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试题大气_第1页
地理高考试题大气_第2页
地理高考试题大气_第3页
地理高考试题大气_第4页
地理高考试题大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地球上的大气

(2014安徽卷)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

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

27-28题。

27.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

【答案】B

【解析】因受北部秦岭山脉和西部横断山脉的影响,我国亚热带范围变化西南部分分布较小,

选B正确。

28.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答案】D

【解析】由于我国冬季风势力强,影响范围广,是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低,导致亚热带位

置偏南。选项D正确。

(2014年北京卷)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图2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

候舒适度的月变化。读图,回答第3题。

城市口舒适园较舒适图较不舒适留不舒适

北京解麟籁测I::。;梅裕洲

乙|b:r•三瞬姿:讣::f;::1|

图23、甲、乙、丙分别是

A,贵阳、西安、长春B、昆明、海口、哈尔滨

C、兰州、上海、沈阳D、南宁、武汉、石家庄

【答案】B

【解析】甲地全年都比较舒适,特别是夏半年,因昆明四季如春,夏季因地势较高,气候凉

爽,所以最舒适;乙地冬季舒适,夏季不舒适,表明该城市位于我国南方,夏季气温太高,

冬季气温适宜,应该是海口;丙地城市夏季舒适,冬季不舒适,表明该城市位于我国北方,

夏季气温较高,冬季寒冷,应为哈尔滨。故选B。

(2014安徽卷)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图II示意世界大洋海面

年平均热收支随维度的变化。读图完成33题。

Q/(Wm-2)Q/(Wm2)

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一气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

A.Q4、Ql、Q3、Q2B.Q3、Q4、Q2、Q1

C.Q3、Ql、Q2、Q4D.Q2、Q3、QI、Q4

【答案】B

【解析】由于长江的流水堆积作用,在凸岸形成沙山,后又受风力的侵蚀作用,在沙山上形

成垄槽相间地形。选项B正确。

(2014福建卷)图5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随纬度

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9~10题。

高度/km7月1月

12

西风风速

8>10、

东贡最速

北纬75°60"45"30°15"0’15"30°45°60=75’北纬

纬度

图59.图

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0.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A.气温分布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D.洋流分布

【答案】:9.B10.D

【解析】:

9.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本题图表阅读的关键是要找到①②③④各地1月和7月

的对应点。图示①地纬度约为60°N,7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10m/s,1月风向为西风,

风速为5-10m/s;②地纬度约为20°N,7月风向为东风,风速为5m/s,1月风向为西风,

风速为10-I5m/s;③地约为5°N,7月风向为东风,风速为10m/s,1月风速Om/s;④地约

为50°N,7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15-20m/s,1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20m/s;所以通过

比较②地的风向和风速变化最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0.图示反映全球风速和方向随纬度的变化。选项中与风速、风向变化密切相关的洋流分布,

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大气运动。低纬度地区主要为东风,洋流向西流;②地风向随季节发

生变化,所以形成季风洋流;中纬度地区为西风,形成西风漂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014年北京卷)图3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第4、5题。

1

1

-8

-0

-•

F

移动路径

4、气旋

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5、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

C、极地东风D、北赤道暖流

【答案】4、D5、B

【解析】4、①位于大西洋,不会影响南亚地区;②从西南向东北移动;③是自西向东移动,

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而④发源于太平洋低纬度地区,属于太平洋热带洋面,故选D。

5、北太平洋地域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受其影响,从高压流向低压,影响着气旋④的移动路

径;而极地东风位于高纬度地区,北赤道暖流位于赤道附近,且对大气的运动影响最小,故

选B。

(2014江苏卷地理)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

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

【答案】5、B6、C

【解析】5、读图可以看出,图中虚线内乙地位于蒙古国境内,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少,

沙源丰富,与其他三地相比,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强劲,更容易发

生沙尘暴,故选B。

6、读图可以看出该锋线位于低气压中心西侧,形成的是冷锋系统,M地位于冷锋锋线钱,

所以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时气温较低、风力增强、天气转阴,可能出现

降水,气压升高,故答案选C。

(2014山东卷)图4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8-10题。

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答案】:B

【解析工从高空等压面倾斜情况看,甲地高空气压低乙地,故近地面气压高于乙地,近地

面空气从甲流向乙,即从南向北;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风向偏转为

西南风。

9、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

【答案】:C

【解析】:乙地位于600N附近,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应为冷锋。

10、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B、为冬至日

C、日落时区时为18忖D、昼夜等长

【答案】:D

【解析】:甲、乙两经度相同,若同时日出应为春或秋分日。春或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

长。

(2014四川卷)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A.1日17时30分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D.2日9时30分

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A.冷锋过境时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D.高压控制下

【答案】1、A2、D

【解析】1、国际标准时间是0时区的区时,即伦敦时间。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伦敦

在北京西边,区时计算中按“东+西一”的办法,两地时区相差8个小时,所以国际标准时

间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时间是1II17时30分,A对。

2、根据材料,探测器发射时间是12月份,我国正值冬季,此时亚洲大陆正受亚洲高压控制,

所以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高压控制下,D对。冬季我国大陆不受锋面及低于控制,

A、B、C错误。

考点:区时计算、常见天气系统。

B2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3、在图2

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后是

A、台北B、上海C、首尔D、北京

【答案】:D

【解析】: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判断风向时,首先画出过某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

线并指向低压),然后加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向其运动方

向的左侧偏转)、摩擦力,画出该点风向。5月6日14时,风向为东南的城市有北京、上海;

5月7日02时,风向为东北的城市有北京、台北。符合条件的是北京.

4、在图2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B、水资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

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C、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

【答案】:B

【解析】:造成旱灾的原因是水资源不够用(不能满足需要,或供不应求),可以主要从两方

面理解,一是该地水资源短缺,二是该地需水量大。A、C、D仅说出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

B最全面。

(2014浙江卷)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

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

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湿度曲线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①地(北纬29.7°)

第9、10题图

9.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气温要求是220C,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

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10.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9、B10、D

【解析工

9、图上看,②地能够达到连续四个月20°以上,温度条件适宜,但是该地的水分盈亏量<

0,表示降水不足,蒸发旺盛,故选B。

10、①地纬度北纬29.7°,但最高气温在20°以下,最低气温在0。以下,说明该地海拔较

高,可能是青藏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②地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年温差大,可能是温

带大陆性气候,故选D。

(2014海南卷)甲地(位置见图2)气温年变化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4—5题。

4.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D.植被较好

5.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D.受高纬干冷气流控制

【答案】4、B5、B

【解析】4、首先气温年较差大小和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只有纬度较低,甲地冬季气温不

会比夏季降得很多,气温年较差较小,B项符合。

5、5—8月份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副高控制甲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B正确。

(2014上海卷)(九)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

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

林3a情酥

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答案】:D

【解析】:根据气温曲线,7月份气温最低,故在南半球;低温期少雨,高温期多雨,且最

低温度在15℃以上,故排除地中海气候,选D.

21.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

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D.东北信风带

【答案】:A

【解析】: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位于低纬度,降水多是受低压带的控制,故选A.西风带在中

纬度;信风带控制干燥。

22.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A.甲站一乙站一丙站B.甲站一丙站一乙站

C.乙站一甲站一丙站D.乙站一丙站一甲站

【答案】:B

【解析】: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纬度相当的三站,根据气温曲线的高低值判断,甲站

平均温度最低,故海拔最高;乙站均温最高,故海拔最低的;故得答案B.

(2014上海卷)(十)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

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问题。

23.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

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A.准静止锋B.冷锋C.反气旋D.暖锋

【答案】:A

【解析】:题干中提到冷暖空气“势均力敌”,故选A.

24.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A.阴雨连绵B.风和「I丽C.晴雨无常D.暖锋

【答案】:B

【解析】:锋面雨的位置一般在锋面附近的冷气团一侧,而昆明在暖气团控制下,故天气晴

朗,选B。

(2014大纲卷)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

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7〜8题。

8.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B澳大利亚东南部易发森林火灾

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解析】7、甲、乙两地同时看到日出,说明同时位于晨线上。根据日出时当地时间推算:

甲地日出在6时以前,应该是昼长夜短,位于北半球,乙地日出比6时晚,应该是昼短夜长,

位于南半球。根据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应呈东南一西北向,所以甲地

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

8、据上题分析,这段时间是北半球的夏季,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应该是冬春季节,此时墨

西哥湾为夏季,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类似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活动,故选D。

(2014新课标I卷)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

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

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

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

7-9题。

表1

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

灌木植物11.001.001.001.00

植株数量

草本植物11.181.201.211.23

灌木植物11.091.101.121.11

地上生物量

草本植物11.471.551.521.53

灌木植物11.010.990.980.97

地下生物量

草本植物11.211.291.421.58

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

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答案】7.A8,D9.D

【解析】

7.生物量等于地匕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之和,随着时间发展,除了地下生物灌木植物略有减

少,其他都是增加,简单计算可知,生物量为增加,即①对。柱物密度即植株数量,从表中

可知,数量呈递增趋势,即密度增加,即③对。

8.从表直接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发展,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减少,但是草本植物增加,符合

了题目此消彼长的设问。

9.从表中可以看出,地上和地下的灌木植被相加呈减少趋势,草本植被呈增加趋势。

(2014新课标II卷)图4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4,完成10-11题

r河流

湖泊

G2叱)等高线/m

A3764山峰席程/m

图4

io.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①盛行西风②地形抬升③暖流增湿④反气旋控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C.种植园农业D.乳畜业

【解析】地图信息显示该岛纬度大部分位于南纬42°—46°,地处太平洋中,中部山脉海

拔较高(超过3000米)、大致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分布,河流、湖泊众多。

10、南纬42°—46°,地处西风带,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受高达山脉阻挡抬升,形成地形

雨,因此降水丰富。岛屿西南部受西风漂流(寒流)影响较大,而非暖流。反气旋(高压)

控制、降水少,错误。

11、降水丰沛、气候温和(南纬42。-46°,岛屿、气候海洋性强),多山地,适合草类生

长,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最合适。如果能判断出是新西兰,则直接选D。

【考察能力】读图能力(定位、定气压带风带、洋流、判断地形、根据河流和湖泊的数量判

断降水的多少)

【地理原理】降水的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大气环流、洋流、)农业地域类型的

分布

【答案】I0.A、11.D

(2014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海拔高度(m)

图1北京西山地形剖面示意图1在图1中

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

【答案]A

【解析】:先读图名-北京西山地形剖面示意图,图名中有“北京”、“西山地形”、“剖面图”

三个关键词。北京为东亚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甲地为迎风坡,降

水最多;丁地在四地中居东南季风最远,且位于背风坡,所以降水最少。结合给出的四个选

项,A正确

(2014四川卷)图3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读图回答7—8题。

93

7.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河流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天山山脉西部地区,①、③位于伊犁河

谷地,位于西风带迎风坡,西风到达这里所携带的水汽较少,在海拔较高的③处水汽受地形

强烈的抬升作用,形成较多的降水,C对。①地海拔较低,抬升作用弱,所以,A错。②、

④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海洋水汽难以影响到,降水少,B、D错。

(2014广东卷)40.(24分)黑海地处亚欧两大洲的交界地带。历史文化名城伊斯坦布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