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常考点_第1页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常考点_第2页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常考点_第3页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常考点_第4页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常考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已逼近华南,预计明天中午将在海南文昌到陵水一带沿海登陆。B.“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现在只是个老树根,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C.我也不知道他喜不喜欢这块手表。D.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莎莉嘉”作为特殊名字应该加双引号。故选A。2、下列对有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读,古人指文辞的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音dòu。B.百姓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C.童子,《师说》中指童子科考试。童子科是古代选拔神童的制度,汉代已有,开始以荐举为主,后来增加了考试,能够通过考试的神童称为童生。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师说》中指童子科考试”错误,文中“童子”指“未成年男子”。故选C。3、下列文化常识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秦汉以后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B.九卿,古代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职,九个官职的名称历代多所变更。C.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或用作王室、国家的代称。D.《汉书》东汉班固撰,记载东汉的历史,为二十四史之一,是我国首部断代史。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记载东汉的历史”错误。《汉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故选D。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B.《庄子》是春秋时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的儒家经文,主要反映庄子在哲学、艺术、美学等方面的思想。C.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D.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修身方面,讲究不与人争的修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庄子》是春秋时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的儒家经文”错误,《庄子》是战国时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的道家经文。故选B。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忸怩(niè)撂下(liào)

义气用事

驽马(nú)B.寥廓

翘楚(qiáo)

似的(shì)

包扎(zhā)C.半晌(xiǎng)

滂沱(pāng)

脂(zhī)肪

凋蔽D.创伤(chuāng)

慰藉(jiè)

别出心裁

发髻(jì)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A.“忸怩”的“怩”应读作“nì”,“义气用事”的“义”应写作“意”;B.“包扎伤口”的“扎”应读作“zā”;C.“半晌”的“晌”应读作“shǎng”,“凋蔽”的“凋蔽”应写作“敝”。故选D。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唐朝武则天亲授的、被称为传世之宝的第三颗佛牙舍利,新近在湖北省当阳市玉泉寺铁塔地宫被考古工作者发现。B.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在把稿酬版税捐赠给清华大学的仪式上说:“我以代表的身份在这里讲话,我一个人代表三个人:我、已去世的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瑗。”C.四十年代出现了电子计算机,成为所需要的信息开发工具。D.全国人民之所以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迎接党的十六大,是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分不开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表意不明,“已去世的”可以修饰钱钟书先生,或者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瑗。C.主语残缺,“成为所需要的信息开发工具”没有主语,可把“四十年代出现了电子计算机”的“了”改为“的”。D.句式杂糅,“是因为……分不开的”,应把“分不开的”删掉。故选A。7、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点缀(zhuì)

袅娜(niǎo)

训鸽

脉脉含情(mài)B.处理(chù)

颤栗(zhàn)

背道而弛

蓊蓊郁郁(wěng)C.混沌(dùn)

垝垣

房檩(lǐn)

揠苗助长(yà)D.闲情逸志

茎叶(jìng)

倩影(qiàn)

纤尘不染(xiān)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A.“训鸽”的“训”应为“驯”;“脉”应读作“mò”;B.“处”应读作“chǔ”;“背道而弛”的“弛”应为“驰”;D.“闲情逸志”的“志”应为“致”;“茎”应读作“jīng”。故选C。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们喜欢把诺贝尔奖叫做“炸药奖”,是因为诺贝尔发明了炸药的缘故,其实当时已有炸药,他的贡献在于发明了更“安全”的炸药。B.澳大利亚政府基于考拉基金会对该国考拉在过去三年内锐减的数量的统计报告,就是否将考拉升至“濒危”物种广泛征求大众意见。C.密室逃脱类场所空间受限,火灾风险高,消防救援局要求消防救援机构加强密室逃脱类场所消防安全,落实火灾风险分级管控机制。D.许多家庭由于家长下班时间与孩子放学时间不匹配,很多中小学校每周都要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结构混乱。“因为……的缘故”句式杂糅,可以删掉“的缘故”。C.搭配不当。“加强”与“安全”搭配不当,可以改为“加强……安全管理”。D.结构混乱。第一句的主语为“许多家庭”,第二句的主语为“很多中小学校”,属于中途易辙,可将第一句改为“由于许多家长下班时间……”,用来做状语。故选B。9、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沁园春(qìn)

百舸(gě)

尽管(jìn)

峥嵘(zhēng

róng)B.铆钉(mǎo)

慷慨(kǎi)

罅隙(xià)

摈弃(bǐng)C.闺阁(guī)

创伤(chuàng)

淤泥(yū)

称心(chèn)D.乐曲(qǔ)

迸涌(bèng)

尴尬(gān

gà)

半晌(shǎng)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尽管”的“尽”应读作jǐn;B.“摈弃”的“摈”应读作bìn;C.“创伤”的“创”应读作chuānɡ。故选D。10、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两棵柳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___________,此时尤为幽绝。②著名作家叶文玲曾经满腔热情地___________中学生:“不管写长文章或短文章,都要从心里流出来。”③从来没有一个文学体裁的评奖像散文这样___________,有的评奖者看重文集的意识形态,有的着重揭示了多少历史真相,有的看重艺术的创新与突破。④一道数学题或___________明快或繁琐曲折的解法。一篇作文中或闪烁为灵动创意的句子或再现出的真实生动的生活原貌,都应走进教师的批改视野。A.斑斓

训诫莫衷一是简洁B.斑斓

告诫众口一词简洁C.斑驳

告诫莫衷一是简捷D.斑驳

训诫众口一词简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斑斓”,颜色灿烂丰富;“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或各种颜色杂在一起。语境指地上的影子的暗色和月光的亮色混杂在一起,应用“斑驳”。第二空:“训诫”,教导和告诫;“告诫”,劝诫。语境指叶文玲劝诫学生写文章的方法,应用“告诫”。第三空:“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众口一词”,形容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语境指散文评选中不同评奖者的观点不一致。应用“莫衷一是”。第四空:“简洁”,简明扼要;“简捷”,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结合后文“繁琐曲折的解法”可知,数学题还有直截了当的解法,应用“简捷”。故选D。1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嗟乎(jiān)

嘉奖(jiā)

阿谀(yú)

师襄(xiāng)B.跬步(guǐ)

经传(zhuàn)

以贻(yí)之

苌(cháng)弘C.骐骥(qí)

句读(dòu)

颁白(bān)

老聃(dān)D.驽马(nú)

郯子(tán)

针砭(biǎn)

无长(zhǎng)无少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汉语字音的能力。A.“嗟乎”的“嗟”应读“jiē”。B.“跬步”的“跬”应读“kuǐ”。D.“针砭”的“砭”应读“biān”。故选C。12、下列各句与例句修辞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A.一阵自行车的铃声,由远而近,洒在溪边的小路上。B.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嫩脂似的感觉。C.长江两岸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D.像多数的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修辞手法的能力。例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视觉与听觉贯通。A.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视觉与触觉贯通。B.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视觉与听觉贯通。C.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视觉与听觉贯通。D.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只有D不是通感,其余三项都是通感。故选D。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搅(jiǎo)拌

甄(zhēn)选

接踵(zhǒng)

令人咋(ză)舌B.挟(xié)制

渐(jiān)染

紧箍(gū)咒

埋怨(mái)C.机杼(zhù)

抹(mò)墙

露(lòu)马脚

刨(páo)根究底D.连累(lěi)

雾霾(mán)

超负荷(hè)

焚膏继晷(gu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令人咋舌”的“咋”,应读作“zé”。B.“埋怨”的“埋”,应读作“mán”。D.“雾霾”的“霾”,应读作“mái”。故选C。1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①木直中绳(合乎)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过错)B.①故木受绳则直(用墨线量过)

②虽有槁暴(晒干)C.①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曾经)D.①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②声非加疾也(声音宏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②“槁”,枯;“暴”,同“曝”,晒干。句意: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故选B。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暇接;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鼓掌声、欢呼声不绝如缕。B.史铁生的人生感悟是特立独行的,这和他承受着因残疾而导致的苦难有关,但他超越了自我,对人的生存状态和意义有深邃的思考。C.知识就像无边的海洋,我们每天所学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向大海靠近。D.被誉为中国版“千与千寻”的洪崖洞以其独特的人文内涵和建筑特色,成为国内外游客争相打卡、游览的炙手可热的重庆地标性景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不绝如缕”指像细线一样连系着,差点儿就要断,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微弱悠长,语境指“观众的沸腾”,不形容局势和声音,不合语意。B.“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形容人。语境指“人生感悟特立独行”。对象不当。C.“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语境指“知识的浩瀚”,“我们的渺小”故符合语境。D.“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语境形容“热门”。语境不当。故选C。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质教育“5+2”工程的具体实施让家长、学生拍手称快。B.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C.小张在教室里文质彬彬,但一到了球场上,立刻就成了一员猛将。D.壮族人民的好儿子黄大年为了祖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此处是说学生和家长因素质教育的实施而高兴,用错对象。B.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成语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此选项内容是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使用正确。C.文质彬彬:形容人文雅有礼貌。褒义词,形容男性气质比较好,文采和实质相匹配,表里如一,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君子。此处应与“猛将”前后形成对比,使用正确。D.死而后已:到死方才罢手。形容贡献一切力量,至死方休。此处形容黄大年的精神,使用正确。故选A。1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

)A.古人把宫、商、角、徵、羽、变宫、变羽称为七音。B.《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C.《阳春》、《白雪》都是古代楚国的歌曲名,当时认为是高级的音乐。所以后来用“阳春白雪”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D.乐师是古代以演奏乐器为职业的人。《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变羽”错误,应为“变徵”。故选A。18、文中(甲)(乙)(丙)(丁)处,对应填上下列四句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远行的游子,人在他乡,经历了春秋代序、斗转星移,看惯了霜霑林木、北雁南飞,遭际了江湖秋水、世情况味,在与家疏离的漂泊中感受着乡愁的苦痛。对于涌起乡愁的人来说,周遭无一不是可感之景,无一不是可触之情。冬去春来、物候变化、时空间隔,都会引发游子内心深处的乡愁。不论是(甲),还是(乙),不论是(丙),还是(丁),不管你走了多久、走了多远,乡愁一起,失魂落魄。①离家十年的吴文英②与故乡仅一水相隔的王安石③离家万里的王维④少小离家的贺知章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由下文“不管你走了多久、走了多远”可知,先写时间后写空间。①④强调时间,②③强调空间。填写部分由两组“不论……还……”句式构成,为递进关系。所填句子程度应由深到浅,离家时间应由长到短,即④后①;先空间应由远到近,即先③后②。故选B。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我虽是北方人,却是个锡剧迷,我有一些锡剧问题向您垂询,还请您不吝赐教。B.久仰兄长大名,奉上拙作,鄙人才疏学浅,兄长拜读之后,还请多加指正。C.来信收悉,恭贺兄嫂弄璋之喜,小弟略备薄礼,不日将寄与兄,不成敬意,望笑纳。D.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大会现场,亲聆在座诸位先贤的高论,实在获益匪浅。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得体的能力。A.“垂询”,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此处指我向别人询问,使用不得体。B.“拜读”,敬辞,指阅读别人的作品或书信。这里是请兄长读自己的作品,使用不得体。C.“弄璋”,指生下男孩子(古人把璋给男孩子玩。璋:一种玉器)。“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使用得体。D.“先贤”,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使用不得体。故选C。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风风雨雨中,他每天都在山里敲呀、凿呀,他用手锤敲醒了太阳,他又用手锤敲落了月亮,敲得石头都有了感情。B.南昌火车站位于京九、浙赣两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位置,今年春运期间,日均发送旅客量比去年增长了56%。尽管是大年初一,车站的大厅里仍有不少旅客在排队购票。C.如果一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社会能够给其应有的回报,他就会对社会产生责任感。近年来,中国政府将明确提出这一基本理念,并在政策制定和二次分配上有所体现。D.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句式杂糅,“处于……位置”与“位于……处”杂糅,去掉“位置”即可。C.不合逻辑,“近年来”“将”时态自相矛盾,将“将明确提出”改为“明确提出了”。D.“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搭配不当,应删去“问题”,或把“成熟”换为“解决”。故选A。21、下列文学常识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战国B.《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宋代C.《窦娥冤》——关汉卿——元代D.《再别康桥》——戴望舒——现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识记常见文学常识的能力。D.“《再别康桥》——戴望舒”错误。《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徐志摩。故选D。22、下列选项中破折号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两侧的山岭壁立千仞,危岩耸立。岭间很是疏宽,四维合壁,托举起一个平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A.“你的这位小姐满肚子以为自己不会好了,她有什么心事吗?”“她——她希望有一天能画那不勒斯海湾。”苏艾说。B.我甘心将这些台衔让给别人,在我自己的大名下面,毫不踌躇地写上——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C.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D.我看完第一篇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D项和例句破折号均表示解释说明。A.表示声音延长,指说话人的一种迟缓;B.表示引出下文,引出书写的内容;C.表示语义转折,委婉的说马克思去世了。故选D。23、根据数据统计,汽车事故大多数出在中等速度的行驶中,只有极少数是出在大于150公里每小时的行驶速度上的,高速行驶事故少意味着高速行驶比较安全。下列选项最能反驳上述论证的一项是(

)A.高速行驶如果发生爆胎的话是很危险的。B.与中等速度行驶中出现的汽车事故损害后果相比,高速行驶出现的汽车事故损害后果要严重得多。C.高速行驶的时候,特别是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速度过快就很难控制住。D.由于多数人是中等速度开车,所以,多数事故出在中等速度的行驶中。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逻辑判断的能力。题目是关于中速和高速行驶时出现事故的多少的论述,ABC三项都和事故多少无关,只有D项属于否定论据削弱,因而最能反驳上述论证。事实上,由交通部门统计,在高速行驶时发生事故的比例远远高于中速行驶时发生事故的比例,统计关系往往不能代表因果关系。故选D。2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牌。一般说词牌并不是词的题目,可以把它当作词谱看待。B.弱冠,即不到二十岁。古代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C.《致云雀》的作者雪莱是意大利诗人,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少年时在皇家的伊顿公学就读。D.《短歌行》的作者曹操,字玄德,东汉人,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行,古代诗歌体裁,与之对应的还有长歌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弱冠,即不到二十岁”错误,弱冠是“20岁”。C.“《致云雀》的作者雪莱是意大利诗人”错误,《致云雀》的作者雪莱是“英国”诗人。D.“字玄德”错误。《短歌行》的作者曹操,字孟德。故选A。2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_____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②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________结合的二十年。③中国精神在抗疫中淬炼,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中华民族_______、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④毛泽东指出,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________,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⑤_______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_______会抬头。A.误解

日益

筚路蓝缕

言必称尧舜

只有……才……B.曲解

日益

披荆斩棘

言必称希腊

只有……才……C.曲解

日渐

披荆斩棘

言必称尧舜

只要……就……D.误解

日渐

筚路蓝缕

言必称希腊

只要……就……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误解”,不正确的理解,并非有意而为,中性词;“曲解”,意思是指不顾客观事实或歪曲原意,作错误的解释,有意而为含贬义。也指稍稍消解。结合“讨好”“背离”“违反”等语境分析,应该用含贬义的“曲解”。第二空:“日益”,一天比一天(好或坏);“日渐”,一天一天逐渐地。结合语境分析,侧重变好,用“日益”。第三空:“筚路蓝缕”,意思是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抗疫中”说明不断克服重重困难消除传染,用“披荆斩棘”。第四空:“言必称希腊”,指崇洋媚外思想;“言必称尧舜”,尊崇古圣先贤思想。语境中说忘记祖宗,应该是“言必称希腊”。第五空:“只有……才”,必备条件;“只要……就”,足够条件。语境中“打倒了主观主义”为必备条件,用“只有……才”。故选B。26、下列文化常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海客谈瀛洲”中的“瀛洲”与“蓬莱”“方丈”共称为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B.《琵琶行》中“委身为贾人妇”中的“贾人”指商人。所谓“行商坐贾”“贾”指的是在本地做生意。C.古代官职常常有变动。其中表提升官职的词有擢、拔、左迁、陟等,降低官职的词有降、贬、谪、黜等。D.“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指黑色单衣。在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其中表提升官职的词有……左迁……等”错误,“左迁”是贬官。故选C。27、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节日,或者是宗教上的,或者是节令上的。__________①这体现出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特点。②比如欧洲国家的圣诞节,为的是纪念耶稣的诞辰。③而中国的节日主要来源于时令,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④复活节则是为了庆祝耶稣复活而产生的。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③①D.②③④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与排序的能力。先通读句段,获得整体感知,理清中心意思,可以看出空前提出一种观点:特定节目,或宗教,或节令。②句结合这一论述,用实例做了论证,可作为第一句;④句与上句一样,讲了宗教上的节日,可作为第二句;③①句讲了中国节日的特点,多来源于时令。“而”体现了与上一句的句意连接,可判断③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