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关爱留守儿童_第1页
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关爱留守儿童_第2页
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关爱留守儿童_第3页
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关爱留守儿童_第4页
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关爱留守儿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少年儿童犯罪案例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打工者外出务工,这些打工族大多数把孩子留在家中,交给家中的公婆、亲友,送到学校读书。这种隔代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占80%以上,城市相对要少一些也在20%左右。由于孩子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父爱、母爱少了,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的厌学、逃学;有的打架、斗欧;有的盗窃,致使青少年犯罪案不断上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本人在班主任工作中感到处理此类问题,须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使孩子们健康成长。关键词:家庭社会学校关爱留守儿童一、发现问题2010年春,我所带的是小学四年三班,班中学生45人,留守儿童15人,占全班人数的30%,在班级管理中,这些孩子生活习惯差,吃零食,学习成绩下降,不按时完成作业,以李×为首的几个淘气捣乱的孩子,不按时到校、旷课。一天,李×还和社会上的混混称兄道弟,参与打架,拦路抢夺低年级学生的钱物。二、分析原因(一)父母不在身边,隔代教育存在关爱少。这些孩子父母外出打工挣钱,把孩子留给公婆,有的是托给亲友;他们能象父母那样从生活和学习上关怀备至,嘘寒问暖,学校通知家长开会,经常家长不到,致使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思想和品行没能和家庭及时沟通,这样,孩子在家庭的情况、在学校的情况互不了解,不能及时针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上存在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近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有66%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代管家长、教师和同学说心里话,还有30%留守儿童表示心里怨恨父母。这其中的原因正如20世纪40年代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婴幼儿应当有一个与母亲(或一个稳定的代理母亲)间温暖、亲密的连续不断的关系。这一关系将直接导致一个人信赖和自我信任的形成,并且能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他们认为人在生命头两年都会体验到信任与不信任的心理状态,而这种矛盾必须在那两年解决好,否则儿童将会遭受缺乏信任感的折磨,严重的甚至无法与成人相处。他们的另一项研究表明:早期有害环境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持续长久的剥夺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只要成人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心理环境)及时地加以改善,让他们多体验一些父母及其他人的关爱,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一定会逐渐好转。(二)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还需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