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系统事故处理应急预案_第1页
氮气系统事故处理应急预案_第2页
氮气系统事故处理应急预案_第3页
氮气系统事故处理应急预案_第4页
氮气系统事故处理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氮气系统事故处理应急预案1适用范围本预案为公司生产区域涉及氮气的系统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原则。为总调度员准时、有效地指挥处理氮气系统事故供应依据。化工部、公用工程部、储运部、烯烃部、物装中心等相关生产运行部按此预案做好事故处理。2氮气系统基本运行状况2.1空分及后备氮氧状况2.1.1炼油储氮:炼油空压站共有5台压缩力量为800Nm3/h的氮气压缩机,将化肥空分送来的低压氮提压后并入炼油区域系统氮气管网,有氮气贮瓶14只(14×20.8m3),贮氮压力为9.0~10.0MPa,Ⅰ加氢氮气贮瓶11只(11×4m3),贮氮压力为10.0MPa,满瓶备用;炼油Ⅳ循6台氮气贮瓶(6×40.6m3),贮氮压力为14.0MPa,为Ⅱ加氢裂化事故专用氮气氮。2.1.2化肥空分:化工部空分设计产高压氮力量为30200Nm3/h,设计产低压氮力量为6300Nm3/h,设计产氧力量28000Nm3/h,有液氮贮(槽)罐4只,11V4/1、11V4/2、11V4/3、11V4/4,其中11V4/1、2为10m3,11V4/3为400m3、11V4/4为450m3。化工部要做好液氮的满液位操作,其中11V4/1、2满液位,要求11V4/3、4液氮罐液位不低于6.5m(300m3)。高压液氮泵气化后最大流量为5400Nm3/h。2.1.3乙烯空分:乙烯空分设计产氮力量为(4.5MPa)高压氮22000Nm3/h,(0.8MPa)低压氮30000Nm3/h,产氧力量35000Nm3/h,通过两台力量15000Nm3/h的氮压机进入低压氮气管网输送至各用户。乙烯空分设有1台1500m3的常压液氮罐(T-731),正常状况下要求液位保持70%以上,贮存设计用量按乙烯正常生产48小时的用氮量来考虑,配有事故高压液氮泵和事故低压氮泵各一台,事故状态下供高压氮22000Nm3/h、低压氮30000Nm3/h,并有2台4.5MPa高压氮气缓冲罐(T-732、T-733,2×200m3),供EO/EG事故状态下用氮。乙烯空分设有1台1000m3的常压液氧罐(T-701),通过液氧泵经冷箱取冷后氧气送往EO/EG,正常状况下要求液位保持80%以上,可供EO/EG装置氧气原料24小时,配有后备系统水浴式气化器E701,液氧切入后备系统所需时间为10秒,特设置了1个50m3、2.8MPa的氧气缓冲罐(T-501),T-501按正常流量能备用15秒。2.2与外单位关联状况2.2.1乙烯区域与林德公司低压氮管网有DN150联通线,最大可向乙烯供12000Nm3/h低压氮气。2.2.2林德公司送宁波化工园区氧气线在东西区连接管廊处引出1条DN200的管线与乙烯空分氧气线汇合,该管线设计流量30000Nm3/h,压力2.8MPa。2.3正常运行方式2.3.1在目前正常生产状况下,炼油区域氮气由化工部固定供应8500Nm3/h,其余部分由烯烃部供应,系统氮气管网的压力由总调度室依据实际状况进行调控(化工部测压点“11PC81”、Ⅱ加裂流量显示点“FIQ1573”)。2.3.2化肥高压氮最大产量约有30000Nm3/h,正常向炼油区域供高压氮8500Nm3/h、低压氮0m3/h,向乙烯北区供高压氮4000Nm3/h、低压氮4000m3/h,其余高压氮依据实际状况向乙烯西区供应,炼油空压站5台氮压机全部备用,系统管网压力设定在4.0MPa、以延长事故状态下管网压力下降缓冲时间。2.3.3炼油区域氮气可由乙烯空分4.5MPa高压氮供应,最大可供量12300Nm3/h,炼油与乙烯高压氮管线接口在经九路Ⅱ加裂边界管廊上,炼油管网的压力也可由Ⅱ加裂通过掌握阀进行掌握。3事故处理方案事故处理总原则:如化工部空分跳车,则马上启动化工部液氮汽化设施,同时炼油区域、化工部用氮主要由乙烯空分供;如乙烯空分跳车,马上启动乙烯空分的液氮汽化设施,同时炼油区域用氮由化工部供,并通过乙烯西区、北区连通线,将化工部氮气供到乙烯西区。3.1化工部空分跳车3.1.1支配化工部油制氢装置3分钟内投用低压液氮气化器,送出低压氮,并要求在30分钟内投用高压液氮蒸发系统、启运高压事故液氮泵11P6。3.1.2

支配乙烯高压氮气供化工部高压氮管网,同时提高乙烯供炼油高压氮气量,保证炼油装置用氮稳定;同时支配增开氮压机,停高压氮减低压氮压控阀。3.1.3依据化工部11V4-3、4液氮贮罐液位下降趋势及事故处理状况,考虑外购液氮或乙烯液氮转输事宜。3.2乙烯空分跳车3.2.1支配乙烯空格外操5分钟内(事故泵惰转状态下)对后备液氮储存系统高、低压事故泵P-731/P-732加载、送出高、低压氮;马上投用液氧后备系统水浴式气化器E701,外送中压氧气。3.2.2支配炼油高压氮气全部改由化工部供,炼油开氮压机,同时支配化工部空分向乙烯西区返送氮气。3.2.3依据液氮罐液位和空分装置的恢复状况,若故障排解恢复生产时间较长,液氮罐液位下降到50%以下,联系外购液氮或化工部液氮转输事宜。3.2.4空分装置恢复时间较长,液氮罐和液氧液位下降较快,联系林德公司返输低压氮和中压氧气。3.3乙烯空分和化工部空分同时跳车3.3.1支配化工部油制氢装置3分钟内投用低压液氮气化器,准时送出低压氮,并要求在30分钟内投用高压液氮蒸发系统、启运高压事故液氮泵P6。3.3.2支配乙烯空格外操5分钟内(事故泵惰转状态下)对后备液氮储存系统高、低压事故泵P-731/P-732加载、送出高、低压氮;马上投用液氧后备系统水浴式气化器E701、送出中压氧气。3.3.3炼油空压站岗位在接到调度指令后5分钟内启运第一台备用氮压机,同步将事故氮钢瓶并入管网,而后再间续增开氮压机,要求在30分钟以内,五台氮压机全部运行。3.3.4若故障排解恢复生产时间较长,油制氢或乙烯空分液氮罐液位下降较快,视状况进行外购液氮。3.3.5要严格掌握新增临时用氮,各装置严格掌握日常用氮量,以减轻系统供氮压力。3.3.6假如是失电导致的空分装置跳车,炼油区域启用事故氮瓶中的2只大瓶和11只小瓶,总共可供氮气5000Nm3,能应急约20分钟;乙烯区域马上联系林德公司,支配烯烃部引林德公司氮气供乙烯低压氮管网、引氧气供EO/EG装置。此时,要依据失电性质来进行事故处理。假如是系统性、大面积的失电,首要的任务是保证装置能平安停工。启用事故氮的同时执行“4”条限氮措施,优先保证相关装置的顺当停工。3.4ⅠⅡ加氢裂化反应系统事故用氮3.4.1从加氢裂化硫化开头到停工切断进料为止为反应系统事故用氮,反应系统事故一次最大用氮Ⅰ加裂在10000Nm3/h以上、Ⅱ加裂在20000Nm3/h以上。加氢裂扮装置正常状况下的生产用氮气,应和“事故状态下用氮气”严格区分开来,防止误用“事故氮气”。3.4.2当加氢裂化循环氢压缩机跳车,反应器床层温度上升较快,或其它缘由引起反应器床层温度上升,装置提出事故用氮需要,系统协作供应事故用氮,由炼油空压站20.8m3的大瓶泄放供应,Ⅱ加裂由炼油Ⅳ循的高压氮瓶泄放供应。3.4.3Ⅰ加氢裂化在启用加氢裂化反应系统事故用氮期间,Ⅰ加裂事故氮线与系统氮气分网运行。Ⅰ加裂事故氮线内其它用户不能同时增加用氮。炼油空压站将操作室内373-1电动阀全开,依据系统氮气管网压力调整373阀开度,直至全开,向炼油氮气管网供氮。5分钟内完成上述操作。为防止连通线单向阀关不严而影响含油氮气系统压力,要求管网班关闭二重整北侧系统氮气管线单向阀前手阀N103阀/DN80。3.4.4Ⅱ加氢裂化在启用Ⅱ加氢裂化反应系统事故用氮期间,由炼油Ⅳ循操作人员打开N14#、N11#和N12#阀门及相应氮瓶的进出口阀,将事故用氮供出。4紧急状况下启用备用氮气瓶、实施限制使用氮气措施4.1紧急状况,需要启动备用氮瓶时,先挨次放公用工程部氮瓶,再放Ⅰ加氢氮气瓶。炼油空压站氮气贮瓶中12只大瓶是Ⅰ加氢裂化专用氮瓶,非Ⅰ加氢裂化事故不准用。其余2只大瓶及11只小瓶(含Ⅰ加氢)中可泄放氮气量为5000Nm3,可供炼油系统约20分钟用量。炼油Ⅳ循6只高压氮气瓶是Ⅱ加氢裂化专用氮瓶,非Ⅱ加氢裂化事故不准用。4.2当炼油氮气系统压力持续下降,特殊是当氮气管网压力低至下限2.5MPa时,可按以下挨次对炼油区域依次限制用氮,直至氮气管网压力实现平衡。4.2.1停止储运部罐区氮封用氮,其中PDEB罐不停;(遇暴雨,为保证罐体平安,仍需保证补压用氮)4.2.2停甬兴化工厂用氮(60Nm3/h)、工贸公司聚丙烯装置用氮(200Nm3/h),化工部ⅠPP装置将用氮量降至600Nm3/h以下,Ⅱ催化脱硝稀释介质用氮约1800Nm3/h改由内部3#主风机出口非净化风供应。4.2.3停电精制电离器的充压氮及防胶剂V112充压氮;4.2.4停Ⅳ硫磺T101溶剂罐氮气爱护(50Nm3/h);4.2.5停苯抽提、芳烃抽提装置用氮;4.2.6停Ⅴ加氢V3118溶剂返送罐气封用氮(50Nm3/h);4.2.7停1#火炬头用氮50Nm3/h,停用氮气时保持火炬连续放瓦斯燃烧(马上撤R31水封,待1.5小时后瓦斯放火炬,或总调支配PX放火炬);4.2.8停Ⅲ重整、Ⅳ重整催化剂干燥系统;4.2.9停Ⅱ催化V3205溶剂罐气封用氮(60Nm3/h);4.2.10停ⅠPSA罗杆机隔离氮(150Nm3/h)。4.3

当乙烯氮气系统压力持续下降,特殊是当氮气管网压力低至下限2.5MPa时,可按以下挨次对乙烯区域依次限制用氮,直至氮气管网压力实现平衡。4.3.1

停东、西区常压罐区和低温罐区氮封用氮(其中丁二烯储罐不停)(6150Nm3/h);(遇暴雨,为保证罐体平安,仍需保证补压用氮)4.3.2

停东、西区大路装车站用氮(50Nm3/h);(若此时成品罐液位较高,需要保证产品出厂,则连续保证供氮)4.3.3

停公用工程WAO用氮(250Nm3/h);4.3.4

停东、西区分析化验用氮(160Nm3/h);4.3.5

停MTBE、芳烃抽提、丁二烯抽提、裂解汽油加氢装置氮封用氮(60Nm3/h);5留意事项及相关要求5.1公用工程部炼油空压站氮气瓶要保证有12瓶以上,炼油Ⅳ循6只氮气瓶必需保证12.0MPa以上,炼油四部Ⅰ加氢要做好贮氮工作。当空压站氮瓶压力不足9.0MPa、Ⅰ加氢氮瓶压力不足9.0MPa、炼油Ⅳ循氮瓶压力不足12.0MPa时要准时补压,确保急用。炼油空压站5台氮压机必需保持随时好用,若有一台退出备用,须报总调度室备案,若24小时以上时间退出备用状态,须保证二台小氮压机处于备用状态。实施“限氮”措施后,公用工程部要马上做好检查,确认相关阀门是否处于关闭,“限氮”是否到位。5.2为确保化工部事故状态下液氮气化量,应尽量保证气化所需蒸汽的供应。5.3

由于EO/EG装置的危急性,需要保证肯定的吹扫氮气储存。平常要保证C6166高压氮气缓冲罐压力在3.5Mpa以上,要备好氧混腔室吹扫氮小钢瓶,定期检查,确保随时处于备用状态。5.4

化肥空分装置操作人员平常要留意液氮罐11V4/3、4液位不低于6.5m(300m3),定期检查后备系统的牢靠性,保证在紧急状况下,后备系统能准时启动。5.5

乙烯空分装置操作人员平常要留意液氮罐T-731液位保持在70%以上、液氧罐T-701液位保持80%以上,定期检查后备系统的牢靠性,保证在紧急状况下,后备系统能准时启动。6支持性文件《大面积停电事故处理应急预案》7附加说明本预案由生产处提出并归口。本预案起草部门:生产处本预案起草人:刘凯本预案审核人:梅光伟本预案批准人:朱晓东本预案解释权归生产处。附录表一

炼油氮气消耗表

(单位:Nm3/h)装置正常用量间断用量备注

部Ⅲ常减压0Ⅲ重整4501500用于反再系统、压缩机Ⅰ芳烃抽提150回流罐、溶剂罐Ⅱ催化70压缩机、溶剂罐、脱硫醇反应器Ⅲ加氢150压缩机ⅠPSA100螺杆机

部Ⅰ焦化40压缩机Ⅱ焦化10压缩机Ⅲ焦化224压缩机焦气回收1000压缩机Ⅰ污水汽提80压缩机Ⅱ污水汽提050污水原料罐Ⅲ污水汽提120600系统吹扫、酸性气管线气密、氮封Ⅳ套硫磺120风机、炉子、溶剂罐Ⅴ套硫磺110风机、炉子Ⅵ套硫磺160斯科特炉、抽射器、溶剂罐Ⅶ套硫磺60600风机、炉子、溶剂罐溶脱沥青0

部Ⅰ加氢裂化502000注水罐Ⅱ加氢10临氢系统Ⅰ、Ⅱ气分0MTBE0溶剂油0

部Ⅰ常减压0Ⅱ常减压0Ⅰ加氢100压缩机ⅠS_Zorb650再生系统、吸附剂储罐ⅡS_Zorb621再生系统、吸附剂储罐Ⅰ催化10压缩机炼

部Ⅳ套加氢100压缩机、反冲氮Ⅴ套加氢100压缩机、反冲氮Ⅵ套加氢534800压缩机、反冲氮Ⅳ重整5001500再生、压机、风机歧化100回流罐PX6001400回流罐、压缩机Ⅱ加氢裂化150压缩机Ⅱ轻烃回收100压缩机苯抽提30回流罐贮

部油品火炬94分子封加裂罐区50油罐石脑油罐区1500油罐PX罐区10001800油罐

它讨论所0质技中心2工贸聚丙烯200闪蒸置换甬兴60合计7070表二

乙烯氮气消耗表

(单位:Nm3/h)序号用户名称正常最大事故用量

Nm3/h开停车量Nm3/h压力

MPaG备注一低压氮气1乙烯装置(含干气预精制)2400130000.62裂解汽油加氢装置600600800080000.624小时,用于催化剂再生3丁二烯抽提装置180350035000.64Ⅱ芳烃抽提装置23010000.455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67048000.66PE装置1580800888990.45反应器开工及粉料树脂输送7MTBE/丁烯-1装置306008500.68ⅡPP装置1400250025000.4572小时9Ⅰ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