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巩固模拟卷3(全国甲卷专用)_第1页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巩固模拟卷3(全国甲卷专用)_第2页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巩固模拟卷3(全国甲卷专用)_第3页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巩固模拟卷3(全国甲卷专用)_第4页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巩固模拟卷3(全国甲卷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巩固模拟卷3

(全国甲卷专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AI27S32Ca40Fe56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广西•浦北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下列溶液可以用加热蒸干并充分灼烧的方法得

到溶质固体的是

A.CuCl2B.FeSO4C.NaHCO3D.CuSO4

2.(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KMnCU、H2O2是常见的氧化剂

B.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C.元素由游离态(单质)变为化合态(化合物)都是被氧化

D.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3.(2019•贵州•高三阶段练习)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二元弱酸H2A溶液中,

混合溶液的pH与粒子浓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54

B.Ka2(H2A)=10

C.水的电离程度:d>b>c>a

D.d点溶液:c(Na+)>c(A2-)>c(HA-)>c(H+)=c(0H-)

4.(2021•河南省实验中学模拟预测)垃圾分类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

益,为研究废旧电池的再利用,实验室利用旧电池的铜帽(主要成分为Zn和Cu)回收

Cu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解”过程中,加入H2O2的作用是氧化Cu而使Cu溶解

B.加入锌粉过量的目的是使铜离子完全转化为铜单质

C.操作M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铁架台、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D.通过加适量碱、过滤、洗涤、干燥、加热等操作,可得到ZnO

5.《Science》杂志报道了王浩天教授团队发明的制取H2O2的绿色方法,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H2O2^^H+HO2,Ka=2.4xl0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国益催化剂覆击催化剂

电极、,电极

X多Y

H

触净也6溶液b«

A.Y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B.每消耗1molO2外电路通过4mole-

+

C.a极电极反应式:H2-2e=2H

+

D.b极电极反应式:0,+4H+4e-=2H20

6.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

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过程I中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C)2+4H+=4Fe3++2H,O

C.过程II中每吸收1L2LSC>2(标准状况)会得到0.5molH2SO4

D.该工艺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化工产品硫酸

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Fe3+、Mg2+、Na\Ba2\Cl\OH,SO:中的若干种,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最多有4种离子B.若溶液有颜色,则一定没有OH-

C.若溶液呈碱性,则一定含有Na+D.该溶液不可能溶解单质铜

8.X、Y、Z、R、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Z、W为同族元素,R

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其中,X、Y、Z、W形成的化合物可表示

为[YXj+[XWZ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Z

C.Z与X、Y、R、W均可形成多种化合物

D.Z、R、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9.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浓硫酸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

B常温下将A1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A1与浓硝酸不反应

C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产生气泡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D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红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A.AB.BC.CD.D

^^COOCH,

10.有机物M])-)是有机合成的一种中间体。下列关于M的说法错误的

A.分子式为CIOHM。?B.含有两种官能团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11.(2021•浙江•高三专题练习)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3Cu+2NO"8H+=3Cu2++2NOT+4H2。

2

B.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H2S:2OH-+H2S=S+2H2O

2

C.向Na2s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S-+SO2+H2O=H2S+SO3

+3+

D.过量铁粉与稀硫酸和硝酸钾混合溶液反应:Fe+4H+NO;=Fe+NOt+2H2O

12.(2022•福建三明•高三期末)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操作要求的是

碳酸钠

碳酸氢钠

氢氧化

钠溶液

百、新制硫酸

1水用亚铁溶液

IIIiniv

A.I可用于证明Cl2能否溶于水或与NaOH溶液反应

B.n可用于除去CO2中的HC1气体

c.in可用于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D.w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13.(2021•山东淄博•三模)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重水(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9NA

B.标准状况下,2.24LBr2中含原子数目为0.2NA

C.lmolH2O2中含有极性键数目为3NA

D.室温下,pH=5的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数目为IO^NA

14.(2022•安徽六安•模拟预测)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H=CH和CH2=CHCH=CH2互为同系物

B,苯和氯气生成C6H6ck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C.丙烯和苯分别与滨水混合后充分振荡、静置,其水层褪色原理相同

D.分子式为C4H8BI€1的有机物(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12种

15.(2021•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阶段练习)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

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减少碳排放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减少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

B.大力支持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C.鼓励农村居民燃烧农作物秸秆用于做饭、冬季取暖

D.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

16.(2021•黑龙江•高三阶段练习)三甲胺N(CH3)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科学家实

现了在铜催化剂条件下将N,N一二甲基甲酰胺[(CH3)2NCHO,简称DMF]转化为三甲

胺[N(CH3)3]。计算机模拟单个DMF分子在铜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表示物

质吸附在铜催化剂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3)2NCHO(g)+2H2(g)

0.6.0

.5

-1.05

N(CH)(g)+HO(g)

-(CH)NCHOH*+3H*332

L32(CH)NCH2+OH*+2H*-102

-1.2332

.0

-Z-1.55

-1.77

-(-2.16.

(CH3)2NCH2OH*+2H*

(CH3)2NCHO*+2H*N(CH3)3+OH*+H*

A.该历程中决速步骤为(CHsbNCH2OH*=(CH3)2NCH,+OH*

B.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为2.16eV

C.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DMF的平衡转化率

D.若ImolDMF完全转化为三甲胺,则会释放出1.02eV-NA的能量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1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1题为

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9分。

17.(2020•山西实验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工业合成氨是人工固氮方法之一。

I.已知下列物质的键能:

N-NN=NNsNN-HH-H

193kJ/mol418kj/mol946kJ/mol391kJ/mol436kJ/mol

则N2(g)+3H2(g)=2NH3(g)△H=。

II.恒温下,将一定量N2、丛置于10L的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各物质浓度随

时间变化如下图。

(1)图中0〜2s内的反应速率V(H2)=;该温度下平衡常数的计算表达式为

(2)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为(填序号)。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物质的量浓度比等于系数比

C.容器内温度不变

D.断裂ImoIH-H键同时断裂2moiN-H键

(3)若其它条件不变,将恒容条件变为恒压,则平衡时C(N2)(填“增大”、

“减小”、“不变”或“不能确定”)。

(4)哈伯研究所因证实N2、H?在固体催化剂(Fe)表面吸附和解吸以合成氨的过程而

获诺贝尔奖。若用M分别表示N2、比、NH3和固体催化

'O-O'OoO'MMW

剂,则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野》,”—?nnnrw_JMSMMAP__热觑,产士

ABC

①吸附后,能量状态最低的是填字母序号)。

②由上述原理,在铁表面进行NH3的分解实验,发现分解速率与浓度关系如图。从吸

附和解吸过程分析,co前速率增加的原因可能是;co后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

是O

18.(2021・西藏・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黄铁矿既是硫矿又是铁矿,因

其呈黄色俗称“愚人金”,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煨烧过程中常产生废渣,废渣成分

主要含铁的几种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等,利用该废渣可以制备高效净水剂聚合硫酸铁,

工艺流程如下:

(1)检验“酸溶”后的溶液中含有Fe2+,试剂是o

(2)硫铁矿烧渣在“酸溶”前要粉碎的主要目的是-

(3)废铁皮使用前要用纯碱溶液浸泡,目的是=

(4)“酸溶”过程中Fe2O3溶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0

(5)“操作III”系统操作名称依次为、、过滤和洗涤。洗涤的方

法是o

2+

(6)加入适量H2O2的目的是氧化Fe,写出H2O2氧化Fe2+为Fe3+的离子方程式:

19.(2021•全国•模拟预测)KMnCU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均有重要应用,其工业制备的部

分工艺如下:

I.将软铳矿(主要成分MnCh)粉碎后,与KOH固体混合,通入空气充分焙烧,生成暗

绿色熔融态物质。

II.冷却,将固体研细,用稀KOH溶液浸取,过滤,得暗绿色溶液。

III.向暗绿色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为紫红色,同时生成黑色固体。

W.过滤,将紫红色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KMnCU固体。

资料:K2M11O4为暗绿色固体,在强碱性溶液中稳定,在近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易发生歧

化反应(Mn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

⑴I中,生成K2MnO4的反应中氧化剂是一。

(2)11中,浸取时用稀KOH溶液的原因是一。

⑶HI中,CO2和K2M11O4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将KzMnCU溶液采用惰性电极隔膜法电解,也可制得KMnCU。装置如图:

@b极是一极(填“阳”或“阴”)。

②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③传统无膜法电解时,锦元素利用率偏低,与之相比,用阳离子交换膜可以提高镒元

素的利用率,其原因是一。

(5)用滴定法测定某高钛酸钾产品的纯度,步骤如下:

已知:

Na2c2O4+H2so4=H2c204+Na2sO4

+2+

5H2C2O4+2MnO;+6H=2Mn+1OCO2T+8H2O

摩尔质量:Na2c2O4134g«mor'KMnCU158g•mol"

i.称取ag产品,配成50mL溶液。

ii.称取bgNa2c2O4,置于锥形瓶中,加蒸储水使其溶解,再加入过量的硫酸。

出.将锥形瓶中溶液加热到75℃〜80℃,恒温,用i中所配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

VmL(杂质不参与反应)。

产品中KMnCU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o

(二)选考题:共13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

一题计分。

[化学-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

20.(2022.河北石家庄.一模)我国硒含量居世界首位,含硒化合物与材料应用广泛。

(1)某绿色农药结构简式为

FN”]

①该农药组成元素中,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前三种元素是(填元素符

号),基态硒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o

②该物质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2的原子有(填元素符号)。

(2)碱金属的硒化物溶液能够溶解硒生成多硒化合物(MzSeJ。如多硒化钠Na?Se8,该

物质中,化学键类型是,Se原子之间形成的空间构型为。

(3)下表中有机物沸点不同的原因是。

有机物甲醇甲硫醇甲硒醇

沸点/℃64.75.9525.05

(4)p-MnSe的结构中Se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Mn®Se

①0-MnSe中Mn的配位数为=

②若该晶体的晶胞参数为a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双人,则距离最近的两个镒原子

之间的距离为pm,p-MnSe的密度片g-cm^列出表达式即

可)。

[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

21.(2022・全国•模拟预测)G是一种新型香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结构中含有三个六

元环。G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产物和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

已知:®RCH=CH2+CH2=CHR___幽幽_>CH2=CH2+RCH=CHR;

②B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分子中有6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③D和F是同系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CH=CH2

(1)j的化学名称为O

(2)B-C的化学方程式为。

(3)E-H的反应类型为,F分子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4)G的结构简式为o

(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②与FeCb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O

C—O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由丙烯制取CH,—c4、CH—CH,的最佳合成路线(无机

\/

O—C

试剂任选)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CuCl?加热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氧化铜,故A不符合题意;

B.FeSO,加热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硫酸铁,故B不符合题意;

C.NaHCO,加热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碳酸钠,故C不符合题意;

D.CuSO,加热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硫酸铜,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点睛】

硫酸亚铁溶液在加热时被氧化生成硫酸铁,同理亚硫酸钠溶液在加热时也被氧化生成硫酸

钠。

2.A

【解析】

A.Cb、H2O2、KMnC>4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常见的氧化剂,故A正确;

B.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而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

子的化合物也可能是酸式盐,如NaHSCU,故B错误;

C.非金属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可能是被还原,如Cl2THe1,故C错误;

D.酸性氧化物可能是非金属氧化物,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如MmCh,故D错误;

答案选A。

3.C

【解析】

c(HA-)C(A2-)

A.当1g———^=0时,Kal等于此时的氢离子浓度,当lg〈=0时,Ka2等于此时的

C(H2A)c(HA)

c(HA-)c(A2-)

氢离子浓度,因Kal>Ka2,1g———^=0时的氢离子浓度大于地告7《=0时的氢离子浓

C(H2A)C(HAJ

.c(HA-)

度,则M为曲线1g------^与pH的关系,故A正确;

C(H2A)

c(A2-)

B.当lg(=0时,Ka2等于此时的氢离子浓度=10-54,故B正确;

c(HA)

C.由图可知d点的溶质主要为Na2A和NaHA,此时溶液显中性,说明Na2A和NaHA的

水解程度等于NaHA的电离程度,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电离抑制水的电离,两者程度相同

恰好抵消对水电离的影响,而a、b、c三点的溶质组成中NaHA或H2A为主,对水电离均

起抑制作用且酸性越强的对水电离的抑制作用越大,则水的电离程度:d>c>b>a,故C错

答案第11页,共H页

误;

D.d点的溶质主要为Na2A和NaHA,且Na2A的浓度大于NaHA的浓度,此时溶液显中

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A2-)>c(HA-)>c(H+)=c(0H-),故D

正确;

故选:C„

4.C

【解析】

A.根据流程图可知溶解过程中Zn和Cu都被溶解,Zn可直接被硫酸溶解,而Cu不能直

接溶于酸,故加入HQ?的作用是氧化Cu而使Cu溶解,故A正确;

B.为了保证操作M后铜被完全分离,加入过量锌粉,故B正确;

C.操作M为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故C错误;

D.操作M后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ZY+,加适量碱生成Zn(OH)2,经过滤、洗涤、干燥、

加热等操作,可得到ZnO,故D正确;

答案选C。

5.C

【解析】

+

H2O2;^H+HO2,则H+、HO;反应生成H2O2,根据图知,a极通入氢气为负极,则a

+

电极上氢气失电子生成H+,电极反应式为:H2-2e=2H;b为正极,氧气得电子,b极上

的电极反应为:O2+H2O+2e-=HO]+OH-,H+能透过X膜、HO2能透过Y膜,每生成1mol

H2O2电极上流过2mole;据此分析。

A.通过以上分析可知:H+能透过X膜,HO;能透过Y膜,则X是阳离子交换膜,Y是阴

离子交换膜,A错误;

B.b极上的电极反应为:O2+H2O+2e=HO2+OH,则1molO2完全反应,电极上流过2

mole',B错误;

+

C.a电极上也失去电子变为H+,则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H,C正确;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电极反应式为:O2+H2(D+2e-=H(二+OH\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6.C

【解析】

A.由图示可知,过程I中消耗亚铁离子,过程H生成亚铁离子,总反应为

2SO2+2H2O+O2=2H2SO4,故整个过程中Fe?+起催化作用,故A正确;

B.过程I是氧气把硫酸亚铁氧化为硫酸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第12页,共11页

2++3+

4Fe+O2+4H=4Fe+2H2O,故B正确;

C.过程H中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SO2+2H2O=2FeSC>4+2H2so”每吸收

1L2LSC)2(标准状况),即吸收0.5molSO”有hnolH2sO’生成,故C错误;

D.由上述的分析可知,该工艺吸收了二氧化硫,得到了硫酸,故D正确。

选C。

7.B

【解析】

A.Fe3\Mg2+均与OH-结合生成沉淀,Ba?+与SOj结合生成沉淀,则溶液中可能含

Fe3\Mg2+、Na\Cl\SO;,溶液中可能存在5种离子,故A错误;

B.若溶液有颜色,则一定含Fe3+,可知一定没有OH、故B正确;

C.若溶液呈碱性,溶液一定含OH:可能含Na+,或Ba2+,故C错误;

D.若含铁离子,则铁离子与铜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则能溶解

Cu,故D错误;

故选B„

8.C

【解析】

X、Y、Z、R、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R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

最大的,则R处于IA族,由原子序数可知,R只能处于第三周期,则R为Na元素;X、

Y、Z、W形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YXj+[XWZ4],而Z、W为同族元素,可推知X为H

元素,Y为N元素,Z为。元素,W为S元素,该化合物为NH4HSO4;据此分析解答。

A.由上分析可知,Y为N元素,Z为0元素,W为S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

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N、O属于同周期元

素,原子序数N<O,原子半径N>O,O、S属于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O<S,原子半径

O<S,N、0、S三种元素原子半径为S>N>O,即W>Y>Z,故A错误;

B.由上分析可知,Z为0元素,W为S元素,它们的氢化物分别为H2O、H2S,水分子

之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硫化氢的,即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w,故B错误;

C.由上分析可知,X为H元素,Y为N元素,Z为0元素,R为Na元素,W为S元

素,则0元素与H元素形成H2O、H2O2,O元素与N元素形成N2O、NO、N2O3、NO2、

N2O4、N2O5,O元素与Na形成Na?。、Na2O2,O元素与S元素形成SO2、SO3,故C正

确;

D.由上分析可知,Z为。元素,R为Na元素,W为S元素,0、Na、S三种元素形成的

化合物有Na2so4、Na2sO3等,而Na2sCh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

答案为C。

答案第13页,共11页

9.C

【解析】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蔗糖脱水碳化生成碳,并放出大量的热,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在受热的条件下与碳化生成的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

碳、二氧化硫和水,出现固体变黑膨胀的现象,故A错误;

B.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铝在浓硝酸中钝化,在铝片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薄膜,阻

碍反应继续进行,并非不反应,故B错误;

C.将一小块钠放入无水乙醇中,钠沉入乙醇中,与乙醇中的羟基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乙醇钠

和氢气,故C正确;

D.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时,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故D错

误;

故选C。

10.C

【解析】

A.有机物M分子式为CIOHIQZ,故A正确;

B.含有碳碳双键、酯基两种官能团,故B正确;

C.分子中存在叔碳原子,具有四面体结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C错误;

D.该有机物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1.B

【解析】

A.铜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水,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Cu+2NO;+4H=CU+2NO2T+2H2O,A项错误;

B.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H2S,生成硫化钠和水,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0H-

2

+H2S=S+2H2O,B项正确;

C.向Na2s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C)2,生成硫单质和亚硫酸氢钠,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S+5SO2+2H2O=3S;+4HSO3,C项错误;

D.过量铁粉与稀硫酸和硝酸钾混合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一氧化氮、水,故反应的

+2+

离子方程式为:3Fe+8H+2NO;=3Fe+2NOt+4H2O,D项错误;

答案选B。

12.A

【解析】

A.若CL能溶于水或与NaOH溶液反应,则装置I中气球膨胀,故选A;

B.若用装置II除去CO2中的HC1气体,气体应“长进短出”,故不选B;

答案第14页,共11页

C.若用装置m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应把碳酸氢钠盛放在小试管中、碳酸

钠盛放在大试管中,故不选c;

D.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应把胶头滴管伸入硫酸亚铁溶

液中,再挤压胶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故不选D;

答案选A。

13.A

【解析】

A.重水(D2O)摩尔质量是20g/mol,含有10个质子,18g重水(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

18g

xl0xNAmor'^9NA,A正确;

20g/mol

B.标准状况下,Bn不是气态,不能用气体标准摩尔体积计算,B错误;

C.H2O2的结构,H-0键是极性键,0-0键是非极性键,ImolEhCh中含有极

H

性键数目为2NA,C错误;

D.室温下,pH=5的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浓度为9moi/L,不知体积,不

能计算水电离的H+数目,D错误;

故选Ao

【点睛】

14.D

【解析】

A.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CHmCH是快

烧,CH2=CHCH=CH2是二烯路结构不同,不是同种类别的物质,不是同系物,A错误;

B.[J和C12生成C6H6c16的反应是加成反应,B错误;

C.丙烯与Bn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滨水褪色,苯与澳水发生萃取,是物理变化,原理不同,

C错误;

答案第15页,共11页

故选D。

15.C

【解析】

A.减少二氧化碳向大气的排放,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减少温室效应

的产生,缓解全球变暖,延缓南北极冰川的熔化,减少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A正确;

B.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可减少含碳物质的燃烧,从而减

少二氧化碳向大气的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B正确;

C.农村居民燃烧农作物秸秆,会增大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从而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

浓度,导致地球的变暖,C错误;

D.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可减少含碳燃料的使用,从而降

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D正确;

故选C。

16.D

【解析】

A.步骤(CH3)2NCH?OH*=(CH3)2NCH2+OH*的能垒(正反应活化能)为0.22eV,正反应

活化能最高的最后一步步骤的能垒l」9eV,故最后一步是上述历程中的决定反应速率步

骤,故A错误;

B.根据选项B分析可知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元为1.19ev,故B错误;

C.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降低DMF的平衡转化率,故C错

误;

D.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可知,反应放热为0eV-(-L02eV)=L02eV,ImolDMF完

全转化为三甲胺,则会释放出1.02eV-NA的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17.—92kJ-mo「10.75mol/(Ls)K=l.OO2/(1.5O3xl.OO)A、D增大C氨的

浓度增加,催化剂表面吸附的氨分子增多,速率增大达到一定浓度后,氨分子浓度太大

阻碍N?和的解吸

【解析】

试题分析:I.根据反应热=反应物键能总和一生成物键能总和=946+3x436—2x3x391kJ-mol

'=-92kJmor1;II.(1)b为反应物,v(b)=(1.5—1)/2mol/(L-s)=0.25mol/(L-s),c为反应

物,v(c)=(3—1.5)/2mol/(L-s)=0.75mol/(L-s),a为生成物,v(a)=l/2mol/(L-s)=0.5mol/(L-s),

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5:0.75:0.5=1:3:2,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a为NH3,b

为N2,c为H2,V(H2)=0.75mol/(L-s),平衡常数:达到平衡后,生成物浓度的累之积与反

应物浓度的幕之积的比值,K=1.002/(1.503xl.00);(2)A、M=m/n,都是气体,气体质量不

变,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等,n不变时,M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B、不知道开

答案第16页,共11页

始时投入的量为多少,不能不说明达到平衡,故错误;C、此容器是恒温状态,不能说明

反应达到平衡,故错误;D、两个方向是相反的,且比值和系数的比值相等,因此达到平

衡,故说法正确;(3)恒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气体物质的量的减少,体积变小,因

此c(N2)的增大;(4)吸附后能量最低,说明物质稳定,因此C正确;②氨的浓度增加,

催化剂表面吸附的氨分子增多,速率增大;达到一定浓度后,氨分子浓度太大阻碍N2和

压的解吸。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平衡常数、平衡状态的判断、物质和

能量的关系等知识。

18.KMnCU溶液增大烧渣与硫酸的接触面积,加快烧渣的溶解洗去铁表面油

污Fe2O3+3H2SO4=Fe2(SO4)3+3H2O蒸发浓缩(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向漏斗里加入

+

蒸储水,使水没过沉淀物,等水自然流完后,重复操作2~3次H2O2+2H+

2+3+

Fe=2Fe+2H2O

【解析】

试题分析:(1)检验“酸溶”后的溶液中含有Fe2+,可以根据Fe2+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

剂氧化,若使反应前后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就可以证明,该试剂可以是酸性KMnCU溶

液;(2)硫铁矿烧渣在“酸溶”前要粉碎的主要目的是增大烧渣与硫酸的接触面积,加快烧

渣的溶解速率;(3)废铁皮使用前要用纯碱溶液浸泡,是由于在费铁皮表面可能有油污,

油污在碱性条件下会水解反应产生可溶性的物质,所以其目的是洗去铁表面油污;(4)“酸

溶”过程中FezCh与硫酸发生反应,产生硫酸铁和水,溶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Fe2O3+3H2SO4=Fe2(SO4)3+3H2O;(5)“操作III”是从FeSC)4溶液中获得绿钢的操作,系统操

作名称依次为蒸发浓缩(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和洗涤。洗涤的方法是向漏斗里加入

蒸储水,使水没过沉淀物,等水自然流完后,重复操作2~3次;(6)加入适量H2O2的目

的是氧化Fe2+,在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Fe2+为Fe3+,H2O2被还原变为H2O,反应的离子

+2+3+

方程式是H2O2+2H+Fe=2Fe+2H2Oo

考点:考查物质制备工艺流程的知识。

19.(1)。2

(2)保持溶液强碱性,防止K2M11O4发生歧化

(3)3K2MnO4+2CO2=2KMnO4+MnO2i+2K2CO3

(4)阴MnO;-e-=MnO4用阳离子交换膜可防止MnO;、MnO,在阴极被还原

d

67aV

【解析】

将软镒矿(主要成分MnCh)粉碎后,与KOH固体混合,通入空气充分焙烧,生成暗绿色

焙烧

(K2MnO4)熔融态物质,发生反应为2MnO2+4KOH+O2上=2K2MnO4+2H2。,用稀KOH

答案第17页,共11页

溶液浸取,过滤,得暗绿色溶液为K2M11O4溶液,通入CO2,K2M11O4发生歧化反应,溶

液变为紫红色,生成KMnCU,同时生成黑色固体,为MnC)2,方程式为

3K2MnO4+2CO2=2KMnO4+MnO21+2K2co3,将紫红色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

涤,干燥,得KMn04固体。

(1)

根据分析,T中发生的反应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O2中O的化合价

降低,是氧化剂;

(2)

根据题干中的资料可知,K2MnO4在强碱性溶液中稳定,在近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易发生歧

化反应,故II中,浸取时用稀KOH溶液的原因是保持溶液呈强碱性,防止KzMnCU发生

歧化反应;

(3)

根据分析,K2M11O4溶液中通入C02,K2M11O4发生歧化反应生成KMnCU和MnCh,方程

式为3K2MnO4+2CO2=2KMnO4+MnO2i+2K2CO3;

(4)

①由图可知,b极生成氢气,电极反应为2H2O+2e=H2T+20H、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

②由图可知,a极为阳极,MnOj失电子生成MnO],电极反应为Mn。j-e-=MnOi;

③用阳离子交换膜只能通过阳离子,可防止MnO:、MnO,进入阴极区被还原,故用阳离

子交换膜可以提高锌元素的利用率;

(5)

2

根据题中的方程式可得关系式:2KMnCU~5H2c2O4~5Na2c2O4,n(KMnO4)=yn(Na2C2O4)=

m(KMnC)4)=158g/molx产品中KM11O4的质量分数

JR>100%=

20.(1)F、N、O4s24P4N、C

(2)离子键、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折线形或锯齿形或V形

(3)三种物质都是分子晶体,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甲醇分子间存在氢

键所以沸点最高

⑷4克4x(55+79)

2axlO10

【解析】

答案第18页,共11页

①该农药由F、C、N、O、Se、H组成,第一电离能是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

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在F、C、N、0、Se、H中,F的原子半径很

小,质子数比较多,失去电子最难,第一电离能最大,N的2P轨道是半充满的稳定结构,

失去电子比其后的。难,Se是O的同族元素,电子层数比。多,比。易失电子,H只有

1个质子,第一电离能也较小,所以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前三种元素是F、N、O;Se是

第五周期第VIA族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

②该物质中,苯环上的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采取sp?杂化,酮蝶基上的碳原子也是

sp2杂化,含N的环上连接双键的N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采取的是sp2杂化,故中心原子

杂化轨道类型为sp2的原子有C和N。

(2)

多硒化物是离子化合物,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是多硒离子,故存在离子键,多硒离子

中存在Se原子间的非极性共价键。在多硒离子中,除两端的Se原子外,中间的Se原子采

取sp3杂化,利用两条杂化轨道和另外2个Se形成◎键,另外两条杂化轨道容纳孤电子

对,所以Se原子之间形成折线形或锯齿形或V形结构。

(3)

甲醇、甲硫醇、甲硒醇沸点都比较低,固态时属于分子晶体,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

合,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甲醇分子

中含有氧原子以及连在氧原子上的氢原子,甲醇分子间有氢键,所以甲醇的沸点最高。

(4)

①从晶胞结构图可以看出,1个Mn和4个Se结合,所以Mn的配位数为4。

②在晶胞中,Mn位于晶胞内部,若将晶胞分割成8个相等的小正方体,则Mn位于其中4

个不相邻的小正方体的体心,所以两个距离最近的Mn原子间的距离是晶胞面对角线的一

半,晶胞参数为apm,所以距离最近的两个铺原子之间的距离为9apm;晶体密度可以

用晶胞的质量除以晶胞的体积计算。在1个晶胞中有4个Mn和4个Se,则1个晶胞的质

4x(55+79)

量为一R——g,晶胞参数为apm,则1个晶胞的体积为(axl(yio)3cm3,可得晶体的密度

IVA

4x(55+79)

片后不画g—。

21.

ClOH

苯乙烯I—CH/。+2NaOH力藏>6X,CH2—c—CH2OH+2NaCl氧化反

CH,CH3

应羟基、竣

答案第19页,共11页

HC()()CH2OH

HO-Br加化剂

定条件

CH3CH=CH2-,CH3CH—CHjCH.CH—COOH

催化剂I

BrOHBr

()

NaOH(aq)A/\

—―r-CHCH—COOH空CH,CHCH—CH3

馥化3\/

OHO-C

()

【解析】

CH3

CH=CH

2CH=C-CH

由信息①可得出,(CH3)2C=CH2与©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