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广东省宝安中学高考冲刺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学年广东省宝安中学高考冲刺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学年广东省宝安中学高考冲刺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学年广东省宝安中学高考冲刺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学年广东省宝安中学高考冲刺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2022年北京园艺会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有关园艺会说法正确的是()

A.大会交通推广使用的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制成太阳能电池汽车,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B.妫油剧场里使用的建筑材料第五形态的碳单质——“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C.传统烟花的制作常加入含有钳、铁、钾、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发光剂,燃放时呈现美丽的颜色,大会庆典禁止使

D.秸秆经加工处理成吸水性的材料一一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符合大会主题

2.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N2O5;NO3+NO2快速平衡

第二步NO2+NO3TNO+NO2+O2慢反应

第三步NO+NO3T2NO2快反应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v(第一步的逆反应)<v(第二步反应)

B.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Nth

C.第二步中NO2与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

D.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B.工业制镁时,直接向海水中加Ca(OH)2溶液以制取Mg(OH)2

C.用硫酸清洗锅炉后的水垢

D.在水泥回转窖中用石灰石、纯碱、黏土为原料制造水泥

4.向碳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测得碳酸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亚建的是:

A.除去NaCl溶液中Na2c。3的方法是向其中加入盐酸至pH=7

B.X、Y为曲线两交叉点。由X点处的pH,可计算Kai(H2cCh)

++2

C.pH=10的溶液中c(H)+c(Na)=c(HCO3')+2c(CO3)+c(OH)

D.将CO2通入NaOH溶液制取Na2cO3,应控制pH>12.5

5.标准状态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化学键的能量称为键能。已知H—H、H—O和0=0键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

-1、463kJ・mo「1和495kJ・mo「'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断开1molH2O(I)中的H—O键需要吸收926kJ的能量

B.2H2O(g)=2H2(g)+O2(g)A7/=-485kJmo「

C.2H2(g)+O2(g)=2H2O(l)AH=+485kJ-mol

1

D.2H2(g)+O2(g)=2H2O(g)AH=-485kJmoF

6.三容器内分别装有相同压强下的NO、NO2、O2,设三容器容积依次为Vi、V2、V3,若将三气体混合于一个容积为

V1+V2+V3的容器中后,倒立于水槽中,最终容器内充满水。则Vl、V2、V3之比不可能是()

A.3:7:4B.5:7:6C.7:3:6D.1:1:1

7.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OHj/mol-L1

010’10"(irpmol•U'

A.图中A、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B>A>D

B.25℃时,向pH=l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pH=8的稀氨水,溶液中c(NH4+)/c(NH3・H2。)的值逐渐减小

C.在25℃时,保持温度不变,在水中加人适量NH4cl固体,体系可从A点变化到C点

D.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可同时大量存在Na+、Fe3\Cl\SO42-

8.炼钢时常用的氧化剂是空气(或纯氧).炼钢过程中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元素是()

A.铁B.硫C.氧D.碳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澳乙烷与氢氧化钾混合液加热,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沉淀生成,可证明澳乙烷中含有澳

B.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与铜离子时,蓝色斑点在棕色斑点的下方,说明铜离子在固定相中分配得更多

C.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先用移液管吸取市售食醋25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从配制后

的溶液中取出25ml进行实验,其主要目的是可以减少食醋的挥发

D.准确量取00mL的液体可选用移液管、量筒或滴定管等量具

10.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V-中的不同阳离

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0.1mol-L1乙溶液中c(H+)>0.1mol-L1;

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Ch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Ba2+B.乙溶液含有SO42

C.丙溶液含有C「D.丁溶液含有Mg?+

11.可逆反应aX(g)+bY(g),一icZ(g)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切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

(u)—时间(t)图象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c,则to时只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B.若a+b=c,则to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C.若a+Wc,则to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D.若a+t#c,则to时只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12.25C时,向10mL0.1mol•L1H2c2O4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的pH与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H|D

01020

V(NaOH)mL

+-2-

A.A点溶液中,c(H)=c(OH)+C(HC2O4-)+2C(C2O4)

B.HC2O4-在溶液中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C.C点溶液中含有大量NaHC2C>4和H2c2O4

+2+

D.D点溶液中,c(Na)>c(C2O4")>c(HC2O4")>c(OH")>c(H)

13.(实验中学2022模拟检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氯碱工业中完全电解含2molNaCl的溶液产生氏分子数为NA

B.14g分子式为CnH2n的烧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NA/11

C.2.OgHyO与2.0gD2O中所含的中子数均为NA

D.常温下,将56g铁片投入到足量的浓硫酸中生成Sth的分子数为L5NA

14.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草木灰(含K2cCh)不宜与氨态氮肥混合使用

B.将FeCb固体溶解在稀盐酸中配制FeCb溶液

C.人体血液pH值稳定在7.(xx第一中学2022模拟检测)4±0.05

D.工业制硫酸锻烧铁矿时将矿石粉碎

15.100℃时,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6mol・L-i的W后会发生如下反应:2W(g)=M(g)AH=akJ•mol”。其中M的

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反应开始到刚达到平衡时间段内,i)(W)=0.02mobL-^s'1

B.a、b两时刻生成W的速率:v(a)<v(b)

C.用W浓度变化值表示的ab、be两个时段内的反应速率:v(ab)>v(bc)=0

D.其他条件相同,起始时将0.2mol・L-i氢气与W混合,则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少于60s

1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将4.48L的氯气通入到水中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12g石墨中C-C键的数目为2NA

C.常温下,将27g铝片投入足量浓硫酸中,最终生成的Sth分子数为L5NA

D.常温下,lLpH=l的CH3coOH溶液中,溶液中的H卡数目为O.INA

17.乙醇催化氧化制取乙醛(沸点为20.8℃,能与水混溶)的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H2O2溶液前需打开K

B.实验开始时需先加热②,再通。2,然后加热③

C.装置③中发生的反应为2cH3cH20H+O2:>2CH3CHO+2H2O

D.实验结束时需先将④中的导管移出。再停止加热

18.分类法是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乙中的物质与甲的分类关系匹配的是()

选项甲乙

A干燥剂浓硫酸、石灰石、无水氯化钙

B混合物空气、石油、干冰

C空气质量检测物质氮氧化物、二氧化硫、PM2.5

D酸性氧化物三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硅

A.AB.BC.CD.D

19.(衡水中学2022模拟检测)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乙烯的比例模型:QQ)B.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1》D.CO2的电子式::6:c:G:

20.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元素,A、B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常用作制冷剂,D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化合物DC中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的原子序数之和是E的

两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B>E

B.原子半径:C>B>A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E>C

D.化合物DC与EC2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21.一种新型漂白剂结构如图所示,其中W.Y.Z为不同周期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W、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等于X的最外层电子数,W、X对应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Z—X)—x/\x—zJ

A.非金属性:X>W>Y

B.Y的最高价氧化为对应的水化物为三元酸

C.可利用W与X、Y形成的化合物热还原制备单质Y

D.该漂白剂中仅有X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2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gFe完全溶于一定量滨水中,反应过程中转移的总电子数一定为0.3N

B.1molNa与足量Oz反应,生成Na2。和岫尬的混合物,钠失去2NA个电子

C.标况时,22.4L二氯甲烷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镁条在氮气中完全燃烧,生成50g氮化镁时,有1.5L对共用电子对被破坏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华中师大附中2022模拟检测)白藜芦醇(结构简式:)属二苯乙烯类多酚化合物,

具有抗氧化、抗癌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某课题组提出了如下合成路线:

OH

已知:①RCMBr+LJRCHOL出色

RCH2-CHR'

COOCH3CHOHCHOH

②。号22

OCH3OCH3OH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白藜芦醇的分子式是

(2)C-D的反应类型是:E—F的反应类型是.

(3)化合物A不与FeCb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能与NaHCCh溶液反应放出CO2,推测其核磁共振谱(】H-NMR)中显示不

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为.(从小到大)。

⑷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结构简式;D、E;

(6)化合物CEO^Q^CHO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共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含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写出其中不与碱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4、(12分)化合物E(二乙酸-1,4-环己二醇酯)是一种制作建筑材料的原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A中含有的官能团是;E的分子式是;试剂a是.

(2)写出反应类型:B-C

(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4)C的同分异构体,能使石蕊试剂显红色,写出该物质的一种结构简式

/—VoH)为原料(其他无机试剂任取)合成A的合成路线。

(5)设计一条以环己醇(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4冷-B目标产物)

25、(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zFeO。并探究其性质。查阅文献,得到以下资料:RFeCh为紫色

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I.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

(1)A为氯气的实验室发生装置。A中反应方程式是(镒被还原为Mn2+)„若反应中有0.5molCL产生,则电

子转移的数目为0工业制氯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简述该装置在制备高铁酸钾中的作用。

(3)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CL发生的反应有: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根据

该反应方程式得出:碱性条件下,氧化性CLFeO4*(填“〉”或“(")。另外C中还可能发生其他反应,请用离

子方程式表示o

II.探究K2FeO4的性质

(4)甲同学取少量RFeCh加入浑浊的泥浆水中,发现产生气体,搅拌,浑浊的泥浆水很快澄清。请简述&FeO4的

净水原理。。

26、(10分)(发现问题)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常检验CO2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2用浓

NaOH溶液。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

图所示。请你一起参与。

(现象结论)甲装置中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o解释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

液检验CO2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o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0

(计算验证)另一位同学小李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和NaOH吸收CO2的质量,Ca(OH)2大于NaOH。因

此,他认为通过吸收CO2应该用饱和石灰水。

(思考评价)请你对小李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

27、(12分)某活动小组利用废铁屑(含少量S等元素)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镀晶体[(NH4)2SO#FeSOr6H2O],设计如图

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略去)。

称取一定量的废铁屑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在通风橱中置于50~60。(3热水浴中加热.充分反应。待锥形瓶中

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氨水,使其反应完全,制得浅绿色悬浊液。

(1)在实验中选择50-60°C热水浴的原因是

⑵装置B的作用是;KMnC>4溶液的作用是。

(3)若要确保获得浅绿色悬浊液,下列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是(填字母)。

a.保持铁屑过量b.控制溶液呈强碱性c.将稀硫酸改为浓硫酸

(4)检验制得的(NH4)2SO#FeSO4・6H2。中是否含有Fe3+的方法:将硫酸亚铁镀晶体用加热煮沸过的蒸储水溶解,然后滴

加(填化学式)。

⑸产品中杂质Fe3+的定量分析:

①配制Fe3+浓度为0.1mg/mL的标准溶液100mL»称取(精确到0.1)mg高纯度的硫酸铁钱

[(NH4)Fe(SO4)2-12H2O],加入20.00mL经处理的去离子水。振荡溶解后,加入2mol-L>HBr溶液1mL和ImolL>KSCN

溶液0.5mL,加水配成100mL溶液。

②将上述溶液稀释成浓度分别为0.2、1.0、3.0、5.0、7.(xx第一中学2022模拟检测)0、10.0(单位:mg・L”)的溶液。分

别测定不同浓度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吸光度),并将测定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取硫酸亚铁铁产品,按步骤①配

得产品硫酸亚铁钱溶液10mL,稀释至100mL,然后测定稀释后溶液的吸光度,两次测得的吸光度分别为0.590、0.610,

则该兴趣小组所配产品硫酸亚铁镀溶液中所含Fe3+浓度为mg-L^o

012345678910

Fe5•浓度(ngU)

⑹称取mg产品,将产品用加热煮沸的蒸储水溶解,配成250mL溶液,取出100mL放入锥形瓶中,用cmolL-'KMnO4

溶液滴定,消耗KMnO4溶液VmL,则硫酸亚铁镀晶体的纯度为(用含c、V、m的代数式表示)。

28、(14分)(1)2017年中科院某研究团队通过设计一种新型Na-Fe3O4/HZSM-5多功能复合催化剂,成功实现了CCh

直接加氢制取辛烷值汽油,该研究成果被评价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已知:H2(g)+l/2O2(g)=H2O(l)AHi=-aKJ/mol

CsHi8(l~)+25/2O2(g)=8CO2(g)+9H2O(l)AH2=-bKJ/mol

试写出25℃、lOlkPa条件下,CO2与H2反应生成汽油(以C8H18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⑵利用CO2及H2为原料,在合适的催化颓如Cu/ZnO催化剂)作用下,也可合成CH3OH,涉及的反应有:

1

甲:CO2(g)+3H2(g)^^CH3OH(g)+H2O(g)AH=—53.7kJ-mol平衡常数Ki

乙:CO2(g)+H2(g)^^CO(g)+H2O(g)AH=+41.2kJmoH平衡常数K2

@CO(g)+2H2(g)=CH30H(g)的平衡常数K=(用含Ki、B的表达式表示),该反应AH0(填“大于”或“小

于”)。

②提高CO2转化为CH30H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填写两项)。

③催化剂和反应体系的关系就像锁和钥匙的关系一样,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下列四组实验,控制CO2和省初始投料

比均为1:2.2,经过相同反应时间(hmin)。

温度(K)催化剂CO2转化率(%)甲醇选择性(%)综合选项

543Cu/ZnO纳米棒材料12.342.3A

543Cu/ZnO纳米片材料11.972.7B

553Cu/ZnO纳米棒材料15.339.1C

553Cu/ZnO纳米片材料12.070.6D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相同温度下不同的催化剂对CO2的转化为CH30H的选择性有显著影响,根据上表所给数据结

合反应原理,所得最优选项为(填字母符号)。

⑶以CO,也为原料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0H(g)。在体积均为2L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I、II、

III中,分别都充入ImolCO和2moi氏,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i、T2>T3且恒定不变。下图为三个容器中的反

应均进行到5min时H2的体积分数示意图,其中有一个容器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乩的体积分数

0.6......................,m

0.4----1♦【

0.2--j---.n:

°T,TtT}T/C

①0〜5min时间内容器II中用CH30H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②三个容器中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容器(填写容器代号)。

29、(10分)二甲醛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可通过以下途径制取:

I.2CO(g)+4H2(g)^^CH3OCH3(g)+H2O(g)AH

II.2CO2(g)+6H2(g)^^CH3OCH3(g)+3H2O(g)AH

(1)已知:①CO(g)+H2O(g)=^CO2(g)+H2®AHi=-41.0kJmor1

1

@CO2(g)+3H2(g)^^CH3OH(g)+H2O(g)AH2=-49.0kJmoF

,

③CH30cH3®+H2O(g)=^2CH30H(g)AH3=+5kJmor

贝!I反应I的AH=______kJ-mol1

(2)在恒容密闭容器里按体积比为1:2充入一氧化碳和氢气发生反应2co(g)+4H2(g)=­CH30cH3(g)+H2O(g),一

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改变反应的某一个条件后,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新平衡后c(CH30cH3)增大

B.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反应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减小

D.化学平衡常数K值增大

(3)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充入4moicCh和7m0IH2,分别以钺(Ir)和铀(Ce)作催化剂,通过反应H:

2cO2(g)+6H2(g)-CH30cH3(g)+3H2O(g)制二甲酸,反应进行相同的时间后测得的CO2的转化率a(CCh)随反应温度

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O

A.反应n的AHVO,AS>0

B.600K时,H2的速率:v(b)E>v(a)»

C.分别用Ir、Ce作催化剂时,Ce使反应H的活化能降低更多

D.从状态d到e,a(CXh)减小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

②状态e(900K)时,a(CO2)=50%,则此时的平衡常数K=(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写出二甲醛碱性(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o该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

OH-向极移动,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

(5)己知参与电极反应的电极材料单位质量放出电能的大小称为该电池的比能量.关于二甲醛碱性燃料电池与乙醇碱

性燃料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燃料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和摩尔质量相同,比能量相同

B.两种燃料所含共价键数目相同,断键时所需能量相同,比能量相同

C.两种燃料所含共价键类型不同,断键时所需能量不同,比能量不同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答案解析】

A.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是原电池原理,故A错误;

B.第五形态的碳单质——“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是同素异形体,而非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烟花的使用需要从环保、安全等多方面考虑,但禁止使用是错误的,故C错误;

D.植物纤维的成分为糖类,无污染,可再生,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符合大会主题,故D正确,

故选D。

2、C

【答案解析】

A.第一步反应为可逆反应且快速平衡,而第二步反应为慢反应,所以v(第一步的逆反应)>v(第二步反应),故A错

误;B.由第二步、第三步可知反应的中间产物还有NO,故B错误;C.因为第二步反应为慢反应,故NO?与NOs的碰

撞仅部分有效,故C正确;D.第三步反应为快速反应,所以活化能较低,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Co

3、A

【答案解析】

A.液氯是液态的氯,和铁在常温下不反应,所以可以储存在钢瓶中,故A正确;

B.海水制镁富集氯化镁,生产流程采用了向晒盐后的苦卤中加入石灰乳,而不是直接往海水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故

B错误;

C.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不容易去除,所以应该用盐酸清洗锅

炉后的水垢,故C错误;

D.生产水泥的原料为石灰石、黏土,故D错误。

故选A。

4、A

【答案解析】

A.由图像可知,当pH=7时含碳微粒主要为H2c03和HCO-而pH约为3.5时,主要以碳酸形式存在,故要除去

NaCl溶液中Na2c。3,需要调节pH小于3.5左右,故A错误;

B.Kai(H2co3)=C(HCO3-)C(H+),根据图像,X点处c(HCC>3-)=c(H2co3),此时Kai(H2co3)=c(H+),因此由X点处的pH,

-C(%COD-

可计算Kai(H2co3),故B正确;

c.根据图像,pH=10的溶液中存在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c(HCO3-)+2

2

C(CO3)+C(OH),故C正确;

D.根据图像,pH>12.5含碳微粒主要以碳酸根离子形式存在,将CO2通入NaOH溶液制取Na2co3,应控制pH>

12.5,故D正确;

答案选A。

5、D

【答案解析】

A.断开1molH2O(g)中的H—O键需要吸收926kJ的能量,故A错误;

1

B.2H2O(g)=2H2(g)+O2(g)A〃=463kJ-morix4—436kJmo「x2-495kJ-mol^+485kJ-mol,故B错误;

c.2H2(g)+O2(g)=2H2O(l)应该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

D.2H2(g)+O2(g)=2H2O(g)AH=-485kJ-mol',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6、B

【答案解析】

NO、Nth与02、HzO反应后被完全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3O2+2H2O

31

=4HNO3、4NO2+O+2HO=4HNOO从反应方程式可以得出:n(O)=-Xn(NO)+-Xn(NO)»

2232442

用此关系式验证备选答案。

31

A.—x3+—x7=4,A不合题意;

44

31

B.—X5+—义7邦,B符合题意;

44

31

C.-x7+-x3=6,C不合题意;

44

31—

D.—xld—xl=l,D不合题意。

44

故选B。

7、B

【答案解析】

A、Kw的影响因素为温度,水的电离吸热,升高温度Kw增大,A、D在同一等温线上,故图中A、B、D三点处Kw

的大小关系为B>A=D,A错误;

B、25c时,向pH=l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pH=8的稀氨水,c(OH)逐渐增大,c(OH)・c(NH4+)/cgHylfcO)的值不

变,故c(NlV)/c(NHyH2O)逐渐减小,B正确;

C、在25c时,保持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NH4cl固体,体系不能从A点变化到C点,体系从A点变化到C点,

可采用加热的方法,C错误;

D、A点所对应的溶液呈中性,Fe3+因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

故选B。

8、A

【答案解析】

炼钢过程中反应原理:2Fe+O2—2FeO.FeO+C-Fe+CO、2FeO+Si—2Fe+SiO2«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升高,Fe

元素发生Fe~FeO~Fe的一系列反应中,则Fe元素既失去电子也得到电子,所以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答案选A。

【答案点睛】

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被氧化还是被还原,要正确的写出炼钢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9、B

【答案解析】

A.检验卤代垃中卤素原子的种类,要将卤素原子转变成卤素离子,再进行检验;因此,先加NaOH溶液,使卤代危

水解,再加硝酸酸化后,方可加入AgNCh,通过观察沉淀的颜色确定卤素原子的种类,选项中缺少加入硝酸酸化的步

骤,A项错误;

B.层析法的原理即利用待分离的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称作固定相)中的亲和性差异,如吸附性差异,溶解性(或

分配作用)差异让混合物溶液(称作流动相)流经固定相,使混合物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进行反复吸附或分配等作用,

从而使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得以分离;纸上层析分离能溶于水的物质时,固定相是吸附在滤纸上的水,流动相是与水能

混合的有机溶剂(如醇类),实验结束后,出现在滤纸靠上方位置的离子,其在流动相中分配更多,出现在滤纸靠下方

位置的离子,其在固定相中分配更多;因此蓝色斑点反映的铜离子,在固定相中分配更多,B项正确;

C.移液管量取溶液体积的精度是0.01mL,此外,容量瓶不可用于稀释溶液,C项错误;

D.量筒的精确度是0.1mL,因此无法用量筒精确量取00mL的液体,D项错误;

答案选B。

10>D

【答案解析】

根据②中的信息可知乙是二元酸,故乙是H2s04;根据③中现象,可以推知丙中含有cr;再结合①中提供信息,甲与

其它三种物质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出甲是Ba(OH)2,乙是H2so4,丙是MgCL,丁是NH4HCO3,故选D。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

本题解题关键是先找出离子之间能够形成的白色沉淀,然后判断甲的组成即可。

11,C

【答案解析】

若a+b=c,条件改变后,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且增大的程度相同,即平衡不移动,这说明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

剂或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若a+b,c,条件改变后,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且增大的程度相同,即平衡不移动,改

变的条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答案选C。

12、A

【答案解析】

A.A点是草酸溶液,根据电荷守恒,C(H+)=C(OIT)+C(HC2O4-)+2C(C2O42-),故A正确;

_1_1

B.B点是10mL0.1mol•LH2c2O4溶液与10mL0.1mol•LNaOH溶液混合,溶质是NaHC2O4,B点溶液呈

酸性,可知HC2O4-在溶液中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B错误;

C.B点溶质是NaHCzCh,D点溶质是Na2c2O4,所以C点溶液中含有NaHCzCh和Na2c2O4,故C错误;

+2---+

D.D点溶液的溶质是Na2c2O4,c(Na)>c(C2O4)>c(OH)>c(HC2O4)>c(H),故D错误。

答案选A。

【答案点睛】

该题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意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关键是在明确二元弱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好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以及质子守恒。

13、C

【答案解析】

电解

A.氯碱工业中完全电解NaCl的溶液的反应为2NaCl+2H20=H2f+C12t+2NaOH,含2molNaCl的溶液发生电解,则产

生A为lmol,分子数为血,但电解质氯化钠电解完可继续电解氢氧化钠溶液(即电解水),会继续释放出氢气,则产

生的氢气分子数大于仅,故A错误;

B.分子式为CB■的链煌为单烯烧,最简式为CHz,14g分子式为CJk的链煌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g区;如果是环烷垃不存在碳碳双键,故B错误;

14〃g/moln

C.fV'O与DzO的摩尔质量均为20g/mol,所以2.0gH「0与2.0gDQ的物质的量均为0.ImoLH「0中所含的中子数:

20-10=10,DzO中所含的中子数:20-10=10,故2.0g与2.0gD2O所含的中子数均为的,故C正确;

D.常温下铁遇到浓硫酸钝化,所以常温下,将56g铁片投入足量浓硫酸中,生成SO2分子数远远小于1.5%故D错

误;

答案选C。

【答案点睛】

该题易错点为A选项,电解含2moi氯化钠的溶液,电解完可继续电解氢氧化钠溶液(即电解水),会继续释放出氢气,

则产生的氢气分子数大于NA。

14、D

【答案解析】

A.因为草木灰中碳酸根水解显碱性,氨态氮肥中镀根离子水解显酸性,二者混合使用会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NH3,使

N元素流失,降低肥效,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

B.加入盐酸后溶液中H+增多,可以抑制FeCb的水解,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

C.人体血液中含有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人们食用了酸性食品或碱性食品后,通过平衡移动使血液pH值

稳定在7.(xx第一中学2022模拟检测)4±0.05,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

D.工业制硫酸锻烧铁矿时将矿石粉碎,是增大矿石与空气接触面积,与勒夏特列原理无关,故D选;

故答案为D„

15、D

【答案解析】

A.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从反应开始到刚达到平衡时间段内v(M)=A£="吧匹=0.01mol・L1・s」,贝!Jv(W)=2v(M)

At60s

=0.02mobL^^s1,A项正确;

B.随着反应的进行,消耗的W的浓度越来越小,生成W的速率即逆反应速率越来越大,因此a、b两时刻生成W的

速率:v(a)<i)(b),B项正确;

C.随着反应的进行,W的消耗速率越来越小,直至保持不变,be时段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则用W浓度变化值表示的

ab、be两个时段内的反应速率为:t)(ab)>v(bc)=0,C项正确;

D.其他条件相同,起始时将0.2mol・L-i氨气与W混合,与原平衡相比,W所占的分压不变,则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不变,D项错误;

答案选D。

16、D

【答案解析】

A.在标准状况下,将4.48L的氯气通入到水中反应是可逆反应,氯气未能完全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2NA,

故A错误;

B.一个C连3个共价键,一个共价键被两个C平分,相当于每个C连接1.5个共价键,所以12gC即ImolC中共价

键数为1.5NA,故B错误;

C.常温下,铝片与浓硫酸钝化,反应不能继续发生,故C错误;

D.常温下,lLpH=l即c(H+)=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溶液中的n(H+)=0.1mol/LxlL=0.1mol,数目为

O.INA,故D正确。

答案选D。

17.(xx第一中学2022模拟检测)B

【答案解析】

根据装置图,①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催化条件下生成氧气,通入②中与乙醇形成混合蒸气,在③中加热条件下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乙醛,④用于收集乙醛以及未反应的乙醇,据此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

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H2O2溶液前需打开K,避免生成的氧气,使装置内压强过大,故A正确;

B.实验时应先加热③,以起到预热的作用,使乙醇充分反应,故B错误;

C.催化条件下,乙醇可被氧化生成乙醛,发生2cH3cHzOH+Ch—^―2CH3CHO+2H20,故C正确;

D.实验结束时需先将④中的导管移出,再停止加热,以避免发生倒吸,故D正确;

故选B。

【答案点睛】

明确反应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滴入过氧化氢就会反应放出氧气,容器中的压强会增大。

18、C

【答案解析】

A.石灰石是碳酸钙,不具有吸水性,故不能做干燥剂,故A错误;

B.由两种或以上物质构成的是混合物,而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

C.氮氧化物能导致光化学烟雾、二氧化硫能导致酸雨、PM2.5能导致雾霾,故氮氧化物、二氧化硫、PM2.5均能导致

空气污染,均是空气质量检测物质,故C正确;

D.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而CO为不成盐的氧化物,故不是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19、A

【答案解析】

A.C原子比H原子大,黑色球表示C原子,且乙烯为平面结构,则乙烯的比例模型为QP;A项正确;

B.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则质量数=53+78=131,碘原子为:噜I,B项错误;

C.氯离子含有17+1=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C项错误;

D.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碳氧双键,二氧化碳正确的电子式为::6=ci:3:,D项错误;

答案选A。

20、A

【答案解析】

A、B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常用作制冷剂,该化合物为氨气,A为H,B为N;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

则D的质子数=2+8+2=12,D为Mg;化合物DC中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为0;A,B、C、D的原子序数之和

是E的两倍,E为Si。

【题目详解】

A.N的非金属性强于S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B>E,A正确;

B.同周期,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故原子半径N>O,即B>C>A,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C>E,C错误;

D.化合物DC为MgO,EC2为SiOz,DC中为离子键,EC?为共价键,D错误;

故答案选A。

【答案点睛】

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相关元素化合物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解决元素化合物的推断题。

21、C

【答案解析】

由W2+可知,W最外层有2个电子;Z形成1个键,Z是第IA或VDA族元素;W、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

的最外层电子数,X形成2个键,X是VIA族元素;Z与X形成共价键,Z是H元素,X是O元素;Y是B元素;W、

X对应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W是Mg元素。

【题目详解】

A.W是镁,为金属元素,非金属性:O>B>Mg,故A错误;

B.Y是B元素,B的最高价氧化为对应的水化物为H3BO3,H3BO3中的质子无法直接电离出,H3BO3结合水中的OH,

电离出H+,H3BO3是一元弱酸,故B错误;

C.镁和B2O3加热生成B和氧化镁,故C正确;

D.该漂白剂中Mg2+、B、O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答案点睛】

本题需要通过微观的原子结构、化学键结合题目信息推断元素,关键是联系宏观物质的性质、灵活运用结构决定性质

的规律,本题的突破口是该漂白剂的结构示意图。

22、D

【答案解析】A.铁完全溶于一定量滨水,反应后的最终价态可能是+3价,还可能是+2价,故(Mmol铁转移的电子数

不一定是0.3NA个,还可能是0.2NA个,故A错误;B.Na原子最外层是1个电子,则1molNa与足量。2反应,生

成NazO和Na2(h的混合物,钠失去INA个电子,故B错误;C.标况下二氯甲烷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

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D.镁条在氮气中完全燃烧,生成50g氮化镁时,参加反应的N2为0.5moL而N2分子含

有氮氮叁键,则有L5NA对共用电子对被破坏,故D正确;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G4Hl2O3取代反应消去反应1:1:2:6

H3COH3COHjCOH3COOHf

0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