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三中重点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三中重点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三中重点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三中重点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三中重点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三中重点达标名校2024年中考化学猜题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保护环境,把废旧电池深埋处理B.为增加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C.为节约水资源,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D.为节约资源,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2.如图为固体物质X、Y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0°C时,物质X的溶解度为50B.当Y中混有少量X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YC.30°C时,向50g20%的X溶液中加入50g水可获得10%的X溶液D.20°C时,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0%物质Y的溶液3.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质量/g83254反应后物质质量/g164x24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4.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4H4O3N2,又称谷氨酰乙胺),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功效。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B.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C.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 D.茶氨酸中含有1个氮分子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稀释浓硫酸C.闻药品气味 D.测溶液的pH6.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7.要使下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硝酸铵和水②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8.某溶液可能含有Na2CO3、Na2SO4、NaCl。为了化验其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少量置于试管,滴加稀HCl溶液,有气泡产生,继续滴加至不产生气泡为止。再向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沉淀产生,继续滴加至产生沉淀为止。再向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下列对该溶液成分的判断错误的是A.肯定含有Na2CO3B.肯定含有Na2SO4C.肯定含有NaClD.可能含有NaCl9.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10.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顺序:B.溶液的pH:C.地壳中的元素含量:D.气体的密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和下图的信息填空:甲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丙图所示粒子符号是_____,甲、乙图中所示二种元素的单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剧烈反应的产物是_____(填名称)。A、B、C、D表示4种物质,微观示意图如下表所示。物质ABCD——氢原子——氧原子——硫原子微观示意图①A、B、C、D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②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若有34gA,则需_____gB与之恰好完全反应。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缺钙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葡萄糖酸钙溶液来补钙,如表为某品牌“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的部分说明。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请计算:(1)葡萄糖酸钙中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2)如果小明每天需摄入钙的量为1000mg,他通过食物的钙摄入量为721mg,你建议他每天应该服用该品牌口服液_____支来补充钙摄入量的不足。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向一定质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铜和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1)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写化学式)。(2)滤液质量一定比反应前AgNO3溶液质量小,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1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1)镁燃烧:________,夹持镁条的仪器:_______,该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能。(2)工业上用盐酸除去铁锈:______________。(3)铝壶内的水垢不能用过量的稀盐酸长时间浸泡______________。(4)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5)将少量硫酸铵晶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_______,生成的气体可以用_______试纸检验。(6)氨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水和一种单质:____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兴趣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a.二者混合发生了化学反应;b.二者混合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甲同学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振荡,逐滴加入稀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由此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乙同学用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得到的曲线如图所示。①由图1得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依据是_____。②B点溶液中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该反应是将_____中(填字母)。a.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丙同学认为溶液温度升高也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稀释释放的热量,不足以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排除这种可能性:_____。查阅资料:①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②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丁同学用电导率传感器测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电导率变化如图2。①M点前曲线下滑的原因是_____。②N点时溶液中大量含有的离子是_____。16.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下面是对硫酸的性质、制取、用途等方面的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硫酸的性质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①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后,可观察到_____。②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稀释过程如图1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a的作用是_____。③兴趣小组把98%的浓硫酸10ml和23.3%的硫酸溶液约1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小烧杯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1.由图1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写两点)。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如图3将适量的稀硫酸分别加入A~E的五只烧杯中。①有产生气泡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_____。②能证明C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请写出稀硫酸的一种用途_____。硫酸的工业制法。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接触室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依据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B、催化剂能够提高SO1的反应速率和产量C、吸收塔中得到的产品为混合物D、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接触室中的SO1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5所示。催化剂活性与温度的关系见图2.在实际生产中,SO1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选择常压和450℃(对应图中A点),而没有选择SO1转化率更高的B或C点对应的反应条件,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探究某黄铁矿中FeS1的含量。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①4FeS1+11O11Fe1O3+8SO1②Na1SO3+H1O1=Na1SO4+H1OⅠ称取1.20g黄铁矿样品放入如图7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完全反应。Ⅱ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图8处理I中装置甲瓶内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II中滤液所含的溶质一定有_____。II中最终得到的4.22g固体是_____(填化学式)。计算该黄铁矿中FeS1的质量分数为_____。(写出计算过程)如果缺少甲装置,则最终测得FeS1的质量分数将会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如何证明II中所加BaCl1溶液已过量(请简要写出操作方法及现象)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A、废旧电池深埋不能消除污染,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错误;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资源,要合理使用药、化肥,错误;C、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错误;D、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正确。故选D。2、C【解析】

A、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量,属于质量,有单位,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X物质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幅度大,Y物质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基本不变,因此,当Y中混有少量X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Y,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原则可知,假设加水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z,则50g×20%=(50g+50g)z,z=10%,因此,向50g20%的X溶液中加入50g水可获得10%的X溶液,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20°C时,Y物质的溶解度小于40g,根据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100%可得,20°C时,Y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28.6%,因此,20°C时,最大能配制28.6%的物质Y的溶液,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解析】试题分析:由反应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甲丁物质为生成物,乙为反应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乙物质质量的减小等于甲丁物质的增加,故丙物质的X=5,既可以作催化剂也可以是杂质,所以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是正确的叙述;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是正确的叙述;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是错误的叙述,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2:7;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是正确的叙述,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4、B【解析】A、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4+16×3+14×2=128,错误;B、根据茶氨酸化学式C7H14O3N2,进行分析其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正确;C、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7.5%,错误;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知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错误。故选B。5、C【解析】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有气体参与反应,需要在密闭装置内进行,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不得敞口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项A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酸缓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选项B错误;C、闻气味时,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内,闻得气味,选项C正确;D、测试溶液pH值时,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滴加到pH试纸上,不得将pH试纸加入烧杯内,选项D错误。故选C。6、A【解析】试题分析: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A.考点:物质的变化及其现象7、B【解析】

①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压强减小,小气球不会鼓起来;②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使瓶内压强增大,小气球会鼓起来;③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瓶内压强增大,小气球会鼓起来;④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使瓶内压强增大,小气球会鼓起来;⑤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小气球会鼓起来。能使小气球鼓起来的是②③④⑤。故选B。8、D【解析】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①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含有碳酸钠,②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气泡不在产生为止,再向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一含硫酸钠,继续滴加至产生沉淀为止。再向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不能证明一定含有氯化钠,因为步骤②中的氯化钡中的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因该是可能含有氯化钠。故选:D。【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确定各种物质的存在性,最后确定混合物的成分。9、C【解析】

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据图可知,甲是生成物,丁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乙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即该反应是丁=丙+甲。【详解】A.丁发生分解反应,故丁一定是化合物,正确;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正确;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8:16=1:2,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正确。故选C。【点睛】考查学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能力。10、A【解析】A、钾、镁、铜、银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钾>镁>铜>银,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等于7,盐酸显酸性,pH小于7,pH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盐酸,错误;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错误;D、相同状况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4、2、32,气体的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二氧化碳、氧气、氢气,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2Mg2+氧化镁BD置换反应16【解析】

元素周期表小方格的左上角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表示元素符号,中间表示元素名称,正下方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且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详解】(1)甲图中所示元素为镁元素,原子序数=核电荷数=12;丙图核内质子数为12,是镁元素,核外电子数为10,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2,是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Mg2+;甲、乙图中所示二种元素的单质即是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剧烈反应,生成的产物是氧化镁;(2)①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图示可知A是由氢原子和硫原子构成的硫化氢分子,属于化合物,B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属于单质,C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属于化合物,D是由硫原子直接构成的硫单质,则属于单质的是BD;②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即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由题意可知该反应为硫化氢(A)和氧气(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C)和硫(D),设需要B物质(氧气)的质量为x,2H22×3434解得x=16g,即若有34gA,则需16gB与之恰好完全反应。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9.3%3【解析】

(1)葡萄糖酸钙中钙的质量分数为×100%≈9.3%;(2)如果小明每天需摄入钙的量为1000mg,他通过食物的钙摄入量为721mg,每天应该服用该品牌口服液(1000mg-721mg)÷(9.3mg×10)≈3支来补充钙摄入量的不足。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Zn(NO3)2、Cu(NO3)2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溶液质量变小;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溶液质量变小。【解析】

向一定质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铜和锌的混合粉末,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铜的强,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完全反应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说明铜发生了反应、锌完全反应,不能确定铜、硝酸银是否完全反应。(1)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Zn(NO3)2、Cu(NO3)2;(2)Zn+2AgNO3==2Ag+Zn(NO3)2中锌和银的质量比为65:216,Cu+2AgNO3==2Ag+Cu(NO3)2中铜和银的质量比为64:216,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都比析出的金属质量小,所以滤液质量一定比反应前AgNO3溶液质量小。【点睛】金属活动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4、2Mg+O22MgO坩埚钳热能和光能Fe2O3+6HCl=2FeCl3+3H2O2Al+6HCl=2AlCl3+3H2↑6CO2+6H2OC6H12O6+6O2(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湿润的红色石蕊2NH3+3CuO3Cu+3H2O+N2【解析】

(1)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方程式2Mg+O22MgO;夹持镁条的仪器为坩埚钳;燃烧发光放热,故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2)铁锈(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3)铝是活泼金属,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4)光合作用是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和葡萄糖,方程式6CO2+6H2OC6H12O6+6O2;(5)硫酸铵和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和硫酸钙,方程式(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因此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这种单质为氮气(N2),即氨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铜、水和氮气。方程式2NH3+3CuO3Cu+3H2O+N2;故答案为2Mg+O22MgO;坩埚钳;热和光能;Fe2O3+6HCl=2FeCl3+3H2O;2Al+6HCl=2AlCl3+3H2↑;6CO2+6H2OC6H12O6+6O2;(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8).(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湿润的红色石蕊;2NH3+3CuO3Cu+3H2O+N2。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NaOH+HCl=NaCl+H2O一段时间内溶液的温度升高,而溶液的pH明显下降直至7以下NaOH和NaCla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在烧杯中稀释,分别用温度计测量稀释前后温度的变化,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即溶液温度升高是反应放热在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使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降低,溶液电导率降低,所以M点前曲线下滑NaCl和HCl【解析】

(1)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与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变色。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振荡,逐滴加入稀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逐渐消失,由此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故答案为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NaOH+HCl=NaCl+H2O;(2)①通过观察,由图1得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依据是一段时间内溶液的温度升高,而溶液的pH明显下降直至7以下,故答案为一段时间内溶液的温度升高,而溶液的pH明显下降直至7以下;②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溶液显酸性,在B点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故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刚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滴加液体后溶液的pH逐渐变小直至小于7,溶液呈酸性,因此是把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故答案为NaOH和NaCla;(3)设计如下实验排除丙同学的猜测: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在烧杯中稀释,分别用温度计测量稀释前后温度的变化,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即溶液温度升高是反应放热的原因。故答案为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在烧杯中稀释,分别用温度计测量稀释前后温度的变化,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即溶液温度升高是反应放热的原因;(4)①在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使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降低,溶液电导率降低,所以M点前曲线下滑,故答案为在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使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降低,溶液电导率降低,所以M点前曲线下滑;②当氢氧化钠和盐酸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盐酸,使溶液中的盐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和HCl,故答案为NaCl和HCl。16、小木棍变黑浓硫酸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浓硫酸和一定浓度的稀硫酸都具有吸水性浓硫酸比稀硫酸的吸水能力强BDE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金属表面除锈,制化肥、农药、染料、冶炼金属,精炼石油等1SO1+O11SO3ACD不选B点,因为压强越大,对设备和能耗的要求也大不选C点,因为温度越低,催化剂的活性不高,反应速率会变慢吸收空气中的CO1NaCl、BaCl1和NaOHBaSO475%偏大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1溶液,若无沉淀出现,则BaCl1溶液已过量【解析】

[探究一]硫酸的性质(1)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后,可观察到小木棍变黑。故填:小木棍变黑②浓硫酸的稀释,是将酸加入到水里去,并且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根据浓硫酸稀释过程图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浓硫酸,a是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故填:浓硫酸;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③根据图1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有:浓硫酸和一定浓度的稀硫酸都具有吸水性;浓硫酸比稀硫酸的吸水能力强;故填:浓硫酸和一定浓度的稀硫酸都具有吸水性;浓硫酸比稀硫酸的吸水能力强;(1)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A.铜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B.镁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C.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D.稀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E.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盐酸。①有产生气泡的是BD;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E。故填:BD;E②能证明C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故填: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3)稀硫酸的用途有金属表面除锈,制化肥、农药、染料、冶炼金属,精炼石油等。故填:金属表面除锈,制化肥、农药、染料、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