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经典大题例题_第1页
(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经典大题例题_第2页
(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经典大题例题_第3页
(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经典大题例题_第4页
(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经典大题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切洋葱时洋葱中的大蒜素会散发出来刺激人的眼睛产生流泪现象,有网友做了如下图所示试验(已经尽可能避免干扰因素)在案板旁边点燃一支蜡烛再切洋葱,流泪的状况明显缓和很多。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该实验涉及到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2)关于该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蜡烛处气压高,使气流水平扩散B.切洋葱处垂直气流整体下沉C.点蜡烛处垂直气压差大于切洋葱处D.切洋葱处气温高于点蜡烛处2、下图为某时刻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④B.③C.②D.①(2)此时,北京的风向是()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偏北风3、北极涡旋是指极地附近的高空冷低压。正常年份,北极涡旋中心位于加拿大巴芬岛。下图示意某年1月某日北美500百帕等压面海拔高度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500百帕等压面上甲处的风向是()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2)受图中天气系统影响,五大湖区()A.风和日丽B.狂风暴雨C.阴雨绵绵D.大风降温4、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最大的工业重镇和教育文化中心。市区内河道蜿蜒曲折,河面开阔,每年冬季,市内入夜多降雪,次日黎明转晴,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下图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最容易出现凌汛现象的河段是()A.①B.②C.③D.④(2)影响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纸浆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B.原料C.能源D.政策(3)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冬季多夜雪的主要原因是()A.河面水汽上升,遇冷空气凝结B.植被覆盖率较高,水汽丰富C.城市较郊区气温高,热岛效应明显D.河面水温偏低,气流下沉5、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湖区沙丘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地带,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河流形成的沉积物。下图示意青海湖区水系及地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两地所处的地貌类型分别是()A.冲积扇河漫滩B.河漫滩三角洲

C.河漫滩冲积扇D.冲积扇三角洲

(2)青海湖区的盛行风向可能是()A.西北风B.东北风C.南风D.东风6、下表为2019年6月19日我国部分城市的气温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表中南、北方城市该日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海陆位置C.地形D.气象条件(2)表中城市该日夜晚大气保温作用最明显的是()A.北京B.福州C.上海D.济南7、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和高空热力环流示意图(曲线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温最高和气压最低处分别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此时近地面a处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8、湖效应降水是指在一定大气条件下,湖泊在其上空或下风侧激发或加强降水的特殊天气过程。在湖陆温差影响下,激发出向湖体中心辐合的湖陆风环流,并在有利环境条件中触发对流,形成激发型湖效应降水;湖体还会影响穿越其上空的天气系统,加强湖体上空或下风侧的降水,形成加强型湖效应降水。下图示意鄱阳湖湖效应降水频率的月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属于鄱阳湖湖效应降水多发时段的是地方时()A.9:00-12:00B.0:00-8:00

C.12:00-15:00D.16:00-20:00

(2)11月—次年2月鄱阳湖湖效应降水频率很低的直接原因主要是()A.水域面积小B.盛行冬季风C.地表植被少D.湖面封冻(3)导致7-8月鄱阳湖激发型和加强型湖效应降水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A.正午太阳高度大B.夏季风强劲

C.副热带高压控制D.台风频率高

9、某日清晨,大连附近海域的海水就像开了锅一样沸腾,蒸汽腾腾、雾气缭绕,很是壮观,当地人称之为“海浩”。海浩属于气象学中的蒸发雾,是表面海水急剧蒸发,水汽达到过饱和,快速凝结成雾状水滴或者小冰晶的天气现象。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指某温度条件下空气中水汽含量与该温度下饱和空气水汽含量的比值。图2示意空气饱和曲线,图3为海浩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正确表示海浩形成时空气相对湿度变化过程的是()A.甲B.乙C.丙D.丁(2)利于海浩现象持续发展的天气状况是()A.逆温B.高压C.无风D.强风10、在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其原因是()A.晴天地面辐射作用强B.晴天夜晚地面辐射作用弱C.晴天大气的散射作用微弱D.晴天夜晚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微弱11、下图为某时刻部分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北京5340米高空的风向是()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东北风(2)下列城市近地面气压由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A.青岛、上海、长沙、昆明B.昆明、重庆、长沙、台北C.台北、长沙、重庆、昆明D.昆明、重庆、上海、北京12、如图所示,A,B,C,D分别位于近地面和高空不同位置,箭头表示大气气流流动方向。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如果此图为城郊间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A>B>C>DB.气压:A>B>C>D

C.图中②处适宜布局工厂D.图中A地上空会形成对流雨

(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

①白天的谷地②白天的山坡③夜晚的谷地④夜晚的山坡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3)若此图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且A,B表示近地面,C,D表示高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处风向为西北风B.A为极地高气压带,B为副极地低气压带C.③附近会形成极锋D.A、B均为热力型气压带13、露是指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傍晚或夜间,当温度降到露点以下,空气中水汽含量过饱和时,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会有水汽凝结。下图示意秋后某摄影师拍摄的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露的形成过程涉及的地球圈层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2)观察发现,露多出现在晴朗的天气,与此相关的是天气晴朗时()A.太阳辐射强B.大气逆辐射弱C.地面辐射弱D.大气辐射强14、视宁度指望远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它取决于大气湍流活动程度,影响湍流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天气以及风的干燥度和流动方式。望远镜清晰度不佳往往是低层大气湍流所致,所见星体的闪烁,一般认为是高层大气湍流引起。各层大气湍流使大气中产生密度不同的不稳定区域,使光线不能顺利地直接通过并保持强度不变。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据此推测一天中地处山顶的观测站视宁度最好的时段可能是()A.午后14时左右B.日出前后C.日落前后D.正午前后(2)一些观测者发现,城市午夜之后视宁度又会有所改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面温度差异的影响B.人类活动差异的影响

C.水汽含量差异的影响D.城市和郊区温度差异的影响

(3)我国所建的FAST望远镜(云贵高原地区)视宁度较低的季节是冬季,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准静止锋15、2020年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12月8日,中国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据此完成下面各题。(1)登山队选择5月登顶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便于登顶B.白昼时间长对登山有利

C.风力较弱,降水少D.阳光明媚,能见度高

(2)登山队登顶测量面临高寒困难,其主要原因是()A.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B.大气逆辐射较强,散失热量多C.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D.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16、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B.地形C.天气D.大气透明度(2)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②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③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④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17、截至2020年2月初,澳大利亚东南部爆发的山火已燃烧了5个多月。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复土、扑打和砍伐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下图示意“点倒火”灭火方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采用“点倒火”灭火方式可判断该地此时()

①吹西风②吹东风③风力较大④风力较小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与澳大利亚此次山火有关的主要气象条件是()A.高温B.干旱C.高湿D.大风(3)澳大利亚此次森林过火后可能会()A.优化森林生态环境B.增加木材蓄积量

C.降低森林虫害风险D.抑制优势树种生长

18、云南省大理市位于苍山(亦称“点苍山”)和洱海之间。苍山峰高,终年积雪;洱海湖巨,面广水深。来自苍山雪峰沿山坡下沉的冷空气与来自洱海湖面沿山坡上升的暖空气相遇,常常形成一条横贯半山腰的“玉带云”。冷、暖空气随季节和昼夜的变化而此消彼长,从而使“玉带云”或生成,或消散。下图为“玉带云”的形成、白族传统民居的布局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玉带云”常形成于()A.春夏季节的早晨B.夏秋季节的上午

C.秋冬季节的下午D.冬春季节的傍晚

(2)为减轻来自苍山的冷空气侵袭,大理白族传统民居在布局和结构上()A.尽量靠近洱海B.坐西朝东C.设置白色照壁D.远离苍山19、视宁度指望远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它取决于大气湍流活动程度,影响湍流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天气以及风的干燥度和流动方式。望远镜清晰度不佳往往是低层大气湍流所致,所见星体的闪烁,一般认为是高层大气湍流引起。各层大气湍流使大气中产生密度不同的不稳定区域,使光线不能顺利地直接通过并保持强度不变。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据此推测一天中地处山顶的观测站视宁度最好的时段可能是()A.午后14时左右B.日出前后C.日落前后D.正午前后(2)一些观测者发现,城市午夜之后视宁度又会有所改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面温度差异的影响B.人类活动差异的影响

C.水汽含量差异的影响D.城市和郊区温度差异的影响

(3)我国所建的FAST望远镜(云贵高原地区)视宁度较低的季节是冬季,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准静止锋20、越赤道气流是热带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南北半球之间的水汽输送起着关键作用。下图示意非洲大陆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强度指数的各月平均值变化,粗虚线为年平均强度指数,数值扩大10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产生越赤道气流的根本因素是()A.太阳辐射B.降水C.海陆差异D.地形(2)索马里越赤道气流方向发生明显转换的月份有()A.3月、11月B.6月、8月C.1月、12月D.5月、10月21、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a、P,,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0点的受力。读图,完成23~24题。

(23)若此图表示北半球等压面,Pa>P,则0点风向为()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24)若此图表示高空等压面,PKP,则0点风向为()A.③或④B.②或⑧C.③或⑦D.⑥或⑦22、在我国北方某地区,农民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将秸秆覆盖地表过冬。春季时,发现秸秆覆盖地比裸地冻结土壤融化时间要晚。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秸秆覆盖下的地表作物能安全越冬,主要是因为秸秆()A.增大地面反射B.减弱地表热量散失

C.加强太阳辐射D.减少地表水分蒸发

(2)与裸地相比,该区域秸秆覆盖地冻结土壤融化时间较晚的原因是()A.地面吸收弱B.地面辐射强C.大气反射强D.大气逆辐射弱(3)秸秆覆盖地冻结土壤融化时间相对较晚,下列做法与其原理相似的是()A.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透明地膜覆盖B.夏季南京地区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C.烟台地区夏秋季节在苹果树下铺设反光膜D.冬季浙江地区熏烟驱霜保护西湖龙井茶树23、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海域3800米高空等压面分布剖面,a、b、c为3800米高度上的三点。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a、c两点对应的近地面天气状况可能是()A.阴雨、晴朗B.阴雨、阴雨C.晴朗、阴雨D.晴朗、晴朗(2)此时,b点风向为()A.西风B.西南风C.东风D.东北风24、地表反照率表征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下图为该沙漠某月26日~28日降雪前后地表反照率日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

(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出现降雪最可能在()A.1月28日B.4月27日C.10月26日D.12月27日(2)据图判断,地表反照率的大小总体上()A.雪后晴天>雪前晴天>雪天B.雪天>雪后晴天>雪前晴天C.雪后晴天>雪天>雪前晴天D.雪前晴天>雪后晴天>雪天(3)研究发现,被稳定积雪覆盖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温会偏高一些,主要原因()A.沙子反射地面辐射少B.积雪减少地面辐射散失

C.沙子吸收太阳辐射多D.积雪吸收大气辐射较多

25、下图为“风形成示意图”和“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左图中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A.a表示摩擦力B.b.表示地转偏向力

C.c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D.d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

(2).乙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A.AB.BC.CD.D26、左图为郴州某地草莓生产景观(大棚覆盖白色透明薄膜,草莓根部土壤覆盖白色透明地膜),右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郴州农户冬季采用大棚能够种植草莓,主要原因在于大棚的存在能够大幅度()A.削弱丙环节B.削弱戊环节C.增强乙环节D.增强丁环节(2)如果寒潮发生频率大,郴州农户冬季大棚种植草莓还需覆盖地膜。覆盖地膜的作用主要是()A.削弱甲环节B.削弱丙环节C.增强乙环节D.增强丁环节27、下图示意我国某地10月某日气象塔不同高度气温统计。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高度范围内,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降低B.随着海拔的升高日温差增大C.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升高D.随着海拔的升高日温差减小(2)影响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逆辐射28、读“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气体成分体积分数(%)质量分数(%)氮气78.0875.52氧气20.9423.15氯气0.931.28二氧化碳0.03(变动)0.05(1)下列关于表中干洁空气的主要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B.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C.氮气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D.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2)下列关于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洁空气只分布在对流层B.平流层适合航空飞行C.臭氧层分布于高层大气D.近地面气温的直接来源是太阳辐射29、读图,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最适宜布局在()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30、霾,也称阴霾、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霾产生后()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增强(2)霾导致白天气温较低,主要是因为大气的()A.散射作用B.反射作用C.吸收作用D.折射作用综合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31、下图为“亚洲东部中纬度某滨海地区海陆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中补画箭头,完成①②③④之间夜晚的热力环流示意图。(2)白天,图中①地气压(填“高于”或“低于”)②地。(3)形成图示环流的根本原因是。(4)在①地的旗帜,夏季白天常向__________飘扬。A.东B.南C.东南D.西北32、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①中,甲地空气(上升或下沉),其近地面气压(高于或低于)乙地。(2)请在图①中a、b线段上分别补画箭头,完成甲—乙和甲—丙之间的热力环流。(3)图②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白天或夜间)。(4)热力环流是由地面不均形成的。3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关于“青藏高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通过网络搜索,查阅到下列相关材料。材料一“当你在上海、杭州等地享受着温和湿润的海洋季风时,可曾想到,大约在3000万年前,长江中下游是一片炎热干旱的地区,就像现今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一样。”材料二根据以上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兴趣小组展开了研究。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青藏高原隆起的主要原因是。(2)青藏高原的隆起与其周围大气的热力差异形成了冬夏相反的高原季风。根据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请你判断材料2中高原季风环流出现的季节:A图表示(3)青藏高原隆起对东亚气候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高原季风环流方向与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方向一致,两者叠加,使得东业季风环流势力加强;二是青藏高原的隆起,迫使东移南下,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降低。(4)有人认为“3000万年前,长江中下游是一片炎热干旱的地区,就像现今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一样”。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34、“沃克环流”是存在于赤道附近低纬地带的大气热力环流,是海—气相互作用典型案例。左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右图是太平洋正常年份“沃克环流”的垂直大气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左图中南太平洋东西部(C、D两处)海水温度差异及主要成因。(2)正常年份,乙地垂直气流状况,受其影响,大陆沿岸降水(填多或少);丙地垂直气流状况是,受其影响,大陆沿岸降水(填多或少)。(3)甲海区盛行风;图中90°W附近表层海水随风离岸而去,深层海水出现运动,形成补偿流;沿岸资源丰富。(4)当“沃克环流”减弱或反向,太平洋面东、西部水温异常,秘鲁沿岸海水异常增温,即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因“厄尔尼诺”现象而导致某地降水较往年多,从而引发洪涝灾害。该地区最有可能是______(选择填空)。A.澳大利亚B.秘鲁C.印度尼西亚D.埃及3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2)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图中大气环流模式呈时针(填“顺”或“逆”)方向。(3)低空的等压面和高空的等压面弯曲方向正好,可以利用等压面的弯曲方向判断气压的高低方式是(4)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丙、丁之间的风向为。(5)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宜在乙地建立的企业是____A.造纸厂B.火力发电厂C.钢铁厂D.电子厂(6)假若图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为(夏季/冬季)。36、读“北半球某地区的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判断:甲地是;乙地是。(2)A地风速比B地风速,判断依据是。(3)图中A、B两地的风向是:A;B。37、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1)A层,B层,C层。(2)A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因为;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3)对流运动强烈的是层,有利于航空飞行的是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影响的是层,在层中可发现极光。(填字母代号)38、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②④⑤三点中,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是。(2)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此时某同学面朝大海,则他是而立(迎风或者背风)。(3)在图示环流状况下,A、B两地日温差更大的是地,原因是?39、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a、b、c、d代表沉积岩的是,该岩石常具有的特征为。(2)①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光波段。大量火山喷发物可能会导致(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降低;也可能会导致(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升高。(3)地球内部结构中,丁以上叫作,该范围内存在一个地球内部的分界面叫(界)面,地震波从上层传播到该界面后速度会。(4)丙处的地表形态为,其形成该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是。40、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种,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2)完成海陆风示意图并画出相应的高空和近地面等压面。(3)下面是调查获得的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统计表,依据表格数据分析结论:月份123456789101112年海陆风2.32.62.15.07.012.610.713.79.79.33.72.381.0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而掩盖了海陆风。(4)指出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的影响。41、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1)A层是层,B层是层,C层是。(2)A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原因是。(3)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原因是。(4)对流运动强烈的是层,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层,发射的人造卫星在层中运行。(填字母)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天气。雷暴通常根据导致其空气上升的机制来进行分类,如果因地表加热不均匀导致空气上升,称为气团雷暴。气团雷暴有两种类型,海风型雷暴常见于夏季的沿海地区;山峰型雷暴发生于气团因地形抬升而上升时。在雷暴中小尺度分布的差异上,地形、海陆风和日最高气温等的作用较大。海南岛是我国雷暴多发地区之一。下图为海南岛夏季月平均雷暴日数分布图。(1)夏季,我国雷暴天气整体南多北少,而海南岛却北多南少。据此推测海南岛日均最高气温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对北部雷暴天气形成的作用。(2)海南岛五指山(海拔1867米)地区白天雷暴活动明显多于周边地区。从地形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3)雷暴常产生强降水天气,并衍生其他灾害。若你计划暑假到海南岛山区野外研学,应注意防避哪些衍生灾害?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17年8月8日,在四川九寨沟发生7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材料二我国部分及周边地区某日某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hpa)。(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九寨沟景区内碳酸盐分布广泛,发育了大规模钙华沉积,据此可推断当地岩(具体岩石名称)广布。(2)甲山脉是由板块碰撞后隆起形成,属于(褶皱或断块)山脉,周边岩浆活动频繁,因此(能源)丰富。(3)图中①地以天气为主,未来几天③地可能出现阴天、、、雨雪等天气现象。(4)与②相比,④的风力更,说出判断理由。4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哈得孙湾是位于加拿大东北部近乎封闭的内陆浅海湾,其水域面积为81.9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只有100米左右(孟加拉湾平均水深达2600米)。该地区生活着上千只北极熊,它们以海冰为平台捕捉海豹作为主食。当海冰融化后,北极熊“食不果腹”,不得不到陆地上觅食,并不断发生伤人事件。哈得孙湾通常10月开始结冰,结冰时间早于同纬度其他海域,直至来年5月开始融冰,7—8月完全消融。下图为哈得孙湾在北美洲的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和哈德孙湾地理事物分布图。材料二:下图为海水冰点与盐度关系图以及哈得孙湾南部甲地气候资料图。(1)分析哈得孙湾开始结冰的时间比同纬度其他海域更早的原因。(2)与阿拉斯加半岛北部沿海相比,分析哈德孙湾西部海域北极熊生存的不利条件。(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甲地大陆性气候较强的原因。(4)哈得孙湾流域河湖密布,但河流航运价值低,试分析原因。45、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阅读下面三幅模式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甲①②③三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大气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Ⅰ、Ⅱ、Ⅲ层中,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层,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位于层。(2)图乙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是A、B、C。相对于A来说,B为(长波/短波)辐射。受雾霾天气影响C将会(增强/减弱)。(3)图丙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若此图表示夜晚海陆间热力环流形成的等压面弯曲状况,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此时某同学面朝大海,则其为而立(迎风或者背风)。4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相应大气层的名称:A是层;B是层;C是层。(2)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搭乘气球升至约39千米的高空。鲍姆加特纳起跳的地方位于大气的层。在该层降落的过程中,大气温度的变化特点是,其原因是该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3)该图反映的是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4)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①;②。(5)C层中有层,爆发时,会引起该层的扰动,此时传播的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6)人类活动目前主要使层、层的大气成分比例发生变化。(7)A→B→C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47、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简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表示对流层的字母是,该层气温变化特点是,原因是。(2)B层空气运动以为主。(3)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填层名),天气变化复杂的是(填层名),电离层所在的位置是(填字母)。(4)如果A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使乙图中环节①,对地面作用增强,由此产生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48、读大气受热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由①到②过程中太阳辐射总量有所损耗,主要原因是。(2)图中②、③、④三种辐射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为,按辐射量由小到大排列为。(3)从波长来比较,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辐射;相对于地面辐射的方向来说,大气辐射绝大部分射向,称为辐射。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源于(填数字)49、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左图中,甲乙两地中,气压较高的是气温较高的是。(2)在左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3)假若左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地。(4)右图中甲地为压中心(高或低),此时北半球为季节,西安的风向应为。(5)右图中北京与东京相比,风力较大的是:,理由是:。50、读“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气流状况角度说出甲、乙两个天气系统的名称。甲:,乙(2)此时假如乙地区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受乙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出现的天气是在下图中画出该天气系统的近地面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方向。(3)A,B,C,D四地中,正值阴雨的是,。(4)C地未来几天将出现,,天气,原因是该地即将受到(天气系统)的影响。(5)E地的风向是风E、F两地风速较大是地,原因是该地。

(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_007参考答案1、答案:BB【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B(2)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点燃蜡烛时,蜡烛处受热,垂直气流整体上升,气压低,A错误;切洋葱处气温较低,垂直气流整体下沉,B正确;蜡烛处受热,垂直气流整体上升,气压低,切洋葱处气温较低,垂直气流整体下沉,气压高;垂直方向上,高处与低处气压性质相反,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因此蜡烛处垂直气压差小于切洋葱处,C、D错误。故选B。2、答案:DB【提示】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解析:暂无解析【解答】DB3、答案:AD【提示】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气压系统与天气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4、答案:DBA【提示】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解析:(1)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2)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3)本题考查热力环流。【解答】(1)由图可知,④河段河流从南往北流、从低纬流向高纬,上游纬度低气温高,下游纬度高气温低,上游河冰先融,下游河道尚未解冻,易出现凌汛。

故选D。(2)纸浆厂生产需要大量木材与水资源,布局需要靠近森林及水源,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故选B。(3)根据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夜晚河流水面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呈上升运动,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容易凝云致雪,故夜雪较多。

故选A。5、答案:DA【提示】常见地形地貌的特征及分布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青海湖区盛行风向。【解答】(1)图中①地位于山前,且呈扇形,为冲积扇或洪积扇。②地位于河流入湖口,为三角洲。

故选D。(2)由材料可知,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河流形成的沉积物,因此青海湖区盛行风向主要为西北风。

故选A。6、答案:DB【提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夏季,中国南北方普遍高温,而图中显示,南方气温低于北方地区,可判断南方地区可能受到阴雨天气影响,故导致表中日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气象条件。

故选D。(2)夜晚大气保温作用最明显的城市是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城市。根据表格材料可知,福州气温日较差最小。

故选B。7、答案:DC【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D(2)C8、答案:BAC【提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略9、答案:CD【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10、答案:D【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要求学生具备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在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空气中的水汽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小,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D正确,ABC错误。

故选D。11、答案:AD【提示】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气压系统与天气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风向的判读。(2)本题主要考查了近地面气压的判读。【解答】(1)首先要明确,要求判断的是北京5340米高空的风向,高空的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图中显示,500百帕等压面在北京以南海拔逐渐增高,由等压面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出,高压在北京的南面,北京5340米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为西北风。

故选A。(2)图中显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是南高北低,说明高空气压是南高北低,由于近地面的气压与高空正好相反,所以,近地面气压由南向北逐渐升高。所以近地面气压由低到高排序为香港、昆明、台北、长沙、重庆、上海、西安、青岛、北京。

故选D。12、答案:BDC【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可知,图中A处气流下沉,温度低,近地面A处形成高压,高空D处形成低压;B处气流上升,温度高,近地面B处形成低压,高空C处形成高压;A、B在同一水平面上,C、D在同一水平面上,可推知A处气压高于B处,C处气压高于D处;又因为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故四点气压高低的排列为A>B>C>D,B正确。A处气流下沉,B处气流上升,可推知A处气温低于B处,又因为近地面大气在垂直方向上,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C、D在同一水平面上,故四点气温高低的排列为:B>A>C>D,A错误。热岛环流近地面的风向为由郊区吹向市区,A为郊区,B为市区,图中②处位于热岛环流影响范围内,不适宜布局工厂,C错误。A处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D错误。故选B。(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③处气流上升。若为白天,山坡的气温高于山谷,故山坡应盛行上升气流,谷地盛行下沉气流;若为晚上,山谷的气温较山坡高,故山谷盛行上升气流,山坡盛行下沉气流。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选D。(3)在三圈环流的中纬度环流中,30°N附近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压带,60°N附近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压带。所以图中A为30°N附近,B为60°N附近,②处为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A、B错误。③附近来自极地高压的冷气团和来自低纬的暖气团相遇,形成极锋,C正确。A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带为动力因素形成的,B附近的副极地低压带也为动力因素形成,D错误。故选C。13、答案:CB【提示】地球外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由材料可知,露是指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水蒸气和小水珠属于水圈,同时,水蒸气存在于大气圈内,图中露是凝结在植物上的,植物属于生物圈,所以图中露形成过程涉及3个圈层。

故选C。(2)由材料可知,露是当温度降低到露点以下,在近地面或着地物表面凝结而成的,晴朗天气,大气逆辐射弱,降温幅度大,傍晚或者夜间温度低,容易凝结。

故选B。14、答案:CBD【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由信息可知,视宁度取决于大气湍流活动程度,白天观测受光线限制,观测效果差;而地处山顶的观测站,日出前后和午后14时左右,山谷和山顶的温差较大,山谷风盛行,湍流明显;而日落前后不但山顶和山谷温差小,且视线受光线干扰少,视宁度可能最高。(2)城市午夜之后随着人类活动的减弱,空气杂质含量减少,空气宁静、清洁、均匀,视宁度又会有所改善;一天中地面温度最低的时间为日出前后,且地温低和视宁度无正相关关系,故地面温度差异不是视宁度高的原因;夜晚相对温度低,水汽较多,视宁度更差;城市和郊区的温差也不是午夜最大和最小,对城市局部湍流影响不明显。(3)晴朗天气,无湍流的夜晚视宁度最高,云贵高原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控制,降水多,视宁度较差。冬季气旋对该地区影响小。反气旋影响,多晴朗天气。冬季冷锋天气对云贵高原影响弱。15、答案:CA【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略略【解答】略略16、答案:AD【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表格数据表明,可能总辐射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这主要是因为纬度越高,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导致太阳辐射强度变小,因此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纬度,A符合题意;地形、大气环流、洋流可能会因影响云量多少而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但可能总辐射量不考虑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因此这些因素对可能总辐射量影响不大,排除B.C、D。

故选A。(2)表格中最大有效辐射量出现在20°N纬度附近,与30°N、40°N、50°N、60°N附近相比,该地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比较集中,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①符合题意;该地位于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较久,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云量小,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②符合题意;该地纬度不高,且纬度高处夏季白天时间长,但冬季白天时间短,平均白昼时间并不长,③不符合题意;如果该纬度地区云层厚,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选D。17、答案:CBC【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点倒火”灭火方式是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进行灭火的方式。山火着火位置气流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四周气流流向着火处(倒火处箭头)。由于“点倒火”方式形成的气流运动势力较弱,故采用这种方式灭火时,风力应较弱。由图示山火处箭头可知此时风向为西风,风力较弱。

故选C。(2)有助于山火形成的气象条件是干旱,此次澳大利亚山地林火的形成主要与长时间的异常干旱有关。

故选B。(3)澳大利亚此次森林过火后可能会造成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木材蓄积量减少,降低森林虫害的风险,加快优势树种生长。

故选C。18、答案:BB【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春夏季节的早晨,虽然此季节气候湿润,水汽充足,但是早晨为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不能形成明显的上升气流,故A错。

夏秋季节的上午,此时水汽充足,气温上升,有明显的上升气流形成,易形成玉带云,故B对。

云的形成要有上升气流和充足的水汽,秋冬和冬春季节气候比较干燥,水汽不足,故CD错。

故选B。(2)读图可知,苍山为南北走向,苍山的冷空气从西侧吹向大理,因此民居布局成坐西朝东的结构,可以有效地减轻西侧来自苍山的冷空气侵袭,B对。

而远离苍山、尽量靠近洱海,地势太低,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AD错。

设置白色照壁,在白天可以反射太阳光线,使正房阳光充足,但不能减轻来自苍山的冷空气侵袭,C错。

故选B。19、答案:CBD【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锋面系统与天气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由信息可知,视宁度取决于大气湍流活动程度,白天观测受光线限制,观测效果差;而地处山顶的观测站,日出前后和午后14时左右,山谷和山顶的温差较大,山谷风盛行,湍流明显;而日落前后不但山顶和山谷温差小,且视线受光线干扰少,视宁度可能最高。(2)城市午夜之后随着人类活动的减弱,空气杂质含量减少,空气宁静、清洁、均匀,视宁度又会有所改善;一天中地面温度最低的时间为日出前后,且地温低和视宁度无正相关关系,故地面温度差异不是视宁度高的原因;夜晚相对温度低,水汽较多,视宁度更差;城市和郊区的温差也不是午夜最大和最小,对城市局部湍流影响不明显。(3)晴朗天气,无湍流的夜晚视宁度最高,云贵高原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控制,降水多,视宁度较差。冬季气旋对该地区影响小。反气旋影响,多晴朗天气。冬季冷锋天气对云贵高原影响弱。20、答案:AD【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21、答案:AC【提示】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解析:暂无解析【解答】AC22、答案:BAB【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3)略23、答案:AA【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24、答案:DCB【提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地表反照率相关知识。(3)本题主要考查了积雪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解答】(1)积雪具有高反照率的特点,而随着积雪的融化,反照率呈下降趋势。读图可知,27日下午地表反照率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较大,且速度较快,因此降雪最可能在27日。4月份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气温较高,降雪概率小,ABC错误,D正确。

故选D。(2)雪天太阳被遮盖,反照率较低;雪前下垫面为沙漠,晴天沙漠为热源,吸热能力较强,反照率很低;雪后积雪覆盖沙漠,下垫面变为积雪,反照率较高。因此反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雪后晴天、雪天、雪前晴天。C正确,ABD错误。

故选C。(3)地面被积雪覆盖后,由于积雪导热性差,减少了地面的热辐射散失,因此温度会比未被积雪覆盖的地面高。B正确,ACD错误。

故选B。25、答案:DC【提示】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解析:略(2)由材料可知,右图表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的等压线分布,图中某点的风向可用沿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致向右偏转45°角表

示,图中A点的风向向左偏转,A错误;

B点和D点的风向都是由低压指向高压,B、D错误;

C点的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向右偏转,C正确。

故选C.【解答】D由材料可知,右图表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的等压线分布,图中某点的风向可用沿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致向右偏转45°角表

示,图中A点的风向向左偏转,A错误;

B点和D点的风向都是由低压指向高压,B、D错误;

C点的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向右偏转,C正确。

故选C.26、答案:BB【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1)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2)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解答】(1)冬季大棚种植草莓,利用白色透明薄膜将大棚内外的空气隔离,使大棚内的空气在吸收完地面辐射后,无法将其释放出去进而再重新还给地面使地面增温,削弱了戊代表的大气辐射。

故选B。(2)冬季寒潮频发,地温较低,覆盖地膜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穿越地膜,使地面增温,而地面长波辐射难以穿越地膜,削弱丙代表的地面辐射,减少了地面热量的散失,导致地膜内土壤温度高于地膜外部。

故选B。27、答案:DC【提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DC28、答案:CB【提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的组成解析:暂无解析【解答】CB29、答案:A【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市中心温度较高,气流上升,郊区温度较低,气流下沉,在同一水平面产生高低气压差,使得上空气流由市中心流向郊区,在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市中心,因此为了防止城市热岛环流会把市中心与郊区间的污染物带到市中心,需要把污染重和高耗能的企业及卫星城布置在环流圈外。读图分析甲地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外,故答案选A。30、答案:DB【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解答】(1)霾产生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减弱,地面温度降低,地面辐射射向宇宙中的③减弱;大气逆辐射④增强。

故选D。(2)阴霾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主要是反射作用。

故选B。31、答案:(1)按照热力环流原理绘出即可(2)低于(3)海洋、陆地受热不均(地表冷热不均或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D解析:(1)夜晚时:陆地冷却快,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为陆风,补充热力环流图如下图所示:

(2)白天时,①(陆地)相对于海洋,升温快,气流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故低于②地气压。

(3)热力环流的实质是同一水平面的两个区域冷热不均引起气压差异和空气运动,所以只要是冷热不均或存在热力差异的两地,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图中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是海陆风形成的根本原因。

(4)结合上面分析,在白天吹海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结合图示地理位置(亚洲东部中纬度某滨海地区),夏季时盛行东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综合以上分析,故①地夏季白天的风向为东南风,旗帜飘向西北,故D正确。

所以答案是:(1)

(2)低于;

(3)海洋、陆地受热不均(地表冷热不均或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D

【小提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32、答案:(1)上升;低于(2)(3)夜(4)冷热解析:(1)据图可知,甲地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乙地空气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2)热力环流箭头首尾相接。据图可知,a处盛行下沉气流,b处盛行下沉气流。(3)据图②可知,近地面陆地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气压,海洋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低气压。说明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应为夜间。(4)热力环流是地球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

【小提示】1.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2.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如果地面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因为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就同一水平面而言,气流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这样,这些空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就构成了简单的热力环流圈.3.作用:冷热差异导致了空气的垂直运动,使水平方向出现了气压差,引起水平气流的运动.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表现.33、答案:(1)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2)冬季(3)海陆热力性质;冬季风(4)同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副热带,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炎热干旱=。或不同意,3000万年来,海陆分布大体没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直存在,仍具备形成季风的条件。(任答一种,合理即可)解析:解:(1)青藏高原是由板块运动形成的。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向运动碰撞挤压形成,青藏高原处隆起,海拔不断升高。(2)根据热力环流示意图判断,此时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气温较低气流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相对高压。与同海拔的东部地区对比,此时东部地区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形成相对低压,气流由高原吹向东部,应为北半球的冬季。(3)我国季风环流主要是同一时间海陆间热力差异不同形成。夏季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形成相对低压;海洋升温慢,形成相对高压,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暖湿气流,形成夏季风,降水偏多。反之,冬季形成陆地吹向海洋的干冷季风。(4)考查3000万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的特征及成因。若同意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炎热干旱,从其所处纬度、大气环流入手,位于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炎热干燥。若不同意,可从短时间尺度看,海陆变化不大,海陆热力性质一直存在,则季风环流存在,夏秋盛行偏南风,冬季偏北风,气候特征与目前相差不大。

【小提示】地球坚硬的表层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板块之间的边界地壳活动活跃,板块边界分为两种类型: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大洋板块与大陆的挤压碰撞,大洋板块密度大,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上拱、隆起形成岛屿和海岸山脉。

季风气候特点。当北半球夏季时,亚欧大陆上是低压—亚洲低压,其却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南亚盛行西南季风,东亚盛行东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响陆地,降水丰富;当亚欧大陆是高压(亚洲高压)时,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南亚盛行东北季风,东亚盛行西北季风,降水较少。夏季风的强弱、北进速度的快慢,对我国的降水产生重大的影响。

34、答案:(1)东部海水温度低于西部海水温度。成因:东部有秘鲁寒流流经,西部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2)上升;多;下沉;少(3)东南(信);上升;渔业(4)B解析:(1)图中C处为东澳大利亚暖流,D处为秘鲁寒流,故南太平洋东部海水温度低于西部海水温度。(2)在正常年份,赤道东太平洋丙附近表层的温暖海水带至乙海域附近,乙海域附近海水温度较高,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乙大陆沿岸地区降水较多。丙附近海域表层海水吹走,底层冷性海水上涌,水温较低,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天气,降水较少。(3)甲海区处于东南信风带,盛行东南信风。90°W附近表层海水被吹走,底层海水上涌形成补偿流,海水底层的营养物质随海水上涌,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鱼类的饵料丰富,沿岸地区渔业资源丰富。(4)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年份,秘鲁沿岸海水异常增温,气温升高,空气上升,降雨增多,容易出现洪涝灾害;赤道西太平洋地区此时盛行下沉气流,容易出现旱灾,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区降水减少,B正确,AC错;沃克环流对埃及的影响较小,D错误。【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海气综合作用下的沃克环流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洋流形成及其影响的分析。盛行风导致东侧表层温暖海水西流,形成暖流,东侧底层海水上翻形成密度流寒冷海水;暖流对沿岸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盛行风异常,导致洋流异常,从而导致东西侧气候异常。35、答案:(1)乙甲丁丙(2)甲;顺(3)相反;等压线凸向高处同一水平面为高压,等压线向下凹同一水平面为低压(4)东北风;西风(5)D(6)夏季解析:(1)大气等压面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可判定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状况,即同一水平面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由图可知:丁与丙在同一平面,丁气压大于丙。说明甲地受热空气上升,丁形成高空高压,甲形成近地面低压;丙地气压低,说明乙遇冷空气下沉,乙地形成近地面高压,丙地形成高空低压。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乙、甲、丁、丙。(2)同一水平方向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甲为低压故气温较高,乙为高压故气温较低;丁与丙在同一平面,丁气压大于丙。说明甲地受热空气上升,丁形成高空高压,丙地气压低,说明乙遇冷空气下沉,丙地形成高空低压,大气在同一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这样高空气流从丁流向丙,近地面气流由乙流向甲,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故形成顺时针的环流。(3)由于低空与高空气压状况正好相反,所以低空的等压面和高空的等压面弯曲方向正好相反;在热力环流形成的等压线上,根据等压线的弯曲规律:同一水平面,等压线凸向高处为高压,等压线向下凹为低压,可粗略判断气压的高低状况。(4)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由乙吹向甲,受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右偏,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吹东北风。丙丁之间风由丁吹向丙,由于高空中的风只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向右偏,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吹西风。(5)近地面风从乙吹向甲,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应该在乙布局对环境污染小的企业,造纸厂、火力发电厂、钢铁厂若布局在乙地,则对甲环境污染大,A、B、C错,乙地布局电子厂对甲环境污染小,D对,所以答案是:D。(6)假若图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近地面形成低压。【小提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36、答案:(1)高压;低压(2)快;A处的等压线比B的密集(3)西北;西北解析:(1)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判断,甲地的气压比四周高,乙地的气压比四周低。

(2)在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的地方,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大,风速快,据图可知A的等压线比B地密,A地风速比B地风速大。

(3)因为该区域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图中A地和B地风向从高压指向低压且向右偏,故A、B两地的风向都是西北风。

【小提示】1.判断风向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不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图所示(北半球)。

2.判断风力大小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如图中甲处风力大于乙处。

(2)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如图中B处风力大于A处。

(3)不同图中,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相等,则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图中C处风力大于D处。

37、答案:(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递减(2)递减;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递增(3)A;B;C;C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A层为大气垂直分层的最下层,一般位于18千米以内,为对流层;B层大约位于对流层顶部到50~55千米的高空,为平流层,C层为大气垂直分层的最上层,为高层大气。(2)A层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物质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使大气升温,因此,离地面越高,对流层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说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B层平流层离地面远,其温度变化受地面影响小,在平流层中有一个臭氧层,可吸收大量的紫外线,从而使平流层大气升温,因此平流层大气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递增。(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上升而降低,即地面温度高于高空温度,因此地面大气易膨胀上升,而高空大气冷却下沉,从而形成大气的对流运动,所以对流运动强烈的是A层;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不易形成对流,大气稳定,所以有利于航空飞行的是B层;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所以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影响的是C层;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会出现美丽的极光,所以在C层中可发现极光。【小提示】对流层是地球大气中最低的一层。云、雾、雨雪等主要大气现象都出现在此层。气温随

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平流层内,随着高度的增高,气温最初保持不变或微有上升。平流层这种气温分布特征是和它受地面温度影响很小,特别是存在着大量臭氧能够直接吸收太阳辐射有关。38、答案:(1)④②⑤(2)迎风(3)A地;原因:①A地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好,云量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②A地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解析:解:(1)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⑤气压低于①,④气压高于③;①②③位于同一等压面,气压值相等,因此②④⑤三点中,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是④>②>⑤。(2)海陆风中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因此若白天面朝大海,应为迎风而立。(3)一个地方的日温差与天气相关,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业弱,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业明显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弱,气温低;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昼夜温差小。A高空等压面下凹,故为低压,则大气近地面为高压;B高空等压面上拱,为高压,则大气近地面为低压。近地面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近地面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因此A处为晴朗天气,B处为阴雨天气,故A、B两地日温差更大的是A地。【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知识及其应用,熟知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低;高压区等压面上拱,低压区等压面下弯;高空与近地面气压性质相反等知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39、答案:(1)d;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2)可见;⑤;②(3)岩石圈;莫霍;变快(4)谷地;背斜顶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解析:(1)三类岩石中有岩浆直接形成的为岩浆岩,故a为侵入岩,b为喷出岩,d有外界的沉积物经固结形成的岩石,为沉积岩,则c为变质岩。沉积岩的突出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

(2)大气的受热过程各箭头的含义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大气逆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吸收作用,⑤大气反射作用,⑥为射向宇宙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的电磁波主要分三个波段,紫外区、可见光区和红外区,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大量火山喷发物使大气中尘埃物质增多,会使大气的反射作用增强,同时也会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3)岩浆来自于软流层,软流层之上为岩石圈,岩石圈的范围为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所以该圈层中含有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面即莫霍面,地震波经过该界面时无论横波还是纵波波速都突然增加。

(4)丙处的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为褶皱,并且岩层向上拱起,所以为褶皱的背斜构造,背斜成谷的原因是因为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侵蚀而成谷地。【小提示】(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①岩浆:三进一出。

②岩浆岩:一进三出。

③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

(2)地形倒置: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40、答案:(1)海陆热力性质(海陆气温差异/海陆气压差异);热力环流(2)(3)冬季;冬季风强劲(4)降低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空气质量等。解析:(1)由于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水,白天陆地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夜晚相反。因此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形成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的海陆风,它也是一种热力环流。

(2)夜晚海洋上气温高于陆地,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弯,陆地形成高压,等压面上拱,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高空气压性质与近地面相反。

(3)从表中可知,冬季最少。我国位于最大大陆与海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显著,冬季风而掩盖了海陆风。

(4)海风凉爽、湿润,因此可以降低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空气质量等。

所以答案是:(1)海陆热力性质(海陆气温差异/海陆气压差异)热力环流

(2)

(3)冬季冬季风强劲

(4)降低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空气质量等。【小提示】考查海陆风(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及其应用。属于对知识运用内力的考查。难度较大。41、答案:(1)对流;平流;高层大气(2)降低;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3)升高;22-27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4)A;B;C解析:(1)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故A层为对流层,B层为平流层,C层为高层大气。(2)对流层是大气圈的底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对流层的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热量来自地面。故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3)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该层大气的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但是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而增加而迅速上上升,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在22~27千米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4)对流层的大气上不冷下不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平流层的大气上不热下不冷,不易形成对流,主要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飞行。高层大气的密度很小,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大气的密度已经与星际空间的密度非常接近,这里可以看作是地球大气的上界,故发射的人造卫星主要在高层大气运行。【小提示】自对流层顶向上55公里高度,为平流层。其主要特征:①温度随高度增加由等温分布变逆温分布。平流层的下层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很小。大约在20公里以上,气温又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出现逆温层。这是因为20~25公里高度处,臭氧含量最多。臭氧能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从而使气温升高。②垂直气流显著减弱。平流层中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空气垂直混合明显减弱,整个平流层比较平稳。③水汽、尘埃含量极少。由于水汽、尘埃含量少,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在这一层很少见。平流层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42、答案:(1)特点:北部高,南部低。作用:北部日均最高气温较高,对流旺盛,利于形成雷暴天气;北部海陆之间温差较大,使陆地空气上升形成雷暴天气(2)五指山白天四周山坡受热产生上升气流,在山顶附近汇合上升,同时由于山顶的气温会高于其周围同等高度大气的气温,加剧气流上升形成雷暴天气;白天由沿海深入内陆的海风遇山地阻挡,使空气抬升形成雷暴天气(3)山洪、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衍生灾害解析:第(1)题,从图中雷暴日数等值线的分布可以看出,海南岛日均最高气温分布特点是北部高,南部低。北部日均最高气温较高,对流旺盛,利于形成雷暴天气;北部海陆之间温差较大,使陆地空气上升强烈,多形成雷暴天气。第(2)题,五指山白天四周山坡受热产生上升气流,在山顶附近汇合上升,同时由于山顶白天的气温会高于其周围同等高度大气的气温,加剧气流上升形成雷暴天气。白天由沿海深入内陆的海风遇山地阻挡、抬升作用,使空气抬升形成雷暴天气。所以,五指山地区白天雷暴活动明显多于周边地区。第(3)题,夏季,海南岛多雷暴天气,雷暴常产生强降水天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