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职业性危_第1页
钢铁企业职业性危_第2页
钢铁企业职业性危_第3页
钢铁企业职业性危_第4页
钢铁企业职业性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铁企业职业性危

在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很多,长期以来始终威胁着劳动者的身心健康,经过积极治理,使职业危害现状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了,但是,在生产的环节中仍存在着很大的危害。第2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生产过程中职业性危害因素

概述

第3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生产过程中职业性危害因素(一)、炼铁生产中最主要的有害因素是高温、热辐射、一氧化碳等,若矿石中含有氟化物,则冶炼时还可有氟的污染。在旧式炼铁厂中,体力劳动强度较大,工伤事故较多(以烧伤为主)。现代化远距离操纵的大型炼铁厂,劳动条件较好,只有出铁、出渣、铸锭及管道漏气时才有可能受到上述有害因素的影响。通过出渣工艺和代替铁钎手工操作的技术改造降低了职业危害的影响,改善了作业环境。第4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生产过程中职业性危害因素(二)、炼钢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一氧化碳、高温及热辐射、噪声,其次是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氟化物、氟化氢、锰及其化合物、红外线等。第5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一、生产过程中职业性危害因素

炼钢厂产生烟尘是炼钢生产过程中危害最大因素之一,大型企业中接尘工人占职工总数的39~43%,有的平炉炼钢厂高达70%左右。主要尘源是吹氧烟尘,其次是出钢、出渣、浇注、整脱模和混铁炉倾倒铁水作业,修炉、拆炉和修罐作业,使用压缩空气吹扫技术,会所引起二次扬尘。第6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生产过程中职业性危害因素炼钢厂烟尘是含大量氧化铁粉和约20%左右游离二氧化硅,粒度绝大部分小于10微米的混合粉尘。其特点是量大,使用吹氧的电炉、平炉炼钢比不吹氧的烟尘量约大10~15倍。目前,治理较好的炼钢厂岗位粉尘浓度或降到10毫克/立方米左右,粉尘合格率可达70%以上。第7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职业危害在生产系统中的分类

第8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职业危害在生产系统中的分类

钢铁生产过程的工艺种类很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生产系统:冶炼系统、轧钢系统、热电系统、煤化工系统、物流输送系统、能源解质系统、检修及废弃物回收利用等生产辅助等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在以上各生产系统中,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情况,具体分布如下:第9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职业危害在生产系统中的分类(一)、冶炼系统:1、岗位粉尘――矽尘、煤尘、石墨粉尘、石灰石粉尘、白云石粉尘、碳化硅粉尘、耐材尘(耐火纤维粉尘、粘土粉尘、氧化铝粉尘、陶土粉尘、硅藻土粉尘等)及其他粉尘(铁矿石、蛇纹石、氧化铁尘)等;2、化学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焦炉逸散气(苯可溶物、3,4-苯并芘)、氟化氢、焦油、沥青等;3、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放射性同位素。第10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职业危害在生产系统中的分类(二)、轧钢系统:1、岗位粉尘――矽尘、其他粉尘(混合粉尘、氧化铁尘)等;2、化学毒物――一氧化碳、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锌、铬酸盐、苯系物、汽油、丙酮等;3、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放射性同位素。第11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职业危害在生产系统中的分类(三)、热电系统:1、岗位粉尘―煤尘;2、化学毒物―一氧化碳、氯气、盐酸、硫酸、氢氧化钠;3、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放射性同位素。第12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职业危害在生产系统中的分类(四)、煤化工系统:1、岗位粉尘―煤尘(沥青焦粉尘)、石灰石粉尘及其他粉尘(有机粉尘:萘、硫铵、古马隆树脂粉尘)等;2、化学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氰化物、硫酸、氨、苯系物、酚、萘、吡啶、焦油、沥青等;3、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放射性同位素。第13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职业危害在生产系统中的分类(五)、物流输送系统:1、岗位粉尘―矽尘、煤尘、石墨粉尘、石灰石粉尘、白云石粉尘、碳化硅粉尘、耐材尘及其他粉尘等;2、化学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氨、焦油、沥青等;3、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振动等。第14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职业危害在生产系统中的分类

(六)、能源解质系统:1、岗位粉尘―其他粉尘(水处理污泥、药剂等混合尘);2、化学毒物―一氧化碳、氯气、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3、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等。第15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职业危害在生产系统中的分类(七)、检修及废弃物回收利用等生产辅助等系统:根据作业性质与作业地点(区域)可与上述6个系统内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的某一项因素一致;设备制造、检修另增电焊尘、氧化锰、甲醛、紫外线。第16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职业危害在生产系统中的分类(八)、后勤保障系统:1、岗位粉尘―煤尘、电焊尘其他粉尘(混合尘)等;2、化学毒物―一氧化碳、盐酸、氢氧化钠、汽油、苯系物、有机磷农药等;3、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紫外线、放射性同位素等。第17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粉尘危害部分

第18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一)、粉尘危害因素粉尘危害是钢铁生产中主要危害之一,粉尘危害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粉尘中化学物质含量(游离二氧化硅)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粒径大小。在炼钢过程产生的烟尘中含大量氧化铁粉和游离二氧化硅,其含量在20%左右,同时也含有其他化学物质。第19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粉尘的化学成份岩尘成份(矿石)游离二氧化硅硅酸盐:长石、云母、高岭土氧化物:Al2O3、CaO、MgO、Fe2O3

金属元素:Ni、Zn、Ca、Al、Ba、Zr二、职业危害在生产系统中的分类第20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粉尘的化学成份岩尘成份:岩尘中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多数在30-50%常见围岩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砂岩页岩火成岩砾岩石灰岩玄武岩SiO2含量44-5822-283533-5218.95.5二、职业危害在生产系统中的分类第21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煤尘成份:煤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均在10%以下,一般煤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5%的粉尘称为单纯性煤尘。

煤尘成分:游离二氧化硅<10%

可然基炭:无烟煤92%左右烟煤83%左右褐煤72%左右灰分:全部为矿物质,如粘土、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石英二、职业危害在生产系统中的分类第22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

2、粉尘的来源及分类①、粉尘:能够较长时间呈浮游状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粉尘。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粉尘叫生产性粉尘。按胶体化学的观点,粉尘是一种气溶胶,其分散介质是空气,分散相是固体微粒。第23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生产过程粉尘的主要来源:(1)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或粉碎,如金属研磨、切削、钻孔、爆破、破碎、磨粉、农林产品加工等。(2)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或被氧化所形成的尘粒,如金属熔炼,焊接、浇铸等。(3)有机物质不完全燃烧所形成的微粒,如木材、油、煤类等燃烧时所产生的烟尘等。(4)铸件的翻砂、清砂粉状物质的混合,过筛、包装、搬运等操作过程中,以及沉积的粉尘由于振动或气流运动,使沉积的粉尘重又浮游于空气中(产生二次扬尘)也是粉尘的来源。第24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

1、粉尘的来源及分类

②粉尘的分类: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按粉尘的性质分类,另一种是按粉尘颗粒的大小分类。第25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1)、按粉尘的性质分类:A、无机性粉尘:包括矿物粉尘(如砂、煤):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铅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B、有机性粉尘:包括植物性粉尘(如木材、烟草、面粉)动物性粉尘(如兽皮、角质、毛发);人工有机粉尘(如炸药、有机染料、塑料、化纤);C、混合性粉尘:上述多种粉尘的混合物(如金属研磨时,金属和磨料粉尘混合物等)。在职业健康工作中,常依据粉尘性质,初步判断其对人体危害机理及程度。第26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2)、按粉尘颗粒的大小分类:A、灰尘:粉尘粒子的直径大于10微米,在静止的空气中,以加速沉降,不扩散。B、尘雾:粉尘粒子的直径介于10~0.1微米,在静止的空气中,以等速降落,不易扩散。C、烟尘:粉尘粒子直径为0.1~0.001微米,因其大小接近于空气分子,受空气分子的冲撞呈布朗运动(不规则运动),几乎完全不沉降或非常缓慢而曲折地降落。由于粉尘颗粒的大小不同,在空气中滞留的时间长短也不同,直接影响操作人员的接尘时间。粉尘在空气中呈现的状态不同所采取的治理方法也不同。第27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3、粉尘的浓度,分散度、溶解度、形状和硬度对职业危害的影响。(1)、粉尘浓度:粉尘浓度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以单位体积空气中的粉尘重量(毫克/立方米)表示;另一种是用单位体积空气中的粒子数(粒子数/立方厘米)表示。在卫生学角度,前者较为合理,后者涉及到粉尘粒子直径组别及大小。粉尘浓度直接决定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粉尘浓度愈高,则危害愈大。如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是粉尘矽肺的病源,二氧化硅含量愈高,危害愈大,引起的病变越严重,病变的发展速度也越快。因而制定生产车间作业地带空气中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有着重要的意义。第28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

2、按粉尘粒子大小粉尘分类可见粉尘:直径>10um显微粉尘:直径10-0.1um超显微粉尘::直径:0.1-0.001um固有粉尘:直径>10um云:直径10-0.1um烟:直径:0.1-0.001um第29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2)、粉尘分散度:粉尘分散度是表示粉尘颗粒大小的一个概念,分散相由越小的尘粒组成时,则分散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它是用粉尘颗粒按直径大小分组的重量百分比表示,即取样粉尘中颗粒直径为d(按直径大小分组的类别)的粉尘重量(克)与取样粉尘总重量(克)的百分比,为该组的分散度。当粉尘粒子的比重衡定时,分散度愈高则粉尘粒子沉降愈慢,在空气中飘浮的时间愈长。在静止的空气中,1微米以下的粉尘,从1.5~2米高处降落到地面,则需5~7小时,因而被人吸入的机会也就愈多。第30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散度还与粉尘在人体呼吸道中的阻留有关,尘粒愈大,被阻留于上呼吸道的可能性愈大,尘粒愈小,通过上呼吸道而吸人肺内的机会愈多,危害也就越大。第31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

(3)、粉尘溶解度:粉尘溶解度大小对人体危害程度的关系,因粉尘的性质不同而各异。主要呈化学性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增强;呈机械刺激作用的粉尘与此相反,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减弱。难溶性粉尘都能引起气管炎和肺组织纤维化(尘肺)。有毒脂溶性(溶解于油脂)和水溶性(溶于水)粉尘,通过湿润的上呼吸道能迅速溶解而被吸收,还可通过人体表皮的汗腺、皮脂腺、毛囊进人人体而产生中毒反应。第32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4)、粉尘的形状和硬度:粉尘颗粒形状多种多样,有块状、片状、针状、球状、线装等。粉尘因形状不同,在沉降时所受空气的阻力也不同。当粉尘作用于上呼吸道、眼粘膜和皮肤时,尘粒形状和硬度具有一定意义。锐利而坚硬的尘粒往往引起机械损伤较大,柔软的长纤维状有机粉尘,易沉着于气管、大中支气管的粘膜上,使呼吸道粘膜覆盖着一层绒毛样物质,易产生慢性支气管炎及气管炎。第33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4、粉尘的特性:粉尘具有荷电性、爆炸性和吸水性;⑴、粉尘荷电性:经测定和超显微观察,飘浮在空气中的尘粒有90~95%荷正电或负电,5~10%的尘粒不带电。此种电荷的来源,或是粉碎时及流动时摩擦而产生,或是吸附了空气中的带电离子,或与其他带电物体表面接触而带电荷。同一种尘粒可带正电、负电或不带电。尘粒的荷电性对粉尘在空气中的稳定程度有一定影响。同性电荷相斥,增加尘粒浮游在空气中的滞留时间而增加人体吸入量,异性电荷相吸引,可使尘粒在撞击时凝聚而沉降,我们常利用粉尘的荷电性能进行除尘。

第34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

⑵、粉尘的爆炸特性:粉尘爆炸具有很大的性,其威力和后果十分严重。粉尘的爆炸性是高分散度的煤炭、糖、面粉、硫磺、麻、铅、锌、铝等粉尘所特有的性质。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必须有高温(火焰、火花、放电)和粉尘在空气中达到足够的浓度。八十年代哈尔滨亚麻纺织厂(规模世界第三、亚洲第一)曾发生亚麻粉尘爆炸,不仅近三分之一的财产毁于一旦,而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事故所导致大批的伤残者所遗留的问题仍很棘手。近几年我由粉尘引起粉尘爆炸事故较频繁,2010年秦皇岛淀粉爆炸造成21人死亡;发生在铝粉生产车间过程中的爆炸,是由于吊顶铁板坍塌下滑时与有多年铝尘沉积的墙壁发生摩擦而引爆,在瞬间发生爆炸,当事人的肌肉几乎烧熟而死亡。

第35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⑶、粉尘的吸水性:粉尘的吸水性决定于粉尘的成分、大小、荷电状态、温度和气压等条件。吸水性随压力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随尘粒的变小而减少。粉尘易被水湿润的称亲水性粉尘,相反则称憎水性粉尘。对于憎水性粉尘不宜采用湿式除尘净化。某些粉尘吸水后形成不溶于水的硬垢,称为水硬性粉尘,硬垢会造成堵塞而导致除尘系统失灵。第36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由于粉尘具有以上的特性,所以粉尘致病的卫生学意义更大。生产过程中,由于产生大量的粉尘,从事生产劳动的作业的工人,长期在粉尘浓度较高的环境中作业,使劳动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吸入一定量的粉尘,长期以来,由于粉尘在肺内的蓄积和游离二氧化硅的致病性作用,使人体肺组织发生纤维化改变。尘肺病的发生过程是粉尘在肺内的蓄积和组织对粉尘存在的反应过程,也称为病理反应过程。第37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二)、粉尘致病性粉尘对人身体的影响有全身作用和局部作用两种形势。1、全身作用: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疾病(尘肺);如吸入铅、铜、锌锰等毒性粉尘,可在支气管壁上溶解而被吸收,由血液带到全身各部位,引起全身性中毒。铅中毒是慢性的,但中毒者如果发烧,或者吃了某些药物和喝了过量的酒,也会引起中毒的急性发作;过量吸入铜的烟尘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锌在燃烧时产生氧化锌烟尘,人吸入后产生一种类似疟疾的“金属烟雾热”疾病;长期吸入锰及其氧化物粉尘或烟雾,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发生不良作用。第38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二)、粉尘致病性2、局部作用:接触或吸入粉尘,首先对皮肤、角膜、粘膜等产生局部的刺激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的病变。如粉尘作用于呼吸道,早期可引起鼻腔粘膜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张,久之便形成肥大性鼻炎,最后由于粘膜营养供应不足而形成萎缩性鼻炎。还可形成咽炎、喉炎、气管及支气管炎。作用于皮肤、可形成粉刺、毛囊炎、脓皮病,如铅尘浸入皮肤,会出现一些小红点,称为“铅疹”等。第39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二)、粉尘致病性

>10um的粒子

10-2um的粒子

2-1um的粒子→肺泡道→肺泡囊→肺泡1-0.5um粒子

<0.5um粒子靠惯性作用主要沉积在上呼吸道。靠重力作用沉降在下呼吸道。靠布郎氏运动(弥散作用经冲撞粘在肺泡壁上。对沉降和撞击来说太小,对弥散来说又大,因此这部分粒子在肺内沉积的最少。因弥散作用而使阻留率再度升高。第40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1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纤维长度大于肺泡巨噬细胞直径

(10-15µm)第42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3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4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5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6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7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8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9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0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生产性粉尘治理的技术措施第51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四)、生产性粉尘治理的技术措施1、改革工艺过程通过改革工艺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从而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

2、湿式作业防尘其特点是防尘效果可靠,易于管理,投资较低。目前湿式作业已被厂矿企业广泛应用。

3、通风是实际有效防尘措施,其目的之一是稀释并带走工作场所的浮游粉尘,能否将粉尘带走的重要因素是风速。过小的风速不能携带粉尘,形成粉尘在工作场所滞留致使浓度增高,过大的风速又会把沉积粉尘再次吹扬,也会造成粉尘浓度增高。科学合理运用通风。

4、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取密闭.抽风.除尘的方法控制粉尘危害。在使用本方法前必须对生产过程进行改革,理顺生产流程,实现自动化生产,自手工生产或流程紊乱的情况下,密闭.抽风.除尘的方法不能奏效的。第52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生产性粉尘治理的技术措施5、个体防护和个人卫生当防、降尘措施难以使粉尘降至国家标准水平时,应佩戴防尘护具同时加强个人卫生,注意清洗。综合防尘措施可概括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革:技术革新水:湿式作业密:密闭尘源风:通风除尘护:加强个人防护管:加强粉尘及尘肺病人的管理教:加强宣传教育查:健康检查,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第53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生产性粉尘治理的技术措施在钢铁行业中,高炉和炼钢炉砌筑炉衬和更换炉衬的工人、修炉工人,是尘肺病预防的重点岗位,由于炉衬使用的是含硅量高达80%的耐火砖,所以发生矽肺的危险很大。铁水包、盛钢桶和渣桶的内衬用耐火砖或粘结的碎硅石制成,需要经常修理。但是也应记住,在耐火砖中的硅,有一部分是以硅酸盐的形式而存在。硅酸盐不会引起矽肺,但可造成尘肺。工人也可能接触高浓度的粉尘。第54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卫生保健措施

1.按照国家规定,发给尘毒作业工人保健费用,作业工人应注意填补保健食品,增强其抵抗力。

2.从业工人在上岗前要做好就业前体检和从业期间的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增强个人体质,提高防病能力。

(四)、生产性粉尘治理的技术措施第55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生产性粉尘的监测与管理

粉尘危害管理自90年代以来,国家十分重视职业危害,特别是针对各行业的粉尘危害严重的势态,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总结我国几十年防尘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加强粉尘危害监督和管理“三步走”的方案。第56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生产性粉尘的监测与管理1、第一步是:从改革企业粉尘监测方法入手,以监测导致尘肺发病危害最大的呼吸性粉尘为基础,2、第二步是:对粉尘危害实行分级管理、重点监察和管理,完善分级标准,3、第三步是:以减少控制尘肺发生为目标,采取实用高效的防尘技术措施,分步治理。第57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三.钢铁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生产性毒物部分第58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与存在形态

生产性毒物在钢铁冶炼的生产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苯系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氟化物、氟化氢、锰及其化合物以及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锌、铬酸盐、汽油、丙酮等。了解生产性毒物危害,应先知道生产性毒物的来源。(毒物控制)第59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生产性毒物

(一)、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时冶炼过程中很常见的有害气体,在钢铁生产过程中,高炉、转炉和焦炉能产生大量煤气。煤气除尘后,可作为各车间的燃料来源,有些则送到化工厂作原料使用。一般这种煤气含有大量一氧化碳(高炉煤气中含有22~30%,焦炉煤气中含有5~10%,转炉煤气中含有68~70%)。一氧化碳与空气所形成的混合气体具有有爆炸的危险。

第60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学毒物

(一)、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有时从高炉炉顶和炉腰向外散发,或从厂内的许多煤气管道中漏出,偶尔会造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但大多数一氧化碳中毒是在高炉周围工作,特别是在进行修理工作时所发生。其余则是在热风炉附近工作、在炉体周围巡查、或靠近炉顶工作时发生的。高炉开始出渣和出铁时,从炉内逸出的煤气也会引起在出渣口和出铁口附近操作的工人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还可能产生于下列原因:煤气从炼钢厂或轧钢厂的水封阀或液封槽逸出;鼓风机、锅炉房或通风机突然关闭;漏气;清理静电除尘器或关闭管道阀门时,煤气未曾全部排除。第61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学毒物

(一)、一氧化碳

空气中一氧化碳超过一定浓度可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窒息甚至死亡。我国车间空气中CO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有资料证明,吸入空气中CO浓度为240mg/m33小时,人体血红蛋白(Hb)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可超过10%;CO浓度达292.5mg/m3时,可使人产生严重的头痛、眩晕等症状,COHb可增高至25%;CO浓度达到117Omg/m3时,吸入超过6Omin可使人发生昏迷,COHb约高至60%。CO浓度达到11700mg/m3时,数分钟内可使人致死,COHb可增高至90%。因此,企业必须经常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禁止在该处停留。如果必须在该处工作时,要戴供氧式防毒面具或设有瓦斯救护站。第62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学毒物

(一)、一氧化碳CO浓度mg/m3(PPM)作业时间人体反应30(24PPM)8小时无反应50(40PPM)2小时无明显后果100(80PPM)1小时头痛恶心200(160PPM)30分钟头痛晕眩500(400PPM)20分钟中毒严重或致死1000(800PPM)1—2分钟中毒死亡一氧化碳浓度危及生命的限值第63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学毒物

(一)、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中毒临床症状: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造成中毒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CO),它通过肺脏吸收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从而使人体缺少氧气供应受到严重损伤,尤其是大脑受损最为严重。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中毒过于严重,中毒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由于一氧化碳没有颜色和气味,所以发生煤气泄露时很难被人察觉。第64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学毒物

(一)、一氧化碳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表现最初的症状,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乏力、嗜睡等,医学上称为轻度中毒,此时如能及时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可迅速缓解。反应迟钝、除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乏力、嗜睡外,可出现面色潮红,口唇呈樱红色,脉搏增快,昏迷,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及腱反射迟钝,呼吸、血压可发生改变。医学上称为中度中毒,此时如能及时抢救,亦可恢复。出现深昏迷,各种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张力增高,大小便失禁。医学上称为重度中毒,此时可发生脑水肿、肺水肿、休克、应激性溃疡、大脑局灶性损害,受压部位可出现类似烫伤的红肿、水疱,甚至坏死。第65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学毒物

(一)、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当发现或怀疑有人为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1)立即通风并迅速将患有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平卧保持安静并注意保暖。(2)确保呼吸道通畅,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3)对出现昏迷或抽搐者,有条件情况下,可在头部置冰袋,以减轻由于缺氧造成脑水肿。因为经呼吸道吸入肺内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很强,所以,一氧化碳很快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使组织发生缺氧,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中毒症状。(4)对呼吸微弱或心跳停止者,应积极采取心肺复苏术,赢得紧急救治黄金时间。(5)迅速送往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因为高压氧不仅可以降低碳氧血红蛋白的半衰期,增加一氧化碳排出和清除组织中残留的一氧化碳外,并能增加氧的溶解量,降低脑水肿和解除细胞色素化酶的抑制。第66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学毒物

(一)、苯系物(一)、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以及芳香烃化合物之1、苯——是易挥发的液体,属I级毒物,作业空气中苯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40mg/m3。在煤气中残留的苯主要来自焦炉煤气,以蒸气形态存在,少量附着在管道、阀门、风机、调压器等设施的内壁上。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苯中毒。第67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学毒物

(一)、苯系物

1、苯在煤气输配行业,主要防止的是苯的慢性中毒。苯可通过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人体,使长期接触苯的人造血组织遭到破坏,使血象和骨髓象发生变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时还会引发白血病。某公司曾对一线职工进行体检时,在10名调压工中,有4人被发现白细胞显著降低,白细胞计数每立方毫米低于4000,初步诊断为慢性苯中毒。由于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均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起苯中毒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体内苯生成了苯酚。第68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化学毒物

(一)、苯系物苯的卫生学意义(职业危害)(1)长期吸入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急性中毒会产生神经痉挛甚至昏迷、死亡。(2)在白血病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有苯及其有机制品接触历史。

第69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学毒物

(二)、苯系物

苯的卫生学意义

苯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47-80%)、胃肠及皮肤吸收的方式进入人体。一部分苯可通过尿液排出,未排出的苯则首先在肝中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作用下被氧分子氧化为环氧苯(7-氧杂双环[4.1.0]庚-2,4-二烯)。环氧苯与它的重排产物氧杂环庚三烯存在平衡,是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中间体。接下来有三种代谢途径:与谷胱甘肽结合生成苯巯基尿酸;继续代谢为苯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偏苯三酚、邻苯醌、对苯醌等,以葡萄糖苷酸或硫酸盐结合物形式排出;以及被氧化为已二烯二酸。乙醇和甲苯可以降低苯的毒性。

第70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学毒物

(二)、苯系物苯的卫生学意义苯的代谢物进入细胞后,与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会使染色体发生变化,比如有的断裂,有的结合,这就是癌变(形象地说,是发生变异,因为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它控制着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等),长期如此,就会引发癌症。第71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学毒物

(二)、苯系物2、甲苯甲苯是有机化合物,属芳香烃。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无色、易燃。它的沸点为110.8℃,凝固点为-95℃,密度为0.866克/厘米3。甲苯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醇和苯的溶剂中。甲苯容易发生氯化,生成苯——氯甲烷或苯三氯甲烷,这些都是工业上很好的溶剂;同时很容易硝化,生成对硝基甲苯或邻硝基甲苯,它们都是染料的原料;它还容易磺化,生成邻甲苯磺酸或对甲苯磺酸,它们是做染料或制糖精的原料。甲苯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物质,因此它可以制造梯思梯炸药。第72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学毒物

(二)、苯系物2、甲苯甲苯与苯的性质很相似,是工业上应用很广的原料。但其蒸汽有毒,可以通过呼吸道对人体造成危害,使用和生产时要防止它进入呼吸器官,也可通过食入、经皮吸收。

对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第73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学毒物

(二)、苯系物2、甲苯甲苯能被强氧化剂氧化,进入人体的甲苯,可迅速排出体外。甲苯易挥发,在环境中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反应。由于空气的运动,使其广泛分布在环境中。水中的甲苯可迅速挥发至大气中。甲苯毒性小于苯,但刺激症状比苯严重,吸入可出现咽喉刺痛感、发痒和灼烧感;刺激眼粘膜,可引起流泪、发红、充血;溅在皮肤上局部可出现发红、刺痛及泡疹等。重度甲苯中毒后,或呈兴奋状:躁动不安,哭笑无常;或呈压抑状:嗜睡,木僵等,严重的会出现虚脱、昏迷。甲苯微溶于水,当倾倒入水中时,可漂浮在水面,或呈油状分布在水面,会引起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的死亡。受污染水体散发出苯系物特有刺鼻气味。甲苯为一级易燃物,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具爆炸性。发生爆炸起火时,冒出黑烟,火焰沿地面扩散。进入现场,眼睛、咽喉会感到刺痛、流泪、发痒,并可闻到特殊的芳香气味。第74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学毒物

(二)、苯系物

3、二甲苯二甲苯为无色透明、有芳得气味的易挥发液体。爆炸极限为1.1%~6.4%。工业用甲苯及二甲苯中都含有一定量的苯,三者常混杂。二甲苯中还含5%~10%的乙苯、硫酸、吡啶等。临床上急性二甲苯中毒很少见。二甲苯主要用作化工生产的溶剂中,一般出现急性中毒多由呼吸道吸入,皮肤也可吸收,消化道吸收完全。一般在制造、使用、贮存、运送二甲苯的石油化工业,油漆涂料、染料、塑料、橡胶、皮革、糖精、人造麝香和合成纤维等生产中,发生管道、贮制度意外损坏、阀门漏气等情况下,较长时间大量吸入高浓度甲苯、二甲苯蒸气可以引起急性中毒。第75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学毒物

(二)、苯系物

3、二甲苯在密闭型的贮罐糟内涂刷以甲苯、二甲苯为溶剂的防腐涂料,因无良好通风,大量二甲苯蒸气积聚,可使工作人员发生急性中毒。曾报道针织厂窗紧完备的印花车间用含甲苯的洗液水清洗印花强桌面而引起7名女工发生急性中毒。一般二甲苯空气浓度200~300毫克/立方米,吸入8小时即可产生轻度中毒症状,3.76g/立方米浓度吸入1小时即发生急性中毒,71.4g/立方米浓度下数分钟可使吸入者迅速昏迷、死亡。经皮或误服致急性中毒者,罕见报道。第76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学毒物

(二)、苯系物苯系物中毒的预防

1.加强车间通风、排气和生产设备的密闭、检修。

2.经常监测空气中甲苯浓度。

3.注意个人防护,必要时戴防护用品。

4.定期体检,严格掌握禁忌证(参见急性苯中毒)。预后一般预后良好,即使是重度中毒昏迷者,只要及时获得积极抢救,也多能恢复神志,逐渐康复,不留后遗症,仅个别患者有头部胀痛,并可持续较长时间。经治疗病情恢复后,一般休息3~7周,仍可从事原工作;病情较重者,休息时间可适当延长,出现精神异常或昏迷者,痊愈后可考虑调离苯类作业。第77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化学毒物

(三)、腐蚀性气体:

1、腐蚀性气体:在冶金行业中接触比较多的有毒物质包括:硫酸、液氮、液氩氢氧化钠等。①硫酸——硫酸液体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酸雾对粘膜的刺激极强可使组织脱水,蛋白质凝固,可造成局部坏死。如果内器受到伤害,也有可能会影响到生育,请你不要小视这个问题.在这样的场合工作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使必要的防护工具及措施。长期在酸雾环境中作业,可使工人发生酸蚀齿。

第78页,共8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