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时练习卷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时练习卷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时练习卷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时练习卷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时练习卷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法治建设的总任务是通过立法建立国家政权组织,司法机关的重要任务是开展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以维护政权和社会秩序。1953年开始,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保障经济建设。这些举措说明()A.我国法治建设开始走向制度化B.法治建设服务于国家的中心工作C.依法治国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D.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法制的完善2.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总纲第二十八条修改如下,这一修改()修改前:“……镇压叛国和其他反革命的活动……”修改后:“……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A.有利于中国法治社会的建立B.彻底完善了社会主义国家法制体系C.强化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D.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变化3.以下表格的信息说明 ()时间表现1982年宪法制定前夕邓小平指出,“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1982年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重新规定,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改为第二章20世纪90年代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到重视,这个时候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了“管理法”的色彩A.法律使人民获得感增强B.依法治国理念不断强化C.社会主义民主基础扩大D.国家关注公民基本权利4.习近平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这一重要论述的意义在于()A.立足历史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C.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D.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标志5.1954年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1982年宪法中不但得到了恢复,而且规定得更加切实和明确。这表明,1954年宪法()A.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B.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C.健全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D.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的基础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后的5年中,各级法院共审结行政案件近50万件,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全国法院行政案件受案数从1992年的27125件,增加到2001年10092件,原告的撤诉率从37.84%下降到32.38%。这说明 ()A.法治建设日趋完备B.“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C.基层民主建设取得成效D.政治体制改革效果突出7.2020年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决定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做出杰出贡献的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的国家荣誉称号。这一决定 ()A.丰富了新时代特色理论体系B.有利于全面提升公民的素养C.利于中国快速战胜重大疾病D.对精神文明建设起推动作用8.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一天之内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七部法律,被法学界称为中国法治史上著名的“一日七法”。这反映了 ()A.我国确定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C.中国的法律建设制度化D.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9.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深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A.人民民主原则B.社会主义原则C.国民平等原则 D.依法治国原则10.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一大批重要的法律法规纷纷出台,主要包括1982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在此前后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这些立法()A.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B.确立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C.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法律保障D.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1.“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A.全国处于混乱状态B.各级党组织受到冲击C.民主政治制度遭破坏D.“左”倾错误的干扰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1954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根据宪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基本法律。这表明,这一时期()A.首要任务是通过立法巩固政权B.初步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体系C.突出落实“依法治国”的理念D.法制建设适应了工业化的步伐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刘少奇多次强调,党的决议,只有经过人民政府的法定机关的宣布,才能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要牢固树立守法意识,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为了“以人民的新法律作依据”执政,我国制订了具有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依据宪法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和重要法令。——摘编自孙泽学、汪茜《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依法执政述论》材料二(中共十二大后)我国的法治建设逐步走上平稳化、正规化……宪政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八二宪法及其四个修正案是我国国家最高政治生活的圭臬。……立足于改革开放这一时代之声的前提下,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满足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需要的民商经济法律制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为代表……在30年时间内,我国先后颁布了两部刑法典,同时又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制定和修改,这同样是针对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新情况而进行的适时立法。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党的十五大更是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之后更是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摘编自张晋藩《法治的脚步:回顾新中国法制60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早在1954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就有人提出过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的前面作为第二章,以示重视公民权利的意见。但当时因为有许多人不同意而未成现实。时间过了28年,我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因而在现行宪法的起草过程中,当又有人提出这样的意见时,终于被顺利采纳了。再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考虑,公民权利自由的内容同宪法总纲第二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规定紧密相连,如果没有每个人的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监督权以及其他的一系列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行使,那么,所谓“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将无从谈起。既然公民行使各项民主权利乃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基础,所以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移作第二章,紧接宪法总纲,这无论在实质上或者在逻辑上都是恰当的。——摘编自许崇德《中国〈宪法〉:人民权利保障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宪法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法治建设的总任务是通过立法建立国家政权组织,司法机关的重要任务是开展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以维护政权和社会秩序。1953年开始,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保障经济建设。这些举措说明()A.我国法治建设开始走向制度化B.法治建设服务于国家的中心工作C.依法治国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D.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法制的完善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任务是建政立制,巩固政权,所以当时的法治建设就是为上述任务服务;1952年底,我国政权建设和巩固任务基本完成,主要任务转为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所以法治建设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以适应上述需要,故B项正确。答案:B2.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总纲第二十八条修改如下,这一修改()修改前:“……镇压叛国和其他反革命的活动……”修改后:“……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A.有利于中国法治社会的建立B.彻底完善了社会主义国家法制体系C.强化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D.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变化解析:宪法修正案将“镇压……其他反革命的活动”改为“镇压……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完善和进步,有利于中国法治社会的建立,故A项正确。B项“彻底”说法错误;题干没有提及中国的政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变化,排除C、D两项。答案:A3.以下表格的信息说明 ()时间表现1982年宪法制定前夕邓小平指出,“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1982年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重新规定,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改为第二章20世纪90年代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到重视,这个时候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了“管理法”的色彩A.法律使人民获得感增强B.依法治国理念不断强化C.社会主义民主基础扩大D.国家关注公民基本权利解析: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强调完善宪法,加强法制建设,保障人民民主;1982年宪法突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0世纪90年代“法”在社会生活、行政管理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现象反映出依法治国理念不断强化,B项正确。“法律使人民获得感增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社会主义民主基础扩大”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错误;“国家关注公民基本权利”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旨,D项错误。答案:B4.习近平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这一重要论述的意义在于()A.立足历史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C.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D.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标志解析:据材料信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可知立足历史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故A项正确;B项并非题干的意义,排除;C项“生活化”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中共十八大上,形成了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D项错误。答案:A5.1954年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在1982年宪法中不但得到了恢复,而且规定得更加切实和明确。这表明,1954年宪法()A.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B.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C.健全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D.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的基础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关键信息在于“1954年”,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故排除A项;“文化大革命”时期是1966年至1976年,故排除B项;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故排除C项。答案:D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后的5年中,各级法院共审结行政案件近50万件,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全国法院行政案件受案数从1992年的27125件,增加到2001年10092件,原告的撤诉率从37.84%下降到32.38%。这说明 ()A.法治建设日趋完备B.“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C.基层民主建设取得成效D.政治体制改革效果突出解析:从材料中给出的史实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之后我国的法治建设日趋完备,故A项正确。答案:A7.2020年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决定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做出杰出贡献的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的国家荣誉称号。这一决定 ()A.丰富了新时代特色理论体系B.有利于全面提升公民的素养C.利于中国快速战胜重大疾病D.对精神文明建设起推动作用解析:2020年8月,国家表彰为抗疫斗争做出杰出贡献的钟南山等人,宣传了正能量,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D项正确。奖励对国家和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不能丰富新时代特色理论体系,A项错误;国家奖励在抗疫斗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与全面提升公民的素养不符,B项错误;国家奖励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不是快速战胜所有重大疾病的重要条件,C项错误。答案:D8.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一天之内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七部法律,被法学界称为中国法治史上著名的“一日七法”。这反映了 ()A.我国确定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C.中国的法律建设制度化D.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解析:从题中“一天之内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七部法律”可知提及的是中国的法律建设制度化,C项正确。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A项错误;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项错误;题中并没有提及公民的法律意识问题,D项错误。答案:C9.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深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A.人民民主原则B.社会主义原则C.国民平等原则 D.依法治国原则解析:材料反映了邓小平强调应坚持加强法制建设,抛弃“人治”,体现的是依法治国原则,故选D项。答案:D10.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一大批重要的法律法规纷纷出台,主要包括1982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在此前后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这些立法()A.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B.确立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C.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法律保障D.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包括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等。材料中的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纷纷出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形成,故D项正确。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中国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法律保障,排除A、C两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排除B项。答案:D11.“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A.全国处于混乱状态B.各级党组织受到冲击C.民主政治制度遭破坏D.“左”倾错误的干扰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表现,而不是原因。答案:D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1954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根据宪法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基本法律。这表明,这一时期()A.首要任务是通过立法巩固政权B.初步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体系C.突出落实“依法治国”的理念D.法制建设适应了工业化的步伐解析:由题干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颁布的这一系列法律、法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工会组织等众多领域,由此可知,此时我国初步形成了法律、法规体系,故B项正确。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是1949年到1952年的首要任务,故A项错误;“依法治国”理念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的,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法律、法规并未具体涉及法制建设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关系,故排除D项。答案:B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刘少奇多次强调,党的决议,只有经过人民政府的法定机关的宣布,才能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要牢固树立守法意识,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为了“以人民的新法律作依据”执政,我国制订了具有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依据宪法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和重要法令。——摘编自孙泽学、汪茜《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依法执政述论》材料二(中共十二大后)我国的法治建设逐步走上平稳化、正规化……宪政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八二宪法及其四个修正案是我国国家最高政治生活的圭臬。……立足于改革开放这一时代之声的前提下,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满足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需要的民商经济法律制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为代表……在30年时间内,我国先后颁布了两部刑法典,同时又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制定和修改,这同样是针对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新情况而进行的适时立法。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党的十五大更是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之后更是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摘编自张晋藩《法治的脚步:回顾新中国法制60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可知,废除国民党旧法律,创制人民的新法律;根据材料一中“制订了具有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可知,从“临时宪法”到颁布正式宪法;结合《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1954年宪法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史实可知,从政治协商会议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改革开放后,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根据材料二中“我国的法治建设逐步走上平稳化、正规化……八二宪法及其四个修正案是我国国家最高政治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