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中考地理复习检测-第3单元世界的居民_第1页
湘教版中考地理复习检测-第3单元世界的居民_第2页
湘教版中考地理复习检测-第3单元世界的居民_第3页
湘教版中考地理复习检测-第3单元世界的居民_第4页
湘教版中考地理复习检测-第3单元世界的居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世界的居民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叙述可由图分析得出的是(A)A.世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B.19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缓慢C.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以来都比较均匀D.人口数量的变化与自然因素无关解析:从图中得知,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读“某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2~3题:2.2000~2014年期间,该地区人口总量(B)A.不断下降 B.持续增加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3.按联合国标准,如果一个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地区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是(C)A.1992年 B.2000年 C.2010年前 D.2014年解析:第2题,结合图例可知,该地区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死亡率基本不变,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但2000~2014年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所以人口总量持续增加。第3题,结合图例阅读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可知,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2000年为5.59%,2010年为7.47%。根据题意可知,201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超过7%,说明2010年前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读图,回答4~5题:4.下列地区中人口较为稀疏的是(C)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5.③处分布着因纽特人,他们属于的人种是(B)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解析:从图中得知,①是亚洲南部,②是亚洲东部,④是北美洲东部,都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地区,而③地处北冰洋沿岸,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人口稀疏,分布在该处的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2019株洲)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图,回答6~7题:6.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B)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环境污染不断加重C.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7.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B)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③自然资源枯竭④环境污染加重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解析:本题组考查读图析图能力。第6题,读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变化,世界人口的数量先增后减,环境污染不断加重,人均粮食先增后减,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减少。第7题,世界人口数量的激增很可能会导致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人均粮食持续减少,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加剧作物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等问题。人口分布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8~10题:8.下列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稠密的是(C)A.非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B.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地区C.欧洲的大部分地区D.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9.下列大河主要流经地区人口相对稀少的是(C)A.密西西比河 B.恒河C.刚果河 D.多瑙河10.甲地所在半岛人口稀少,下列关于该半岛的说法,正确的是(B)A.深居内陆,沙漠广布,人口稀少B.居民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C.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发源地D.石油资源丰富,半岛上多发达国家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非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水资源短缺,人口稀疏;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人口稀疏;欧洲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人口稠密;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部,综上所述,C项正确。第9题,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人口稀疏;密西西比河、恒河、多瑙河流经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人口稠密。第10题,读图可知,甲地所在半岛为阿拉伯半岛,地处“五海三洲之地”,沙漠广布,人口稀少;阿拉伯半岛居民主要使用阿拉伯语,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阿拉伯半岛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南亚是佛教的发源地;阿拉伯半岛石油资源丰富,半岛上多为发展中国家。读图,回答11~12题:11.如图显示一位身着民族服饰的中学生正在运用地球仪兴致勃勃地学习地理,该学生所属的人种与民族语言分别为(B)A.黄色人种汉语B.白色人种阿拉伯语C.黑色人种法语D.棕色人种英语12.图中所示的人种主要分布在(C)A.亚洲东部 B.非洲中部和南部C.欧洲西部 D.北冰洋沿岸解析:第11题,从图中中学生服饰可以判断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普遍信奉伊斯兰教,使用阿拉伯语。第12题,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13.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C)A.亚洲西部的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B.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C.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解析: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居民都以白色人种为主;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14.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均表示乡村聚落。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甲、乙、丙三处聚落形成的最有利因素是靠近公路B.丁处聚落位于两条公路及河流交会处C.图中四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丙处D.如果四处聚落房屋建筑均如图右下方所示,那么图示区域位于炎热多雨地区解析: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处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附近,最有利因素是靠近河流,故A项叙述错误;图中丁聚落位于公路的交会处,B项叙述错误;图中四处聚落中,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乙聚落,因为该地位于河流与公路的交会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C项叙述错误;图中的民居为竹楼,因此图示区域气候炎热多雨,D项叙述正确。15.(2019威海)两河流域是世界四大古文明发祥地之一,中东长期以来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读两河流域聚落分布图和当地民居图,下列关于两河流域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B)①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沿岸地区②聚落分布区气候适宜,降水丰沛③该地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④石油资源也是影响该地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A.①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两河流域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降水稀少,所以该地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区。16.下列民居景观图中,反映当地湿热环境的是(B)解析:气候湿热地区为了更好地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高脚屋。读图可知,A为窑洞,B为高脚屋,C为冰屋,D为蒙古包。(2019邵阳)2019年4月15日,当地时间18时左右,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失火,遭受重大损失。据此回答17~18题:17.下列著名建筑与巴黎圣母院属于同一个国家的是(C)A.白金汉宫 B.罗马古斗兽场C.罗浮宫 D.奥林匹克遗址公园18.下列有关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文化遗产是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B.四合院和胡同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是北京特有的城市风貌C.云南丽江古城改建成现代化商业城市D.意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保持河多桥多的特色解析:本题组考查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第17题,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选项中位于法国的是罗浮宫;白金汉宫位于英国;罗马古斗兽场位于意大利;奥林匹克遗址公园位于希腊。第18题,云南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改建成现代化商业城市,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二、综合题19.法国的汤姆、沙特阿拉伯的阿卜杜拉、泰国的阿里三位同学在一次假期旅游时相遇于非洲南部。结合图,回答问题:(1)三位同学中阿卜杜拉和阿里来自洲,汤姆来自洲,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2)汤姆所在国的通用语言是;阿卜杜拉则说,为了交流的方便,他们决定使用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3)汤姆发现,阿里的颈上戴着佛像,阿里告诉汤姆这是教的象征,该宗教创建于,是泰国的国教,宗教建筑对应上图中的。

(4)汤姆告诉阿里,他们国家的居民普遍信仰教,该宗教发源于洲的西部,其宗教建筑对应上图中的。

(5)阿卜杜拉发现汤姆和自己一样都属于人种,而非洲南部最常见的是人种,阿里告诉他,早期人种的形成深受的影响,三位同学看到的当地人们是什么样子?(两条即可)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不同大洲或国家的人种、语言、宗教的分布及宗教建筑。第(1)题,三位同学中,沙特阿拉伯的阿卜杜拉和泰国的阿里均来自亚洲,法国的汤姆来自欧洲,沙特阿拉伯和泰国是亚洲的两个发展中国家,法国是欧洲的发达国家,该国所在的欧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第(2)题,汤姆所在的法国通用语言是法语,阿卜杜拉所在的国家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使用阿拉伯语,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第(3)题,泰国的阿里信仰佛教,该宗教创建于古印度,其宗教建筑与图甲相对应。第(4)题,汤姆所在的法国居民普遍信仰基督教,该宗教发源于亚洲的西部,其宗教建筑与图乙相对应。第(5)题,从世界人种的分布看,阿卜杜拉和汤姆均属于白色人种,非洲南部主要为黑色人种,早期人种的形成深受环境的影响,非洲黑色人种的特征有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答案:(1)亚欧法国沙特阿拉伯、泰国(2)法语阿拉伯语英语(3)佛古印度图甲(4)基督亚图乙(5)白色黑色环境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任答两条即可)20.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探究主题: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探究资料:图1法国地形图、图2法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图3法国高速铁路线路图。尝试探究:(1)地形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据图1可知,巴黎处于海拔200米以下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2)气候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据图2可知,巴黎处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

(3)河流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据图1可知,塞纳河流经巴黎,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4)交通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据图3可知,巴黎有多条高速铁路在此交会,铁路交通便利,加强了内外联系。归纳总结: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河流和交通等。

原理应用:(1)据图4分析青岛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交通条件。(2)平原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理想场所,而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却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