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北京人遗址考古发掘出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由此可知,北京人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应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农具D.铁质农具2.《三字经》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其中“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反映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礼乐制3.西洋人论述中国史的著作通常自商朝开篇,下列属于商朝史实的是()A.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B.统治晚期出现“国人暴动”C.采用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D.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度4.据《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周初所封诸侯多集中于王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边远地区,而在统治中心渭河流域则几乎没有封侯情况。其主要目的是()A.维护周的统治B.防范诸侯坐大割据C.利于文化远播天下D.扩展王朝四周疆域5.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袭来,曾提出“三年化疫”的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备受重视。《黄帝内经》这部经典()A.作者是“医圣”张仲景B.书中提到了麻醉药麻沸散C.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D.是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6.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王莽篡汉从侧面反映了西汉后期存在一个严重影响统治的问题,它是()A.宦官乱政B.匈奴为患C.外戚干政D.儒家衰落7.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下列制度中可以用作该结论史实支撑的是()A.郡县制B.刺史制C.租调制D.三省制8.唐朝时,胡饼、阿月浑子、波斯枣、胡芹等“胡食”曾十分流行,甚至一度出现“贵人御馔,尽供胡食”的情形。这反映了当时()A.对外交流影响社会生活B.盲目崇拜西洋风尚C.中外饮食习惯趋于一致D.文明中心不断西迁9.唐朝中后期,宰相杨炎改革赋税制度,实行“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的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以土地和财产的数量作为征税的主要依据。两税法的实施()A.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B.使赋税负担相对比较公平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使政府财政收入明显下降10.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往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行()A.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查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彻底解决了察举制弊端D.触犯了地主豪强势力11.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12.“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法取息二分,提举使(青苗法负责官吏)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州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派)之弊。”这段话反映出()A.政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B.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C.官府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贷款和种子D.新法打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13.元代,为适应市井演唱的需要,演员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由此形成了()A.汉调B.杂剧C.京剧D.昆曲14.地方行政区划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重要方式,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主要经历了秦汉郡、县两级,唐代道、州、县三级,宋代路、州、县三级。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地方行政机构极不稳定B.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C.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削弱D.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15.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等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观念。这些观念()A.代表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B.促使传统儒学进入反思和批判阶段C.突破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D.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成功转型16.据学者统计,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明太祖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导致他工作如此之多的原因是()A.宰相制度的废除B.蒙古军队的南下C.宦官专权的出现D.军机大臣的失职17.清朝初期,实行贵族共议大事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中“诸王大臣签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之后,改变了这一局面的措施是()A.设军机处B.设立内阁C.废除丞相D.权分六部18.意大利随军记者巴尔齐尼在天津火车站作现场报道:“我们离他们大约三百码,他们的头上裹着红布条,让人联想起一个行进中的法国士兵团。他们的红腰带在阳光下闪耀,大刀在头上挥舞,红缨枪在飞动。突然,那些打头的,接下来是其他人,再接下来是所有的人,一齐跪下来作祈祷……与此报道相关的战争应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清代曾纪泽在《中国先睡后醒论》中写道“尚须庚申圆明园之火,焦及眉毛,俄国之僭伊犁,法国之吞东京,始知欧洲人四面逼近其地,势极形危险。盖自庚申一炬,中国始知他国皆清醒而有所营为……窃以此际,中国忽然醒悟。”此时的“忽然醒悟”导致了先进的中国人()A.开眼看世界,起到启迪思想解放的作用B.学习西方,迈出近代化第一步C.托古改制,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强国之道D.结束专制,开启民主共和之路20.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B.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C.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D.促使知识分子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21.下表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一些阶层占国民党党员的比例统计表(整理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是()阶层农民工人学生商人军、警、法、政、自由职业者等占国民党党员的比例40%23%25%10%极低A.辛亥革命成功的有力推动B.新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C.国民大革命高潮到来的结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22.1913年宋教仁被刺,第二次革命爆发,袁世凯政权查禁刊,全国报刊由1912年的500家减少139家;而同时期《孔教会杂志》《孔圣杂志》《宗圣杂志》等应运而起。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控制舆论为复辟造势B.舆论自由被破坏殆尽C.新旧思想的激烈冲突D.尊孔复古是时代所趋2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年均注册工厂(家)出现如下图所示变化,其原因包括()

①清政府的推动

②辛亥革命的推动

③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④欧洲列强忙于欧战,无暇东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艰难发展。下列属于促进发展的条件是()A.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B.军阀混战造成广大民众流离失所C.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D.中国人民广泛开展反帝爱国运动25.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说明()A.中国共产党开始由幼稚走向成熟B.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围剿C.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D.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26.某文告写道:“民众自动武装起来,打倒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建立民众自己的苏维埃政权!创造民众自己的武装力量!到红军中去,进行革命的民族战争!”这份文告最可能是()A.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新军的宣传B.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的宣传C.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D.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27.歌曲《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歌词中有一句是“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其中“揭开新篇”指的是()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B.革命有了新政党领导C.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D.人民军队创建的开始28.毛泽东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改变了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性质B.实现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大转移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D.播下了革命种子,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29.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一革命道路的开端是()A.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B.国民革命军的北伐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论持久战》的发表30.《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A.洋务运动B.五四运动C.新文化运动D.一二·九运动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31.(12分)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中国历史》用书材料二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摘自《中国历史》材料三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摘自《中国历史》(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2分)(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台湾的管理?(4分)(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历代重视对边疆地区管理的意义。(4分)32.(12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让清政府中的有识人士意识到若要重振国威,必须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从1861年开始,洋务运动开展。一般认为,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是奕䜣,实际操办洋务的是一些地方大员,比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发展军用工业。后期以“求富”为目标,主要发展民用工业。还兴建起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在向欧美派去了留学生的同时,还设立了各种实业和军事学堂。——摘编自李小庆《“洋务运动”伪命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开展的背景及其主要活动。(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4分)33.(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在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诉、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五四运动前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及运动期间工人阶级的作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创造了有利的阶级基础,再加上在此前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及其影响,中国民众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对西方列强的普遍失望与拒斥心理,服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鼓动,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走向实践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张海鹏主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并简述“孙中山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的实践结果。(8分)(2)根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走向实践的有利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在民主革命时期走向实践的表现。(8分)

伊美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DACCDA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BBDBAADBC题号21222324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