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第五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三节意大利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课堂)_第1页
05.3第五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三节意大利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课堂)_第2页
05.3第五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三节意大利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课堂)_第3页
05.3第五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三节意大利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课堂)_第4页
05.3第五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三节意大利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课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近代史第五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世界体系的形成第三节

意大利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123一、拿破仑统治和“复兴运动”的开始1、意大利“复兴运动”的主题:独立和统一近代意大利异族统治背景西班牙统治(1559——1713)奥地利统治(1713——1796)法国的统治(1796——1814)维也纳会议后的奥地利、法国势力41340年(左)和1559年(右)的意大利52、拿破仑征服、统治意大利的影响拿破仑的征服拿破仑征服的第一阶段(1796—1799)法-奥订立《坎波佛米奥条约》(1797)意大利各共和国的建立61798年:拿破仑扶植的共和国7拿破仑征服的第二阶段(1800—1814)巩固北部:法-奥《吕纳微尔条约》,法-西《马德里条约》,法-英《亚眠条约》

扩张、兼并:1806年征服那不勒斯。罗马、佛罗伦萨等并入法兰西帝国81810年的意大利9拿破仑统治的积极影响极大冲击了意大利各国封建体制,打击了教会势力,普及了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原则。引入了法国先进的行政管理制度。《拿破仑法典》的实施,促进意大利立法统一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带来意大利军事组织进步,为意大利民族军队的创建奠定基础。促进了意大利工商业、交通和农业发展。10维也纳会议对意大利的政治安排伦巴第—威尼斯(奥地利总督治下。500万人口)帕尔马公国(亲奥)托斯卡纳大公国(亲奥。150万人口)莫得那公国(亲奥)卢卡公国(亲奥)罗马(教皇国,疏奥。290万人口)撒丁王国(萨伏依王室。疏奥。490万人口)两西西里王国(那不勒斯、西西里岛。西班牙波旁王室统治。640万人口)意大利8邦国总人口:2200万113、“复兴运动”第一阶段及其特点意大利“复兴运动”(Risorgimento)十九世纪意大利争取民族独立与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以加富尔1847年主办的《复兴报》(IlRisorgimento)得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06—1840年代)“烧炭党”和“青年意大利”第二阶段(1848—1849)“第一次独立战争”

第三阶段(1859—1870)1859年“第二次独立战争”1860年“千人团远征”1861年成立“意大利王国”1866年收复威尼斯1870年收回罗马12意大利复兴运动和19世纪三个伟大思潮“当时活跃于欧洲的三个伟大的思潮——民族主义、浪漫主义和工业主义…这三种思潮都是生气勃勃的,从狭义上说都是革命的。民族主义是对拿破仑专制主义的反抗,它在西班牙、俄国和德国出现以后,最后在意大利形成秘密会社而活跃起来。浪漫主义主要是一种文学运动,是对十八世纪的束缚和因袭的反抗,是对拿破仑时期正在使人麻痹的实利主义对于人类精神自由的限制所作的反抗。工业主义当时尚处在幼年时期,所以还是一个未知因素,但是它已经使英国发生变革,并且带来了一些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问题。”——赫-赫德,德-普-韦利13复兴运动第一阶段:秘密会社的反叛烧炭党(Carboneria)意大利秘密革命组织。19世纪初期法国统治下在那不勒斯王国成立。因成员逃避山区烧炭得名。以反抗法奥异族统治、解放意大利、推翻暴君专制为宗旨。多次密谋、起义,均遭镇压失败。1830年代衰微。14马志尼和“青年意大利”青年意大利:意大利复兴运动共和派秘密组织。1831年由马志尼在法国马赛创立。主张通过革命建立统一的共和国,实现自由、民主和普选权。19世纪30—40年代取代烧炭党,在意大利民族统一、解放运动中起过重要作用。15马志尼(GiuseppeMazzini,1805-1872)

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家。复兴运动中民主共和派领袖。晚年宣传在“劳资合作”和“生产合作社”基础上解决工人问题。16复兴运动第一阶段的评价缺乏本土力量支持,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在秘密会社组织领导下,社会基础狭隘。组织分散,行动上的协调、统一性差。思想认识不统一,成分庞杂,流派纷争。总的看来,未能寻找到实现民族独立和统一的切合实际的道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表达了民族愿望,唤醒了民族意识。17二、第一次独立战争背景(1):资产阶级自由派运动兴起自由派对民族复兴和建国方案的设计:自上而下,联合统一。君主立宪,社会改良。倚重大国,外交排奥。政教分离,限制教产。关税同盟,发展实业。18自由派代表人物与主张焦贝蒂神父:《论意大利人在道德和社会方面的领先地位》(1843)巴尔波伯爵:《意大利的希望》达杰里奥候爵:《罗曼那的最近事件》(1846)19背景(2):立宪改良运动1846年庇护九世的“教皇改革”背景(3):1848年革命1848-1,西西里巴勒莫起义,那不勒斯制宪1848-3,米兰、威尼斯反奥地利起义威尼斯建立“圣马可共和国”20第一次独立战争的展开第一阶段(1848-3—1848-8)撒丁王国:1848年3月23日应米兰临时政府要求,出兵对奥地利作战托斯卡纳:出动5000志愿军庇护九世:募集7000教皇军那不勒斯:出动军队协助21第二阶段(1848-8——1849-8)1848-8-11,威尼斯起义,恢复共和国1849-2-5,罗马建立共和国

3-12,撒丁王国再次对奥地利宣战849-3-26,撒丁王国对奥地利议和

5-25,奥地利占领托斯卡纳

7-3,法国军队占领罗马

8-22,威尼斯共和国覆灭22第一次独立战争失败原因分析缺乏核心力量。在欧洲革命背景下,各邦国、各政治派别暂时的联合,极不稳定。撒丁王国作为主要反奥地利力量,政治上妥协和动摇,军事上的失利。资产阶级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弱小。封建、地方割据势力以及教会力量强大。奥地利和法国武装干涉。23三、意大利统一的完成萨伏依王朝:萨伏依(Savoia)家族王朝。11世纪起统治萨伏依(今法国东南部和意大利西北地区)和皮埃蒙特(Piemonte)。15世纪成为公国。1720年以西西里置换撒丁岛,成为王国。1720—1861年统治撒丁王国。1861—1946年统治意大利王国。24VittorioEmanueleII撒丁国王(1849-1878在位)意大利国王(1861年起)251、撒丁王国统一意大利的条件长期是意大利唯一不受异族统治地区。维也纳会议后,外疏奥地利,内施改革,政治开明,积极倡导民族统一。第一次独立战争中两次对奥地利宣战。政治上保留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致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军事力量居首。1852年加富尔组成自由派内阁,执行亲英、和法、抗奥外交,积极介入欧洲事务,国际地位不断提升。26加富尔(CamilloBensoCavour,1810-1861)撒丁王国首相(1852-59,1860-61)。意大利王国首相(1861)。伯爵。自由贵族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领袖。创办《复兴报》(1847)。力主通过军事、外交活动,自上而下统一意大利。意大利王国成立不久病逝。272、第二次反奥独立战争1859年1月,法-撒“反奥秘密同盟”

4月22日,奥地利对撒丁王国提出最后通牒;29日,撒丁对奥宣战5月3日,法国对奥地利宣战7月11日,法-奥停战1860年3月,加富尔与法订《都灵条约》283、“千人团远征”和意大利王国建立加里波第(GiuseppeGaribaldi,1807-1882)意大利复兴运动领袖。早年加入青年意大利党。流亡南美,参加巴西起义、乌拉圭独立战争。后回国参加第一次独立战争、第二次独立战争。1860年组织“红衫军”远征。29“千人团远征”和意大利王国建立1860年4月4日,西西里巴勒莫起义5月11日,加里波第登陆西西里,27日克巴勒莫城,6月,解放西西里8月20日,加里波第登陆卡拉布里亚,9月7日,克那不勒斯城。两西西里王国解放10月21日,南意大利同撒丁王国合并30加里波第的远征加里波第和西西里的“小伙子”3132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王国成立。定都佛罗伦萨33罗马——1870年9月20日,意大利军队和志愿军攻占罗马。10月2日,经全民投票,罗马归并意大利王国。意大利民族统一最终完成。34意大利统一之蒙特贝洛战役35意大利统一三杰364、意大利统一的意义驱逐外国统治势力,实现民族统一和国家独立,走上自主发展道路,并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推翻封建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促进意大利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结束了自中世纪以来的动荡、纷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371911年意大利独立50周年纪念建筑38德国、意大利两国统一运动的异同相同点:第一、德、意两国都是在封建王朝的领导下,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民族统一的。第二,两国都是通过王朝战争和对外战争的途径完成统一任务的。普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击败奥、法最终完成统一大业。意驱逐奥、法势力,取得民族的统一。第三,两国统一后,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妥协的政权。德意志建立了以威廉一世为首的容克贵族和大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意大利建立了以维克多·厄曼努尔二世为首的自由派贵族和大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因而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对两国以后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9不同点:第一,德、意两国民族统一的任务有所不同。德意志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分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封建小邦割据,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消灭封建割据和实现国家统一,成为德国的首要任务。意分裂的原因,一是小邦封建割据,二是外国侵略势力的统治,故其除了消除封建割据外,首要任务就是反对外来的压迫,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第二,德、意两国自上而下的统一道路的领导成分有所差别。德国坚持自上而下的道路的主要是容克地主;意大利,资产阶级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自上而下的统一道路中,自由派的贵族和资产阶级结成了比较稳固的联盟。第三,两国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条道路的斗争的程度有所差别。由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比较软弱,在德意志统一运动中两条道路的斗争没有形成势均力敌的搏斗,没有出现广泛的、声势浩大的自下而上的人民起义,自上而下的道路占绝对优势。而意大利则不同,意大利“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条道路的斗争表现得错综复杂,激烈尖锐,并且贯穿在统一运动的全过程,呈现出势均力敌的局面,而且不排除以加里波第和马志尼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自下而上的统一意大利的可能性。第四,两国在统一中对外援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由于普鲁士力量比较强大,所以德国的统一是普鲁士自己完成的。而意大利则不同,萨伏依王朝虽然可以领导统一,但其力量不足以对付像奥地利这样的大国,所以在统一过程中意大利通过外交手段,借助法国的帮助把奥地利从意大利土地上驱逐出去。形成两国不同点的原因:两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阶级力量对比的不同。40

原因选择方式的原因暴力革命的方式(以英法为代表)这两个国家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矛盾非常尖锐主要国家选择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取决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主要表现为革命爆发时的背景王朝战争的方式(以德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