸性并不影响其吸收。fluconazole口服吸收可达90%。空腹服药,1~2h血药浓度达峰值,其t1/2约为30h,在所有体液、组织中、尿液及皮肤中的药物浓度为血浆浓度的10倍,在唾液、痰、指甲中的浓度与血浆浓度相近,脑脊液中浓度低于血浆,为0.5~0.9倍。七、唑类抗真菌药物氟康唑的性质和药代第四节抗真菌药物antifugalsdrugs14七、唑类抗真菌药物氟康唑的合成第四节抗真菌药物antifugalsdrugs15八、其他抗真菌药物第四节抗真菌药物antifugalsdrugs

萘替芬特比萘芬布替萘芬naftifineterbinafinebutenafine烯丙胺类抗真菌药物对真菌的角鲨烯氧化酶有高度选择性抑制作用,使真菌细胞膜形成过程中的角鲨烯环氧化反应受阻,破坏真菌细胞膜的生成,进而产生杀死或抑制真菌作用16八、其他抗真菌药物第四节抗真菌药物antifugalsdrugs阿莫罗芬amorolfine

阿莫罗芬(amorolfine)对曲霉和青酶等非着色丝状菌以外的所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