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合肥特教中心_第1页
参加合肥特教中心_第2页
参加合肥特教中心_第3页
参加合肥特教中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加合肥特教中心“教研开放周”活动汇报在全省特教系统,以合肥特教中心为龙头的皖中片教研活动一直开展的有声有色,这次合肥特教中心开展的教研开放周活动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这次活动从11月17日开始,20日结束。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前期(17、18日)的活动,共听了6节课,参加了17日下午的点评。现将具体情况略述如下。总体印象我到特教战线工作两年多了,之前一直没有去过合肥特教中心,这次终于有机会一睹她的风采。合肥特教中心不大的校园设计的很紧凑,这大概都是城中学校或老学校的共同特点,不像我们小县城土地不紧张,新建一所学校肯定面积比较大。特教中心楼房不少,硬件设施也不错,只是操场小了点,没有我们的大。该校面积不大但规模较大,从学前一直到高中,简直可以算15年一贯制,称作“特教中心”一点也不过分。漫步特教中心校园,给人以温馨的感觉,首先是干净、整洁,无论显眼的、不显眼的,迎面的、背面的,几乎找不出一丝脏迹儿,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事后听同事说,他们聘了不少保洁员,不过这也是管理的方法。大家都知道,现在的特教学校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都不缺钱,与其让花不完的钱躺在账上睡大觉,还不如拿出来做一些应该做的事,岂不数全其美!(虽是干净,但在绿化、美化上无法与我校相比,我校刚被县绿化委员会评为花园式单位)我们也可拓展一下思维,要做的事不只是聘保洁员。其次,师生的精神面貌也给人以振奋的感觉,学生都穿着统一制作的上白下蓝的校服,整齐、美观、大方;教师接待热情,大方得体等等。还有,食堂的管理也不错,三四百人吃饭,都自觉遵守秩序,队排得很长,没人拥挤、抢位;干净、卫生自不必说,菜的种类有四五个,价格较合理,口味也不错,和我校一样,都是自聘的人员,都是本着服务学生、不准盈利的原则。二、关于听课我和大家一样,两个上午共听了6节课,节数一样,只是内容不同。17号上午听的课是:第一节,学前培智生活课,杨红老师上的“叠被子”。该课老师事前准备了一个小被子,课堂上主要是教学生如何叠被子。但由于这班学生能力较弱,老师虽做了示范,反复教怎么叠,但收效不大,多数学生仍不会叠。感觉选这样的教学内容有点难了,是不是选更简单的生活上的力所能及的事效果要好些。第二节,普教四年级语文课,张玉老师上的“颐和园”。这个班的学生实际是聋生,但他们的听力尚可,老师上课也基本不打手语,已经很接近普教了。这个老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下了一定的功夫。教学中,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的顺序与方位,善用启发式提问,针对这些孩子说话不太利索的特点,重点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着力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效果显著。整个课堂结构清晰,过程流畅,是平时教学严谨的体现,对于“滑”与“划”的互换问题的提出,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只是在教学中要注意尽量面对学生、口型要更清晰等。第三节,听障六年级数学,卫娟娟上的“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用手语来表示字母,在我这个外行看来是有难度的,但老师讲解流畅,手语利索,语言严谨,方法得当,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准确。要注意师生的互动与配合。18号上午听的课是:第一节,培智三年级唱游与律动,董瑞清老师上的“国旗国旗真美丽”。这节课教师在课前进行了很好地铺垫,对学生讲了不少鼓励的话。多媒体课件制作也不错,尤其是为了便于学生能理解和记住歌词,为每句歌词设计了不同的图案,值得一赞。整个课堂气氛热烈,体现了音乐课的特点。但是第一个教学环节,教师播放了关于国歌来历的视频,且时间较长,有点画蛇添足,让培智三年级学生看这个视频,讲得难听点,无异于对牛弹琴,冲淡了主题,影响了重点;还有,教师只注重了“唱”,对“游”与“动”忽视了。第二节,高二(1)班语文课,郑秀娟老师执教的“杨修之死”。应该说,郑老师选的这个课是比较好上的。郑老师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手段,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踊跃,师生互动气氛很浓。有两道课堂练习题设计的很好:1.杨修之死,过在,因为。我是从看出来的。2.换字填空。把课文题目“杨修之死”的“之”换成另外一个字,“杨修死”。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善动脑筋,大胆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情感出发,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真的让人惊喜、惊异!板书有条理,重点突出,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手语规范、熟练,态度和蔼,亲和力较强,课后作业也设计的很好。整节课体现了教师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教学能力。第三节听的是高二(3)班的语文课,是王业梅老师上的范仲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渔家傲-秋思”。或许是出门在外、思念家乡吧,我在上学的时候就很喜欢这首词,曾经把这首词工工整整的抄在一个新笔记本的首页上,至今还记忆犹新。今天听这节课倍感亲切。聋班的教学手语极其重要,感觉老师的手语动作娴熟、姿势优美,肢体语言丰富,气质优雅,具有丰富的语文素养与内涵。教师能根据词的内容和特点,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让人在经历严谨教学过程的同时,享受到诗词的美,教学的美与诗词的美融为一体。感觉不仅是听课,更像是在欣赏一场美轮美奂的表演。美,也是有缺憾的,感觉老师的表情过于严肃,对课堂的气氛有一定的影响。听了这六位老师的课,感觉他们有两个共同点,必须在这里特别说一下。一是优点,就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运用。可以说,她们是下了很大功夫准备的,多数课件制作水平较高,起码让我这个不怎么会的人大开了眼界。在运用上,能紧扣教学环节,基本做到了课件的使用和教学环节的较好结合,不生硬、不多于,该有则有,恰到好处。最后听的王业梅老师,感觉是做的最好的一个。二是缺憾,就是这几位老师的粉笔字实在让人不能苟同,讲得不客气点,简直连小学生都不如,尤其作为高中语文老师,这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缺憾,这与汉语的特点是极不相符的。当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不是有人感叹“一手好字被电脑废了”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