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全球新航路的开辟 作业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6课 全球新航路的开辟 作业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6课 全球新航路的开辟 作业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6课 全球新航路的开辟 作业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6课 全球新航路的开辟 作业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全球新航路的开辟作业一、单选题1.有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的实质是国家在重商主义理论指导下追求财富,个人的发财愿望和国家的致富目标结合在一起,造就了重商主义时代的特色。”该观点意在强调地理大发现(

)A.导致商业革命发生 B.是王权和经济发展的结果C.推动经济自由竞争 D.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2.德国思想家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16世纪宗教改革以后“资本主义精神,是指个人把努力增加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为目的活动视为一种尽责尽职的行动,把赚钱本身当作一种目的,当作一种职业责任,被看作是一种美德和能力的表现。”其中与“资本主义精神”史实不相符的是A.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黄金的渴望B.殖民扩展和世界市场的拓展C.持续400余年的黑奴贸易D.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竞争、自由贸易3.“15世纪末,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发展成了君主制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可以集中调配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探险,并有效地保卫新发现的地区,维护其获得的各种利益。”材料意在说明A.葡萄牙最早开始航海探险 B.航路开辟后多国殖民竞争C.多种因素推动地理大发现 D.中央集权助推新航路开辟4.“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马可·波罗对东方富庶的描述A.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B.是西欧进行远洋航行活动的精神动力C.反映了东西方社会的差距D.激起了西欧人到东方寻求财富的欲望5.新航路开辟以前,世界范围内产生的五大区域文明A.接触和交流活跃 B.发展的水平一致C.独立性、分散性特征明显 D.都位于欧亚地区6.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该“心病”的病因是(

)A.资本主义的兴起 B.商品经济的发展C.殖民扩张的兴起 D.宗教改革运动的爆发7.16世纪初,当一名航海家宣布将要远航的消息之后,“大约有一万个‘没有工作’的贵族愿意不领取任何报酬与他一起出海航行”。欧洲的航海热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②“黄金热”的驱使③君主专制政府的鼓励④封建制度的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8.1519年,某葡萄牙航海家率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经过风浪险恶的海峡进入太平洋,于1521年到达菲律宾群岛,因介入当地人的冲突,被杀害,其同伴则继续航行,并于1522年回到了西班牙。本次航行(

)A.证明了地圆学说 B.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C.到达美洲合恩角 D.开辟到北冰洋的航线9.恩格斯说:“世界一下子大了差不多十倍,现在展现在西欧人眼前的已不是一个半球的四分之一,而是整个地球了,他们赶紧去占据其余的七个四分之一。传统的中世纪思想方式的千年藩篱,同旧日的狭隘的故乡藩篱起崩溃了。”促成这一转变的根源是A.封建制度的衰落 B.科技革命的兴起C.人文主义的复兴 D.资本主义的发展10.哥伦布的航行将欧洲人的注意力引向美洲,1513年,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在印第安人的指引下,穿越巴拿马地峡,在一座山顶上看到了烟波浩渺的太平洋。这一发现()A.为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创造了条件 B.有利于达·伽马开辟印欧新航线C.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D.开辟了从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11.1526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下令:每支船队必须携传教士同行,否则不得离港。在士兵或者殖民当局难以延伸的地方,比如说恶劣的自然环境或边远之地,更是要依赖传教士的力量。这说明A.传教活动有助于殖民掠夺扩张 B.传播宗教是殖民者的首要目的C.被殖民地区容易受宗教的影响 D.早期殖民扩张并没有使用武力12.有一位航海家的远航是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进行的,为后来西班牙在美洲的征服和殖民统治奠定了基础。这位航海家开辟的航线是如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13.“那时(15世纪末)的欧洲正如一位作家所描绘的那样,像一个靠他人‘通过墙上的裂缝喂养的巨人’。但是,这位巨人的力量和知识正在增长,牢狱的围墙已不能长久地禁锢住他。”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裂缝”说明东西方商路畅通B.“巨人”仍处于中世纪的黑暗中,丝毫看不到光明C.“牢狱”指的是封建神学的束缚D.“巨人的力量”主要是指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4.墨西哥的征服者迪亚斯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废除了印第安人中间的盲目崇拜和其他令人憎恶的东西之后,上帝保佑了我们的努力,我们给男人、妇女和所有征服后出生的孩子施洗礼,要不然他们的灵魂可能已下到地狱。”这材料说明了新航路开辟的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宗教因素D.技术因素15.历史上,曾在巴西建立殖民地的国家是(

)。A.法国 B.西班牙 C.英国 D.葡萄牙16.1492年10月21日和22日,一群土人涉水而来,拿了一点金鼻栓换了一个鹰铃或一把珠子,“但换的东西如此之少,以致等于说根本就没做什么交易”。该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A.《十日谈》 B.《哥伦布传》C.《麦哲伦航海纪》 D.《葡萄牙帝国在亚洲》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图1:15世纪前欧洲人改进的能抗风浪的多桅帆船

图2:1512年波兰制图师绘制的地图,这张图上日本在墨西哥以西不远图3: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图4:十字标尺,航海者可以确定纬度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1)结合图3及所学知识,简述15—17世纪欧洲人探索海洋,使全球海路大通的历程。(2)运用上面图片及文字信息,讲述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及影响。(要求:按照因果关系、逻辑清晰)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记》: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中世纪晚期的西欧》材料二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得到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哥伦布的遗言》材料三

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1)材料二中哥伦布说“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实际是怎样的?(2)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的“公平交易”?19.请概括两面碑文对麦哲伦的评价,并简要分析出现不同评价的原因。近代菲律宾人在马克坦岛上修建了一座双面纪念碑亭,纪念碑的正反两面分别刻有不同的碑文。一面刻着: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侵略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斐迪南.麦哲伦。拉普拉普成为菲律宾抗击欧洲入侵者第一人。另一面刻着:1521年4月27日,斐迪南.麦哲伦死于此地。此后,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一维多利亚号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行就这祥完成了。三、论述题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16世纪时,伊比利亚国家在欧洲的海外事业中遥遥领先,从东方的香料贸易和美洲的银矿、大庄园和种植园中获得了巨大财富。但是,到这一世纪末,它们却从其各自的领先地位急速倒退,衰落的一个原因在于大批金银财宝源源流入国内,引起了急速的通货膨胀,西班牙的物价大致上涨为北欧物价的两倍。——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主人的极好关切话语,饮茶成了英国人享受悠闲的慢节奏生活的一种方式。英国著名的茶叶研究学者艾伦·麦克法兰甚至说:“中国的茶叶缔造了大英帝国,没有茶叶,就没有英国的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英国的现代文明”。——摘编自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屠杀以及欧洲染病的侵袭,种族几乎灭绝。土著居民劳动力的锐减,又引起罪恶的黑奴贸易,时间长达三四百年。——摘编自李其荣《世界通史》对新航路的开辟,人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它是近代世界的曙光,有人认为它是人类历史的悲歌。结合材料与相关知识,选择合适的历史事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本题材料“地理大发现的实质是国家在重商主义理论指导下追求财富”可知,地理大发现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国家”主要指的是当时的封建民族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等,强调地理大发现是国家支持的结果,B项正确;商业革命是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业和世界市场的一系列新变化,排除A项;重商主义和经济自由相悖,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的作用,并未说明地理大发现对时代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2.A【详解】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激发人们对黄金的渴望,是发生在14-15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前,在资本主义精神出现之前,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殖民地扩展和世界市场扩展都是资本主义为了更多利润而进行的活动,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黑奴贸易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之一,赚钱作为一种美德掩盖了这种血腥贸易的罪恶性,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是为了更多的赚取利润,以体现其自身的美德和能力,故D项与史实相符,排除。【点睛】本题易错项为C。容易可能被题干中的“美德”误导,实际上资本主义精神无关正义和美德。3.D【详解】从材料“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可以集中调配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探险,并有效地保卫新发现的地区,维护其获得的各种利益”可知,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保障并推动新航路的开辟,D正确;AB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C中的“多种因素”属于过度解读,排除。故选D。4.D【详解】马可·波罗关于东方遍地是黄金的说法让西欧人深信不疑,激起了他们到东方寻求财富的欲望。故答案为D项。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排除A项;到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是西欧进行远洋航行活动的精神动力,排除B项;马可·波罗关于东方的描述并非完全真实,C项不能反映,排除。5.C【详解】根据所学,因受限于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生产力的水平,新航路开辟前的五大区域文明,独立性、分散性特征明显,接触少,故C项正确,排除A项;它们各自的发展水平并不一致,排除B项;古埃及文明位于非洲,故排除D项。故选C。6.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5世纪后期(西欧)。据所学知识可知,伴随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西欧对黄金的需求迫切,B项正确;商品经济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的兴起,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逐渐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由材料可知,此时尚未开始新航路开辟,排除C项;宗教改革的时间是16世纪,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A【详解】新航路开辟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推动、“黄金热”利益驱使以及君主专制政府的支持,①②③符合题意,选择A;此时是资本主义发展,排除④。8.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19—1522年(欧洲)。由“1519年……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经过风浪险恶的海峡进入太平洋,于1521年到达菲律宾群岛,因介入当地人的冲突被杀害……1522年回到了西班牙”可知,这是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路线,这次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A项正确;1497-1498年,达·伽马率船队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排除B项;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了美洲南端的合恩角,排除C项;17世纪,俄罗斯人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排除D项。故选A项。9.D【详解】依据“现在展现在西欧人眼前的已不是一个半球的四分之一,而是整个地球了,他们赶紧去占据其余的七个四分之一……”可知新航路开辟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推动欧洲人进行早期殖民扩张,也推动欧洲人思想的解放,而新航路的开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D正确;封建制度的衰落是这一转变的作用而非根源,A排除;科技革命兴起于新航路开辟之后,并非促成这一转变的根源,B排除;文艺复兴运动复兴人文主义,但其产生的根源也在于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C排除。故选D。10.A【详解】巴尔沃亚的发现说明美洲的西面仍是浩瀚的海洋,绕过美洲仍然可以继续向西航行,最终到达东方,这为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创造了条件,A项正确。达·伽马开辟的印欧新航路没有绕过美洲,B项错误。“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是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结果,C项错误。开辟了从太平洋到北冰洋航线的是俄罗斯人,D项错误。11.A【详解】根据材料“……每支船队必须携传教士同行,否则不得离港……恶劣的自然环境或边远之地,更是要依赖传教士的力量”,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传教士对殖民掠夺扩张的重要性,进而说明传教活动有助于殖民掠夺扩张,A项正确;传播宗教是殖民者的重要目的之一,但不是首要目的,排除B项;据材料看不出被殖民地区对天主教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中说的是在士兵或者殖民当局难以延伸的地方,依赖传教士的力量,无法说明早期殖民扩张并没有使用武力,排除D项。故选A项。12.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进行的航海家有两位,一位是麦哲伦,一位是哥伦布,哥伦布横跨大西洋,到达美洲,为后来西班牙在美洲征服和殖民统治奠定基础,对应图中的航线③,故选C;航线①是葡萄牙资助的迪亚士发现好望角,A错误;航线②是达伽马到达印度,B错误;航线④是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D错误。13.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末(欧洲)。材料所示时间为15世纪末,当时新航路尚未开通,欧洲之所以能够冲破牢狱,根本原因就在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项正确;15世纪末,传统的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被阻断,排除A项;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已经看到了近代曙光,排除B项;“牢狱”指的是受自然条件和生产力等方面的限制,限制了欧洲的对外经济交往,排除C项。故选D项。14.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废除了印第安人中间的盲目崇拜和其他令人憎恶的东西”和“给男人.妇女和所有征服后出生的孩子施洗礼”可以看出迪亚斯等人在印第安人中传播基督教,即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宗教因素。故本题答案选C项;ABD与材料无关。考点: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开辟·原因15.D【详解】巴西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D项正确;A、B、C三国均未在巴西建立殖民地,排除。故选D项。16.B【详解】由题干1492年可知是哥伦布与印第安人接触的场景,B项正确;A、C、D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故选B项。17.(1)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远航非洲,发现好望角;l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到达印度,开辟欧洲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航路;1492年哥伦布到达西印度群岛,发现美洲,开辟欧洲到美洲的航路;1519—1522年,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在主要航线之外,还开辟了众多新航线。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7世纪俄罗斯人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在南半球,l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7世纪中期,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2)条件:①西班牙、葡萄牙王室支持海上探险。②西欧人希望通过扩张传播基督教。③15世纪前后,欧洲人造船水平提高,并掌握了测定纬度的技术,使远航开辟新航路成为可能。影响:①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②虽然认知尚有错误,但是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促进了世界各区域文明交流。③推动西方科技文化发展【详解】(1)历程: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历程。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线索“15—17世纪”和图片所示的主要航线,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航线,描述出新航路主航线的开辟历程。15世纪,如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远航非洲,发现好望角;l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到达印度,开辟欧洲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航路;1492年哥伦布到达西印度群岛,发现美洲,开辟欧洲到美洲的航路。16世纪如1519—1522年,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同时在列举主要航线之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罗列主要航线之外的新航线,如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7世纪俄罗斯人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在南半球,l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7世纪中期,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等。(2)条件:根据材料“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葡萄牙王室支持海上探险,同时西欧人希望通过扩张传播基督教;根据图1、图4可知,15世纪前后,欧洲人造船水平提高,并掌握了测定纬度的技术,使远航开辟新航路成为可能。影响:根据材料“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根据图2可知,新航路的开辟虽然认知尚有错误,但是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促进了世界各区域文明交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西方科技文化发展。18.(1)实际:哥伦布到达的是美洲。(2)材料一所述的目的是了解东方风土人情并使东方人皈依基督教;材料二、三说明他们的目的是建立海外殖民地,掠夺黄金。认识:既然西方殖民者图谋扩张和掠夺,并已在美洲的某些地区建立殖民地,强迫殖民地人民纳贡,因此根本不可能存在“公平交易”。【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492年(欧洲)。根据材料“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可判断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2)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5——16世纪(欧洲)。目的:从材料一中“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来总结目的。从材料二中“建立殖民地”“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以及材料三“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来总结目的。认识:从材料三中“获得黄金”等来对比是否是“公平交易”。如:既然西方殖民者图谋扩张和掠夺,并已在美洲的某些地区建立殖民地,强迫殖民地人民纳贡,因此根本不可能存在“公平交易”。19.评价:碑文的一面对对麦哲伦进行了否定,认为他是西班牙的侵略者;碑文的另一面是对麦哲伦的肯定,因为他率领的船队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评价的立场和角度不同。【详解】本题是列举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根据“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侵略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斐迪南.麦哲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