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课件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保护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课件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保护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课件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保护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课件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保护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课件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森林和湿地的开发和保护考点导航思维导图考点一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考点二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森林的作用(1)经济价值:重要的①自然资源

,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2)生态价值考点一森林的开发和保护(3)现状:急剧②减少

,原始森林被破坏殆尽;目前世界原始森林主要

有两类:③热带雨林

和亚寒带针叶林。(4)森林破坏的后果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地球之肺”雨林植被

固定CO2,放出O2

全球⑤碳氧平衡

(2)“绿色水库”

(3)“基因宝库”

3.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作用强烈

生物循环旺盛

生物生长迅速

群落生产力⑧高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A.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

林中土壤一般⑨很贫瘠

。B.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⑩

地上植被

又最容易遭受破坏。4.亚马孙雨林被毁的原因、开发计划、影响与保护(1)雨林被毁的原因(2)开发计划与影响

(3)雨林的保护亚马孙流域成为世界上最大热带雨林区的原因(1)赤道穿过亚马孙河流域的中部,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高温多

雨。(2)亚马孙河流域地势平坦宽广,亚马孙平原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3)亚马孙河流域南、西、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由

东北、东南海上吹来的湿热气流汇集于内陆,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

年降水丰沛。(4)南美洲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亚马孙河流域位于南美大陆的最宽处。命题视角一森林的效益1.(2016北京石景山一模)广西北海金海湾内拥有一片2000多亩的海上

“森林卫士”——红树林,百种鸟类、昆虫、鱼、虾、蟹等生物在此繁

衍栖息,是我国罕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在这里可欣赏群鹜飞

天,蓝天碧海,红日向沙的诗意画卷。简述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的生态环境效益。答案生态环境效益:防浪护堤,保护海岸和滩涂,净化海水(净化水质)

和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解析红树林是生长在海岸地带的自然植被,其生态环境效益显著,主

要有防浪护堤、保护海岸和滩涂、净化海水、调节空气、保护生物多

样性、美化环境等。命题视角二雨林的脆弱性下图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量的大小)。据此回答下题。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为

()A.土壤贫瘠B.生物易遭破坏C.枯枝落叶少D.物质养分流失大B答案

B根据材料和图分析,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主要集中储存

在生物体中,生物部分所含物质养分最多,土壤、枯枝落叶中储存养分

少。一旦生物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养分的流动将被破坏,所以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为生物易遭破坏,B项正确。命题视角三雨林的开发与保护3.[2016课标Ⅲ,36(3),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

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

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

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

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

而呈黄色。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2分)旅游开

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2分)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等。(2分)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2分)对当地居民生

活、文化等带来冲击;(2分)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

大。(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不得超过6分)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若赞

同,其理由可从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旅游开发能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等方面回答。若反对,其理由可从旅游开发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居民生

活、文化带来冲击,并会导致污染等方面来回答。1.湿地的含义(1)概念: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2)分类:天然湿地:①沼泽

、滩涂、河流、湖泊等;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3)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分布广泛,

类型多样。2.“地球之②肾

”(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考点二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湿地的③生态

效益: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3.湿地资源问题(1)成因与表现

(2)案例——洞庭湖萎缩原因:④

泥沙淤积

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影响:⑤

洪涝灾害

日趋严重,航道断航及生态环境问题增多。4.保护湿地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下表为我国洞庭湖与三江平原地区保护湿地的具体措施:地区具体措施洞庭湖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以工代赈、移民建

镇、加固河堤、疏浚河道等措施三江平原采取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湿等措施1.沼泽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沼泽湿地的形成原因一般从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

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方面进行分析。(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

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

洼地易积水;冻土层厚,不易下渗。(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

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2.沼泽的开发利用3.沼泽的环境效益及过度开发的负面影响4.湖泊面积变化原因的分析思路首先,分析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

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气候变暖,蒸发加强造成的;如果是近十

几、几十年来的变化,则主要考虑人为原因;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冰雪融水有关。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短期内,外流湖萎缩一般主要是围湖造田造

成的,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积减少,退耕还湖

的结果;位于干旱区的内流湖萎缩,短期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

过度。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其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

融水量的大小等原因。5.外流湖缩小问题的分析模型命题视角一湿地的形成及价值1.某国湿地约占国土面积的25%,湖泊众多,素有“千湖之国”之称。读

该国区域图,回答下面两题。(1)据图分析,该国湿地众多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④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该国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

()①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②美化环境,观光旅游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④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AA答案(1)A(2)A(1)结合材料可知,该国为芬兰。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该地地势较低,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作用形成众多

湖泊,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高。选A。(2)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是为野

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净化水体等。选A。命题视角二湿地问题及解决措施2.图甲为“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图乙为“银川平原年蒸发量和年降

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昔日银川平原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银川平原的湖泊湿地大幅萎缩。通过扩湖整治

和沟道水系连通等工程的实施,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出现

了乱垦乱牧、水体污染等问题。图甲(1)分析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银川平原湖泊湿地大幅萎缩的主要原

因。(4分)(2)请提出保护银川平原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4分)图乙答案(1)自然原因: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河流泥沙淤积。人为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