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探究的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4200字】_第1页
【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探究的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4200字】_第2页
【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探究的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4200字】_第3页
【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探究的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4200字】_第4页
【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探究的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4200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5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目录TOC\o"1-2"\h\u18827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1164631.1概念的界定 1181561.1.1小微企业 1240791.1.2融资 252861.2理论基础 5179341.2.1信息不对称理论 558191.2.2信贷配给理论 522311.2.3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61.1概念的界定1.1.1小微企业(1)国际关于小型企业与微型企业的定义各国对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都有不同的定义,但是基本来说,还是按照雇员人数的多少来进行区分。比如美国,提出的“微型企业的概念”是指雇员在10人或者10人以下的企业;德国、菲律宾、印度则是将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具体进行了界定。比如,德国,小型企业是指雇员不超过49人,营业额低于200万美元或者一年资产负债表总额低于150万美元;微型企业则是指雇员不超过9人的企业。(2)我国关于小微企业的定义早在2011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郎咸平就对小微企业进行了界定——它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2011年7月,国家工信部、统计局、发改委和财政部四部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范》,根据企业从业人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1],给了小微企业一个合法身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等文件,小微企业除了要求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的行业外,认定一个企业为小微企业还要符合以下三个标准:一是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二是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三是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符合这三个标准的才是税收上说的小微企业。小微企业行业范围涉及:农、林、牧、渔业及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等。[2](3)小微企业的特征生产规模小,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资本存量低、融资困难等原因,相对于资本雄厚、技术含量高、产品类型多的企业,规模偏小。数量庞大,一般来说,小微企业主要从事低端产业、基础行业,因此基数非常大;在今年举行的2017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表示:“到今年7月底,中国小微企业名录收录的小微企业已达7328.1万户”。分布行业广,因为小微企业数量多,第一产业中小微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之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小微企业分布甚广,主要集中于食品加工、纺织、餐饮、批发零售业及其他社会服务业中。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由于小微企业资金有限、规模偏小、技术水平低等原因,注定其产品、服务需要面向国内市场;虽然近几年也有部分小微企业“走出去”,但往往因为自身素质不高,之前上述问题,很难适应国外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终收缩,退回国内市场。1.1.2融资(1)定义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融资的理解,融资是指为支付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而采取的货币交易手段,或为取得资产而集资所采取的货币手段[3]。从广义上来说,融资活动是指资金在拥有者之间来回的流动,以用来流转补缺,既包含资金的融入又包含资金的融出。狭义的融资只指资金的融入,指的是资金筹集的过程。企业要继续生存,要持续发展,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就必须依靠融资。(2)融资方式融资方式主要是指资金融通的形式和渠道。目前,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就资金来源来说,主要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内源融资来源于企业内部,就是将企业自身积累转化为投资的过程,这是小微企业业主所拥有的的资产,是自身积累部分,与外来资金相对应。由于小微企业在初创期,规模小,势力单薄,因此内源融资成为其首选渠道;随着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小微企业对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87此时,很难再有充足的自有资金来支持其扩大再生产,这时外源融资就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最重要方式。就外源融资而言,顾名思义主要指通过企业外部获得的资金,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一是直接融资。直接融资主要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借贷,该部分资金直接从投资者中获得,没有金融机构介入,比如股票、债券、风险投资等等。该种融资方式的种类主要包含商业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民间个人信用。其基本特点就是拥有暂时闲置资金的单位和需要资金的单位直接进行资金的融通,不需要经过任何中介环节。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紧密联系资金供求双方,快速合理地配置资金,并且筹资成本低而投资收益较大;但同时也因为供求双方在资金、利率、资金使用期限等方面原因在融资过程中所受限制较多,且风险系数较高。以民间借贷为例,一提到“民间借贷”往往与非正规金融联系在一起;有学者指出,它是农村融资的一种补充,是游离于国家有关机关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之外,广泛存在于个体经济之间、个体经济与城乡居民、城乡居民与城乡集体、乡镇经济之间的融资活动的总和[4]。作为一种直接融资的方式,它通过支付较高利息,来向民间筹措资金。民间借贷出现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资源配置的扭曲,通俗点说,就是民间有钱的人钱没地方消费,无处投资,资金利用率极低;需要资金的,比如小微企业,取得不到钱,资金供求双方都有需求,所以出现了民间借贷。它最早出现在南方,比如温州、福建,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民间资本越来越壮大,慢慢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也渐渐多起来,民间借贷身份也慢慢从“地下”转到“地上”,时至今日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都慢慢改变对民间借贷的认识,不再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只要是合法的民间借贷,政府都会保护。当前民间借贷确实也在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活跃市场经济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是间接融资。间接融资亦称“间接金融”,一般是指通过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比如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委托贷款等等。在这种融资方式下,资金充裕的单位将钱存入银行或者购买银行发行的各种证券,然后金融机构将这些资金汇集起来有偿得提供给资金需求单位。这样资金供需双方不需要直接见面,只需借助银行这一中介实现资金余缺的调剂。具体来说,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信用和消费信用,它具有间接性、相对集中性、信誉差异性小等特点。想比较直接融资可以灵活满足资金供求双方融资需要,安全性较高;同时其多样化的融资工具有利于提高金融活动规模效益,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小微企业除了对内融资外,向银行申请信贷支持是其最主要的融资渠道。1.2理论基础1.2.1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最早源自阿克勒夫1970年提出的信息非对称论,80年代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将其引入金融市场,2001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里茨三位经济学教授,以表彰他们在信息经济学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援引科学院的话就是:“本年度的获奖者在20世纪70年代用不对称信息为广泛的市场理论奠定了基础,形成了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5]信息不对称指的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量急剧膨胀,市场经济活动参与的各方群体对信息不可能全部掌握,并且他们掌握的信息是有差异的,对信息掌握充分的群体往往处于优势或者有利地位;而信息匮乏的群体往往位于劣势或者不利地位。为了弥补这一不对等,信息掌握丰富的群体可以通过向信息匮乏人员兜售信息获利,信息掌握匮乏人员也会尝试用各种方法向信息掌握丰富方取得信息。总体来说,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客观的存在,适应于任何市场主体。信息的不对称一方面促进人们积极展开对信息的收集、交流,开展信息服务,从而使各方主体能充分的享有信息,削弱信息的不对称差距;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市场存在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行为,客观上引发市场的低效、资源配置不均。该理论对传统经济学有着重大的突破,它凸显了信息沟通与传递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并且为政府更好的介入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1.2.2信贷配给理论信贷配给这一理论已经有很长的研究历史。最早提及的是亚当·斯密,他曾在《国富论》中简单探讨过利率上限“如果最高利率规定与最低市场价格相等,则不能提供最可靠担保的人便不能从遵守国家法律的诚实人那里借到钱,不得不去向高利贷者求助”[6];1930年凯恩斯在其《货币论》中也对此问题进行了注意,但是他们并没有就此深入研究下去。直至进入20世纪70年代,这一理论研究才逐渐丰富起来。1981年,斯蒂格里茨和韦斯以不完全信息理论对信贷配给现象进行了解释,他们提出的模型被称为信贷配给的基本模型,他们证明了即使没有政府干预,由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信贷配给可以作为一种长期均衡现象存在。综合上述所说,信贷配给是指商业银行在面临贷款的超额需求时,不是通过提高利率的途径增加存款供给而是抑制贷款需求来实现信贷市场的均衡。而抑制贷款需求往往通过采取一些非利率贷款条件,比如限定贷款者的特性,对贷款者做特别的要求或者是其他的不确定因素等等。这样的一些条件或是标准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银行减少信贷风险,比如对借款者的经营规模、财务状况做出规定,限定借款期限等等,但是同时助长了银行的不正之风,比如索要回扣、关系户、裙带风等,为部分人员腐败、权利寻租提供温床。1.2.3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是指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有不同的需求。有的学者将企业成长周期划分为初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有的学者将资金和企业规模与融资规模相挂钩,指出随着企业发展、外部条件的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在企业初创期,企业规模小、资金少、信用记录缺失,致使小微企业很难获取外部融资,因此该阶段融资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在企业成长期,企业具备一定资产,信用记录日臻规范完善,有部分抵押资产,该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