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4.2王安石变法_第1页
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4.2王安石变法_第2页
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4.2王安石变法_第3页
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4.2王安石变法_第4页
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4.2王安石变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二王安石变法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一、背景1.“庆历新政”失败后,北宋财政危机严重,社会矛盾并未缓和,

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高涨。2.宋神宗即位后,迫切要求改变宋朝

的局面,任命王安石为宰相,着手实施变法。地主士大夫积贫积弱二、措施1.富国之法项目新法

内容作用均输法

必须了解各地生产情况和北宋宫廷的需求情况,就近采购使政府的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较好的配合,________的负担有所减轻,政府的_________比以前增多市易法政府设立“________”,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_________时再卖出去限制了

对市场的控制,增加了政府的_________发运使纳税户财政收入市易务市场缺货豪商大贾们财政收入项目新法

内容作用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各州县两次借钱或粮食给农民,收获后偿还并加收

的利息使农民免受

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募役(免役)法废除按

轮流充当州县官府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

充役,按户等征收募役费用减轻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0%高利贷户等出钱募人生产时间项目新法

内容作用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地兴修

,其工料由当地居民按照户等高下分派农田水利有了很大发展,大量薄地变良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根据________划分等级,作为赋税负担的依据克服官僚地主隐产逃税、田税不均的弊病,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水利工程土地肥瘠2.强兵之法(1)将兵法:①内容:对原有的

进行精简裁并,淘汰老弱,对整编后的军队进行训练;在全国各路先后设置专门负责操练军队的______,分别教阅戍守当地军队。②作用:改变了

中兵将脱节、战斗力薄弱的局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禁军更戍法将官(2)保甲法:①内容:农村每十家组成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保丁农闲时练习技艺,夜间轮流值班巡查,维持_______。②作用:使各地壮丁受到了军事训练,国家养兵费用日渐减少,政府的

负担有所减轻。治安财政(3)保马法:①内容:废掉

,推行民户代养官马的办法,规定许多优惠政策,使得民户踊跃养马。②作用:节约了朝廷的大量开支,大大降低了马匹的死亡率。(4)军器监:①内容:在

城内设置军器监,专门管理武器的制造,依其制作的精粗进行赏罚。②作用:军器的制造逐步改善,数量也大量增加。牧马监开封经义策论太学三经新义三、短暂的变法1.积极作用(1)根本目的:改变北宋

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2)积贫局面的改变。①青苗法:取代了上等户的高利贷。②方田均税法:限制了官僚和豪绅大地主的

行为。积贫积弱隐田漏税③市易法:使大商人独占的商业利润中的一部分收归国家。④免役法:有利于

的扩大。⑤农田水利法: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社会呈现繁荣景象。(3)积弱局面的改变: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农业生产2.变法失败(1)变法的命运:宋神宗死后,

任宰相,新法被废除。(2)新法被废除的原因:①变法指导思想的失误,王安石偏重于谋求

,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②新法实行过于急进。③诸多守旧官僚群起反对,不断向

施加压力。④宋神宗变法决心动摇,逐渐对王安石失去信任。司马光开辟财源宋神宗1.相同点(1)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2)变法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3)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4)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5)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比较及对这两次改革成败的认识

2.不同点(1)背景: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封建统治危机四伏时。(2)根本目的: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解除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3)性质: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是对封建社会内部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4)结果: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3.认识(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2)改革成败的关键是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并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的过程中要用人得当。(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政治魄力。【特别提醒】对两场改革进行比较,要注意从改革的背景、目的、内容、性质、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典例1】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是(

)A.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B.缓和了阶级矛盾C.遭到了大地主的强烈反对D.实行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解析: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虽分别处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两个不同时期,但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都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答案:A1.性质:地主阶级针对危机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2.积极性(1)在经济方面: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同时,抑制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土地兼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在军队方面:节省了军费开支,同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有效地解决了“冗兵”问题。(3)在文化方面: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利于思想解放,造就学以致用的人才。总之,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短期内取得了富国强兵的效果。3.局限性(1)改革是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不可能改变封建社会固有的矛盾,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结果失败了。(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特别提醒】王安石把改革的重心放在解决财政问题上,他的富国理念是以开源为主。新法针对当时朝廷上“积贫”的问题,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如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为增加政府税收与缓和社会矛盾,王安石也提出了一些抑制豪强地主和富绅的兼并势力的措施,如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典例2】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一系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最终失败。其失败突出说明(

)A.变法内容不合时宜B.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C.北宋王朝政治腐败D.王安石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解析:注意题目要求从失败中突出说明的问题。A、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虽符合史实,但不是改革失败说明的突出问题。答案:C探究主题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探究目的(1)知识层面:考查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及认识。(2)能力层面: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夫民之所以有贫富者,由其材性智愚不同。富者智识差长,忧深思远,宁劳筋苦骨,恶衣菲食,终不肯取债于人……贫者……一醉日富,无复赢余,急则取债于人,积不能偿,至于鬻妻卖子,冻馁填沟壑而不知自悔也。——《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材料二彼富室为之则害民,今县官为之,乃所以利民也。青苗钱令民愿取则与之,不愿者则不强焉。收获之际令以中价折纳谷麦,此乃所以救贫者之乏,息富民之贪暴也。——《宋会要辑稿·食货》材料三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廿二史札记》[探究问题](1)材料一认为造成当时贫富不均的原因是什么?当时的实际原因是什么?(2)材料一的观点实质是什么?(3)材料一、二对待青苗法的态度有何不同?两者的根本分歧在哪里?(4)结合史实,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观点。[探究思路]第(1)问,从材料中提炼相关信息,然后联系教材知识进行回答。第(2)问,应分析司马光的阶级属性和他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第(3)问,回答“态度”和“分歧”应仔细阅读材料,进行归纳即可。第(4)问,应从历史发展潮流来看待王安石变法,北宋之所以亡国,并非王安石所为,乃阶级矛盾使然。[探究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