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0分)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诗是翻腾内心之叹息,诗是文学大观园里一道最妖(ráo)的风景。读《沁园春·雪》,我们可以感受毛主席激荡的豪情;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我们可以体会作者那深沉的敬意;读《我爱这土地》,我们可以谛听诗人恳切的絮语;读《乡愁》,我们可以触摸作者渴望两岸统一的初心;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可以与作者分享那“四月天”的娉婷;读《我看》,我们可以畅想那摇曳着的自由。诗歌的语言优美,理至易名。与诗为伴,每一天都会汲取智慧;与诗为伴,每一天都会明媚鲜(yán)。亲近诗歌,定能遇见不一样的自我!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3小题。(6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妖ráo() 鲜yán()娉婷() 摇曳()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请你将这个词的正确写法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3.请将划线句改为反问句。(2分)亲近诗歌,定能遇见不一样的自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A.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大多是游记,一种用来叙述游览见闻和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情思的散文体裁。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B.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他被誉为“诗仙”。《行路难》(其一)选自《李太白全集》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南宋文学家,豪放词派代表人物,与苏洵、苏澈合称为“三苏”。D.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被称为“诗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酬答诗。5.名著阅读。(4分)语文课上,同学们用“你问我答读经典”的方式阅读《艾青诗选》,请将“我答”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诗歌“你问”“我答”礁石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这首诗有较强的韵律感,第一小节押韵的两个字分别是什么?(1)______品读这首诗中的“礁石”意象,你能体会出怎样的象征意义?这一意象不仅是诗人自身不向命运低头的意志的象征,更是我们民族(2)______精神的象征。6.综合性学习。(2分)九年(一)班正在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点亮智慧人生”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参与。阅读下面的人物事迹,说说给你的启示。她是田径赛场上又美又飒的跨栏女神,同时也是大众心目中的田径女神——吴艳妮。然而,在她充满光彩的外表之后隐藏着她无尽的努力和挫折。为了实现更高的目标,吴艳妮展现出了惊人的决心和毅力。即使训练结束,教练已经放过她,她仍会继续加练,不断超越自我。她面对困难时凝视如铁,以意志力战胜身体的极限。她的成功并非来自天赋,曾被贴上“贪玩”、“跑不出成绩”的标签,但她用狠劲和决心证明了自己。2018年,她以创纪录的成绩夺得全国田径锦标赛冠军,并在2021年刷新了中国该项目的最好成绩。2023年大运会上,吴艳妮以12秒60的成绩夺得女子100米栏银牌,这也是中国女子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最佳名次。7.古诗文默写填空。(6分)“用典”多见于诗歌,使用典故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情感。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表格内容。诗歌诗句典故《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1)______,风休住,______。语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者。《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事典: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旧居,听见邻人吹笛,因而写了《思旧赋》。(3)人们常用引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______,______”来表达人生境遇不可能时时完美之意,需从容坦然面对。请你(4)写出一句含有“泪”的诗句,______。示例:感时花溅泪。二、阅读(50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题。(3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筋不能食,拔剑击柱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桂云帆济沧海。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①泪未千,功名馀②事且加餐③。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④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⑤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注释】①阳关:乐府《阳关曲》,为送别之曲。②馀yú:多余。③加餐:多吃饭。④只应:只以为。⑤未是:还不是。8.选出对以上两首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3分)A.《行路雅》中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气氛,但三四句急转直下,忽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强烈反差,衬托诗人内心的悲苦。B.《鹧鸪天》中“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寓情于景,烘托了词人与朋友分别之际的黯然与惆怅。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与“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异曲同工,都发出世路艰难之叹。D.两首诗词同为仕途遇挫所作,《行路难》在悲愤中缺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消沉;《鹧鸪天》于离情别意中引发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感慨。(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始在滁洲,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①,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③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④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⑤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⑥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注释】①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②机阱:陷阱。③在直乖错;冤假错章。④润身:修身养性。⑤宽简:宽松简易。⑥便:安逸,安适。9.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泉香而酒洌 潭西南而望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C.未尝及文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太守谓谁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2)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及物12.(1)欧阳修勤政爱民。但【甲】【乙】两文中他为官理念不同,【甲】文着重体现了他______的为官理念,【乙】文着重体现了他______的为官理念。(2分)(2)【甲】文中的“乐”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乐”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2分)(三)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3~14题(5分)【材料一】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飞行时长)2003年神州五号21小时2005年神州六号115小时2008年神州七号68小时2012年神州九号303小时2013年神州十号360小时2016年神州十一号33天2021年神州十二号92天2021年神州十三号183天(数据来源: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图表来源:《人民日报》)【材料二】“神十三”这样回家①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为我国迄今最长一次太空载人飞行画上圆满句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使得航天员能够更快更舒适地安全返回地面。为此科技人员做了精心设计和保障。②神舟十三号飞船从空间站撤离后,首先绕地球飞行5图,每圈用时大概1.5小时。首次快速返回,对着陆场的搜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可以说是过程复杂、惊心动魄,要依次经过轨返分离、推返分离、再入大气层、过黑障区、开降落伞、开着陆反推发动机等关键环节,返回过程还要经历严酷空间环境和轨道条件的考验。通过科技人员控制好三个“度”,神舟十三号飞船最终稳稳落地。③神舟飞船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大约为7.8千米/秒,接近第一宇宙速度。如此快的速度下,要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就必须对返回地球后的最终着陆速度进行控制。④当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发生剧烈摩擦,舱体表面局部温度可达上千摄氏度。为了确保舱内温度依然舒适,飞船控温的主要手段是依靠防热结构对舱内进行保护。⑤此外,为使返回舱着陆在指定区域,必须对飞船着陆,点的精度进行控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人员通过对神舟十三号飞行过程中速度、角度和方向的精准控制,使其最终着陆在预定地点。⑥神舟系列飞船是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作为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发射的第二艘载人飞船,也是驻留太空时间最久的神舟飞船,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实现了多个首次。【材料三】更从容拥抱浩瀚太空13.请你阅读【材料一】,概括主要信息。(2分)14.选出下列对以上材料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神十三”载人飞船返回要依次经过推返分离、轨返分离、再入大气层、过黑障区、开降落伞、开着陆反推发动机等关键环节。B.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神十三返回速度之快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C.文中第③段加点词“大约”这里指“神十三”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在7.8千米/秒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科学严谨。D.“神十三”安全返回的三个度分别是速度控制恰到好处、温度控制适中、着陆点控制精准。(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9题(18分)写字的老人邓建华①广场地面的砖很周正,拼在一起,像一幅巨大的字帖。②华灯初上时,有个驼背老人,手提装有清水的旧油漆桶,肩扛一米长的毛笔来了。③驼背老人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只要天晴,他准时来。摆好水桶,硕大的笔头蘸上清水,就提笔开始写字,工工整整将字写在方格的地面砖上。欧体,飘逸、洒脱。书《满江红》,或《登鹳雀楼》。大热天,他常常穿一条西装裤,一件背心,一口气写上百字,也不见他歇,甚至不喝一口水。清水写的字,让有些呆滞的广场充满韵味。④有人散步,匆匆走过广场,陡然发现地面上遒劲有力的字,便收住脚步,围着仔细看一番,“啧啧啧”赞叹不已。有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止不住加速度的轮滑,碾压过老人的“作品”,也不见他抬头喝止。他还是那样从从容容地写,腰不痛手不酸的样子,着实叫人惊叹。等到广场舞大妈们开始张罗着,将音响设备推过来,驼背老人才开始收拾自己的笔“墨”。他将六七斤重的笔在桶里反反复复淘洗,将笔锋上每一根不服帖的白毛扯拉得顺顺溜溜,再将有些脏的剩水,提到不远处的金桂树下,小心浇灌。我一直觉得这棵树与别的树不同。如果说那排树是一个班的学生,这棵树就带点它们中的“学霸”那种骄傲样子,是喝多了那些“墨”水吗?有段时间天气不错,驼背老人天天来,我也就天天去到广场遛一圈。⑤有人问:“您收不收徒弟啊?这么好的本事。”老人偶尔搭腔,说:“哪天没饭吃了可能会!”⑥听说了有这么个老人,书法家协会的人也寻了过来。来的人看着老人写了十几分钟字,面带羞愧,小心翼翼地说:“如果请您加入我们书法协会,您老愿意不?”老人头也不抬,瓮声瓮气地说:“哪天没事干了,可能会的!”⑦驼背老人这,点儿怪脾气,彻底调动了我的好奇心。我想要读懂他。他是谁?天天这么练,他要干什么?⑧许多人围着他转,他还是一声不响,提笔写字,不关心所有的疑问和好奇。⑨这天,天有点闷热,他每每写到第三行字,第一行就已干了,所以总只能见到两行字,伴着他缓缓前行。倘若此刻有一个航拍器拍下这场景,老人就像一只慢慢蠕动的蜗牛,爬行在日复一日的轨迹上。⑩我忍不住说:“要能写在纸上,多帅!”老人说:“有天到了那步田地,可能会的!”⑪我不理解“那步田地”是哪步,就说:“毕竟啊,写在地上的清水字,一瞬就不见了!”⑫老人将笔蘸满清水,写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几个字,才接过我的话说:“是吗?那刻在石头上的字,也只一瞬就不见了。”⑬我看着那几个字,转眼就风干了,不知怎么回答他。⑭老人见我没再说什么,就笑道:“我没有在写字啊,你没有看见我只是在扫地吗?”他照例在他该收场时,洗笔、拨锋、泼水、扛笔、提桶而去。我很纳闷。扫地?⑮后来在一个小区的传达室,我碰见他,只是,他没提笔,而是提一杆不太利索的竹扫帚,在认真地打扫外来车辆粘带进来的纸屑,那一丝不苟的神态,很熟悉。⑯我迎上去,说:“您好啊,您在这里扫地?”⑰老人头都没有抬,有一句话却有力地蹦出来:“扫地?你没见我在写字吗?”1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小说围绕“写字”展开叙写,写了老人写字、有人问“字”、老人“释字”等情节。B.第③段中“韵味”一词,表现了老人飘逸洒脱的字给呆滞的广场所增添的文化味道。C.第④段写散步的人的啧啧赞叹,从正面刻画了写字老人在广场上练字的认真、从容。D.这篇小说从生活小事入手,语言朴实,耐人寻味,能引发读者对于“人生”的思考。16.第⑦段写到老人的“这点儿怪脾气”,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表。(2分)脾气情节“怪”的体现第一次“怪”有人问:“您收不收徒弟啊?这么好的本事。”老人偶尔搭腔,说:“哪天没饭吃了可能会!”有人想要拜他为师,拒收第二次“怪”“如果请您加入我们书法协会,您老愿意不?”老人头也不抬,瓮声瓮气地说:“哪天没事干了,可能会的!”(1)______第三次“怪”我忍不住说:“要能写在纸上,多帅!”老人说:“有天到了那步田地,可能会的!”(2)______17.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1)他将六七斤重的笔在桶里反反复复淘洗,将笔锋上每一根不服帖的白毛扯拉得顺顺溜溜,再将有些脏的剩水,提到不远处的金桂树下,小心浇灌。(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3分)(2)倘若此刻有一个航拍器拍下这场景,就会发现,老人就像一只慢慢蠕动的蜗牛,爬行在日复一日的轨迹上。(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3分)18.小说结尾写老人把“扫地”当作“写字”,有何作用?(4分)19.毕淑敏认为,在精神上,人应该有三间小屋,其中一间用来“安放我们自身”,即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小明读完小说后认为,写字的老人就有这样一间精神小屋。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五)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0~24题(12分)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①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亲切的勉励、深情的寄语,鼓舞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以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的姿态,在新的征程上奋力奔跑,为党和人民建立新功业。②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做有志气的新时代青年。长志气,就要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8岁,长征途中红军将领平均年龄不足25岁,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一代代充满救国报国强国志气的优秀青年,把青春和热血融入祖国江河,展示了磅礴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心怀“国之大者”,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作为人生追求,在感悟真理力量中坚定志气,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③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在党的百年奋斗中,一代代青年勇立潮头,争做先锋,展现了中国人的骨气。这种骨气体现在“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红军战士身上,体现在“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身上,体现在“宁洒热血,不失寸土”的新时代卫国成边的英雄官兵身上。硬骨气,必须弘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涵养“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坚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坚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气节。让骨气充盈,让精神强健,才能更好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④自信源于底气,底气源于努力。中国已经彻底告别了任人宰割的历史,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份底气,源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源于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强国盛世,肩负奋斗重任。蓄底气,意味着自信面对未来,善于担当作为。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才能以实干成就一番事业。⑤志气、骨气、底气,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新时代中国青年只有不断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以实际行动交出合格答卷。(选自《人民日报》)2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21.请简要论述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22.联系文章内容,结合实际谈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如何做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3分)23.选出下列对文本内容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选文第①段金句开篇,用领导人建党百年讲话引出文章主题做有志气的新时代青年。B.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作为人生追求,天下之事无不可成。C.选文画线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这三句诗词也论述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性格是我们骨气之源。D.第④段运用讲道理的方法,论证了“自信源于底气,底气源于努力”的观点。三、作文(满分50分)24.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其一完成作文。(一)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面对渐行渐远的朋友、渐渐老去的亲人、渐渐模糊的风景,少年难免感慨唏嘘……以上这段文字引发你怎样的回忆与感怀?请以《少年也识愁滋味》为题写一篇作文。(二)道德与法治老师说:“美好的一天从擦黑板开始”。静默无言的黑板你是否有话对它说呢?请以《黑板上的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如选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九年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基础知识(满分20分)1.娆 妍 pīng yè(每空0.5分,计2分)2.理至易明(2分)3.亲近诗歌,怎么能不遇见不一样的自我呢?(2分)4.C(2分)5.(1)来、开(1分) (2)不畏强暴、不屈不挠(1分)6.她的事迹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坎坷和挫折,只有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乐观的精神,不懈地努力,才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意思相符即可)(2分)7.(1)九万里风鹏正举 蓬舟吹取三山去(2)怀旧空吟闻笛赋(3)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4)蜡炬成灰泪始干(以上每空1分,计6分)二、阅读(满分50分)注意:只要考生对主观题的回答与答案意思相符即可。(一)(3分)8.D(3分)(二)(12分)9.C(2分)10.(1)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2分)(2)(欧阳修)多次被贬官流放,(他的)志向依然不改。(2分)11.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2分)12.(1)与民同乐(1分) 为政宽简(1分)(2)【甲】文中的“乐”是陶醉于山水(山水之乐),看到治下百姓生活安乐而乐,是“与民同乐”。范仲淹的“乐”建立在忧君忧民的基础上,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有着心怀天下的更高远的人生追求。(2分)译文欧阳修当初在滁州时,号醉翁,晚年改号为六一居士。他生性刚直,见义勇为,即使陷阱在眼前,触发陷阱不加考虑。(欧阳修)多次被贬官流放,(他的)志向依然不改。刚被贬夷陵的时候,没有消遣的事情,就拿来以前的案件档案反复察看,发现里边冤假错案不计其数,于是仰天长叹说:“边远的小城尚且是这样,天下的(冤假错案)就可想而知了。”从此遇到案件,就不敢大意了。有求学的人请求接见,(欧阳修)与(他们)交谈,从来不谈文章,只说政事,说文章只能用来修身养性,政事才是根本。(他)一共治理过几个郡,没有杰出的政绩,不追求声誉,(政策)宽松简易不扰民,所以到过的地方人民都很安逸。有人问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