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40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根据《竹书纪年》记载,西周孝王曾攻打西边的游牧民族犬戎,犬戎臣服于周,并固定为西周王朝提供马匹,后来他们的首领非子受周天子分封,建立秦国。从这段历史得出的正确结论是2.《礼记·表记》中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A.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C.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3.先秦早期,“父慈子孝”的思想屡见于典籍之中,到了战国末年,“父为子纲”的思想逐步掩盖了“父慈”,“父慈”观念隐而不见。这一变化反映出4.战国时期道家人物列子在《两小儿辩日》说,孔子游历看到两个小孩争辩太阳远近问题:一小孩认为,早上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早上的太阳比中午看起来要大;另一小孩认为,中午太阳离我们近,理由是中午的太阳比早上感觉热。孔子无法作出判断。材料反映了5.有学者指出,历史早期的政治体制依然已包含着某些因素,得以在战国时代孕育出变法运动,并在秦朝取得了最大成功,为延续两千年统一帝国的大厦,奠定了基石和骨架。材料中的“最大成功”是6.《荀子·君道》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控制B.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7.据《史记·平准书》记载,汉代自文帝时期开始实行酎金制。有封地的王侯,按照封地的大小和人口,在每年八月宗庙祭祀时献上黄金助祭。所献黄金如果分量或成色不足,王削县,侯免国。这说明汉文帝时期8.一般来说,汉代监察官只拥有监察权而没有处置权。对监察对象的处罚要报请所属长官,或与司法部门协调处理。各级官吏对监察官的行为也有监督作用,可以随时上书弹劾监察官。这表明汉代9.“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下列史实不符合马克思这一论断的是10.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依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任杂务,战时则武装为私兵。这一状况的存在11.唐初,山东士族的政治特权虽已消失,但仍坚持在大族内部进行通婚。高宗为此颁布“禁婚令”,中宗时曾再次予以强调,而民间仍以“五姓婚姻为第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12.欧阳修的《新唐书·兵志》中写道:“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一现象表明当时C.节度使发展成割据势力13.唐代科举以诗歌作为科举取士的重要手段,很多当朝的历史事实和典章制度都被用来命制成试诗题目。考生在诗歌内容中,对史事和制度作了比诗题更为详尽全面的阐发。据此可知,试诗制度()14.“唐高祖起义至京师……唯制杀人、劫盗、背军、叛逆者死,余并蠲免之。”唐太宗又将原来绞刑的五十条改为“免死,断右趾”。后来制定《贞观律》,废除断趾的刑罚,免除一百多项死刑和徒刑的条款。由材料可知唐朝15.魏晋南北朝时,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蔚成风气。这反映了当时16.《齐民要术·卷六》汇总了北魏以前有关家畜饲养方法,吸收了拓跋氏的牧业经验,叙述了兽医术及酥、酪等乳制品加工和羊毛制毡技术。可见《齐民要术》“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18.宋代保留隋唐传统官称,仅代表资历、俸禄高低。文官有称为“职”的衔号,如殿阁学士、修撰等,其实际工作、权力则有差遣决定,多称为权知(或提举、提点)某机构事、充(或判、行等)某职之类,表示为临时委派之职事。此举意在19.元末,许有壬在《陕西行中书省题名记》冲云:“世皇(元世祖)宏规远模,立中书省总于中,分省厘于外,行省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据此可知,元代“中书省”总理全国军务,所谓“中书政本也,军国之务,大小由之”,不仅总管内外,而且也统辖六部,三省制变成名副其实的一省制。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由三省向一省的转变C.提高了行政效率 21.宋代商业文书的种类比较丰富,渗透商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关于租赁、借贷、雇佣等方面的文书出现,且每种文书还可以更详细地划分,如买卖契约就可以按照不同标准分为活买卖契约和绝买卖契约,或者即时买卖契约、赊买卖契约和预买卖契约。这反映出宋代22.据美国学者贾志扬以地方志中所载的北宋进士统计,现在可考的北宋进士全国有9630人,其中南方诸路达9164人,占95.2%,北方诸路仅466人,占总数的4.8%。这是中国科举史上南北及第比例最为悬殊的时期。此现象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北方人口大规模向南方地区流动B.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峙处于劣势C.全国政治中心伴随经济重心南移D.南方经济的发展、政局相对稳定23.宋代某理学家说:“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由此可知该理学家24.历本是农民从事耕种的必需品,因为有广泛的需要,所以公元835年左右四川和江苏北部一带地方民间都曾“以板印历日”(历本),拿到市场上去出卖,因而出现民间所印历本“已满天下”的局面。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印刷术发展25.《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张居正经常以个人之书牍和各地巡抚总督谈论国事中之各种问题,当各臣僚建议于御前,而张居正以大学士的资格代皇帝批答时,不过将经过协定的谋略具体化。材料说明明代内阁26.明朝后期,政府腐败,加上倭寇的骚扰,政府实行海禁。禁令限制了中国航海业的发展,而此时的欧洲航海业却迅猛地发展起来。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当时海上的霸主,他们甚至专门成立学校,培养航海精英。这表明当时27.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明朝形成朝审定制:每年在霜降以后提请皇帝钦定日期,由三法司、九卿、锦衣卫堂上官及公、侯、伯或内阁大学士等组成审判庭,吏部尚书秉笔。据此可知,明朝朝审制度的实行28.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朝廷颁布新的赋役法:把各州县的田赋、赋役以及其他杂税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田折算缴纳,史称“一条鞭法”。据此可知,“一条鞭法”的实施29.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该规定从实质上反映出“至先生(指王阳明)始拈‘致良知’三字,以泄千载不传之秘:一言之下,令人洞彻本面,愚夫愚妇,成可循之以入道,此万世功也。”这表明陆王心学31.鸦片战争后十余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除开头两三年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外,随后即呈现迟滞状态。由此可见,中国内在的抵抗力顽强坚韧,非一记重炮所能轰毁。该“抵抗力”是指32.《四洲志》是在英国人慕瑞撰写的《地理大全》择要译出的基础上,经过林则徐编辑而成的一本关于世界地理的书籍。他在书中特别注意各国的军事力量和国家的兴衰富强及其根源。林则徐编纂此书的主要意图是A.知悉世界情况,维护统治 B.熟知世界概况,开阔视野C.崇尚经世致用,学习西方 D.实现王朝中兴,启迪民智33.1894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筹办湖北纺纱厂时提出:“所有机器、厂屋……费用,俱归垫借。至造厂及一切开办事宜,仍听候本部堂核示遵行,垫办商人不得专擅干预。俟全厂开办有余利,再行将本息按年摊还,还清之后,全厂归官。”材料反映张之洞的举措旨在34.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新政”35.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36.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省中国“东南互保”,南省初指刘坤一、张之洞管辖的五省,不久浙江、福建相继参加,后李鸿章声明自保两广,断不尊奉慈禧对列强的宣战诏书。四川、陕西、河南督抚也同意刘坤一、张之洞的主张,互保的区域实际包括了十三省。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这表明A.地方督抚认清了清政府本质37.1909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出版,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和北欧东欧弱小民族国家作品。在鲁迅等人的带动下,俄罗斯文学在五四时期呈现出一种声势浩大的局面。这说明C.翻译活动深受政治形势的影响D.俄罗斯文学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38.南北议和中的革命派认为,共和国的权威来源于代表人民主权意志的革命行动,而清朝官员与立宪派人士则认同清朝皇帝将主权公之于众,并授权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这一分歧表明A.民主共和的建国基础薄弱—4月间,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详细讨论了《商律》《商人通例》《公司条例》《保息条例》《国币条例》《商事公断处条例》《商会法》等,提出了不少修改、补充和实施的意见。该会议A.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国民经济建设运动”40.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指出,教育要“以适时为兴废,吾人所需于教育者,亦去其不适以求其适而已。盖教育之道无他,乃以发展人间身心之所长而去其短,长与短即适与不适也”。这表明他主张二、材料分析题(共计40分)41.材料: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把赋税制度作为统治西南土司地区的经济手段,同时也作为考量土官对中央王朝是否忠诚的标志之一。清代继承元明政策,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施行土司制度后,按土司领地大小、人口多少、出产情况,规定了差发贡赋。赋额参照明代而定,并有所增加,但遇天灾、战争或朝廷为表恩宠均有赋税减免的情况。赋税征收过程中,根据西南土司地区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灵活调整赋税征收时间和税率,米粮与钱银交互使用。对征税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腐败行为也作了比较详细的防范规定。除缴纳赋税之外,西南土司地区还需向中央政府纳贡,贡是土官的自觉行为,无定额,可得到回赐。清代西南土司地区的赋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南边疆地区发展,使中央王朝对西南土司地区的统治较前深化了一大步。——摘编自党会先《论清代贵州土司地区赋税制度推行的特点》(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西南土司地区赋税制度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代西南土司地区赋税制度的意义。(9分)42.材料一:所谓“西学中源”,亦称“中源西流”。即西方文化源出中国,近代西方文明,中国“古已有之”。这是中国人早期认知西方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西学东渐”过程的产物。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传统文明的停滞与落后,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乃至制度。但是,传统文明的强大惯性却使他们的心理处在一种矛盾当中,加之时人昧于世界,只能将新生事物与自己熟知的知识相比较,从中寻求认识的依据。所以,“西学中源”说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清史资料》材料二:“中体西用”是在保持文化优越感的前提下保守派和务实派都认可的“自强”方式,是对“西学中源”的继承与超越……“中体西用”解决了保守派只看到“百年变局”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收拾人心、重修政治却轻视外部威胁的问题上……“中体西用”解决了务实派只看到“千年变局”而没有意识到在缺乏对传统文化自信心基础上学习西方可能引起对传统文化大冲击,以及由此引起大一统内部涣散的问题。——摘编自《从“西学中源”到“中体西用”:传统“中国”观念的调适》(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学说产生的各自历史背景。(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对中国产生的共同影响。谈谈你对“中学”与“西学”的认识。(13分)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答案BADCBCBCADACDAACDBCCADCAACACDAAABDCDCABB41.(1)特点:政治象征色彩明显;因地制宜,方式灵活(实物与货币地租兼用);继承前代,不断发展完善;贡赋结合。(2)意义:增强土司地区的政治认同感,强化对西南土司地区的统治;促进西南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推动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民族交融;税率灵活调整,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增加政府财政收入。42.(1)背景:西学中源——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现象;海禁及闭关锁国导致国人保守愚昧,助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