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一、选择题1.(2023·吉林期末)亚历山大征服波斯之后,基本上沿袭了波斯的行省制,但将行省权力一分为三,当地人担任的总督只管民政,军政和财政另由马其顿人或希腊人管理。同时,行省原有的铸币权也被取消。这些做法旨在()A.促进东西方间的文明交流B.加强对新征服地区的统治C.推广马其顿人的先进制度D.推动帝国商品经济的发展2.(2023·河南周口期末)在中亚兴都库什山两侧发现了相当多的艺术遗物,下图是巴克特里亚(古希腊殖民者建立的希腊化奴隶制国家:今帕米尔以西的阿富汗一带)国王德米特里乌斯时期的钱币(约公元前19—前160年),图中币文为“德米特里乌斯国王”,他戴着大象头饰,象征着他在印度地区的胜利。材料反映了()A.巴克特里亚时期艺术成就高B.希腊化政治统治在中亚得以拓展C.巴克特里亚王国经济的繁荣D.印度遭受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入侵3.(2023·山东淄博期末)亚历山大在文化方面采用的是希腊化政策,即把希腊文化传播和移植到被他征服的地区。为此,他拨了大笔经费,资助各种科学研究,奖励杰出的科学家,兴建文化设施,甚至在希腊影响微弱或者更偏远的地方也有计划且坚持不懈地传播希腊文明。这一做法旨在()A.提供军事征服的思想武器B.加速希腊化时代的到来C.营造国家认同的社会氛围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4.(2023·广东佛山统考)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王朝在埃及的军事、行政、技术等工作主要依赖希腊人。当时的学校教育专注于希腊文化,王朝还授予相关职业者及家属免税特权。这()A.加速民族融合B.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C.体现文化互鉴D.埋下王朝覆灭的伏笔5.(2023·山东名校联考)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以希腊—马其顿联军统帅的身份开始了东征,并且将希腊文化逐渐向被征服地区推广,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虽然西亚、北非这些地区文化都经历了自己的辉煌与繁荣,但特殊的政治环境决定了文化交流中希腊文化的主导地位。据此推断,这一时期被称为“希腊化时代”是因为()A.文化碰撞与交流的结果B.城邦政治较为民主先进C.对先进文化的自然认同D.马其顿人居于统治地位6.(2023·新疆喀什)美国的《华盛顿邮报》曾评价成吉思汗是“千年风云第一人”,其评判标准是“由谁缩小了地球为原则”。这一评价主要基于成吉思汗()A.发动了漠北统一战争B.建立了强盛大蒙古国C.完成了统一全国大业D.发动第一次西征战争7.(2023·安徽亳州期末)从成吉思汗西征到旭烈兀西征,数次大规模军事行动造成了中国与伊朗之间的人口移动。在波斯人来华的同时,亦有大批汉人西迁至伊朗,他们之中既有军匠、医师、工匠,也有民间的手工艺人,还有私属人口和奴仆等。材料说明蒙古西征客观上()A.促进东西方贸易发展B.推动中外文明交流C.导致了大量奴仆存在D.改变伊朗民族结构8.(2023·云南文山校考)当蒙古部落之间的征战结束后,对外征服便开始了。草原游牧生活具有专业化和单一化的特征。游牧部落很少能自给自足,且与定居者的商业交往经常受到农业帝国的限制,而唯利是图的商人与游牧者有着共同的利益,在部落对外征服中他们协调行动,给定居文明以致命打击。由此产生的影响是()A.游牧民族逐步转向定居农耕经济B.蒙古贵族鼓励发展商业贸易C.蒙古帝国发动对农业帝国的征服D.对外征服推广游牧生活方式9.(2023·辽宁丹东期末)1109年到1110年,三座阿拉伯名城被攻陷,法兰克人对城内的伊斯兰教首领、宗教法专家进行了屠杀和放逐,清真寺被亵渎和摧毁;1159年塞浦路斯岛沦陷,侵略者把所有宫殿、教堂及修道院劫掠一空,无法带走的进行焚毁,并大量屠杀宗教人士。这说明()A.战争对文化造成破坏B.战争导致阿拉伯衰落C.战争可推动文明交流D.宗教冲突是战争根源10.(2023·福建南平期末)亚历山大东征期间,在北非至南亚次大陆建立起几十座城市,他用自己的名字将这些城市统一命名为亚历山大里亚,同时还让希腊、马其顿人居留下来,并修建体育馆、运动场和剧场等建筑。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传承西方城市的建设理念B.不断扩展希腊化世界C.彰显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D.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11.(2023·云南大理期末)亚历山大大帝占据波斯后,对波斯帝国原有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在各个地区的总督辖区实行军事、财政与民政三权分离。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A.实现官员之间的制约B.加强对波斯的控制C.适应当地风俗的需要D.建立完善官僚体系12.(2023·湖南郴州期末)考古学家在阿富汗发现一座公元前4世纪末希腊人的城市遗址。城中不仅有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而且保存希腊文的戏剧与哲学方面的手稿。据此可知()A.希腊注重公民素养的全面培养B.亚历山大远征促进希腊文化的扩散C.海外贸易推进欧亚文明的交流D.文明碰撞融合了区域间的不同文化二、综合题13.(2023·山西阳泉统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腓力二世重视教育,他给12岁的长子亚历山大聘请了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为老师,学习哲学、数学、逻辑、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腓力二世死后,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6年继位称王。在此后的13年中,他不但成为全希腊的领导者,更征服了波斯,建立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他和他的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这些希腊城市几乎都在底格里斯河以东,是希腊化世界东部的中枢。在每一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剧场和体育场,而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的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他的部将塞玻古继承了亚历山大的政策,鼓励文化研究,在亚历山大城创建专门收藏文化典籍的缪斯宫,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摘编自赵林《西方文化概论》等材料二在伊萨斯之战后,亚历山大集中精力巩固和整顿新征服的地方,接着挥军南下,不战而取埃及。他把埃及分为两个省,任命埃及人为省长,任命马其顿人为驻守埃及的海陆军指挥官,自己成了有绝对权威的法老,是神的化身。他采用分权的策略,任命多人负责埃及军政及民政事务,因为他认为把全埃及委托给一个人掌握是不妥当的。——色诺芬《远征记》卷三(1)根据材料一,概述亚历山大在传播希腊文化中所起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对埃及进行统治的特点,分析帝国建立所产生的政治影响。14.(2023·安徽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以希腊——马其顿联军统帅的身份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十年征战,亚历山大不仅将原来波斯帝国的版图据为己有,而且有所扩大。从地中海到印度河,从黑海、里海、咸海到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几乎被囊括在亚历山大的帝国之下。虽然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23年突然病逝,但希腊—马其顿人对当地民族的统治格局并没有改变。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希腊化的进程加快了,与东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日益广泛深入。希腊化世界的形成,大大便利和促进了各希腊化王国之间以及它们与周边地区的交往。由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往往大大超出政治统治的区域,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的交通体系。——摘编自杨巨平《亚历山大东征与丝绸之路开通》材料二伊儿汗国建立前,蒙古人在中亚和西亚先后进行两次西征。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后,蒙古帝国在中亚设置达鲁花赤,建立起蒙古帝国的统治权。绰儿马罕西征后,蒙古帝国在波斯委任成帖木儿、诺撒耳、阔儿吉思为最高行政长官。元宪宗蒙哥即位后,蒙古帝国加强对被占领地区的统治,设置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委任阿儿浑负责管理西亚地区,蒙古帝国中央政府与西亚建立起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蒙古帝国在中亚和西亚的早期行政统治一定程度上保护和继承了波斯文化,恢复和发展了呼罗珊残破的社会经济,同时为旭烈兀西征和伊儿汗国的建立打下了政治基础。——摘编自徐良利《论伊儿汗国建立前蒙古人在中亚和西亚的征服和统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突出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蒙古人西征的统治举措,并简析古代战争和文化传播的关系。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一、选择题1.(2023·吉林期末)亚历山大征服波斯之后,基本上沿袭了波斯的行省制,但将行省权力一分为三,当地人担任的总督只管民政,军政和财政另由马其顿人或希腊人管理。同时,行省原有的铸币权也被取消。这些做法旨在()A.促进东西方间的文明交流B.加强对新征服地区的统治C.推广马其顿人的先进制度D.推动帝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根据材料“亚历山大征服波斯之后,基本上沿袭了波斯的行省制,但将行省权力一分为三,当地人担任的总督只管民政,军政和财政另由马其顿人或希腊人管理。同时,行省原有的铸币权也被取消”可知,亚历山大征服波斯,虽然沿袭行省制,但将行省权力进行分割,且军政和财政另由马其顿人或希腊人管理,将原有的铸币权也取消,说明亚历山大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新征服地区的统治,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对新征服地区的统治,没有体现文明的交流,也没有体现推广先进的制度信息,排除A、C两项;材料中的措施,与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2023·河南周口期末)在中亚兴都库什山两侧发现了相当多的艺术遗物,下图是巴克特里亚(古希腊殖民者建立的希腊化奴隶制国家:今帕米尔以西的阿富汗一带)国王德米特里乌斯时期的钱币(约公元前19—前160年),图中币文为“德米特里乌斯国王”,他戴着大象头饰,象征着他在印度地区的胜利。材料反映了()A.巴克特里亚时期艺术成就高B.希腊化政治统治在中亚得以拓展C.巴克特里亚王国经济的繁荣D.印度遭受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入侵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图片正面头戴象鼻盔是巴克特里亚国王头像,背面赫拉克勒斯一手自行加冕,一手持棍棒及狮皮裸体正面站像,币文为“德米特里乌斯国王”,象鼻盔正是德米特里乌斯南征印度胜利的象征。结合材料给的时间与图片中的钱币可知,希腊人的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兴起代表了希腊化政治统治在中亚得以拓展,B项正确;仅仅从图片与材料中得不出艺术成就高,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政治方面,无法得知巴克特里亚王国经济繁荣与否,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是印度遭受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入侵,排除D项。故选B项。3.(2023·山东淄博期末)亚历山大在文化方面采用的是希腊化政策,即把希腊文化传播和移植到被他征服的地区。为此,他拨了大笔经费,资助各种科学研究,奖励杰出的科学家,兴建文化设施,甚至在希腊影响微弱或者更偏远的地方也有计划且坚持不懈地传播希腊文明。这一做法旨在()A.提供军事征服的思想武器B.加速希腊化时代的到来C.营造国家认同的社会氛围D.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解析:根据材料“亚历山大在文化方面采用的是希腊化政策……”可知,亚历山大在新征服地区推行希腊化政策,传播希腊文化,主要目的是营造国家认同的社会氛围,维护统治,C项正确;亚历山大是在已征服的地区推行希腊化政策,并不是为军事征服提供思想武器,排除A项;加速希腊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是亚历山大推行希腊化政策的影响,不是目的,排除B、D两项。故选C项。4.(2023·广东佛山统考)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王朝在埃及的军事、行政、技术等工作主要依赖希腊人。当时的学校教育专注于希腊文化,王朝还授予相关职业者及家属免税特权。这()A.加速民族融合B.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C.体现文化互鉴D.埋下王朝覆灭的伏笔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托勒密王朝在国家统治中过于依赖希腊人,给希腊人特权,固守希腊文化,不能很好地争取本地埃及人的支持和推动民族、文化融合,为之后的覆灭埋下了隐患,D项正确;材料所述措施不利于民族融合,排除A项;加重财政负担与授予免税特权有关,但不能完整体现材料中“依赖希腊人”“专注于希腊文化”等信息,排除B项;材料强调托勒密王朝“专注于希腊文化”,未提及学习借鉴埃及文化,无法体现文化互鉴,排除C项。故选D项。5.(2023·山东名校联考)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以希腊—马其顿联军统帅的身份开始了东征,并且将希腊文化逐渐向被征服地区推广,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虽然西亚、北非这些地区文化都经历了自己的辉煌与繁荣,但特殊的政治环境决定了文化交流中希腊文化的主导地位。据此推断,这一时期被称为“希腊化时代”是因为()A.文化碰撞与交流的结果B.城邦政治较为民主先进C.对先进文化的自然认同D.马其顿人居于统治地位解析:依据“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希腊文化的主导地位”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四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通过十年的征战,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希腊化时代”是因为马其顿通过征服处于统治地位,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特殊的政治环境决定了文化交流中希腊文化的主导地位,而不是文化碰撞与交流的结果,排除A项;希腊民主政治制度只能说符合古希腊雅典等城邦的国情,不能说一定比其他地区的政治制度更具有先进性,排除B项;“希腊化时代”由特殊的政治环境决定,并非对先进文化的自然认同,排除C项。故选D项。6.(2023·新疆喀什)美国的《华盛顿邮报》曾评价成吉思汗是“千年风云第一人”,其评判标准是“由谁缩小了地球为原则”。这一评价主要基于成吉思汗()A.发动了漠北统一战争B.建立了强盛大蒙古国C.完成了统一全国大业D.发动第一次西征战争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成吉思汗发动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剌子模国,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蒙古西征“缩小了地球”,拉近了世界,推动了东西方交流,D项正确;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主要影响蒙古地区,不能体现“缩小了地球”,排除A、B两项;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7.(2023·安徽亳州期末)从成吉思汗西征到旭烈兀西征,数次大规模军事行动造成了中国与伊朗之间的人口移动。在波斯人来华的同时,亦有大批汉人西迁至伊朗,他们之中既有军匠、医师、工匠,也有民间的手工艺人,还有私属人口和奴仆等。材料说明蒙古西征客观上()A.促进东西方贸易发展B.推动中外文明交流C.导致了大量奴仆存在D.改变伊朗民族结构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数次大规模军事行动造成了中国与伊朗之间的人口移动。在波斯人来华的同时,亦有大批汉人西迁至伊朗,他们之中既有军匠、医师、工匠,也有民间的手工艺人,还有私属人口和奴仆等”可知,蒙古西征推动了中国和伊朗间人口的迁移。结合所学知识,人口迁移和战争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中国与伊朗地区的文明交流,B项正确;蒙古西征是军事行为,对东西方贸易造成破坏,排除A项;迁移的人口中存在奴仆,但“大量”的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迁移到伊朗的中国人是否改变伊朗的民族结构,排除D项。故选B项。8.(2023·云南文山校考)当蒙古部落之间的征战结束后,对外征服便开始了。草原游牧生活具有专业化和单一化的特征。游牧部落很少能自给自足,且与定居者的商业交往经常受到农业帝国的限制,而唯利是图的商人与游牧者有着共同的利益,在部落对外征服中他们协调行动,给定居文明以致命打击。由此产生的影响是()A.游牧民族逐步转向定居农耕经济B.蒙古贵族鼓励发展商业贸易C.蒙古帝国发动对农业帝国的征服D.对外征服推广游牧生活方式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蒙古部落之间征战结束后,蒙古帝国开始了对定居文明的战争。因此,C项正确;材料反映蒙古帝国征服农耕文明国家,而不是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经济,排除A项;材料提到商人在游牧部落对农耕国家战争中的作用,但没有涉及蒙古贵族鼓励商业贸易,排除B项;材料反映蒙古对农耕国家的战争,但没有涉及推广游牧生活,排除D项。故选C项。9.(2023·辽宁丹东期末)1109年到1110年,三座阿拉伯名城被攻陷,法兰克人对城内的伊斯兰教首领、宗教法专家进行了屠杀和放逐,清真寺被亵渎和摧毁;1159年塞浦路斯岛沦陷,侵略者把所有宫殿、教堂及修道院劫掠一空,无法带走的进行焚毁,并大量屠杀宗教人士。这说明()A.战争对文化造成破坏B.战争导致阿拉伯衰落C.战争可推动文明交流D.宗教冲突是战争根源解析:根据材料“对伊斯兰教首领、宗教法专家进行了屠杀和放逐,清真寺被亵渎和摧毁……侵略者把所有宫殿、教堂及修道院劫掠一空,无法带走的进行焚毁,并大量屠杀宗教人士”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战争后的屠杀造成了人才、建筑、文化典籍等的巨大损失,这说明战争对文化造成破坏,A项正确;仅据该材料不能得出阿拉伯是否最终因战争而衰落,排除B项;C项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是材料主旨,材料主旨是战争对文化造成破坏,排除C项;战争根源有很多,不仅仅是宗教冲突,且D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10.(2023·福建南平期末)亚历山大东征期间,在北非至南亚次大陆建立起几十座城市,他用自己的名字将这些城市统一命名为亚历山大里亚,同时还让希腊、马其顿人居留下来,并修建体育馆、运动场和剧场等建筑。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传承西方城市的建设理念B.不断扩展希腊化世界C.彰显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D.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东征期间,在征服地区建立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同时让希腊、马其顿人留下修建带有希腊化色彩的建筑,可见此举是为了扩大希腊的影响,B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中亚历山大东征时期的举措是为了扩大希腊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中亚历山大的举措与彰显君主权力无关,排除C项;亚历山大的举措客观上有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的作用,但是材料中亚历山大举措的目的是不断扩展希腊化世界,排除D项。故选B项。11.(2023·云南大理期末)亚历山大大帝占据波斯后,对波斯帝国原有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在各个地区的总督辖区实行军事、财政与民政三权分离。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A.实现官员之间的制约B.加强对波斯的控制C.适应当地风俗的需要D.建立完善官僚体系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对波斯帝国原有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各个地区的总督辖区实行军事、财政与民政三权分离,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占领地区波斯的控制,B项正确;官员之间的制约是方式,而非目的,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对波斯的管理,并未提及适应当地的风俗,排除C项;材料强调对波斯原有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并不能反映建立了完善的官僚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12.(2023·湖南郴州期末)考古学家在阿富汗发现一座公元前4世纪末希腊人的城市遗址。城中不仅有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而且保存希腊文的戏剧与哲学方面的手稿。据此可知()A.希腊注重公民素养的全面培养B.亚历山大远征促进希腊文化的扩散C.海外贸易推进欧亚文明的交流D.文明碰撞融合了区域间的不同文化解析:根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公元前4世纪末,希腊人在阿富汗建立城市,修建希腊风格的城市设施,发展希腊戏剧与哲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远征军有大量的希腊人,他们随着征战在各处定居,传播了希腊文明,而且,亚历山大统治期间推广希腊文化,所以,亚历山大远征促进希腊文化的扩散,B项正确。材料不是关于希腊内部公民的培养问题,是希腊文化扩散到亚洲,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希腊文化扩散到阿富汗是因为亚历山大远征,不是因为海外贸易,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希腊文明的扩散,而不是不同文明间的融合,排除D项。故选B项。二、综合题13.(2023·山西阳泉统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腓力二世重视教育,他给12岁的长子亚历山大聘请了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为老师,学习哲学、数学、逻辑、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腓力二世死后,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6年继位称王。在此后的13年中,他不但成为全希腊的领导者,更征服了波斯,建立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他和他的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这些希腊城市几乎都在底格里斯河以东,是希腊化世界东部的中枢。在每一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剧场和体育场,而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的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他的部将塞玻古继承了亚历山大的政策,鼓励文化研究,在亚历山大城创建专门收藏文化典籍的缪斯宫,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摘编自赵林《西方文化概论》等材料二在伊萨斯之战后,亚历山大集中精力巩固和整顿新征服的地方,接着挥军南下,不战而取埃及。他把埃及分为两个省,任命埃及人为省长,任命马其顿人为驻守埃及的海陆军指挥官,自己成了有绝对权威的法老,是神的化身。他采用分权的策略,任命多人负责埃及军政及民政事务,因为他认为把全埃及委托给一个人掌握是不妥当的。——色诺芬《远征记》卷三(1)根据材料一,概述亚历山大在传播希腊文化中所起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对埃及进行统治的特点,分析帝国建立所产生的政治影响。答案:(1)作用:将希腊文化带到东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2)特点:实行行省制,任用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