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教学培训课件_第1页
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教学培训课件_第2页
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教学培训课件_第3页
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教学培训课件_第4页
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教学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预防与护理YOURLOGO

目录CO

NTENTS低体温影响的原因1温度检测设备建议2低体温的危害3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4总结5低体温影响的原因PART.01低体温人体正常的体核温度介于36℃至38℃之间。虽然低体温被定义为体核温度小于36℃,但是它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这三个等级:1、轻度低体温是指介于34℃至35℃之间的体核温度。2、中度低体温是指介于30℃至34℃之间的体核温度。3、严重低体温是指低于30℃的体核温度。1、低温环境环境温度较高,体温略高,反之体温略低。如果环境体温太低,则可造成体温过低。通常情况下,手术间应该保持室温22~24摄氏度,手术间相对湿度在40%~60%。低体温影响的原因2、大量输液输血由于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多,需要通过静脉通道大量的输入库血和液体,可达每分钟100~200ml,若加压可达500~600ml。大量的、快速的冷液体进入病人体内,可导致低体温的加重。低体温影响的原因3、大量的冲洗在施行胸(腹)腔大手术时,体内脏器及切口直接暴露于环境温度下,术中用大量的未加温的盐水冲洗体腔,导致机体热量散失,并且覆盖在病人身体上的被单在冲洗时浸湿,进一步导致热量的散失。低体温影响的原因温度检测设备建议PART.021、血液系统的改变体温下降可出现多方面的血液系统异常,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凝血障碍,导致极差的预后。低体温主要是通过对凝血酶和血小板的影响引起凝血功能障碍。低体温的危害2、心血管功能改变轻度低体温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和血液黏稠度升高,会增加心脏做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低体温的危害3、代谢紊乱低体温可降低代谢率和氧的供给,体温每降低1摄氏度,约降低机体需氧量7%。尽管低体温时人体可通过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对氧的需求,但低体温引起的氧传送功能的下降可导致机体严重缺氧,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低体温的危害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低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极其明显,轻度出现意识错乱,进而出现淡漠、判断障碍、异常行为,严重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低体温的危害低体温的危害PART.03肺动脉导管探头(PAC)-黄金标准不建议:腋窝温度计红外温度计推荐:食管温度计探头留置尿导管温度探头口内温度计温度检测设备建议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PART.041、加强手术过程中对病人体温检测经常观察病人的皮肤、温度及面色,并及时测体温。对于低体温病人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2、术中保温措施a/控制室温手术室采用空气层流系统,保持室温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在40~60%。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b/输入加热的体液液体加热后输入不仅能有效的减轻低体温,从某种意义上有一定的升温作用,是复温常用的方法。静脉输注的液体或血液加温至36摄氏度左右,血液加热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引起血细胞破坏。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c/温盐水冲洗术中冲洗液加温至体温水平,以保持病人体温的恒定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d/采用保暖物品(1)保暖棉被服:不实施手术部位用保暖性能好的被服或手术巾遮盖,使之与周围的冷空气隔绝,尽量避免弄湿被服,保持手术床的干燥。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d/采用保暖物品(2)热水袋:袋内加热水1/3~1/2满,温度50摄氏度以内,并以多层包裹,至于病人的四肢及输液处,使热不直接接触肢体。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e/呼吸道的加热热化气体,利用呼吸蒸发器加热吸入氧气,预防呼吸道散热,可减少深部温度继续下降。在全麻病人中应用湿热交换器能保持呼吸道内恒定温度和湿度。f/心理疏导加强手术前心理疏导,有助于预防低体温。认真做好术前术后访视,访视时面对面交流,可消除病人对手术室和工作人员的陌生感,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减轻病人因为精神因素导致对冷刺激的阈值下降。

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其他手术前应安排好工作人员,密切配合,使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创面暴露时间尽量缩短,另外,护送病人回病室要加盖被褥,注意保暖,特别是冬季。总结PART.05在外科手术过程中低温的发生率为50%~70%。术中低体温现象已经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总结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手术室作为手术治疗与抢救的重要场所,其护理工作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着病人手术成功与否以及性命安危。高质量的护理工作,不仅可以确保医疗质量,而且能够达到患者满意的基本保证。

运用护理手段不仅能有效干预术中低体温的发生,而且方法简单、易行。始于在临床广泛推广,同时也能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深化了护理内涵,更好的服务于病人。总结感谢大家的聆听

护患关系主讲人:XXX主要内容1护患关系的概念及特征2护患关系的意义3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4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5护患关系的基本过程6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7护患关系常见的问题8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1护患关系的概念及特征(一)护患关系的概念护患关系(nurse-patientrelationship)是指护患双方在相互尊重并接受彼此民族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在相互学习和促进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广义的护患关系是指围绕服务对象的治疗及护理所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包括护士与服务对象、医生、家属及其他人员之间的关系。

狭义的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服务对象之间在特定环境及时间段内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二)护患关系的特征1)护患关系是以治疗为目的的专业性、帮助性关系护患关系是以解决服务对象在患病期间所遇到的生理、社会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问题,满足服务对象需要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专业性的人际关系。2)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一切护理活动及护患交往都必须以解决服务对象的护理问题为目的,以服务对象的健康为宗旨。护患关系的评价也应以对服务对象的作用及影响为标准。1护患关系的概念及特征(二)护患关系的特征3)护患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要求护士对所有的服务对象应一视同仁,设身处地地为服务对象着想,并真诚地给予帮助,以满足服务对象的健康需要。4)护患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双方围绕服务对象康复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互动过程,护患双方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及发展。1护患关系的概念及特征5)护患关系是一种治疗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心情舒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就会使人产生愤怒、焦虑等负性情绪,损害人的身心健康。许多身心疾病的发生都与不良的人际关系有关。因此,护患关系本身具有治疗性质。6)护患关系是一种多方位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不完全局限于护士与服务对象之间,它涉及医疗护理过程中多方位的人际关系。医生、家属、朋友、同事等也是护患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关系会从不同的角度,以多方位的互动方式影响护患关系。1护患关系的概念及特征2护患关系的意义1)是开展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在护理过程中,各种护理措施的实施必须依靠护患双方的密切合作才能完成。护患之间的密切合作,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能明显提高护患之间的合作程度,有助于有效的实施各项护理措施。2)是对服务对象是一种良好的社会心理支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心理帮助及社会支持功能。3)是维护护士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护士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工作压力。如果护患关系不良,造成护患间的冲突甚至冲突,必然对护士心理造成影响。3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一)技术性关系是护患双方在一系列护理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以护士拥有相关的护理知识及技术为前提的一种帮助关系。主要表现在实施护理措施的过程彼此的地位及心理方位。(二)非技术性关系非技术性关系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与服务对象在交往中的社会、心理、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的关系。非技术性关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关系2.利益关系3.法律关系4.文化关系5.价值关系3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4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主动--被动型模式(activity-passivitymodel)是一种传统的单向性的,以生物医学模式及疾病的护理为主导思想的护患关系模式。其特征为“护士为服务对象做什么”,护士在护患关系中占主导地位,护患双方的心理为显著的心理差位关系。这一模式适用于难以表达自己主观意志的病人。如昏迷病人、婴儿等。指导---合作型模式(guidance-cooperationmodel)是一种微弱单向,以生物医学一社会心理及疾病的护理为指导思想的护患关系,其特征是“护士教会服务对象做什么”。护士在护患关系中仍占主导地位,护患双方的心理为微弱的心理差位关系。可向护士提供有关自己疾病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护理及治疗提出意见。

该模式适用于对急性病患者护理时。4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共同参与型模式(mutual-participationmodel)是双向性的,以生物医学一社会心理模式及健康为中心的护患关系模式。其特征为“护士帮助服务对象自我恢复”,护患双方的关系建立在平等地位上,双方的心理为心理等位关系。在这种模式中护患双方是平等的,双方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协商,对护理目标、方法及结果都较为满意。此模式适用于慢性病病人或受过良好教育的病人。4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一)观察熟悉期指服务对象与护士初期的接触阶段。护患关系初期的主要任务是护士与服务对象之间建立相互了解及信任关系。护患双方在自我介绍的基础上从陌生到认识,从认识到熟悉。在此阶段,护士与服务对象接触时所展现的仪表、言行及态度,在工作中体现出的爱心,责任心、同情心等第一印象,都有利于护患问信任关系的建立。5护患关系的基本过程(二)合作信任期护士与服务对象在信任的基础上开始了护患合作。护士应该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服务对象一视同仁,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维护服务对象的权利,并鼓励服务对象充分参与自己的康复及护理活动,使服务对象在接受护理的同时获得有关的健康知识,逐渐达到自理及康复。此阶段护士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是保证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5护患关系的基本过程(三)

终止评价期

护患之间通过密切合作,达到了预期的护理目标,服务对象康复出院时,护患关系将进入终止阶段。护士应该在此阶段来临前为服务对象做好准备。护士需要进行有关的评价。护士也需要对服务对象进行有关的健康教育及咨询,并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制订出院计划或康复计划,以保证护理的连续性,预防服务对象在出院后由于健康知识缺乏而出现某些并发症。5护患关系的基本过程(一)护士的因素1)职业道德不良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作为护士的基本条件,职业道德不良不仅影响护士的形象,更使服务对象的健康受到影响。2)对护理工作不精精益求精的护理业务水平是作为护士的必备条件,业务不精给服务对象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引起医疗纠纷,造成护患关系紧张。3)服务环境不佳良好的服务环境是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6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二)服务对象的因素1)对护理工作存在偏见部分服务对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护士知识水平不高,对护士信任感降低2)法律意识增强过度维权的服务对象总想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服务。3)病态心理服务对象受疾病本身的影响,其心理状况发生了一定改变,极易导致对实物的认识产生偏差,从而影响护患关系。6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三)社会的因素1)卫生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国家相关的卫生法规存在立法缓慢、服务对象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2)医疗保健供需矛盾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存在分配不均的问题,从而损害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引发服务对象对医疗服务的不满。6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一)护患关系冲突1)理解分歧是指护士在诊疗过程中不完全理解服务对象的权利和义务,或服务对象不了解护理工作的内容与性质从而造成护患双方的冲突。2)权益差异要求获取安全、高质量的健康服务是每个服务对象的正当权益。服务对象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如果医护人员继续忽视服务对象的正当权益,不注重技术及心理的安全性,就会引发护患冲突。7护患关系常见的问题(一)护患关系冲突3)信息缺乏多数服务对象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多,部分护士也没有及时为服务对象提供相关信息。4)责任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