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轮复习历史课时检测(九)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_第1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课时检测(九)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_第2页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课时检测(九)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检测(九)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汉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汉武帝则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的演变实质上反映出()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彻底改造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解析:选D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应该是秦朝的焚书坑儒,故A项错误;这种文化政策的转变与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无关,故B项错误;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体现了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彻底改造,但并不是这种演变体现的实质,故C项错误;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故D项正确。2.《春秋繁露》中有关于“灾异”是“天谴”,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治世与乱世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内容。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因果报应 B.天人合一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解析:选D帝王治世与乱世,上天会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反映,这体现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意不符。3.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A.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析:选B通过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材料中的“天生民性,有善质”和孟子人性论是完全一致的,而本题材料中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又是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D.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解析:选C材料信息“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说明到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是思想上的大一统、专制的体现。这又体现了法家思想思想专制的原则,因此说是法家思想的胜利,因此C项正确,故选C项。A项错误,不是从本质上的认识;B项表述错误;D项错误,儒家思想虽然得到发展,但是“民本”特色并未丧失。5.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A.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导致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C.有利于培养大批实用人才D.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解析:选D儒学正统地位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得到了正式确立,故A项错误;在两汉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太学始终是中央一级和全国最高等级的学府,这是明显的精英教育而非世俗教育,故B项错误;太学培养的是封建官僚而非实用型人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得知,太学录取人数的剧增且被广泛授予官职,这必然会造成大量的士人研习儒家经典,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故D项正确。6.中国古代统治者宣扬“敬天、法祖、忠君、保民”,汉朝以后“以孝治天下”逐渐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这表明()A.儒学正统坚不可摧 B.政治与伦理相结合C.君主皆为道德楷模 D.宗法制度得以延续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与巩固,不涉及破坏、摧毁问题,故A项错误;“以孝治天下”体现的是伦理关系,“治国纲领”体现的是政治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君主的德行,故C项错误;宗法制强调的是宗法血缘,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0分)7.中国古代各家对教育有着不同的主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成长的时代,鲁国政乱……“陪臣执国命”成为当时各国的普遍态势。孔子认为,正是因为内心道德秩序的缺失才导致社会秩序的崩坏,要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因此,既然无望入朝执政扭转乾坤,那么退而育化人心也是从根本上培育社会的元气。——闫志《历史突围:图说春秋战国》材料二他(韩非)理想中的境界是,“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在董仲舒看来,老天生民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就设立君王以使民善之。因为民性不善,才有立王的必要。民得之于天的未善的性,要接受君王的教化才能变善,君王的天职就是通过教化使民性成善。——摘编自曹影《“性三品”:董仲舒社会教化的理论根据》(1)根据材料一,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孔子从事教育的目的。为达目的,他提出了哪些主要主张?(5分)(2)材料二中韩非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主张在当时的积极作用。(6分)(3)据材料三,指出董仲舒的基本主张及理由。为此,汉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古代中国教育的特点。(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鲁国政乱”“‘陪臣执国命’成为当时各国的普遍态势”得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据材料一“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得出孔子从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化民众,匡正社会秩序;第二小问据材料一“想修复礼乐秩序”并结合所学得出仁、礼。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得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推动变法。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通过教化使民性成善”得出社会教化;第二小问据材料三“老天生民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就设立君王以使民善之”得出人民有善质而未实现,君主有教化人民的责任;第三小问结合所学分析得出设立太学和郡国学校;第四小问据材料一“要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得出教育服务于政治,据材料一“必须从人心入手”、材料三“君王的天职就是通过教化使民性成善”,并结合所学分析得出以儒学教育为主、私学和官学并存。答案:(1)目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从事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