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教学培训课件交流_第1页
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教学培训课件交流_第2页
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教学培训课件交流_第3页
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教学培训课件交流_第4页
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教学培训课件交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低血糖护理content目录病因1检测方法病情诊断临床表现234如何预防护理方法护理措施23401病因及发病机制①肝糖原,脂肪、蛋白储存少,糖异生途径中酶活力低,如小于胎龄儿;②热卡摄入不足,代谢率高,糖的需要量增加,糖异生作用缺陷,如败血症、寒冷损伤、先天性心脏病等;③无氧代谢耗氧量高,加之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使糖耗用增加;④胰高糖素缺乏,先天性垂体功能不全、皮质醇缺乏、糖原累积病、先天性氨基酸和脂肪代谢缺陷等,常出现持续顽固的低血糖。

葡萄糖产生过少和需要增加:见于出生时窒息、饥饿、新生儿败血症、缺氧、寒冷损伤、先天性心脏病、小于胎龄儿和先天性内分泌紊乱、代谢缺陷病等。与下列因素有关:葡萄糖消耗增加:多见于糖尿病母亲婴儿、RH溶血病、Bechwith综合征、母亲输注葡萄糖、窒息和婴儿胰岛细胞增生症等,均由于高胰岛素血症所致。02病情诊断国内目前比较一致,全血血糖<2.22mmol/L(40mg/dl)即为低血糖诊断标准。03临床表现新生儿低血糖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以无症状多见,少数出现症状,有症状亦为非特异性,表现为:症状多发生在生后数小时至一周内,表现为反应差或烦躁,喂养困难,哭声异常,肌张力低,激惹、惊厥、呼吸暂停等。经补糖后症状消失,血糖恢复正常。低血糖症多为暂时的,如反复发作需考虑糖原累积症、先天性垂体功能不全、胰高糖素缺乏和皮质醇缺乏等。1也有表现激惹、嗜睡、拒乳、震颤、呼吸暂停、阵发性青紫、昏迷、眼球异常转动、心动过速,有时多汗、面色苍白和体温不升,兴奋和惊厥,以微小型和局限型惊厥为多见。另有一大部分为无症状性低血糖,尤其多见于早产儿。无症状或无特异性症状表现为:哭声弱、拒乳、肌张力低下,面色苍白、低体温、呼吸不整、暂停、发绀等;严重者出现震颤、惊厥、昏迷等。发病多在出生后1~2天,结合血糖监测可作诊断。2304检测方法

临床上常用纸片法。微量血糖仪取足跟部毛细血管微量血检测血糖及静脉血监测。要求生后1、3、6、9、12、24h早期定时监测或入院新生儿当时及定时监测。05治疗措施血糖值<2.22mmol/L(40mg/dl)不管有无症状均需治疗无症状性低血糖:可口服10%葡萄糖5~10ml/kg,每2~3hl次;或静脉注射10%葡萄糖,速率为6~8mg/(kg·min),4~6h测血糖,调节静脉注射速率,维持24h后停静滴改服上述糖水1d;能进食者喂母乳或鼻饲配方奶。症状低血糖:缓慢静脉注射25%葡萄糖2~4ml/kg,以1ml/min速率注入;随后继续用10%~12%葡萄糖8~10mg(kg·min)静脉滴注,定时监测血糖,以输液泵控制速度,血糖稳定24~48h后改用5%葡萄糖维持逐渐减量一般2~3d治愈;尽早开始进食母乳或配方乳。血糖值<2.22mmol/L(40mg/dl)不管有无症状均需治疗持续或反复严重低血糖:如治疗3d后血糖仍不能维持,可加用氢化可的松5-10mg(kg·d),或泼尼松1mg/(kg.d),至症状消失,血糖恢复后24-48h停止,一般用数日至一周。高血糖素:0.1-0.3mg/kg肌内注射,必要时6h后重复应用,也有一定疗效。肾上腺素、二氮嗪和生长激素:仅用于治疗慢性难处理的低血糖。06护理方法

①生后能进食者应提倡尽早喂养,根据病情给予10%葡萄糖或吸吮母

②早产儿或窒息儿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保证葡萄糖输③静脉输注葡萄糖时严格执行输注量及速度,应用输液泵控制并每小时观察记录1次护理方法—补充能量护理方法—注意保暖根据患儿体重、体温情况,可给予热水袋或温箱保暖。①观察患儿神志、哭声、呼吸、肌张力及抽搐情况,如发现呼吸暂停,立即给予拍背、弹足底刺激等初步处01护理方法—观察病情04④每日记录出入量和患儿体重03③定时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输注量和速度。防止治疗过程中发生医源性高血糖症02②根据患儿缺氧程度,合理给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患儿用具要消毒②患儿房间每日通风,减少家属探视时间。③患儿的床单位、衣物要柔软,并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皱褶、无渣屑。护理方法—控制感染护理方法—健康教育向患儿家属介绍本病的相关知识,取得患儿家长的理解。07如何预防1.对易发生低血糖的新生儿,应于生后3、6、9、12、24h监测血糖,尽早发现低血糖或高血糖症。

2.对低出生体重儿、高危儿生后能进食者要尽早喂养,生后2~4h开始喂糖水或奶,不能经口或鼻饲喂养者

,静脉输注葡萄糖维持营养。3.胃肠道外营养者,补充热量时注意补充氨基酸及脂肪乳,葡萄糖浓度不宜过高。

4.对高危儿、早产儿应严格控制葡萄糖输液速度和输注量,并做血糖监测,如增高应立即降低输入量浓度和速度,不能骤停输液,以防反应性低血糖。5.新生儿窒息复苏时使用葡萄糖的浓度为5%。孕妇合理进食是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关键措施。自然分娩的产妇在产程前后应适当进食,少食多餐,以富含热量的流食、半流食为主,如果汁、藕粉、稀面条、稀饭等。当产妇因情绪紧张、焦虑而缺乏食欲或畏惧进食时,可给予5%~10%葡萄糖静脉注射。剖宫产的新生儿较自然分娩的新生儿更容易出现低血糖,这与孕妇禁食时间长和术中补盐多于补糖有关。对此,术前给孕妇注射5%~10%葡萄糖,可提高其生产时血糖浓度,有利于改善宝宝对糖的需求。此外,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的产妇,都应及早开奶,尽可能在产后30分钟就给孩子喂奶,同时产妇也应根据自身情况尽早进食,以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感谢聆听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病例讨论新生儿先心病例1有心脏杂音例2无心脏杂音例3青紫例1新生儿有心脏杂音

第1胎足月儿,出生无窒息,体重3200g,查体未见异常。生后哭声好,无青紫,反应好吃奶好。第2d在胸骨左缘2~5肋间有柔和的2级收缩期杂音(简写L2~5G2/6SM)。

思考题:1是生理性杂音还是先心病

2需作进一步检查否

新生儿生理性杂音1.肺动脉相对狭窄:生后肺循环建立,肺血量增多,肺动脉相对狭窄2.三尖瓣关闭不全:暂时性3.动脉导管未闭:L2~3G

2/6SM4.杂音短暂:2~3d,无震颤5.可继续观察肺动脉三尖瓣动脉导管新生儿先心病杂音1.杂音持续存在,L3~5G2/6SM2.震颤:用指尖轻轻触诊,有轻微震颤3.临床诊断:室间隔缺损(简称室缺)4.需作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简称心彩超)检查5.心彩超:膜部室缺,直径4mm思考题:1.怎样估计预后

2.何时手术

新生儿室缺室缺的部位膜部流入部肌部双动脉瓣下(流出部)

室缺的大小和预后<5mm1岁内2/3自闭,定期随访

>5~10mm5%手术肺炎心衰15%手术心衰30%手术

<10mm早作手术手术年龄3月,2岁,

>2岁肺动脉高压28%

子女风险率3.3~4.1%

新生儿(小心脏)的标准?小中大

新生儿室缺163例(儿院)

直径(mm)n%3~6741.14~55533.7

≥64125.2*

合计163100.0肺高压21/41

例51.2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1,4:92-95(简称儿院)

大室缺?

室缺随访43例(儿院)

(1~7岁,X21.4±22月)大室缺?

新生儿室缺37例随访结果(大兴、门头沟)

随访11.9±9个月(3~36个月)

直径例数自闭增大不变

例%例%例%<5mm231252.2417.4730.4≥5mm1417.1857.1535.5合计

371335.41232.41232.4χ2

=9.4p<0.01

自闭、增大、不变各占1/3自闭年龄:<5mm者

77%在半岁内

≥5mm者1例在2岁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6,9:258-261(简称本组)

大室缺?

新生儿室缺

5~6mm4mm≤3mm随访:1岁内每3月一次以后每6月~12月一次本组扩大者

6mm12例:合并肺炎死亡2例手术3例

大中小

文献报道自闭者:<4mm者均可自闭

2岁后自闭者约占7%(少数在青少年,成人)膜部、肌部自闭率相等自闭时有的出现动脉瘤(三尖瓣叶覆盖缺口)不能自闭者:应早手术双动脉下室缺(致主动脉瓣脱垂)合并肺动脉高压者

动脉导管未闭

生后10~18h动脉导管无血流通过15~21d结构上闭合>3月未闭者可诊断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杂音:L2~3G2/6

sm无震颤本组出生时诊断44例经随访仅6

例>3月未闭(1/7)动脉导管动脉导管未闭的预后

主动脉血流向肺动脉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并发呼吸道感染、心衰、细菌性心内膜炎当今介入手术成功率高,风险小不论导管大小、不拘年龄,均应治疗大导管?动脉导管未闭随访22例(儿院)

(2月~2岁X9.1±4.1月)例6420

100%100%

50%

37%

13%100%

m/s<2>2>2>2未闭自闭手术2~3mm5~7.53.1~4.9mmmm直径大导管?5mm(流速)

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新生儿期无杂音因生理性杂音作彩超时可发现,小的房缺≤5mm者与卵圆孔未闭不易鉴别。本组出生时有房缺或卵圆孔未闭30例:随访:<

5mm:均在1岁内自闭5~8mm:4例未闭(1/7)应在上学前手术大房缺?

房缺随访22例(儿院)

(3月~2岁X9.2±8.6月)大房缺?7mm

房缺大小与自闭的可能性(冰岛)62%64%13%0%94%89%62.5%8%实际自闭%预计自闭%大房缺?7mm目前认为无论房缺的大小或卵圆孔未闭者,均应介入治疗,可减少成年后发生脑中风的几率。总之,轻症先心病不影响心功能,可正常活动及预防接种,但应定期随访观察有无增大。

问:新生儿需早手术者导管

5mm室缺

6mm房缺

7

mm

例2新生儿无心脏杂音

第1胎足月顺产,无窒息,体重3300g,

生后哭声好,无青紫,查体未见异常。母乳喂养,吃奶好,第5d出院前再查体,心脏无杂音。生后42d复查,心脏杂音L3~5G2/6sm

思考题:1.为何初生数日无杂音?是否漏诊?

2.怎样避免漏诊先心病?1277例先心病查出的时期

Newcastle-TyneL→R分流出生查体出院前6周>6周

室缺房缺房室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50100

50100

50100

50100300右室出口梗阻肺动脉狭窄肺动脉闭锁法洛四联症

出生查体出院前6周>6周

左室出口梗阻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瓣闭锁左心发育不良主动脉弓断离圆锥动脉干

共干大动脉转位肺静脉异常其他

50100

50100

50100

50100例先心病的检出率新生儿50%6~8周30%1岁20%

出生时右心压力高,左向右分流量少,杂音不明显。以后在每次预防注射时、健康查体、就诊时多次检查可避免漏诊。

大兴、门头沟妇幼保健院

筛查新生儿先心病

(2002年~2005年)出生的足月儿:5640例住院时查出先心病:54例(0.96%)随访后再确诊:6例(动脉导管未闭、房缺,1/7

)出院后补查出:5例(室缺2例、肺窄1例、肺静脉连接异常1例、法洛四联症1例)先心病检出率:1.15%(65/5640)

例3新生儿青紫第1胎足月顺产,无窒息,体重3300g,生后哭声好,无青紫,查体未见异常。第2d面色青紫,呼吸促,反应差,经吸氧无好转,出现轻微心脏杂音L3~5G2/6sm。心彩超:大动脉转位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及卵圆孔开放。思考题:1.治疗和预后?

2.下一胎如何预防先心病?右室→主动脉→全身↖右房←腔静脉↙左室→肺动脉→肺↖左房←肺静脉↙需合并室缺房缺(卵圆孔开放)动脉导管未闭临床:差异青紫杂音彩超(曲棍球拐棍)临床:差异青紫杂音彩超(曲棍球拐棍)临床:青紫、杂音LA↑

大动脉转位大动脉转位的重要性1.新生儿先心病死亡的病例中

1/3是大动脉转位(儿院)2.心彩超容易漏诊3.早期根治术:

6年存活率93%

(儿院4d,XX新医院1d,延误者冠脉含氧量少,心肌缺氧,失去手术机会)

拐棍曲棍球

先心病的预防

1.避免各种高危因素2.孕早期避免病毒感染服叶酸宫内筛查

引起胎儿先心病的危险因素(大兴、门头沟)

先心病组65例对照组77例例(%)例(%)遗传因素8(12)2(3)先心病畸形儿史20

近亲婚配10

高龄≥35岁52环境因素35(54)13(17)孕早期上感史3012

接触有害物*51

合计43(66)15(20)x2=5.1P<0.05*油漆、甲醛、CO中毒

孕早期避免病毒感染心脏的胚胎发育期8~10周12心管心球心室心房静脉窦

心动脉房干心室19天22天23天24天35天心内结构及动脉分隔的发育1

2***△★34

3周4周5~6周7~8周10周1第1房隔2第2房隔△卵园孔★瓣动脉干分隔*第1房间孔**第2房间孔3主动脉

(继发孔)4肺动脉

叶酸

神经管和心脏在胚胎发育时期有相关叶酸缺乏可致畸叶酸:孕前1月至孕后3月每日服0.4mg

XX妇幼:服叶酸者先心病少51%未服者复杂先心病多4.6倍匈牙利:服叶酸者先心病少51.5%尤其是主动脉干和瓣膜的缺陷

宫内筛查

妊娠16~18周至28周,96%先心病可检出

LVRVLARA

四腔心不对称者转至专科再查室缺,房缺不易查出

XX大学儿科医院胎儿心脏500例先心病5.4%心律失常4.7%

超声四腔心示意图(主缩>30周)

宫内筛查:Guy’s医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