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解答复习试卷(附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解答复习试卷(附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解答复习试卷(附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解答复习试卷(附答案)_第4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解答复习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解答复习试卷(附答案)1.把10kg苹果平均分给7只猴子,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多少千克苹果?每只猴子分到全部苹果的几分之几?2.一盒巧克力共有15块,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得的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得多少块巧克力?3.五(1)班共有15幅书法作品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其中4幅作品从全校135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五(1)班参赛作品占全校参赛作品的几分之几?4.8个好朋友合伙团购了20千克核桃,约定平均分,每人分到这些核桃的几分之几?每人分到多少千克核桃?5.甲、乙两个小朋友爱去图书馆看书,甲每3天去一次,乙每4天去一次,8月1日两人在图书馆相遇,至少再过多少天两人能再次在图书馆相遇?是几月几日?6.1路和107路公交车的起点都在火车站。1路每隔6分钟发一次车,107路每隔8分钟发一次车。早上8:10两路公交车同时发出,下一次同时发车是几时几分?7.一座喷泉由内外双层构成。外面每隔8分钟喷一次,里面每隔6分钟喷一次。中午12:45同时喷过一次后,下次同时喷水是几时几分?8.妈妈在端午节做了70多只粽子,如果每袋装4只,正好装完。如果每袋装6只也正好装完。这些粽子有几只?9.幸福村修一条水渠,第一周修了千米,第二周修了千米,还剩千米没有修。这条水渠全长多少千米?10.一瓶1升的饮料,小刚第一次喝了升,第二次喝了升。小刚两次共喝了多少升饮料?11.小芳做数学作业用了小时,做语文作业用了小时。小芳做这两项作业一共用了多少时间?12.农民伯伯给果树浇水,第一天上午浇了所有果树的,下午浇了所有果树的,剩下的第二天下午要浇完。(1)第一天一共浇了所有果树的几分之几?(2)第二天下午要浇几分之几?13.小军为奶奶选了一份生日礼物(如下图)。(1)礼品盒的体积是()立方厘米。(2)如果用彩纸包装,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彩纸?(3)用彩带捆扎,至少需要多长的彩带?(打结处用了30厘米)14.有一个块长为10厘米,宽为8厘米的长方形纸板。现在在长方形的4个角上,各挖去一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把剩下的部分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那么这个纸盒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是多少?15.化工厂要挖一个蓄水池,蓄水池的长是20米,宽是16米,深是2.5米。(1)这个蓄水池可以存水多少立方米?(2)要在它的四壁和底面铺上瓷砖,铺瓷砖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6.一块长45cm、宽40cm的铁皮,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边长为5cm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用了多少铁皮?它的体积是多少?(如图)17.把一个底面积是64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的长方体铁块,锻造成一个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截面的边长是5厘米,锻造后的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厘米?(耗损忽略不计)18.工人师傅要将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钢锭,铸造成一个长8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体钢锭。铸成的钢锭有多高?19.一个棱长8dm的正方体铁块,把它熔铸成一个长4dm,宽5dm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分米?20.把一个棱长6dm的正方体钢块,锻造成横截面积为8dm2的长方体钢锭。这根钢锭长多少米?21.画出下图中图形向右平移4格的图形,再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22.按要求在下面方格中画出图形。①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②将三角形OA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③将三角形OAB向左平移3格。23.画图。(1)以虚线为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图①的轴对称图形。(2)在方格纸上画出图②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24.(1)画出图①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2)将图②绕C点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3)将旋转后的三角形向石平移5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25.下图是小红用长方体容器做的实验,从里面量这个容器长,宽,她向这个容器里倒了一些水,正好出现左右两个正方形的面(如图①)。小红又将一个土豆放入水中,恰好出现了前后两个面是正方形(如图②),请你计算出该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单位:)26.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小型游泳池,其尺寸如图所示。(1)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长方体水池的棱长之和是多少分米?(3)给池底和四周抹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给池内注入1.5米深的水,注入的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5)有一群孩子从跳台跳入水中,水面上升4cm,则这些孩子所占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27.2019年2月昌江县七叉尼下木棉花开,慕名而来的游客情况统计图。看下图回答问题:(1)这是()统计图。(2)第()个星期的游客人数最多,共()万人。(3)()地游客在第()个星期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万人。(4)你能说说为什么第二个星期和第三个星期游客那么多吗?如果你想去观赏,你会选择什么时候去?说说你的理由。28.看图分析问题。下图是某教育局对该地区城镇和乡村一至五年级近视情况的抽样调查统计图(每个年级抽样调查50人)。(1)从整体情况来看,该地区城镇和乡村学生患近视人数都呈()趋势。相比较而言,()学生患近视人数上升得慢一些。(2)五年级,乡村学生患近视人数是城镇的()。(3)根据本次抽样调查情况,你还有哪些想法或建议。1.千克;【分析】把10kg苹果平均分给7只猴子,求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多少千克苹果,根据平均分除法的意义,用这些苹果的千克数除以猴子只数;把这些苹果的质量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7份,每只猴子分得解析:千克;【分析】把10kg苹果平均分给7只猴子,求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多少千克苹果,根据平均分除法的意义,用这些苹果的千克数除以猴子只数;把这些苹果的质量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7份,每只猴子分得其中1份,每份是这些苹果质量的。【详解】10÷7=(kg)1÷7=答: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千克苹果,每只猴子分到全部苹果的。【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2.;;5块【分析】求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几分之几,用1除以这盒巧克力的总数15,结果写成分数的形式;用巧克力的总数除以平均分给的同学数,求出每个学生分得多少块,再由每个同学分得的块数除以这盒巧解析:;;5块【分析】求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几分之几,用1除以这盒巧克力的总数15,结果写成分数的形式;用巧克力的总数除以平均分给的同学数,求出每个学生分得多少块,再由每个同学分得的块数除以这盒巧克力的总数,结果写成最简分数的形式就是每人分得的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几分之几,据此求解。【详解】(块)5÷15==答: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每人分得的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每人分得5块巧克力。【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除法和分数的意义,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求谁是谁的几分之几,用前者除以后者。3.【分析】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应该用五(1)班参赛作品除以全校参赛作品,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5÷135=答:五(1)班参赛作品占全校参赛作品的。【点睛】本题考查求一解析:【分析】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应该用五(1)班参赛作品除以全校参赛作品,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5÷135=答:五(1)班参赛作品占全校参赛作品的。【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前者除以后者即可。4.;2.5千克【分析】求每人分到这些核桃的几分之几,求的是分率,把20千克的核桃看作单位“1”,用1÷8,即可;每人分到多少千克,求的是具体的数量,用20÷8,即可解答。【详解】1÷8=20解析:;2.5千克【分析】求每人分到这些核桃的几分之几,求的是分率,把20千克的核桃看作单位“1”,用1÷8,即可;每人分到多少千克,求的是具体的数量,用20÷8,即可解答。【详解】1÷8=20÷8=2.5(千克)答:每人分到这些核桃的,每人分到2.5千克的核桃。【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关键明确是将具体的数量平均分,还是把单位“1”平均分。5.12天;8月13日【分析】求他俩再次都到图书馆所需要的天数,就是求3和4的最小公倍数,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所以8月1日再加12天即为他们下一次同时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据此解答。【详解】解析:12天;8月13日【分析】求他俩再次都到图书馆所需要的天数,就是求3和4的最小公倍数,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所以8月1日再加12天即为他们下一次同时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据此解答。【详解】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1+12=13(日),答:至少再过12天两人能再次在图书馆相遇,8月13日。【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他们从8月1日到下一次都到图书馆之间的天数是3和4的最小公倍数,再根据年月日的知识计算日期。6.8时34分【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两辆车从早上8:10同时发出到下一次同时发车所经过的时间是6和8的最小公倍数,据此求出经过的时间,再与一开始的发车时刻相加即可。【详解】6=2×3;8=2×解析:8时34分【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两辆车从早上8:10同时发出到下一次同时发车所经过的时间是6和8的最小公倍数,据此求出经过的时间,再与一开始的发车时刻相加即可。【详解】6=2×3;8=2×2×2;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3×2×2=24;8时10分+24分=8时34分;答:下一次同时发车是8时34分。【点睛】明确两辆车同时发车的两次之间间隔时间是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13时09分【分析】喷泉外面每隔8分钟喷一次,里面每隔6分钟喷一次,要同时喷时,应是8和6的最小公倍数,据此可解答。【详解】8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3×4=2412时45分+24分=13时解析:13时09分【分析】喷泉外面每隔8分钟喷一次,里面每隔6分钟喷一次,要同时喷时,应是8和6的最小公倍数,据此可解答。【详解】8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3×4=2412时45分+24分=13时09分答:下次同时喷水是13时09分。【点睛】本题考查求最小公倍数,明确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8.72只【分析】要求粽子有几只,即求70以内4、6的公倍数,先求出4、6的最小公倍数,再找符合条件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详解】6=2×3,4=2×2,6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2×3×2=12解析:72只【分析】要求粽子有几只,即求70以内4、6的公倍数,先求出4、6的最小公倍数,再找符合条件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详解】6=2×3,4=2×2,6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2×3×2=12。12×6=72(只)答:这些粽子有72只。【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应用两个数的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9.2千米【分析】依题意可知,这条水渠全长=第一周修的+第二周修的+还剩的,据此解答。【详解】++=++==2(千米)答:这条水渠全长2千米。【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解析:2千米【分析】依题意可知,这条水渠全长=第一周修的+第二周修的+还剩的,据此解答。【详解】++=++==2(千米)答:这条水渠全长2千米。【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10.升【分析】将两次喝的升数相加即可。【详解】+=(升);答:小刚两次共喝了升饮料。【点睛】熟练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升【分析】将两次喝的升数相加即可。【详解】+=(升);答:小刚两次共喝了升饮料。【点睛】熟练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小时【分析】根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将做数学作业和语文作业的时间加起来即可。【详解】+=+=(小时)答:小芳做这两项作业一共用了小时。【点睛】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解析:小时【分析】根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将做数学作业和语文作业的时间加起来即可。【详解】+=+=(小时)答:小芳做这两项作业一共用了小时。【点睛】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12.(1)(2)【分析】(1)把第一天上午浇的量和下午浇的量相加,即+;(2)把总量看作单位“1”,即用总量1减去第一天浇的量即可求出第二天下午浇了几分之几。【详解】(1)+=答:第一天一解析:(1)(2)【分析】(1)把第一天上午浇的量和下午浇的量相加,即+;(2)把总量看作单位“1”,即用总量1减去第一天浇的量即可求出第二天下午浇了几分之几。【详解】(1)+=答:第一天一共浇了所有果树的。(2)1-=答:第二天下午要浇。【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加减法,要注意找准单位“1”。13.(1)3000;(2)1300平方厘米;(3)140厘米【分析】(1)礼品盒的体积=长×宽×高;(2)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即可求得;(3)需要丝带解析:(1)3000;(2)1300平方厘米;(3)140厘米【分析】(1)礼品盒的体积=长×宽×高;(2)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即可求得;(3)需要丝带的长度=长×2+宽×2+高×4+打结处丝带的长度,据此解答。【详解】(1)20×15×10=300×10=3000(立方厘米)(2)(20×15+15×10+20×10)×2=(300+150+200)×2=650×2=1300(平方厘米)答:至少需要1300平方厘米彩纸。(3)20×2+15×2+10×4+30=40+30+40+30=140(厘米)答:至少需要140厘米的彩带。【点睛】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14.表面积64平方厘米,体积48立方厘米【分析】根据题意,折成的无盖长方体纸盒的长是10-2×2=6(厘米),宽是8-2×2=4(厘米),高是2厘米。无盖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解析:表面积64平方厘米,体积48立方厘米【分析】根据题意,折成的无盖长方体纸盒的长是10-2×2=6(厘米),宽是8-2×2=4(厘米),高是2厘米。无盖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据此解答。【详解】长:10-2×2=6(厘米)宽:8-2×2=4(厘米)表面积:6×4+(6×2+4×2)×2=24+20×2=24+40=64(平方厘米)体积:6×4×2=48(立方厘米)答:这个纸盒的表面积是64平方厘米,体积是48立方厘米。【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应用。可通过画图理解题意,明确长方体的长、宽、高是解题的关键。15.(1)800立方米(2)500平方米【分析】(1)要求蓄水池可以存水多少立方米,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根据体积公式:V=abh,代入数据即可求解;(2)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个长方体的表解析:(1)800立方米(2)500平方米【分析】(1)要求蓄水池可以存水多少立方米,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根据体积公式:V=abh,代入数据即可求解;(2)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由五个长方形组成,缺少上面,最后计算这五个面的面积,解决问题。【详解】(1)=320×2.5=800(立方米)答:这个蓄水池可以存水800立方米。(2)=320+2×90=500(平方米)答:铺瓷砖部分的面积是500平方米。【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掌握与运用情况。在计算表面积时,要分清需要计算几个长方形面的面积,缺少的是哪一个面的面积。16.1700cm2;5250cm3【分析】用大铁皮的面积减去四个角的铁皮面积,得到做盒子用的铁皮面积;观察图形,发现做成的长方体盒子的长是35厘米、宽是30厘米、高是5厘米,据此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解析:1700cm2;5250cm3【分析】用大铁皮的面积减去四个角的铁皮面积,得到做盒子用的铁皮面积;观察图形,发现做成的长方体盒子的长是35厘米、宽是30厘米、高是5厘米,据此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盒子的体积即可。【详解】45×40-5×5×4=1800-100=1700(cm2)(45-5×2)×(40-5×2)×5=(45-10)×(40-10)×5=35×30×5=5250(cm3)答:这个盒子用了1700cm2的铁皮;它的体积是5250cm3。【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宽乘高。17.24厘米【解析】【详解】64×4÷(5×5)=10.24(厘米)解析:24厘米【解析】【详解】64×4÷(5×5)=10.24(厘米)18.9分米【解析】【详解】6×6×6÷8÷3=9(分米)答:高是9分米解析:9分米【解析】【详解】6×6×6÷8÷3=9(分米)答:高是9分米19.6分米【分析】把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长方体,只是形状改变了,体积没有变,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求高即可。【详解】8×8×8=512(立方分米)512÷(4×5)=512÷20=25.6解析:6分米【分析】把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长方体,只是形状改变了,体积没有变,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求高即可。【详解】8×8×8=512(立方分米)512÷(4×5)=512÷20=25.6(分米)答:这个长方体的高是25.6分米。【点睛】理解正方体铁块熔铸成长方体,体积没有改变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20.7米【分析】将正方体钢块锻造成长方体钢锭时,体积不变。根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先求出正方体钢块的体积,也是长方体钢锭的体积,然后用长方体钢锭的体积÷长方体钢锭的横截面的面积=钢锭的长解析:7米【分析】将正方体钢块锻造成长方体钢锭时,体积不变。根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先求出正方体钢块的体积,也是长方体钢锭的体积,然后用长方体钢锭的体积÷长方体钢锭的横截面的面积=钢锭的长,最后将分米化成米即可。【详解】6×6×6=36×6=216(dm3)216÷8=27(分米)=2.7(米)答:这根钢锭长2.7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体积的等积变形,抓住体积不变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21.见详解【分析】把图形的各个顶点平移4格然后顺次连接即可;根据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作图即可。【详解】【点睛】本题考查平移和旋转,明确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是解题的关键。解析:见详解【分析】把图形的各个顶点平移4格然后顺次连接即可;根据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作图即可。【详解】【点睛】本题考查平移和旋转,明确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是解题的关键。22.见详解【分析】①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②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步骤: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解析:见详解【分析】①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②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步骤: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作出新图形,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即可。③作平移后的图形步骤:找点-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定方向、距离-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画线-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定点-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连点-连接对应点。【详解】【点睛】决定平移后图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平移的方向,二是平移的距离。决定旋转后图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旋转中心或轴,二是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三是旋转角度。23.见详解【分析】(1)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2)作平移后的图形步骤:(1)找点,找出构成图解析:见详解【分析】(1)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2)作平移后的图形步骤:(1)找点,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2)定方向、距离,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3)画线,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4)定点,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5)连点,连接对应点。【详解】【点睛】掌握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和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步骤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4.见详解【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边画出左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结即可;(2)根据旋转的特征,图②绕点C逆时针旋转90°解析:见详解【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边画出左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结即可;(2)根据旋转的特征,图②绕点C逆时针旋转90°,点C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的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3)再根据平移的特点:将旋转后的三角形向石平移5格,作图即可。【详解】如图所示:【点睛】求作一个几何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可以转化为求作这个图形上的特征点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点后依次连结各特征点即可;旋转作图要注意:①旋转方向;②旋转角度;平移时要注意:大小、形状不变,只是位置变了。25.160立方厘米【分析】已知长方体容器从里面量得长10厘米,宽8厘米,当向这个容器中倒水,正好出现左右两个正方形的面时,可知此时容器内水的高度为8厘米;将一个土豆放入水中,恰好出现了前后两个面是正解析:160立方厘米【分析】已知长方体容器从里面量得长10厘米,宽8厘米,当向这个容器中倒水,正好出现左右两个正方形的面时,可知此时容器内水的高度为8厘米;将一个土豆放入水中,恰好出现了前后两个面是正方形时,可知此时容器内水的高度为10厘米。利用长方体的容积公式求出两次的容积差,就是土豆的体积。【详解】10×8×10-10×8×8=800-640=160(立方厘米)答:该土豆的体积是160立方厘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容积)的计算,关键是理解两次容积差即等于土豆的体积。26.(1)300平方米(2)1480分米(3)440平方米(4)450立方米(5)12000立方分米【解析】【分析】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常见方法是方法一:不规则物体体积=总解析:(1)300平方米(2)1480分米(3)440平方米(4)450立方米(5)12000立方分米【解析】【分析】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常见方法是方法一:不规则物体体积=总体积(物体和水的)-水的体积方法二:不规则物体体积=底面积×上升的高度【详解】(1)15×20=300(平方米)(2)(20+15+2)×4=148(米)=1480(分米)(3)20×15+(20×2+15×2)×2=300+140=440(平方米)(4)15×20×1.5=450(立方米)(5)4cm=0.04m,15×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