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太阳高度及应用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太阳高度及应用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太阳高度及应用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太阳高度及应用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太阳高度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太阳高度及其应用CONTENTS目录02考情考向解读03基础知识构建04高考真题回归01课程标准解读05模拟题训练01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解读本节要求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结合实例,说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及其在生活的应用。本节内容是高考中的重难点,要求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空间变化规律),要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并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处理生活中的案例,比如热水器的安装布局、楼间距问题、影子问题等。本节内容难度较大,要求学生的空间应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02考情考向解读02考情考向解读

考卷呈现形式

考查内容分值2024年浙江高考区域图+文字以日出时直立影干的变化为背景,考查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6分2023·海南高考示意图+文字以某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6分2022·年福建高考景观图+文字以大棚内阴影带年内变化为背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6分2022·年海南高考区域图+文字以三沙市西沙区的区域为背景,考查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6分2022·年浙江高考示意图+文字以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夹角年变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2021·年福建高考文字以宁夏闽宁镇光伏大棚、光伏发电为背景,考查中午太阳高度的应用。03基础知识建构03基础知识建构一、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1.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正午太阳高度:某地正午12时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用H表示。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0°,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03基础知识建构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所求地纬度±直射点纬度|(当所求点与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用减号;在不同半球时用加号。“同减异加”)图1北半球夏半年:∠M1=φ(当地纬度)-δ(太阳直射点纬度)H=90°-(φ-δ)图2北半球冬半年:∠M2=φ(当地纬度)+δ(太阳直射点纬度)H=90°-(φ+δ)M2M103基础知识建构三、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空间)变化规律:春分夏至秋分次年春分23°26′S0°①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03基础知识建构三、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空间)变化规律:②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折线所示。b.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a折线所示。c.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b折线所示。03基础知识建构三、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空间)变化规律:③同线相等规律: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03基础知识建构三、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规律(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时间)变化规律:①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本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03基础知识建构三、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规律②a.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整个南半球则都达一年最小b.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整个北半球则都达一年最小。03基础知识建构三、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规律①a.南、北回归线之间:

H的年变化值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增大,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至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b.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和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

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c.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

H年变化值由极圈向极点逐渐减小,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小至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时间):03基础知识建构三、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规律(3)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时间):①极昼区的极点太阳高度一天不变,且等于直射点的纬度。②正好出现极昼的纬线上各地,日出和日落时太阳高度为0°,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③极昼区除极点和正好出现极昼的纬线上各地外,各地太阳高度均在0°以上,且0时最小,12时最大。03基础知识建构四、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2)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阴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3)确定房屋的朝向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03基础知识建构(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

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①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

②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四、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03基础知识建构四、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5)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03基础知识建构四、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03基础知识建构四、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7)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

1.阳光或晷针投影在我国日晷北侧面上应是夏半年,南侧面上应为冬半年。2.晷针上端指向北极星,晷针与水平面的夹角即为当地纬度。

3.由于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地理纬度,故日晷(晷面)与地面的倾角θ=90°-当地纬度。

日晷虽然功能强大,却也有使用限制夜晚和阴雨天无法计时日晷依赖阳光,缺少阳光照射,就无法显示时间。

春分和秋分时节无法计时此时,太阳运行轨道与赤道和晷面平行,日晷上没有影子,也就无法标示时间。04高考真题回归04高考真题回归(2024·浙江·高考真题)我国K、Q两地中学生进行日出方位观测,下图为同学们测得的两地日出时直立杆影年变化图,阴影部分为杆影变化的范围,张角两边分别为甲、乙日的杆影(测量时间为北京时间)。完成下面小题。

1.K地位于Q地的()A.东北 B.东南C.西南 D.西北2.K、Q两地相比()A.甲日日落地方时,K地比Q地大 B.甲日晨线与经线夹角,K地比Q地大C.乙日白昼的时间,K地比Q地长 D.乙日正午太阳高度角,K地比Q地小【答案】1.C2.C【解析】1.由所学太阳视运动知识可知,夏至日,日出东北,且最偏北,影子朝向西南;冬至日,日出东南,且最偏南,影子朝向西北;其余日期的日出方位和影子均位于夏至日和冬至日之间;故张角两边的甲、乙分别为夏至日或冬至日;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两日K地日出变化时间为1小时56分,Q地日出变化时间为3小时14分,Q地昼长年变化幅度大于K地,说明Q纬度位置更高,两地都位于北半球,说明Q更靠北,K更靠南。甲日日出早,为夏至日;乙日日出晚,为冬至日。冬至日和夏至日日出时间关于地方时6时对称。由图中可计算出,K地冬至日和夏至日日出关于北京时间(120°E经线地方时)6时18分对称,可计算K地经度为115.5°E;Q地冬至日和夏至日日出关于北京时间5时33分对称,可计算Q地经度约为127°E;可知K位于Q地的西侧。综合上述分析可知,K地位于Q地的西南,C正确,ABD错误,故选C。2.图示为日出杆影年变化,甲日日出地方时更早,两地都位于我国,所以甲日应为夏至日,根据上题分析可知,Q纬度位置更高,所以甲日的日落地方时Q地更大,A错误;同一日期的晨线与经线夹角相同,B错误;乙日为冬至日,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位置越高,昼越短,Q纬度位置更高,昼长更短,C正确;乙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两地都位于北半球,纬度位置更低的K地太阳高度角更大,D错误。所以选C。04高考真题回归(2023·海南·高考真题)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左图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右图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观测当日()A.甲地昼长夜短 B.乙地昼短夜长C.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甲乙两地昼夜等长4.甲地位于乙地()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答案】3.D4.A【解析】3.读图可知,甲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昼夜平分;甲地正午日影朝北,说明太阳直射点没有直射甲地。据此可知,该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甲乙两地昼夜等长。D正确,ABC错误,故选D。4.根据上题可知,此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甲地北京时间5:40日影朝正西,正值日出,因此可推知甲地位于125°E;乙地日影朝正北方向时为正午12:00,对应北京时间12:20,可知乙地位于115°E,因此甲地位于乙地偏东方。甲乙两地该日正午日影均朝北,说明两地位于北半球。甲地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说明其正午太阳高度为45°,而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30°,小于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因此甲地纬度更低,位于乙地偏南方。综上所述,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A正确,BCD错误。故选A。04高考真题回归(2022·福建·统考高考真题)非对称结构保温大棚的保温被通常白天收卷至顶部,以便棚内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收卷的保温被在棚内地面形成遮阴带(下图)。陕西省某地理研学小组观测当地大棚正午地面遮阴带的年内变化(忽略收卷的保温被厚度影响),发现棚内地面遮阴带在2月26日出现,3月29日面积最大,一段时间后变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棚内正午地面遮荫带面积开始变小的日期出现在()A.6月29日前后 B.9月15日前后C.10月16日前后 D.12月14日前后6.仅支撑柱高度增加1米,则棚内正午地面最大遮荫带()A.出现日期提前,面积减小B.出现日期提前,面积不变C.出现日期推迟,面积增大D.出现日期推迟,面积不变【答案】5.B6.D【解析】5.根据所学知识,同一地区,太阳直射点纬度相同的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根据材料2月26日棚内出现遮荫带,此后遮荫带面积逐渐增大,3月29日面积最大,此日后遮荫带面积不变,6月22日(夏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由于3月29日为春分日后8天左右,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日期为秋分日前8天左右,因此9月15日前后遮荫带面积最大,之后,随着太阳高度角继续降低,遮荫带移至棚外,棚内遮荫带开始变小,故B正确,ACD错误。该题选B。6.根据材料棚内最大遮阴带的面积和南北屋面保温被的宽度有关,南北保温被,宽度范围越大,最大遮阴带面积最大,和支撑柱的高度无关,支撑柱变高时,最大遮阴带面积不变,但遮阴带全部移动到保温棚底部(此时面积最大)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出现的日期应比之前推迟,D正确,ABC错误。故选D。04高考真题回归(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1909年5月,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水师官兵乘伏波舰、琛航舰巡查南海诸岛。在今三沙市西沙区测绘地图,勘察岛屿,勒石竖旗,逐一命名,其中琛航岛(16°27′N,111°42′E)以琛航舰命名。李准滩(7°48′N,110°28′E)位于三沙市南沙区,是为了纪念李准当年巡查南海诸岛而命名(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一年内李准滩的正午太阳高度与琛航岛相比,正确的是()A.夏至日都达到最大值 B.始终大于琛航岛C.冬至日都达到最小值 D.达到90°的次数多8.依据所学地理知识推断()A.琛航岛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比李准滩大B.琛航岛与李准滩的直线距离约1200千米C.李准滩较琛航岛更易受台风影响 D.李准滩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较琛航岛高【答案】7.C8.A【解析】7.两地处于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太阳直射当地纬线的时候,并不是夏至日,A错误。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于李准滩的纬度较低,李准滩的正午太阳高度比琛航岛要低,B错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两地都属于北半球,所以冬至日都达到最小值,C正确。两地每年都有两次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的次数一样多,D错误。故选C。8.琛航岛的纬度比李准滩的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比李准滩的大,A正确。琛航岛与李准滩之间相差大约10个纬度,经度大致接近,所以推测两地直线距离大约1110km,尚未达到1200km,B错误。李准滩靠近赤道无风带,台风不易形成,C错误。李准滩附近海域由于受到赤道低压带影响较多,降水多,表层海水盐度较低,D错误。故选A。04高考真题回归(2022·广东·统考高考真题)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A. B.C.D.10.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广州市区广州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持续不断变大 D.始终保持不变【答案】9.A10.D【解析】9.空间站绕地球在绕转,则地球与空间站构成一个天体系统,该天体系统绕太阳旋转,这样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也就是地球绕日公转角速度大小变化,在航天员驻留期间,地球绕日公转经过了近日点,近日点公转角速度较快,所以在10月16日到1月初,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在变快,1月初到4月16日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在变慢。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10.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值,在航天员驻留期间,两地始终都位于太阳直射点的以北,则两地与太阳直射点的距离变化始终一致,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始终一致,保持不变,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始终为两地纬度之差。故选D。04高考真题回归(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A.甲至乙 B.乙至丙 C.丙至丁 D.丁至戊12.丙日,对应的北极星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1.D12.C【解析】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当地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所以北半球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α,在夏至日达到最小值,冬至日达到最大值,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为夏至日,甲、戊为冬至日,乙为春分日,丁为秋分日,北半球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的是秋分日到冬至日,应是图中的丁至戊,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所以选D。1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丙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当地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减去所在地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所以夏至日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和为113.5°,①④错误;②图,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58°,当地纬度为58°N,我国最北端纬度位置约为53°N,不符合,②错误;③图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和为113.5°,且北极星与地面的夹角为36°,纬度位置为36°N,符合我国的纬度范围,③正确。所以选C。04高考真题回归(2021·江苏·高考真题)图为2016年12月8日游客在悉尼(33°55'S,150°53'E)15时15分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问题。

13.该日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约是()A.32° B.58° C.66° D.79°14.此时月球的方位()A.偏东 B.偏南 C.偏西 D.偏北【答案】13.D14.A【解析】13.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大约是23.5°,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移动,大概四天移动1°,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23.5°S附近,故12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以北约3.5°,可求出当日直射20°S附近,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一∣纬度差∣(纬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H=90°一|纬度差|=90°-(33°55'-20°)=76°05';故D选项最接近,ABC选项错误。故选D。14.悉尼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南,正午太阳在正北方向,材料信息表明,此时是15时15分,太阳位于西北方向,物影位于东南方向,观察图中物影与月球方位可知,在朝向东南方向(物影朝向)向左偏转一个锐角即可正面面对月球,表明此时月球的方位偏东,A正确,BCD错误。故选A。04高考真题回归(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1997年以来,宁夏闽宁镇从一片“干沙滩”逐步发展为“金沙滩”。2012年闽宁镇开始发展光伏大棚、光伏发电等光伏应用产业,未来将利用“照射光线自动跟踪”技术,让光伏面板始终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光伏应用产业为闽宁镇提供绿色能源的同时,还能()A.增加年降水量 B.减少风沙威胁 C.增大昼夜温差 D.降低地下水位16.若应用“照射光线自动跟踪”技术,与6月1日相比,闽宁镇7月1日光伏面板()A.正午影子长度较长 B.跟踪调整时长较短C.仰角移动幅度较小 D.水平转动角度较大【答案】15.B16.D【分析】15.光伏应用产业,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了,年降水量会减少,A错误;光伏大棚、光伏发电的设备可以起到沙障和风障的功能,可减少风沙威胁,B正确;光伏应用产业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了,地面辐射减弱了,白天气温降低了,昼夜温差减小了,C错误;光伏应用产业,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地下水位会上升,D错误。所以选B。16.与6月1日相比,闽宁镇7月1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光伏面板正午影子长度较短,A错误;7月1日比6月1日的白昼时间更长,跟踪调整时长较长,B错误;7月1日比6月1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日出日落太阳高度为零,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更大,仰角移动幅度较大,C错误;7月1日比6月1日的白昼时间更长,从日出到日落太阳转过的水平角度更大,光伏面板水平转动角度较大,D正确。所以选D。04高考真题回归(2021·河北·高考真题)家住某城(36.5°N,116°E)的小明,秋分时节搬进了新楼房,站在书房2.6米高的落地窗前,远处公园美景尽收眼底。下图示意书房平面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从入住到次年春分,书房的日采光时间变化趋势是()A.一直增加 B.先增后减C.一直减少 D.先减后增18.冬至日天气晴朗,小明在书房于北京时间()A.6:30看到当日第一缕阳光B.9:30沐浴着阳光伏案读书C.12:30估算阳光进深2.6米D.15:30看到阳光照到书柜上【答案】17.D18.D【解析】17.根据材料信息,此地为(36.5°N,116°E),秋分时入住到次年春分,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当地的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再向北移动,该地昼长先变短再变长,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书房窗子朝向正南,冬半年日出日落方位偏南,所以整个白天都有采光,则书房的采光时间随着昼长的变化而变化,先减后增,在冬至日达到最小值,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18.该城市位于(36.5°N,116°E),当地冬至日昼长接近9小时,冬至日日出北京时间应在7:00以后,A错误;9:30时,太阳位于东南方位,书房接近正方形,书桌书房对角线的东北一侧,位于窗子的正北方位,阳光受东南0.5米的墙的遮挡照射不到书桌,B错误;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90°-(36.5°+23.5°)=30°,则室内光照面积应大于落地窗面积,落地窗为2.6米,且北京时间12:30,当地时间接近12:14,太阳斜射,阳光进深应该大于2.6米,C错误;15:30时,当地时间接近15:14,太阳斜射,太阳位于西南方位,日影朝向东北方位,书柜位于落地窗的东北方位,阳光正好照射到书柜上,D正确。所以选D。05高考模拟题训练05各省模拟题训练(2024·山东临沂·一模)城市高大建筑的玻璃幕墙因反射太阳光常对居民造成一定的干扰。小明家坐北朝南,南北通透,每年有半年时间正午面临“两个太阳”(除南面太阳照射外,玻璃幕墙从北面反射阳光到室内,玻璃幕墙只考虑平面反射),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家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A.广州市 B.上海市 C.济南市 D.长春市2.此时小明家电子时钟所示的日期和时间最有可能是()A.3月21日11时40分 B.6月22日12时00分C.9月23日12时20分 D.12月22日12时40分【答案】1.D2.A【分析】1.由图可知,南面幕墙高100米,小明家位置高50米,楼间距50米,太阳辐射将从南面幕墙反射至小明家。由图可知,当正午太阳高度在0°~45°时,南面玻璃幕墙可反射阳光到室内,当太阳高度大于45°时,太阳光就反射不到小明家。由上述分析可知,小明家冬半年才能被反射光照到,可以推出该地两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得到当地纬度为45°左右,四个选项中只有长春的纬度在45°N左右,D正确,ABC错误,故选D。2.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可能是春分或秋分的正午时间(当地12时),此地为长春,位于北京时间(120°E)以东,时间来得早,故北京时间还没有到正午12时,四选项只有A符合,A正确,BCD错误,故选A。05各省模拟题训练(2023·辽宁·模拟预测)迪拜发布了一款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因其形如花瓣,昼开夜合且智能追光,命名为“智能太阳花”(下图)。我国引进“智能太阳花”,并率先在新疆的乌鲁木齐安装调试,正式并网发电。据此完成下题。

3.“智能太阳花”通过自动开合实现自动清洁,以保持发电效率。乌鲁木齐和迪拜都需要清除太阳能光伏板上的()A.沙尘 B.积雪 C.鸟粪 D.露水4.与传统光伏电池板相比,“智能太阳花”的发电效率大幅提高,是因为其能够()A.增大太阳高度 B.延长日照时间 C.增强太阳辐射强度 D.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5.在夏至日,比起迪拜,乌鲁木齐的“智能太阳花”()A.水平转动角度更小 B.仰角变化幅度更小C.正午影子更短 D.展开时间更短【答案】3.A4.D5.B【解析】3.由材料与相关知识可知,新疆和迪拜都气候干旱,多荒漠,风沙较大,故A正确;由于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温差大,冬季寒冷,易有积雪,但迪拜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不会出现积雪,故B错误;环境恶劣,生物生存困难,无鸟类栖居环境,故C错误;降水量稀少,空气中水汽及其稀少,沙土几乎不含水分,不会出现露水,故D错误。故选A。4.材料表明“智能太阳花”昼开夜合且智能追光,随太阳光线的移动而移动,可以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能,D正确;太阳高度和日照时间长短是随地球公转不断变化的,不是该设备能改变的,AB错误;太阳辐射的增强或者减弱,受天气和云层厚度等影响,不会被该设备改变,C错误。故选D。5.迪拜的纬度大致是25°N,乌鲁木齐的纬度大致为43°N,夏至日时,乌鲁木齐昼长更长,但正午太阳高度更小,因此乌鲁木齐“智能太阳花”水平转动的角度大于迪拜,正午影子长于迪拜,AC错误;乌鲁木齐纬度高于迪拜,夏至日时,乌鲁木齐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迪拜,乌鲁木齐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幅度较小,“智能太阳花”仰角变化幅度较小,B正确;此时北极圈出现极昼,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因此乌鲁木齐的“智能太阳花”展开时间更长,D错误。故选B。05各省模拟题训练(2024·贵州贵阳·一模)山西陶寺古观象台(35.8°N,111.5°E)由13根呈圆弧状排列的夯土柱组成(如图左图),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日出方位可以确定节气。考古队绘制了观测模型示意图,从东2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从东12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6.春分当天能看到日出光线的北京时间是()A.6:00 B.5:18 C.6:34 D.5:427.日出方位从东12缝到东11缝期间,海口(20°N)()A.日出时刻逐渐推迟 B.昼夜长短差值变大C.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D.日落方位更偏北8.从地球运动规律角度,山西陶寺古观象台的气温最低出现在冬至日前后,但多年实地监测,该地最低气温出现在冬至日后的20天之后,其原因是()A.下垫面的滞后效应 B.海洋的调节作用C.大气的保温效应 D.寒冷冬季风影响【答案】6.C7.A8.A【解析】6.由所学知识可知,春分当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地方时6时日出,由材料可知,山西陶寺古观象台经度为111.5°E,此时为6点,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二者相差8.5°,差34分钟,北京在山西的东侧,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6:34,故选C。7.由材料可知,从东2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从东12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所以日出方位从东12缝到东1l缝期间,经历大致18天(半年约为180天,共隔10缝),且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南移;此时昼长变短,日出时刻逐渐推迟,A正确;随着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昼夜长短差值变小,B错误;海口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期间正午太阳高度变大,C错误;期间日落西北,且日落方位逐渐靠西,D错误。故选A。8.该地最低气温出现在冬至日后的20天之后,是因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向外辐射能量具有滞后性,使得最低温出现晚于冬至日,A正确;山西陶寺古观象台位于陆地内,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小,B错误;大气的保温效应与寒冷冬季风影响不会使得最低气温出现在冬至日后的20天之后这么久的时间,D错误;故选A。05各省模拟题训练(2024·广西来宾·一模)下图是2023年8月3日6:10游客在广东深圳(22.5°N,114°E)某景区拍摄的景观照片(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日深圳市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约是()A.40° B.60° C.67.5° D.80°10.最快再过多久,深圳的夜长与该日(8月3日)的昼长相当()A.约82天 B.约100天 C.约188天 D.约365天11.拍摄者的影子()A.此刻朝东方向,影长接近一天中的最小值B.此刻朝西方向,影长接近一天中的最大值C.当天影子长度日变化幅度为一年中最大值D.当天影子方向日变化幅度为一年中最小值【答案】9.D10.B11.B【解析】9.8月3日距秋分日9月23日约为50天,而秋分日太阳直射点纬度在赤道,由夏至日到秋分日三个月90天左右太阳直射点纬度移动了23.5°,所以8月3日太阳直射点纬度约在11.5°N附近,深圳22.5°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差值),计算该日深圳的正午太阳高度H=90°-(22.5°-11.5°),为79°,四个选项中与该角度最接近的是D选项的80°,其它选项数值相差太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8月3日据秋分日9月23日约为50天,秋分日9月23日时深圳昼夜平分,秋分日之后的50天的11月13日附近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与8月3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关于赤道对称,11月1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深圳昼短夜长,由于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与8月3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关于赤道对称,所以该日的昼长与8月3日的昼长之和为24小时,也就是说该日的夜长与该日(8月3日)的昼长相当,8月3日与11月13日相距约100天,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出方位偏东,图示景观反映了该日深圳的日出(6:10),而太阳方位与影子方位相反,所以拍摄者的影子此刻朝西,日出附近太阳高度角接近0°,是一天中最小的,所以影长接近一天中的最大值,B正确,A错误;深圳影子长度日变化幅度为一年中最大值应是在太阳直射22.5°N时,8月3日太阳并不是直射该纬度,C错误;影子方向日变化幅度越小,说明昼长越短,而深圳昼长最短的日期是在冬至日前后,D错误。故选B。05各省模拟题训练(23-24高三上·山东菏泽·期末)太阳能路灯具有稳定性好、发电效率高、安装维护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道路、小区、学校、旅游景点等场所。下图为济南某学校(36.5°N,117°E)平面示意图,楼宇为五层结构,路灯太阳能板为固定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为获得最佳储能效果,P路灯面板应当朝向()A.正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13.该校科技社团计划将太阳能路灯面板改为上下转动式,若只考虑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则路灯面板的年最大转动角度接近()A.23° B.47° C.70° D.90°【答案】12.D13.B【解析】12.济南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北半球中高纬度来说,一天中绝大部分时间太阳位于南部的天空,但是由于P路灯正东、正南都有楼宇,且楼宇为五层结构,因此正南、东南楼宇对太阳遮挡作用强,为获得最佳储能效果,P路灯面板只能朝向西南,故选D。13.路灯面板转动角一年中的最小值为北京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纬差(纬差是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经过计算可得,济南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7,路灯面板转动角的最小值为90-77=13,路灯面板转动角一年中的最大值为北京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经过计算可得,济南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0,路灯面板转动角的最大值为90-30=60,则路灯面板的年最大转动角度接近60-13=47,故选B。05各省模拟题训练(2023·全国·模拟预测)下图为我国40°N某城市小区的某栋楼房平面示意图,阳台均安装着玻璃防护栏,北楼某单元住户在图示阳台位置栽种了一盆花卉盆景,秋冬季时,该住户把残花落叶覆盖在盆景的土壤上,以增加土壤肥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冬季晾晒效果最好的阳台和夏季最需要做防晒隔热墙的卧室分别是()A.阳台①卧室A B.阳台①卧室B C.阳台③卧室C D.阳台④卧室A15.某晴天,该城市昼长为14小时,日落时太阳方位角(指由正北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计量的角度)为292°,阳台②的盆景受阳光照射的时间最接近()A.60分钟 B.82分钟 C.88分钟 D.100分钟16.该住户秋冬季把残花落叶覆盖在盆景的土壤上,除增加土壤肥力外,还可以()A.减少异味的散发 B.增加昼夜温差 C.起保温保湿作用 D.抑制病虫生长【答案】14.A15.B16.C【解析】14.冬半年,我国40°N某城市,日出东南,日落西南,阳台②④阳光照射时间短;阳台①③阳光照射时间差距不大,但午后气温较高,阳台①位于西南方向,晾晒效果最好。同理,卧室C、D位于北侧,夏季较为凉爽;卧室A、B位于南侧,太阳照射时间长,卧室A位于西南且南侧和西侧均有窗,日照时间较卧室B更长,因此卧室A最需要做防晒隔热处理。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据题干可知,该日该城市昼长为14小时,日落时太阳方位角为292°,根据对称原则,可推出日出方位角为360°-292°=68°,从日出到日落,太阳在水平方向转过的角度为292°-68°=224°,再根据昼长14小时可推出水平方向上太阳转动的角速度大约为224°÷14小时=16°/小时。从理论上讲,花卉盆景处于阳台②内侧,且南面有阳台墙体,只有当光线从正西方向照射过来时,花卉盆景才能照射到阳光。所以盆景被阳光照射的时间为(292°-270°)÷16°/小时=1.375小时=82.5分钟,最接近82分钟。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该住户秋冬季把残花落叶覆盖在盆景的土壤上,除增加土壤肥力外,还可以起保温保湿、减少蒸发的作用,C正确。残花落叶的腐烂会发出异味,A错误。把残花落叶覆盖在盆景的土壤上对昼夜温差的影响不大,也不能抑制病虫生长,B、D错误,故选C。05各省模拟题训练(2024·河南·模拟预测)2023年某周日,家住北京(40°N,120°E)的小明,正午时刻发现阳光透过窗户后照进房间,测量得屋内阳光面积S为0.577平方米,下图示意窗体和阳光面积位置关系,窗户为边长1米的正方形,窗户距离地面的高度L为1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30°=0.577,60°=1.73217.图示时刻,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A.30° B.60° C.45° D.35°18.该日,北京市()A.路灯亮灯时间提前 B.正午杆长短于影长C.日出方向为东南 D.昼长较南京要长【答案】17.B18.D【解析】17.由材料可知,室内阳光面积的长度不变为1m,面积为0.577,计算可得宽度为0.577,阳光入室内光线为平行光,宽度为lm,在室内组成直角三角形可得出直角边比值为0.577。进而可计算出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0°。故选B。如图所示:

18.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得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10°N左右,材料信息无法确定太阳直射点往北走还是往南走,A错误;太阳高度大于45°,因此正午旗杆应是杆长影短,B错误;直射点在北半球,日出方向应为东北,C错误;太阳直射点直射10°N左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无论太阳直射点往北还是往南走,高纬度地区昼长大于低纬度地区昼长,D正确。故选D。05各省模拟题训练(2024·天津河东·一模)高考结束后王同学马上随父母外出自驾旅行。出发时为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23°,汽车正由北向南行驶,此时手机显示时间为12:16.太阳高度为73°,下图为汽车玻璃反射太阳光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9.出发时小明一家驾车行驶的区域最可能位于()A.南昌市(29°N,116°E) B.北京市(40°N,116°E)C.拉萨市(29°N,91°E) D.西宁市(36°N,101°E20.旅行到夏至日时同样情况再次出现,而钟表显示时间为14:16.则其位置位于出发地()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东南【答案】19.B20.C【解析】19.由图可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73°,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23°,由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得出当地纬度是40°N;而此刻显示北京时间为12:16,所以该地的经度为116°E,故该地为北京,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20.高考结束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要想获得同样的太阳高度角73°,应向北移动,且此时钟表显示时间为14:16,该地正午地方时为北京时间14:16,出发地正午时间为北京时间12:16,说明该地位于出发地的西侧,小明一家需向西北方向行驶,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05各省模拟题训练(23-24高三下·河北沧州·阶段练习)如图为某日甲、乙两城市太阳高度日变化图,其中甲为我国某城市,乙为世界某城市。该日之后,甲城市日出时间逐渐提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该日可能是()A.10月10日 B.11月16日 C.1月21日 D.8月27日22.乙城市可能位于()A.澳大利亚 B.美国 C.非洲 D.南美洲【答案】21.C22.D【解析】21.由材料可知,甲为我国某城市,甲位于北半球;由材料可知,该日之后,甲城市日出时间逐渐提前,甲白昼渐长,黑夜渐短;已知,12月22日前后至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日出时间提前,1月21日恰好在这一期间,ABD错误,C正确;故选C。22.读图可知,乙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接近90°,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接近90°的地点有两个,一是南半球某地,二是北半球的赤道附近某地,由正午地方时约相差12小时推测,该地位于南美洲的可能性最大。ABC错误,D正确。故选D。05各省模拟题训练(2024·天津·一模)陕西某市中学生在学校附近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天文观测,图示意观测期间前两个月内某日绘制的北极星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位置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图示时刻,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纽约(40°N,74°W)日出东南B.索马里正值捕鱼季节C.巴西利亚(16°S,48°W)正值日落D.与北京为同一日期的地区占全球面积的比例大于1/224.下图最能反映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这半年变化曲线的是()A. B.C.D.【答案】23.D24.A【解析】23.根据图示:陕西当地与北极星光线夹角为36度,地区与北极星夹角为当地纬度,可知为北纬36度。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7.5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度-纬度差(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可知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23.5度。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纽约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排除A;索马里季节性洋流,夏季冷海水上泛,形成索马里寒流,带来丰富饵料,捕鱼主要为7、8月份,排除B;此时陕西地方时为12时,经度约为东经110度,巴西利亚位于陕西的西侧,经度差约为158度,时间差为十个小时,此时应该为夜间,排除C;此时陕西为正午,北京时间约为13时,因此西五区为0时所在时区,因此西五区往东至东12区与北京为同一日期,共跨17.5个时区,占全球比例大于二分之一,D正确。故选D。24.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与北极星光线夹角达到最小,根据材料:“图示意观测期间前两个月内某日绘制的北极星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位置关系”,此时为前两个月内某日,在此之前,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逐渐缩小至图中此日达到最小。之后四个月余,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陕西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缩小,与北极星光线夹角逐渐扩大。据此,A图正确,BCD排除。故选A。05各省模拟题训练(2024·黑龙江·二模)图1示意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其中a-β=2°,图2示意该地夏至日北京时间15:00拍摄的某停车场景观,此时汽车车头与身影方向一致,停车位与道路垂直。完成下面小题。

25.该地最可能位于()A.海口市 B.上海市C.北京市 D.哈尔滨市26.根据该日停车场中的车影朝向,可知()A.车头的朝向为西北方 B.图中道路为西南—东北走向C.车影面积为一日最小 D.车影将向车头右侧方向移动【答案】25.D26.D【解析】25.由图1可看出该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排除海口市,A错误;春秋分的正午太阳高度与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差α,根据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可得出α≈23.5°;根据材料α—β=2°,可知β≈21.5°,即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21.5°,因此该地纬度=90°—21.5°—23.5°=45°,最可能位于哈尔滨市,D正确,北京位于40°N,上海位于31°N,BC错误。故选D。26.图2示意该地夏至日北京时间15:00时拍摄的某停车场景观,此时该地太阳位于西南天空,车影朝向东北方向,故车头的朝向为东北方向,A错误;车影与图中道路走向大致垂直,因此图中道路为西北—东南走向,B错误;当地正午时车影面积最小,哈尔滨位于120°E以东,此时已过正午,车影面积不是最小,C错误;15:00时过后,太阳向正西方向移动,车影方向应由东北向正东方向移动,即车影将向车头右侧方向移动,D正确。故选D。05各省模拟题训练(23-24高三下·江苏·开学考试)山东青岛(36.5°N,119.5°E)恢复的一处古建筑采用重檐式屋顶,即两重或两层以上的屋面,屋顶与天花板之间有一个架空层。该古建筑欲在冬至日正午前后实现太阳光通过地面金砖反射点亮金匾的效果,建造人员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下图为古建基本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tan30°≈0.6)

27.为实现该效果,挂置于北墙的匾额不低于几米()A.1.8m B.2.8m C.3.8m D.4.2m28.匾额上自东向西书写有“万世师表”,冬至日最先照亮的字是()A.万 B.世 C.师 D.表29.采取重檐结构有利于()A.抗震减损B.采光增亮C.隔热降温 D.防漏减湿【答案】27.A28.D29.C【解析】27.青岛位于36.5°N,宫殿建筑坐北朝南,大门位于正南方,正午太阳从正南方的大门照射进来,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H=90°-(36.5°+23.5°)=30°,图中太阳光“点亮金匾"时,正午太阳高度为30°,欲在冬至日正午前后实现太阳光通过地面金砖反射点亮金匾,太阳光进入大殿距离为5÷tan30°≈8.3米,反射点距离内墙10-8.3米=1.7米,挂置于北墙的匾额不低于1.7tan30°=1.02米,根据题意,本题选A。28.匾额朝向正南,冬至日,青岛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故正午前后,太阳移动方向为由东向西移,照在匾上的光线由西向东移动,由于匾额上自东向西书写有“万世师表”,故最早点亮的是位于最西的“表”字,D正确,ABC错误,故选D。29.青岛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重檐式屋顶可以拦截直接照射下来的太阳辐射,使屋顶变成两次传热,避免太阳辐射产生的热量直接作用在建筑内部,加上热空气有上升趋势,室内的热量会上升积聚在这个架空层中,避免与人接触,故能起到隔热降温的效果,C正确;两重或两重以上的屋面并不利于采光通风,B错误;采取重檐结构并不能抗震,也不能防漏减湿,AD错误。故选C。05各省模拟题训练(2024·江苏南通·一模)我国某省会城市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观察了一年内教学楼南、北门厅内的地面光斑并绘制了位置图。如图为“该教学楼南、北门厅内二至日10时和14时的地面光斑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该中学最可能位于()A.沈阳 B.南京 C.昆明 D.海口31.图中表示夏至日14时光斑位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2.夏至日至冬至日,正午时刻门厅内地面光斑面积()A.一直变小 B.先变大再变小 C.一直变大 D.先变小再变大【答案】30.D31.B32.D【解析】30.由题可知,门厅内光斑朝向偏西或偏东方向,说明10:00和14:00位于正午前后。相同时间,南门厅光斑朝向偏北方且长度较大,为冬至日的光斑状况。北门厅光斑朝向偏南方且长度较小,为夏至日的光斑状况。夏至日正午前后,该教学楼北门厅光斑朝向南方,说明太阳位于其北方的天空,故其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海口符合,D正确。沈阳、南京和昆明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前后均不可能出现光斑朝南的情况。故选D。31.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海口离北回归线较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光斑面积较小,排除③④;夏至日,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海口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该地14时太阳的方位在西北方向,日影朝向东南,光斑的位置在东南,①错误,②正确。故选B。32.由上题的结论可知,该地为海口,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该地的纬度比北回归线纬度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光斑不断变小,太阳再次直射此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光斑最小,随着太阳直射点的进一步南移,太阳高度角不断降低,日影面积不断扩大,光斑面积不断增大,直至冬至日变到最大。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05各省模拟题训练(23-24高三上·江苏泰州·期末)下图为某地刻度已被磨损的地平式日晷(晷面水平,晷面和晷针之间的夹角为当地的纬度),其中L为晷针、L’为某时刻晷针影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地平式日晷()A.适用于高纬地区 B.时间的刻度均匀C.针与地轴平行 D.晷针的影长相同34.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18时,该地靠近()A.开罗 B.拉萨 C.伦敦 D.新奥尔良35.此季节、该地所在国家最北部()A.春雨绵绵 B.炎热干燥 C.红枫落叶 D.温和多雨【答案】33.C34.A35.D【分析】33.地平式日晷,晷面与地平面平行,晷针和晷面之间的夹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适合中低纬度使用,A错误;赤道日晷的时间刻度是均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