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五单元应用体验之旅第四节尊生_第1页
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五单元应用体验之旅第四节尊生_第2页
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五单元应用体验之旅第四节尊生_第3页
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五单元应用体验之旅第四节尊生_第4页
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五单元应用体验之旅第四节尊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用体验之旅四、尊生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其高临山(俯视)B.弟子厌观之(厌恶)C.因杖策而去之(拐杖)D.实熟则剥(确实)解析:B项,满足,“厌观”即“看够了”;C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杖;D项,果实。答案:A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 B.eq\b\lc\{\rc\(\a\vs4\al\co1(而不以害其生,不以所用养害所养))C.eq\b\lc\{\rc\(\a\vs4\al\co1(犹之可也,勿言之矣)) D.eq\b\lc\{\rc\(\a\vs4\al\co1(自掊击于世俗者也,若将比予于文木邪))解析:A项,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他的。B项,均为介词,因为。C项,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代“栎树”。D项,介词,被;介词,跟。答案:B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 B.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C.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D.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解析:A项中的“尊”为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使动用法。答案:A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B.吾何以天下为哉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解析:A项为判断句,B、C、D三项为宾语前置句。答案:A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8题。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大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大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因杖策而去之。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5.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舜以天下让善卷(把)B.冬日衣皮毛(穿)C.狄人之所求者(得到)D.遂成国于岐山之下(于是)解析:D项中“遂”意为“最终”。答案:D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eq\b\lc\{\rc\(\a\vs4\al\co1(①吾何以天下为哉,②事之以皮帛而不受))eq\b\lc\{\rc\(\a\vs4\al\co1(③民相连而从之,④事之以珠玉而不受))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解析:①句中“以”,介词,“凭借”。②句中“以”,介词,“用”。③句中“而”,连词,表修饰关系。④句中“而”,连词,表转折关系。答案:A7.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王亶父视百姓的生命高于一切,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大尊重,因此他也赢得了百姓的尊重。B.大王亶父的故事实际告诉人们,生命是最可贵的,天下固然“至重”,但也不能以此害生。C.选文从更深层上体现了道家出世无为的哲学思想,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思想,我们要坚决摒弃。D.选文恰当地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势,使内容更明确,说理也更具说服力。解析:C项,“坚决摒弃”不当,应为“辩证扬弃”。答案:C8.善卷为什么拒绝天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因为他希望自己有一种自给自足、自由自在、逍遥自得的生活,不受世间事务的牵累。(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①者承蜩②,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株拘④;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也。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选自《庄子·达生》)[注]①痀偻:驼背。②承蜩:用竿取蝉。③锱铢:指极少。④橛株拘:带枯树枝的树桩。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仲尼适楚,出于林中(到,去)B.子巧乎!有道邪(诀窍)C.犹掇之也(拾取)D.孔子顾谓弟子曰(只是,仅仅)解析:D项中“顾”意为“回头”。答案:D10.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eq\b\lc\{\rc\(\a\vs4\al\co1(①仲尼适楚,出于林中,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eq\b\lc\{\rc\(\a\vs4\al\co1(③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解析:①句中“于”介词,“从”。②句中“于”介词,“比”。③句和④句中“而”都是转折连词,“却”。答案:C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驼背老人有粘蝉的高超技术,是因为他“用志不分,乃凝于神”。B.孔子以痀偻者“不以万物易蜩之翼”的精神,教育弟子要“用志不分”。C.驼背老人有粘蝉的高超技术,是由于生于林中,对蝉极其熟悉。D.孔子从树林中经过,看见驼背老人粘蝉,从而引出“痀偻者承蜩”这番话题。解析:C项中原因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答案:C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虽然天地这么大,万物这么多,但我却只注意蝉的翅膀。(2)“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这句话难道不就是说的这位驼背老人吗?参考译文:仲尼到楚国去,经过一片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用长竿粘蝉,就像是伸手拾东西一样容易。仲尼说:“您真巧啊!有什么诀窍吗?”老人说:“我有诀窍。练习五六个月,如果能在竿头累上两枚圆丸而不掉下,蝉就很少能跑掉;能累上三枚而不掉下来,那么十只也不过跑掉一只;能累上五枚而不掉下来,那就像伸手拾东西一样,万无一失了。我站立在那里,身体就像竖立的一株木桩;我举起手臂,手臂就像枯树的干枝。虽然天地这么大,万物这么多,但我却只注意蝉的翅膀。我不转身,也不侧身,不因万物干扰而转移我对蝉翼的注意力,这样怎么能粘不到蝉呢?”孔子回头对弟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这句话难道不就是说的这位驼背老人吗?”三、语言表达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怎样才能改进人际关系呢?答案是四句话:一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平常心看待自己,把自己的得失荣辱看作发生在别人身上,不因自己情绪的变化而影响人际关系;二是“把别人当自己”,所谓“把别人当自己”,就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善解人意地去急别人之所急,痛别人之所痛;三是“把别人当别人”,即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而言,是指不干涉对方的隐私,不冒犯对方的个人空间;四是“把自己当自己”,在自知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尊和自信,扬长避短,更成熟地与别人相处。答案:①把自己当别人②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③尊重别人1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精准扶贫,首先是物质上的扶贫,因为物质上脱贫了,就能使贫困群众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从而激发他们拥抱生活的热情,而有了生活的热情,他们必将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样,就一定能从根本上拔掉“穷根子”。①不是物质上脱贫了就能使贫困群众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②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