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教程大全_第1页
心电图教程大全_第2页
心电图教程大全_第3页
心电图教程大全_第4页
心电图教程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电图

一、心电图纸

10mm«

1.0<nV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

P波:代—左波两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大部分波联代钝WI形:一联1、II、aVF、V”

直立,aVR倒置:其余导联双向:时间:V0.I2秒:振幅:肢导V0.25mV:胸导V0.2mV・

P-R间期:从P波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代表心历开始除极个: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时间:0.12-0.20秒.

QRS波群为心率除极波.时间:0.06*0.10杪:波形:(I)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I、

II、”1导联的QRS波群其主波般向上:aVR导联的QRS波群主波向下:(2)正常人胸

导R波自M-乂导联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3)V卜%、V,出现Q波应视为异常.

VhV,看不到Q波应视为异常;振幅:I导联的R波小于I.SmV,aVF导联的R波小于

2.0mV,胸导的R波小于2.5m、'.

ST段:C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女心室缓慢复极过程.正常名为

等电位线,一般卜,移不应>0.05mV:上排在肢体牙联及V"乂牛联不应>O.lmV.

Tift:代♦心波快速变极时的电位变化.方向,大多利QRS1:波的方向致,左心导

联I、H、V「VG导联向匕aVR导联向卜.:振幅:左心导联VII、V.Ve导联不应低J:同

导联R波的1/10.

三、临床常见异常心电图

()左心室肥大

I.QRS波群电压增波:胸导联V,或V6导联的R波>2.5mV:Svl+Rvs>4.0mV(男性)、

>3.5mV(女性):肢体导联中.IH联的R波>l.5mV:aVL导联的R波>1.2mV:aVF

导联的R波>2.0mV:R,+S|„>2.5mV.

2.可出现心电轴左偏.

3.QRS波群时间延长到0.10〜0.1Is.但股VO.12s.

左心室肥大(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

!口1U«naft

11FvwVJ.|

TTTTU

Rvs达3.20V,Rvs+Svi达5.7・V,均超过正常:

(2)电箱左偏:

(3)QRS>0.il«:

\J/Viwzv.ii*;

4.ST-T改变:在R波为上的导联,其ST段可星卜曲型次低达。.05mV以匕T波低平、

双向或倒置:当QRS波群电压增高同时伴仃ST-T改变品称左室肥大伴劳损.

《二)彳i心室肥大

I.QRS波群电JK的改变:V,R/S>I;V$导联R/SW1:欢度肥VJ!qRTl:

Rvi+Sy,>L05mV(®^>1.2mV);R1Vn>0.5mv

2.心电轴小偏冲0°(状症可〉+110。).

3.ST-T改变:如以上心电图改变同时伴仃右胸号联(V|、V2)的T波双相、倒的,ST

段压低,称右室肥大伴劳损。

右心室肥大.(rightventricularhypertrophy)

mv,c^-L-

⑴VIV取的R/S〉l.RvJSy声3・V,"R*量衣由Vi至g

VB逐海戚抵:

(2)电热右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

(=)右心房扩大

1.P波尖血高耸,其振幅X).25mV,以II、尖I、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

2.V|导联P波直立时,振帕K).15mV.如P波呈双向时.其丁幅的算术和》.20mV.

.IM

••

<pq)室性期前收缩《常见)

1.期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时限通常>0.12秒,T波方响影与QRS波I:.波方向

相反.

2.期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P波或无相关的P波.

3.往往为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的两个实性P波间距等「正常P-P间距的两

倍.

(五)房性期前收缩

I.期前出现的异位P'波.膨态与实性P波仃所不同.

2.P”-R间期通常>O.I2s,QRS-T形态,实性卜传各堪本相同.

3.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两个实性P波的间距〈正常P-P间距的两

倍.

(六)心房断动

1.正常P波消失,代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波〉,通常以M导联为G明M.

2.R-R间期绝对不规则,QRS波一般不增宽.

.U_J-J_J~I_

(七)急性心肌梗死

i.基本图形:发生心肌梗塞后•心电图1二可先后出现缺血,损伤和坏死三种类型的图形。

当•个区域发生梗塞时,从中心到边缘候■的程度是不同,可在不同部位同时出现下述•:种

图形改变:缺血型改变、损伤型改变、坏死型改变(血向坏死区的外联出现异常Q波或各

呈QS波).

2.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动态性改变:

早期(超急期):自心肌梗死后数分钟开始持续数小时,先产生高大的T波,以后迅速

出现ST段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的T波相连.

急性期:开始于心肌怏死后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数周,是一个演变的过程。坏死型的

Q波,损伤型的ST段抬高(弓背向上抬高,抬高显著者,可形成单向曲线)和缺血型的T

波倒置,并可同时存在.

近期(亚急性期):梗死后数周至数月,以坏死和缺血图形为主要特征即:拊高的ST

段从木恢狂至他线:坏死型Q波持续存在:缺血型T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

陈旧期(愈合期):出现在急性心肌秋死后3-6个月之后或更久.ST段和T波恢女正常

或T波持续倒置、低平,的广恒定不变:残留卜坏死的Q波.

心朋,粳死的图册演变及分期

心狼粳死的明附演爱具口的穿伐.112s才烫过网色格里JR<也

鱼性薪或梗死用翊).ftttJR.i&JR,也辟黄叁伐11|)尔除田期<2合用>.

3.急性心肌桃死的定位诊断

上要根据坏死的图形(Q波或QS波)出现的导联做定位诊断

附间壁Vj.3

下壁II、III、aVF

前壁修、V4(V,)

广泛前壁(5)

高侧壁I、aVL.V$、V6

后壁V,..

临床心电图学基本知识

一、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由卖房结、结间束(分为前、中、后结间束)、房间束(起门前结

间束,称Bachmann束)、房室交界M(房室结、布氏束)、束支(分为左、右束支,左束支

又分为前分支和后分支)以及普肯耶纤维(Pukinjefiber)构成.心脏的传导系统与每一心

动周期顺序出现的心电变化密切相大.

R

QS

正常心电活动始上卖房结.宾命心房的同时经结间束传导至序室结(激动传导在此处延

迟0.05〜0.07s),然后循希氏束-左、右束支-普肯耶纤维顺序传导,最后兴奋心室。这种先

后仃序的也激动的传播.引起•系列电位改变,形成「心电图上的相应的波段.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见

I.P波:代及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1)形态:P波的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一•般呈钝胧形,仃时可能仃轻度切迹.心脏激

动起源尸卖房结,因此心房除极的综合向及是指向左、M卜的,所以P波方向在I、II、

aVF,V4-V65联向匕aVR导联向下.其余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均可.

(2)时间:正常人P波时间一般小于0.12s.

(3)振帆: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般小J:O.25mV.胸导联般小J0.2mV・

2.PRMWh从P波的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代我心历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

问.

心一在正常在加时.PR间期为0.12〜0.20s.在幼儿及心动过速的情况卜..PR间期相

应缩短.在老年人及心动过级的情况3PR间期可略筵长,但不融过0.22s.

3.QRS波群:代入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1)时间:正常成年人QRS时间小f0.12s.多数在0.06〜0.10s.

(2)波形和振幅:正常人VI、V2寸联名层rS型,VI的R波股不超过l.OmV.V5、

V6仔联QRS波肝可与!qR、qRs,Rs或R型.ILR波般不超过2.5mV.正常人胸导联的

R波门VI至V6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VI的R/S小J-I,V5的R/S大「1.在V3

或V4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体相等。在肢体今联.I、II、III寸联的QRS波群在没

仃电轴偏移的情况卜.其主波•般向I:.aVR导联的QRS波群仁波向卜.可工QS、rS,rSr,

或Qr型。aVLaVF导联的QRS波群可fqR、Rs或R型,也可RrS型。正常人aVR导

联的R波般小J-0.5mV,I牛联的R波小J-1.5mV.aVL导联的R波小J-1.2mV,aVF

导联的R波小J2.0mV.6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的绝对值相

加)•般不应部小]0.5mV,6个胸导联的QRS波群振幅(正向波。负向波振幅的绝对值

相加)•般不应都小J:0.8mV,否则称为低电压.

(3)R峰时间(Rpeaktime):过去称为类本位曲折时间或室壁激动时间,指Q列s起

点至R波顶湖垂”线的间跑.如仃R'波,则应测盘至R琳:如R峰呈切迹,应测厥至切迹

第二峰。正常成人R峰时间在VI、V2导联不超过0.04s./EV5、V6寸联不超过0.05s。

(4)Q波:除aVR导联外,正常人的Q波时间小「0.04s.正常人VI、V2导联不应出

现Q波,但他尔可呈QS波.

4J点: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称为J点。

J点大多布等电位线I:,通常劭ST段的偏移向发牛.移位.有时可因心室除极尚未完全

结束,部分心肌已开始复极致使J点上.移.还可由于心动过速等原因,使心室除极与心房复

极并存.导致心房”极波(Ta波)求冲JQRS波群的后段,从而发生J点卜一移.

5.ST段:fl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我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正常的ST段多为•等电位线,仃时亦可仃轻微的偏移,但在任•宁联,ST段卜移•

般不超过0.05mV;ST段上抬在VI〜V2今联般不超过0.3mV.V3不超过0.5mV./l:V4-

V6牛联及肢体外联不超过O.lmV.

6.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1)方向:在正常情况下,T波的方向大多与QRS主:波的方向•致.T波方向在【、

II、V4〜V6导联向匕aVR导联向b\IlkaVL>aVF、V1~V3导联可以向上、双向或向

F.若VI的T波方向向匕则V2〜V6导联就不应再向下.

(2)振幅:除II、aVL、aVF,VI〜V3号联外,其他导联T波振幅般不应低刊同今

联R波的1/10.T波在胸导联有时可高达1.2〜1.5mV尚帆正常.

7.QT间期:指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的间距,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

的时间.

QT间期长短与心率的快慢密切相关,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越长.心率在

60-100次/分时,QT间期的正常/分为0.32〜0.44s。山JQT间期受心率的影响很大.

所以常用校正的QT间期(Qlc).传统的QTc的正常上限位设定为0.44s,超过此时限即认

为延长。般女性的QTc同期较男性略长.

8.U波:住T波之后0.02-0.04S出现的振幅很低小的波称为u波,代及心室后继电位,

其产生机制目前仍尚未完全清燧.U波方向大体与T波相•致.U波在胸导联较易见到以

V3〜V4导联较为明显.u波明显增高常见产血钾过低.

心房、心室肥大

一、心房肥大

心历肥大多衣现为心房的扩大而较少&现心房肌肥”.心房扩大用起心厉肌纤维增长变

机以及历间传导束牵拉和损伤.导致性个心房肌除极综合向质的振帽和方响发生变化•心电

图上七要我现为P波振幅、除极时间及形态改变.

(­)右房肥大

1E常情况卜右心历先除极.左心房后除极。当右房肥大(rightatrialenlargement)时.

除极时间延长,往往与梢后除极的左房时间网尚,故总的心房除极时间并未延长:心电图在

要我现为心厉除极波振机增高:

L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空.25mV,以0、HI、a\F导联表现城为突出,又称“肺型P

波”.

2.VI导联P波直立时,振幅NM5mV.如P波呈双向时,其振幅的算术和N).20mV,

(二)左房肥大

由「左房搬后除极.当左房肥大(leftatrialenlargement)时心电图上要&现为心房除极

时间延长:

1.I、II、aVR、aVL导联P波增宽,其时限KM2s,P波常呈双峰型,两峰间距K).04s,

以【、II、aVL导联明显.又称“二尖艇型P波”.

2.VI导联上P波常呈先lE而后出现深宽的负向波.将VI负向P波的时间乘以负向P

波振幅,称为P波终末电势1《P-waveterminalfbrce,Ptf).左房肥大时.PtfVl(绝对值)

>0.04mmS«

除左房肥大外,心房内传今阳滞亦可出现P波双岬和P波时间X).12s,应注意鉴别.

(三)双心房肥大

双心厉肥大(biatrialenlargement)时心电图表现为:

I.P波增宽N).12s,火振幅X).25mV・

2.VI导联P波高大双相.I:卜振幅均超过正常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I:述所谓“肺型P波”及“:尖典型P波”,并II:慢件肺心病及二尖帽疾病

所特仃.故不能称为JI仃特异性的病因学诊断意义的心电图改变。

二、心室肥大

(•)左室肥大

正常左心室的位置位/心脏的左后方,且左心室廉明显厚「右心宛,故正常时心曜除极

综合向代表现左心室占优势的特征.左室肥大(Ictlventricularhypertrophy)时.可使左室优

势的情况显得更为突出,弓I起而向左室的导联(I、aVL、V5和V6)其R波振幅增加,而

血向右室的导联(VI和V2)则由现较深的S波.左胸肥大时,心电图上可出现如下改变:

I.QRS波群电压增砒常用的左室肥大电压标准如下:

胸导联:Rv5或Rv6>2.5mV:Rv5+SVI>4.0mV(男H)或>3.5mV(女性).

肢体导联:Rl>1.5mV:RaVL>1.2mV:RavF>2.0mV:Rl+Slll>2.5mV.

Cornellf/jiKhRaVL+Sv3>2.8mV(男性)或>2.0mV(女性).

2.可出现额而QRS心电轴左偏。

3.QRS波群时间明长到0.到〜0.11s,但般仍<O.I2s。

4.在R波为主的导联,其ST段可呈下斜型压低达0.05mV以匕T波低平、双向或倒

在以S波为上的导联(如VI导联)则反而可见行为的T波.当QRS波群电小增高同

时伴仃ST-T改变各.称左室肥大伴劳损.

在符合•项或几项QRS电压增高标准的桩础上.结合在他阳性指标之一,一般何以成

立左室肥大的诊断.符合条件越多.诊断可很性越大.如仅有QRS电能增麻.而无其他任

何阳性指标齐.诊断左室肥大应慎求.

(二)右室肥大

右心室地"度仅仃左心室堆的I/3.只仃巧行心室壁的“陵达到相当程度时.才会使

综合向情由左心室优势转向为右心室优势,并导致位于右室面导联(VI、aVR)的R波增

高.而位.「左室而守联(I、aVL»V5)的S波变深。布般肥大(rightventricularhypertrophy)

可具有如下心电图表现:

1.VI导联R/81,2R型或Rs型,乖度分室肥大可使V,导联SqR型.(除外心肌

视死);V5导联R/SS1或S波比正常加深:aVR导联以R波为】•:,R/qI'JcR/S>1.

2.RVI+Sv5>l.05mV('R?ii>l.2mV>:RaVR>0.5mV.

3.心电轴右偏>90度(取症可xl10度).

4.以上心电图改变常同时伴有右胸导联(VI,V2)ST段压低及T波倒置,称右室肥大

伴劳损.

某些右单肥大的病例(例如慢性肺心系i),上饕为右宅流出道肥,.心电图我现为:VI-

V6柠联RrS型(R/S<l),即所谓极度顺钟向转位:I导联QRS低电Jk心电轴右偏:

常伴仃P波电JK增高.此类心电图改变应结合临床资料分析.

诊断分室肥大,仃时定性诊断(依据VI牛联QRS形态及电轴右偏等)比定用诊断更

有价俶.一般来说,阳性指标愈多,则诊断的可望性越高.虽然心电图对诊断明显的右心室

肥大准确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

(H)双侧心室肥大

与诊断双心房肥大不同.双便I心室肥大(biventricularhypertrophy)的心电图我现并不

是简单地把左、右心室奸常衣现相加.心电图可出现卜列情况:

I.大致正常心电图(tl「双侧心室电压同时增高,增加的除极向H方向相反汇相抵消.

2.小便I心室肥大心电图只表现出侧心室肥大.向外侧心室肥大的图形被掩虚.

3.双便I心室肥大心电图既去现右室肥大的心电图特征,乂存在左室肥大的某些征象(如

Vs牙联R/S>1.R波振幅增岛等).

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

凡起源广窦历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sinusrhythm).实件心律属「正常济律.

1.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怔

股心电图机描记不出央房结激动电位,都是以实性激动发出后引起的心厉激动波P

波特点来推测突厉结的活动.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点为:P波规律出现,ILP波形态表明激

动来自突历结(即P波在I、II、aVF、V4〜V6导联白立,在aVR导联倒置).正常人窦

性心律的频率呈生理性波动,静思心率的正常范国殷定义为60〜100次/分。

2.窦性心动过速(sinustachycardia)

成人窦性心律的领率>100次/分,称为实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时,PR间期及

QT间期相应缩知.仃时可伴有继发性ST段气度压低和T波振幅降低.常见「运动、精神

紧张、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失血、心肌炎和拟肾I:腺素类药物作用等情况.

3.实件心动过缓(sinusbradycardia)

■股规定实性心律的频率<60次/分时.称为实性心动过缓.近年大样本人群调传发现:

约15%正常人静息心率可<60次/分.尤或是男性.另外,老年人及运动员心率可以相对较

缓.契房结功能障碣、愦内压增高、甲状腺功能低卜、服用某些药物(例如%受体阻滞剂)

等亦可引起实性心动过缓。

4.窦性心律不齐(sinusarrhythmia)

实性心律的起源未变,但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波异XM2s.窦性心律不齐

常与突性心动过缓同时存在.较常见的类心作不齐与呼吸周期有大,称呼吸件决件心律不

齐,多见「疗少年,•般无临床意义.另育一些比较少见的卖性心律不齐与呼吸无关,例如

与心室收缩捋血仃美的(室和性)实性心律不齐以及突环结内游走性心律不齐等.

5.集件伶抻(sinusarrest)

亦称实性静止.隹规律的实性心律中.有时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大或实用结功能障碣.在

一段时间内实历结停止发放激动,心电图上见规则的PP间距中突俄出现P波脱落,形成长

PP何如,IL长PP间距。正常PP间距不成倍数关系.实性停搏后常出现逸扪或逸搏心律.

期前收缩

1.率性期前收缩(prematureventricularcomplex)

心电图去现:

①期而出现的QRS-T波前无P波或无相关的P波:

②期前出现的QRS形态宽大畸形•时限通常X).12s,T波方向多与QRS的木:波方向相

反:

③往往为完全性代偿代*即期前收缩前后的两个实件P波间距等尸正常PP间距的两

倍.

2.房性期前收缩(prematureatrialcomplex)

心电图表现:

①期前出现的舁位产波,其形态与实性P波不同:

②P'R间期>0.12s;

③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附后两个实性P波的间距小卜正常PP间距的

两倍.

某些房性期前收缩的PR同期可以延长:如异位P'后无QRS-T波,则称为未卜传的房

性期前收缩;有时P下传心室引起QRS波群增宽变形,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形,称房性期前

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异位性心动过速

疗位性心动过速是指方位"律点兴侪件增高或折返激动引起的快速疗位心律(期前收缩

连续出现3次或3次以上).根据片位打律点发生的部位,可分为房件、交界性及室性心动

过速.

I.阵发件室I:件心动过速(paroxysmal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

理应分为房性以及与房室交界区相关的心动过速,但常因P,不易辨别,故统称为室上性

心动过速。该类心动过速发作时仃突发、突止的特点,频率般在160〜250次/分,H.律

快而规则,QRS形态•般正常(伴有束支阻滞或正内楚异性传导时,可呈宽QRS波心动过

速)。临床上以常见的室上件心动过速类型为预激旁路引发的房举折返性心动过速(A-V

reentrytachycardia.AVRT)以及房室结双彳仝路(dualA-Vnodalpathways)引发的房举结折

返件心动过速(A-Vnodalreentrytachycardia.AVNRT)。心动过速通常可山•个厉性期前收

缩法发。这两类心动过速患拧多不JI仃器质性心阴前,由「解剖学定位比较明确,可通过存

管射频消融术根治。历性心动过速包括n律件和历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两种类型,多发生J•器

质性心脏病基础E.

8(SVT)

^mnnrTT

Az

J1l^^4444444

mTmmnnmnr

[CMEOUSupraventricutarTachycard

I

G)rTrYm*irwrm/

i^nmmmmnnmr

2.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tachycardia)

心电图也现:

①频率多在140~200次/分,节律可稍不齐;

②QRS波群宽人畸形,时限通常>0.12s:

③如能发现P波,并几P波频率慢JQRS频率,PR无固定美系(房室分岗),则可明

确诊断:

④偶尔心为激动夺获心室或发生室性融介波,也支持室件心动过速的诊断。

瞳照圈触鹿窟庭强庭酬翻困

曲曲㈱解相用嚼歌陶翔gte

翻霹蠡翻就丽却魅翻眼蹄翻

堀噩卧月睡瞰,睡睫

,■2X22:—♦■二:::::—―

时述曲曲近田闻谎睡脚画画

假蓟鲤福野延瓯藤窿辟■国

*999^yn”m,♦■”■X2Z2XXX2U”c*i—■XXXZ21

tsssitzxstts*zxxxixxc*联cn皓;tz:iz溟in三xst■zi■tis■n,s:n渊sx总sux技a

昭HHHHH::::::H::昭::::::::::iSHHHi一■■

MMnranraimnwMMmnransni

4出l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

此类心动过速是种严质的室件心律失常。发作时可见•系列增宽变形的QRS波群.

以每3〜10个心搏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X波的正负方向,每次发作持续数秒到数卜秒而白行

终止,但极易复发或也为心宓颤动.临床上去现为反复发作心源性晕厥或称为阿-斯综合征.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可由不同病因引起,临床匕常见的原因有:

①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

②严m:的房室传导阻滞.逸业心律伴仃Li大的T波:

③低钾、低镁伴1k常的T波及U波:

④某叫药物(例如奎尼「、胺碘酮等)所致.

Olfflwvw.

扑动与颤动

扑动、颤动可出现「•心厉或心室。上要的电生理丛础为心肌的兴奋性增高,不应期缩短,

同时伴仃定的传导障碍,形成环形激动及多发微折返。

L心房扑动(atrialflutter.AFL)

关于典型房扑的发生机制己比较清矮,屈于房内大折返环路激动。与心房蹶动不同,房

扑大多为短阵发性。心电图特点是正常P波消失,代之连续的大锯齿状扑动波(F波),多

数在H、HI、aVF导联中清晰可见:F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致,间隔规则,频率多

为250-350次/分,大多不能全部卜传,而以固定房宅比例(2:1或4:1)卜传,故心室

律规则。如果房室传导比例不恒定或伴行文氏传导现致,则心室律可以不规则。房扑时QRS

波时间•般不增宽。如果F波的大小和间距仃差异,IL频率>350次/分,称不纯性心房扑

动。

近年,对「典型房扑通过射频消融:尖瀚环到卜腔痂脉口之间的峡部M域,可以阻断折

返环,从而达到他治房扑的目的.

2.心房颜动(atrialfibrillation.AF)

心房顷动是临床上很常见的心律失常.许多心脏疾病发展到•定程度都仃出现心房颜动

的可能,多叮心房扩大和心房肌受损仃关。但也仃部分房颤患行无明M器质性心脏病。心房

颤动的确切机制至今仍然不卜分清楚,多数人认为是多阶小折返激动所致。近年的研究发现:

•部分房族可能是精灶触发机制(起源「肺静脉)。房颜时整个心房失去协调•致的收缩,

心排血状降低,久之易形成附壁血栓。心电图特点是:正常P波消失,代以大小不等、形

状各异的颜动波(f波),通常以VI导联为以明拈:房顷波的频率为350-600次/分:心率

律绝对不规则,QRS波•般不用宽:若是前•个RR间距偏长而与卜•个QRS波相距.较近

时.易出现一个增宽变形的QRS波,此可能是房颤伴有室内差异传林,并非室性期前收缩.

应注意进行鉴别.

3.心型扑动与心室颜动

目前多数人认为心室扑动(ventricularflutter)是心室肌产生环形激动的结果。出现心室

扑动•般具仃两个条件:

①心肌明必受损、缺轨或代谢失常:

②异位激动落在易颤期。

心电图特点是无正常QRS4波,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帕波动,频率达

200-250次/分,心脏失去排曲功能。室扑常不能持久,不是很快恢复,便会转为'室颜而导

致死亡。心室颤动(ventricularfibrillation)往往是心脏停跳前的短哲征象。由「心脏出现名

灶性局部兴奋,以致完全失去排血功能.心电图上QRS-T波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

不匀齐的低小波,频率200〜500次/分。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均是极严址的致死性心律失

常。

VentricularFibrillation

7VMz室他

“\#WVVV\[仪

心率心律Pj®PR同期QRS

200-消失Fibrilhton

500绝对不齐N/A

传导异常

心脏传今异常包括传导障碍、意夕卜传今和拢役传今.传导障碍乂可分为病理性传导阻滞

与生理性「扰脱节。

(-)心脏传导阻滞

病因可以是传H系统的器质性损害,也可能是迷走神经张力增而引起的功能性抑制或是

药物作用及位相性影响.心脏传导阻滞(heartblock)按发生的部位分为卖房阳滞、房内阻

滞、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阻滞.按阻滞程度可分为度(传导延缓)、二陵(部分激动传导

发生中断)和三度(传导完全中断).按传导阻滞发生情况,可分为永久性、物时性、交替

性及渐进性.

1.卖房阻滞(sinoatrialblock)

常规心电图不能白接描记出卖房结电位,故•度卖房阻滞不能观媲到.♦度卖房阻滞难

与实性停持相鉴别。只仃一.度卖房阻滞出现心房和心室漏搏(P-QRS-T均脱漏)时才能诊

断。卖房传导逐渐延氏.H至•次实性激动不能传入心房,心电图表现为PP间距逐渐缩短,

了出现溺搏后PP间距又突然翅长皇文氏现致,称为二度1型实房阻滞,此应与实性心律不

齐相鉴别。在规律的卖性PP间距中突然出现•个长间歇,这•长间歇恰等广正常窦性PP

间距的倍数,此称二度n型卖房阻滞。

2.房内阳滞(intra-atrialblock)

(1)-度一室传导阻滞:心电图—衣现为PR间期延长.在成人若PR间期0.20s(老

年人PR间期>0.22s),或对两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心率没仃明显改变而PR间期延长超过

0.04s.可诊断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可珈年龄、心率面变化,故诊断标准需相适应.

(2):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上要:我现为部分P波后QRS波脱漏,分两种类型:

①二度I型房室传才阻滞(称MorbizI型):表现为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

长(通常每次延长的绝对增加值多呈递减),直到I个P波后脱漏I个QRS波群,漏搏后

房室传导阻滞得到一定改善,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更逐渐延长,如此周而更始地出现,

称为文氏现象(Wcncke*bachphenomenon).通常以P波数与P波卜.传数的比例来友乐房

室阻滞的程度,例如4:3传存表示4个P波中仃3个P波卜传心室,而只仃1个P波不能

下传;

②二度H型厉室传导阻滞(称MorbizII型):表现为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

分P波后无QRS波群。般认为,绝对不应期延长为二度H型房室传与阻滞的上要电生

改变.IL发生阻滞部位偏低。凡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QRS波群脱漏者,称高陵房

传导阳滞,例如呈3:1、4:I传导的房室传导阻滞等.

:度I取房室传号阻滞较【I型常见.而杼多为功能性或病变位J•居室结或希氏束的近

端,预后较好.多属然质性损;%病变大多位「布氏束远端或束支部位.外发展为完全

性房室传导阻滞,预标较率.

<3)三度历室传导阻滞:

乂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当来门房室交界区以I:的激动完全不能通过阻滞部位时,在

阳滞部位以卜的潜在起拽点就会发放激动,出现交界性逸搏心律(QRS形态正常,频率•

股为40〜60次/分)或率性逸搏心律(QRS形态宽大畸形,频率一般为20〜40次/分),

以交界性逸搏心律为多见.如出现室性逸热心律,往往提示发生阻滞的部位较低•由尸心房

与心室分别由两个不同的起搏点激动,各保井自身的节律,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与QRS

波亳无关系(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如果偶尔出现P波下传心室者,称为

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时,如果出现心室律慢而绝对规则,则为心房颤动合

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2.束支与分支阻滞

(I)右束支阳滞(rightbundlebranchblocktRBBB)s

行束支细长,由单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其不应期比左束支长,故传导阻滞比较多见.

右束支阻滞可以发生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粉,也可见J:健康人.右束支阻滞时,心室除极仍始

J:室间隔中部,门左向右方向除极,接着通过普肯耶纤维正常快速激动左室,最后通过缓慢

的心室肌传导激动右室.因此QRS波群前半部接近正常,】:要&现在后半部QRS时间延迟、

形态发生改变.

完全性行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①QRS波酢时间沙.12s:

②VI或V2导联QRS7.&V型或M形,此为最JL特征性的改变;I、VI、V6导联S

波增宽Ifij仃切迹,其时限N).04s:aVR导联7.QR型,式R波宽而仃切迹:

③VI导联R岬时间XH)5s:

④VI、V2导联ST段轻度正低,T波倒置:I,V5、V6导联T波方向般与终末S

波方向相反,仍为直立.

右一支阻滞时,在不合并左前分支阻滞或左后分支阳滞的情况下,QRS电轴•般仍在

正常范围.

不完全性才悚支阻滞时,QRS形态和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相似,仅QRS波群时间<0.12s.

右束支阻滞令•并有心肌梗死时,梗死的特征性改变出现在0.04s之前,而右束支阻滞的

特征性改变出现在0.06s之后,•般不影响二名的诊断。右束支阻滞合并右心室肥大时,心

电图何表现为心电轴右偏,75、V6导联的S波明显加深OO.SmV),VI导联R被明显增

高(>1.5mV),但仃时诊断并不完全可临

■・・・・•・安

<2)左束支阻滞(leftbundlebranchblock.LBBB):

左束支粗而短,由双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不易发生传导阻滞。如仃发生,大多为器质

性病变所致.左束支阻滞时,激动沿右束及卜传至右室前乳头肌根部才开始向不同方面扩布,

引起心室除极顺序从开始就发生•系列改变.由「初始室间隔除极变为右向左方向除极,牛

致I、V5、V6导联正常空间隔除极波(q波)消失;左室除极不是通过普拧耶纤维激动,

而是通过心室肌缓慢传导激动,故心室除极时间明显延长:心室除极向凝I:要向左后,其

QRS向玳中部及终末部除极过程缓慢,使QRSX波(R或S波)增宽、粗饨或仃切迹。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①QRS波群时间K).l2s:

②VI、V2导联呈rS波(其r波极小,S波明显加深增宽)或R宽而深的QS波:I、

aVL、V5、V6导联R波增宽、顶峰粗钝或仃切迹;

③I、V5、V6导联q波•般消失:

④V5、V6寸联R蟀时间>0.06s:

⑤ST-T方向与QRS匕波方向相反.

左束支阻滞时,QRS心电轴可仃不同程度的左偏.

如QRS波酢时间<0.12s,为不完全件左束支阻滞,其图形仃时与左室肥大心电图衣现

十分相似,需要鉴别诊断。当左束支阻滞合并心肌帔死时,常掩盖帔死的图形特征,给诊断

带来困难。着发现左侧胸导联均RQS波,或I、75、V6导联出现Q波,或VI、V2导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