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氧疗-(1)【可编辑的文档】_第1页
新生儿氧疗-(1)【可编辑的文档】_第2页
新生儿氧疗-(1)【可编辑的文档】_第3页
新生儿氧疗-(1)【可编辑的文档】_第4页
新生儿氧疗-(1)【可编辑的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氧疗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吴新萍学习内容吸氧适应征及方法nCPAP呼吸机临床应用常频呼吸机的临床应用高频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吸氧适应征PaO2〈50-60mmHg应予以吸氧。因为PaO2〈60mmHg时氧离曲线呈陡峭状,PaO2〈40mmHg时,Sa02大幅度下降。

临床上看到青紫,Sa02:75-85%时,新生儿PaO2为33-42mmHg。吸氧方法1.鼻导管给氧:试用于病情较轻的婴儿,流量为0.3-0.6L/min。2.鼻旁管法:该方法与鼻导管法相似,于鼻导管旁开一长约1cm的狭窄小孔,将其固定于鼻孔前,封闭一侧断端,另一侧接气源供氧,流量约0.5-1L/min。Fio2无法精确估计。

吸氧方法3.面罩给氧:流量为1-1.5L/min,因有排气孔,Fio2很难估计(一般〈50%)4.头罩吸氧:常需空氧混合器,总流量为5-8L/min,以免二氧化碳在头罩内积聚。需加温加湿。氧浓度监测一般供氧浓度以能保持患儿的PaO2在50-80mmHg(早产儿50-70mmHg)为度,如PaO2高于90-100mmHg,则为血氧过高,对早产儿有导致ROP的危险。要达到患儿的氧需要量而不产生诸如脑、眼、肺的有害后果,必须进行PaO2、FiO2或者Sa02的测定。目前的监测方法包括:氧浓度测定仪、经皮氧饱和度监测(心电监护)、动脉血氧水平监测(血气分析)。停氧新生儿在低浓度吸氧情况下(Fio2〈30%),血气正常。我们都可以选择试停氧,观察患儿一般反应、皮肤颜色、呼吸状态,监测血气PaO2、及Sa02,指导临床。目标:减少用氧时间,减少用高浓度氧时间新生儿吸氧的注意事项1、保证呼吸道通畅;2、避免用氧浓度过高、时间过长;3、必需进行氧浓度的检测及患儿血氧的监测。nCPAP呼吸机临床应用nCPAP的应用更加广泛,据资料显示:80%需要呼吸机支持治疗的新生儿可经过合理的nCPAP呼吸机的使用而避免进一步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机率。

CPAP适应症CPAP主要适用于有自主呼吸,符合以下情况:1、PaC02<60-70mmHg,在吸氧浓度>0.5~0.6时,Pa02<50mmHg2、呼吸频率增快、三凹征、呻吟3、胸片为弥漫性透亮度降低、细颗粒阴影、毛玻璃样改变、支气管充气征、多发性肺不张、肺水肿和肺膨胀不全等;4、诊断肺透明膜病,PS+CPAP为成熟的技术。CPAP的使用方法预调参数将最初压力调到4~6cmH20

供气流量应大于通气量的3倍即6~8ml/kg×体重×呼吸频率

×3

一般供气流量为6-8L/minFiO2与给CPAP以前相同或提升0.05-0.110~15分钟后测定血气,同时监测病情变化CPAP的使用方法CPAP的调节方法-1

用CPAP后Pa02仍低,可逐渐增加压力每次以1~2cmH20的梯度提高最高压力不宜超过8cmH20

同时可按0.05~0.10的幅度提高Fi02

也可将压力保持在5~6cmH20不变仅提高Fi02,使Pa02达到50~80mmHg

CPAP的调节方法-2若Fi02≥0.6-0.8时,Pa02不能维持5OmmHg以上,改用机械通气若Pa02持续稳定,应逐渐降低Fi02,每次递减0.05当Fi02<0.40时,Pa02仍维持在50~80mmHg可按每次lcmH20的梯度递减压力直至降低到2~3cmH20CPAP的撤离当CPAP为2~3cmH20,Fi02<0.40,病情稳定及血气保持正常1小时以上可撤离CPAP,改用头罩吸氧Fi02调高0.05~0.10,以维持正常功能残气量防止Pa02降低然后根据患儿病情及血气情况,缓慢降低Fi02直至呼吸空气后,撤去头罩。也可选择单鼻道吸氧过度。

CPAP应用的注意事项1、首要保证鼻导管位置正确,要选择大小合适的鼻塞,避免鼻腔漏气;2、避免管路扭曲;3、空氧混合气流量需维持在6-8L/min;4、CPAP治疗多需给予鼻饲喂养,并且需要及时抽吸胃内空气;5、如果二氧化碳潴留在新生儿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范围内可不做处理。常频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有创呼吸机和无创呼吸支持时均可以选择,根据患儿的不同疾病状态可选择不同的模式。常频呼吸机通气的指征(我们的经验)1、长时间的呼吸暂停,药物干预治疗无效者。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Ⅲ级及以上)。3、除外青紫型先心病,低氧血症,经以上吸氧方式,FiO2>60-80%,PaO2仍<50-60mmHg。4、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PaC02>60-70mmHg。5、全身麻醉的患儿(建议使用常频呼吸机)。其中第3、4条在尽早使用常频呼吸机不能改善情况下应调整为高频呼吸机。呼吸机准备常频呼吸机通气常用模式A/C模式:疾病严重时最先考虑此模式,常选择TCPLA/C模式SIMV模式;可作为A/C模式下病情好转的转换模式,此模式下可向以下模式过渡,也可直接撤机。常选择压力SIMV+PSV模式压力CPAP+PSV模式;选择此模式的前提条件是患儿必须有规律的自主呼吸,为撤机前模式.常频呼吸机通气常用模式TCPLA/C模式压力SIMV+PSV模式新生儿常见疾病机械通气初调参数

PIP

PEEPRR

TI

FR

(cmH2O)(cmH2O)

(bpm)

(sec)(L/min)呼吸暂停10—122—415—200.5—0.758—12RDS20—304—620—600.3—0.58—12MAS20—252—420—400.5—0.758—12肺炎20—252—420—40<0.58—12术后支持10--122—440<0.58-10参数调整

目标处理

PaO2↑FiO2↑PIP↑PEEP↑RR↑TI↑PaCO2↓PIP↑PEEP↓RR↑TE↑参数调节幅度

PIP1-2cmH2O

PEEP1-2cmH2O

Ti0.05-0.1sec

RR5bpm

FiO20.05

23常频呼吸机撤离TCPLA/C模式压力SIMV+PSV模式压力CPAP+PSV模式撤机常频呼吸机应用的注意事项常频呼吸机相对于高频呼吸机适用面更广,较高频呼吸机噪音小,并且可更全面的监测到患儿呼吸功能;常频呼吸机治疗易合并高碳酸血症,但如在新生儿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范围内,可不做调整;对于症状改善较高频呼吸机慢,所以不能过于着急,金标准仍是以血气分析为主;新生儿常用TCPL、压力控制模式,容量控制模式不常用;高频呼吸机的临床应用—有创通气高频呼吸机的临床应用-上机指征严重的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肺出血严重的呼吸窘迫综合征(Ⅲ级及以上)重症肺炎气胸膈疝使用常频呼吸机失败者高频呼吸机的临床应用-上机指征总之:任何呼吸机系统疾病的的严重状态均可以优先考虑高频呼吸机。HFOV的上机前准备连接氧气、空气管路,接电(包括主机及管道加湿加温器的连接线);连接病人之前,必须进行校准。管路保证相对密闭,流量设置在20L/min,压力设置在最大时,压力显示可达39-41cmH2O;固定呼吸机位置,保证呼吸机使用过程中位置保持不变,避免气道损伤的发生。HFOV相关参数平均气道压MAP吸氧浓度FiO2振幅△P频率HZ吸气时间百分比Ti%:33%,常不做调整。活塞震动位置:居中,固定不变。HFOV参数设置32HFOV参数调节以患儿临床状态、胸片、血气为依据行HFOV参数调节,血气为参数调节的金标准。HFOV调整方案及理论依据适应症调整方法理论依据FiO2>0.6PaCO2高PaO2正常ΔP↑排CO2

PaO2低ΔP↑Paw↑FiO2↑排CO2增高PaO2

PaO2高ΔP↑FiO2↓排CO2降PaO2防氧损伤适应症调整方法理论依据FiO2>0.6

PaCO2降低PaO2正常ΔP↓获适当PaCO2

PaO2低Paw↑FiO2↑ΔP↓改善PaO2

PaO2高ΔP↓FiO2↓Paw↓防氧损伤、尽早撤机适应症调整方法理论依据FiO2>0.6PaCO2正常PaO2正常不调整或ΔP↓Paw↓FiO2↓

PaO2低Paw↑FiO2↑增高PaO2

PaO2高FiO2↓Paw↓降PaO2防氧损伤、尽早撤机FiO2<0.6,PaCO2升高PaO2正常ΔP↑获适当PaCO2

PaO2低ΔP↑FiO2↑Paw↑改善PaO2

PaO2高ΔP↑Paw↓FiO2↓防氧损伤FiO2<0.6,PaCO2低PaO2正常ΔP↓获适当PaCO2

PaO2低ΔP↓Paw↑FiO2↑改善PaO2

PaO2高ΔP↓Paw↓FiO2↓防氧损伤FiO2<0.6,PaCO2正常PaO2正常不调整或ΔP↓Paw↓FiO2↓PaO2低FiO2↑Paw↑改善PaO2

PaO2高Paw↓FiO2↓防氧损伤HFOV停机步骤以患儿一般状态、胸片、血气为依据,进行呼吸机参数的调整,在允许的范围内,随着Paw、ΔP、FiO2的逐渐下调,为停机做准备;在Paw、ΔP、FiO2

均处于正常低限值,患儿停机吸痰耐受良好的情况下可考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