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齐河县表白寺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1页
山东省齐河县表白寺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2页
山东省齐河县表白寺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3页
山东省齐河县表白寺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4页
山东省齐河县表白寺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我们的伟大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站起来追梦开始于()A.中华民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A.1842--1870年 B.1911--1939年 C.1919--1947年 D.1921--1949年3.2018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和首次访华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谈时指出,中朝传统友谊是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自缔造和精心培育的,是双方共同的宝贵财富。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瞻远嘱开始了抗美援朝,下列有关这场战争说法不正确的是()A.黄继光、邱少云等人在这场战争中发扬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B.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C.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结束于同一年D.2019年是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6周年4.如图为红色文物“一面布满381个弹孔的红旗”,曾高高飘扬在上甘岭阵地,上写:英勇前进,将红旗插到解放的阵地上。它生动诠释了()A.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敢为人先首创精神C.艰苦创业奋斗精神 D.执政为民奉献精神5.以下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②我国农村彻底废除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③规定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④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6.20世纪50年代初期,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③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B.抗美援朝C.解放西藏 D.大炼钢铁运动8.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9.以下统计图中所示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A.1949年底 B.1956年底 C.1978年底 D.1992年底10.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完成C.新中国的成立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11.2018年3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再次修改。1954年宪法颁布后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1954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成功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还未废止C.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尚未完成12.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8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事。这次会议是()A.中共七大 B.开国大典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政治协商会议13.以下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展示的时代主题是()A.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严重失误 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C.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显著成就 D.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探索中起步发展14.下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民经济走势图,产生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A.土地改革、中共八大 B.中共八大、“大跃进”运动C.“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D.国民经济调整、“文化大革命”15.“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跑步进入共产主义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6.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文章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的会议是()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7.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这充分显示了()A.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 B.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C.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D.独立自主的强大力量18.徐小明同学的爸爸收藏了一份报纸,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列不能作为收藏理由的是,该文章的发表()A.标志着中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C.推动了当时人们思想的解放D.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19.图片记录着历史。以下图片反映的史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小岗村生产队实行“大包干”的合同书②首都群众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③首批公开发行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④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③① D.③②④①20.对联折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泽东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21.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该历史兴趣小组的研究课题是()A.民族团结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祖国统一 D.外交成就2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其中,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组建大型企业集团C.政企分开,自负盈亏 D.增强企业活力2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请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下列事件排序()①人民公社化运动②农业合作化③土地改革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24.以下三幅图片能够反映出我国()A.农村经济改革逐步推开 B.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启 D.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25.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第Ⅱ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一幅图片(如图)材料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毛泽东(1)试给材料一图片拟一个合适的名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国内有何重大意义?(6分)(2)假如你有幸去材料一仪式的现场,你应该前往哪个城市?在现场你将会听到作为代国歌的哪首歌曲?该歌曲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代国歌的?(3分)(3)材料二中的“参战”指参加哪场战争?试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参战的目的。(4分)(4)材料二中的这场战争最终结果如何?试举出这场战争中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两位英雄人物。(4分)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优先发展钢铁、煤炭、电力、飞机、坦克、车辆制造等,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材料三时间1958年1959年1960年1961年我国粮食产量20000万吨17000万吨14350万吨14750万吨(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重要任务?(2分)(2)材料二中局面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6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1960年“左”倾错误使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减少,这期间两次严重的“左”倾错误分别是什么?1961年粮食产量有所回升,原因是什么?(6分)28.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人都有很多路要走,路上难免会有挫折,会走弯路。中国共产党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挫折之路)材料一1978年,邓小平(如图)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题词为:给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转折之路)材料二“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三“(1978年)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光明之路)材料四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说明精神文明是从物质文明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