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常规检验_第1页
中药常规检验_第2页
中药常规检验_第3页
中药常规检验_第4页
中药常规检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的检验

化验室2018年6月2021/3/29星期一1中药材及其炮制品的常用检查一般检查限量检查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浸出物二氧化硫含量测定黄曲霉素2021/3/29星期一2杂质的来源一是由中药材原料中带入;二是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引入;三是贮存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制剂的理化性质改变而产生。

2021/3/29星期一3杂质药材中混存的杂质系指下列各类物质:一、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二、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三、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块、尘土等。2021/3/29星期一4杂质检查法(通则2301)检查方法1.取规定量的供试品,摊开,用肉眼或放大镜(5~10倍)观察,将杂质拣出;如其中有可以筛分的杂质,则通过适当的筛,将杂质分出。2.将各类杂质分别称重,计算其在供试品中的含量(%)。2021/3/29星期一5【注意】1.药材中混存的杂质如与正品相似,难以从外观鉴别时,可称取适量,进行显微、化学或物理鉴别试验,证明其为杂质后,计入杂质重量中。2.个体大的药材,必要时可破开,检查有无虫蛀、霉烂或变质情况。3.杂质检查所用的供试品量,除另有规定外,按药材取样法称取。杂质检查法(通则2301)2021/3/29星期一6水分测定法(通则0832)第一法(费休氏法)适用于多种有机和无机物中含水的测定。第二法(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第三法(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第四法(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第五法(气相色谱法)适用于中药制剂中微量水分的测定。2021/3/29星期一7甲苯法测定水分A为500mL的短颈圆底烧瓶,B为水分测定管;C为直形冷凝管,外管长40cm。使用前,全部仪器应清洁,并置烘箱中烘干。2021/3/29星期一8甲苯法测定水分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水量1~4ml),精密称定,置A瓶中,加甲苯约200ml,必要时加入干燥、洁净的沸石或玻璃珠数粒,将仪器各部分连接,自冷凝管顶端加入甲苯,至充满B管的狭细部分。将A瓶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待甲苯开始沸腾时,调节温度,使每秒钟馏出2滴。待水分完全馏出,即测定管刻度部分的水量不再增加时,将冷凝管内部先用甲苯冲洗,再用饱蘸甲苯的长刷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将管壁上附着的甲苯推下,继续蒸馏5分钟,放冷至室温,拆卸装置,如有水黏附在B管的管壁上,可用蘸甲苯的铜丝推下,放置,使水分与甲苯完全分离(可加亚甲蓝粉末少量,使水染成蓝色,以便分离观察)。检读水量,并计算供试品中的含水量(%)。2021/3/29星期一9灰分测定法(通则02302)总灰分:中药经粉碎后加热,高温炽灼至灰化,称定重量计算结果。酸不溶性灰分:中药经高温炽灼得到的总灰分加稀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稀盐酸的灰分,称为酸不溶性灰分。2021/3/29星期一10总灰分测定法称取供试品2~3g(如需测定酸不溶性灰分,可取供试品3~5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炭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2021/3/29星期一11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供试品先按总灰分测定的方法测定其总灰分,然后取所得的灰分,在坩埚中注意加入稀盐酸约10ml,用表面皿覆盖坩埚,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表面皿用热水5ml冲洗,洗液并入坩埚中,用无灰滤纸滤过,坩埚内的残渣用水洗于滤纸上,并洗涤至洗液不显氯化物反应为止。滤渣连同滤纸移至同一坩埚中,干燥,炽灼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酸不溶性灰分的含量(%)。2021/3/29星期一12灰分测定的注意事项1.测定前先将供试品称取适量粉碎,使其能通过2号筛,将粉末混合均匀后再取样。2.如供试品不易灰化,可将坩埚放冷,加热水或10%硝酸铵溶液2ml;使残渣湿润,然后置水浴上蒸干,得到的残渣再按上面所说的方法炽灼至坩埚内容物完全灰化。2021/3/29星期一13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

浸出物分为水溶性、醇溶性、挥发性醚三种方法;同时水溶性和醇溶性又分为冷浸法和热浸法两种。其方法相同,不同的是使用的溶剂;水溶性使用的是水;醇溶性除另有规定外,以各品种项下规定浓度的乙醇代替水溶剂。1.冷浸法样品加水100ml,静置24小时后,取续滤液20ml,水浴蒸干,干燥3小时,放冷,称定重量。2.热浸法样品加溶剂50ml,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连接冷凝管,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补足重量,取续滤液25ml,水浴蒸干,干燥3小时,放冷,称定重量。2021/3/29星期一14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通则2331)为什么要测定?方法硫磺具有漂白、增艳、防虫等作用,某些中药材在加工过程中有用硫磺熏蒸的习惯,残留的S02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从2005版药典开始规定,中药材不再允许使用硫磺熏蒸,并要求对其进行检测。2021/3/29星期一15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2015)A为1000ml两颈圆底烧瓶;B为竖式回流冷凝管;C为(带刻度)分液漏斗;D为连接氮气流入口;E为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另准备电热套及高浓度氮。2021/3/29星期一16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精密称定,置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连接回流冷凝管以及刻度分液漏斗,并给水。在冷凝管的上端E口处连接导气管,将导气管插入100ml锥形瓶底部。锥形瓶内加3%过氧化氢溶液50ml作为吸收液,使用前,加3滴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并用0.01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黄色。开通氮气,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6mol/L盐酸溶液10ml,立即加热两颈圆底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1.5小时后,停止加热。放冷后,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黄色持续20秒钟不褪,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2021/3/29星期一17A为供试品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B为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C为氢氧化钠滴定液浓度,mol/L;0.032为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的二氧化硫的质量,g。W为供试品的重量,g;供试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mg/g)=62021/3/29星期一18含量(高效液相)测定法(通则0512)为什么要测定?方法简述注意事项2021/3/29星期一19中药组成复杂,产生疗效的不是某单一成分,检测任何一种活性成分均不能反映中药的整体疗效。但是借鉴化药质量控制模式,测定某一味药味的有效成分、活性成分、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的方法,对于控制中药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测定中药中有效成分、毒性成分或某些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来衡量其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中药材的质量优劣,以保证中药的质量,达到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检查含量的必要性2021/3/29星期一20本法是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剂等作为流动相,用泵将流动相压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供试品,经流动相带入柱内,用记录仪记录色谱图,从而达到定性及定量的目的。本法应用范围比气相色谱广,只要样品能制成溶液,就可进行分析,尤其是中药的含量测定,更为适用。高效液相测定法的原理2021/3/29星期一21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根据《中国药典》项下对各品种的规定,选择色谱柱、流动相、检测波长;并核对检测后的理论板数。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根据《中国药典》项下对各品种的规定,按其要求完成对照品的称重、配制。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根据《中国药典》项下对各品种的规定,按其要求完成样品的粉碎、称重、提取、制备。4测定法分别将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按《中国药典》要求注入色谱仪,通过所得数据用外标法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并打印保存图谱。高效液相测定法方法简介2021/3/29星期一22高效液相测定法注意事项1、贮液器:尽可能使用HPLC的溶剂和试剂。含有缓冲盐和非HPLC的流动相一定要通过0.5um的过滤器。改变流动相时应防止交叉污染,陈旧的流动相和用久了的试剂瓶应定期废弃,防止生长微生物和组分改变。贮器内壁定期清洗,里面的附件要经常更换。2、泵:密封垫圈是最易磨损的部件。密封垫圈的损坏可引起系统的许多故障。最好3个月换一次垫圈。要注意防止因泵堵塞造成的压力过高而损坏柱塞杆或烧坏电机。延长垫圈寿命的措施(1)每次把泵的缓冲液洗干净,防止盐沉积,泵要浸在无缓冲液的溶液或有机溶剂中(2)用HPLC级试剂2021/3/29星期一233、进样器:停机后要用溶剂冲洗干净进样器内的残留的样品和缓冲盐,防止无机盐沉积和样品微粒造成阀转子面磨损或阻塞。严禁用尖针头进样。4、柱:防止柱性能下降的措施:(1)溶剂的化学腐蚀性不能太强;(2)避免微粒在柱头沉降;(3)泵上要装压力限制器,防止压力过高冲击过大;(4)流动相ph>7时用大粒度同种填料作预柱(5)柱头加烧结不锈钢滤片,需要时加保护柱。采用正确的制备样品方法和经常清洗柱也能延长寿命。柱在不用时要保存好,要洗去缓冲液防止生长微生物。应加入大于10%的有机溶剂,将柱两端用盖拧紧,保持柱填料湿润不造成裂缝。5、检测器:保持清洁,用后连同柱一起冲洗。提倡不定期用强溶剂反向冲洗检测池(拆开柱)用脱气流动相,以防空气泡卡在池内。不用时不开灯。高效液相注意事项2021/3/29星期一24由色谱柱引起的故障及解决办法故障现象解决办法过滤片阻塞压力增高N下降峰形差倒柱冲洗或换过滤片柱头塌陷峰分叉N下降修补柱头可恢复80%以上样品阻塞高压用能溶解样品的溶剂冲洗柱强吸附的样品N下降保留减小强溶剂反冲2021/3/29星期一25黄曲霉毒素测定法(通则2351)为什么要测定?方法注意事项2021/3/29星期一26检查黄曲霉素的必要性中药材采集后干燥或贮存不当,或在制备和加工过程中处理不善,可能污染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黄曲霉而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故需对中药材及中药制剂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进行控制。2021/3/29星期一27黄曲霉的基本结构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其基本结构都有二呋喃和香豆素。黄曲霉毒素在紫外线照射下,都能了出荧光,根据荧光颜色、Rf值及结构等不同,分别命名为B1、B2、G1、G2、M1、M2、P1、Q等。B1B2G12021/3/29星期一28黄曲霉毒素测定法(2015)本法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药材、饮片及制剂中的黄曲霉毒素(以黄曲霉毒素B1、B2、G1、G2总量计),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测定。规定:B1≤5µg/kg,G2+G1+B2+B1的总量≤10µg/kg。黄曲霉毒素品种决明子柏子仁地龙胖大海肉豆蔻莲子远志蜈蚣陈皮槟榔桃仁酸枣仁麦芽僵蚕大枣薏苡仁2021/3/29星期一29黄曲霉毒素测定法(2015)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水(40:18:42)为流动相,流速每分钟0.8ml;采用柱后衍生法检测,衍生溶液为0.05%的碘溶液(取碘0.5g,加入甲醇100ml使溶解,用水稀释至1000ml制成),衍生化泵流速每分钟0.3ml,衍生化温度70℃;以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λex=360nm(或365nm),发射波长λem=450nm。两个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2021/3/29星期一30黄曲霉毒素测定法(2015)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品(黄曲霉毒素B1、B2、G1、G2标示浓度分别为1.0μg/ml、0.3μg/ml、1.0μg/ml、0.3μg/ml)0.5ml,置1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作为储备液。精密量取储备液1ml,置25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即得。2021/3/29星期一31黄曲霉毒素测定法(2015)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粉末约15g(过二号筛),精密称定,加入氯化钠3g,置于均质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溶液75ml,高速搅拌2分钟(搅拌速度大于11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