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二)(原卷版)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二)(原卷版)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二)(原卷版)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二)(原卷版)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二)(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度市高考模拟检测(二)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真核细胞中内质网应激(ERS)是细胞应对不良状况的手段之一。在病毒侵染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一般不会被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加工,而是引起下图所示一系列应激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应激蛋白(BiP)与折叠错误或未折叠蛋白结合,并在内质网内被消化分解B.内质网膜上的IRE1蛋白被激活,激活的IRE1蛋白促进HaclmRNA的剪接反应C.剪接的HaclmRNA翻译的Hacl蛋白作为转录因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增强Bip基因的表达,以恢复内质网的功能D.内质网功能持续紊乱,细胞最终启动凋亡程序2.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的I浓度是血浆中I浓度的30倍。血浆中I进入滤泡上皮细胞是由钠碘同向转运体(NIS)介导的,如图所示。已知哇巴因是钠钾泵抑制剂,硝酸根离子(NO3)可以与I竞争NIS。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钠碘同向转运体运输I的方式与其运输Na+的方式相同B.NO3能够同时影响Na+和I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C.哇巴因可抑制甲状腺滤泡细胞吸收碘,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D.寒冷信号能直接刺激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并分泌更多甲状腺激素3.热量限制是指在提供充分的营养成分、保证不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限制每日摄取的总热量。研究表明,热量限制不但能延缓肿瘤生长,还能延缓细胞衰老、延长生物体的寿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热量限制的前提是保证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等的摄入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B.热量限制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延长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C.热量限制可以促进癌细胞原癌基因向抑癌基因进行转化D.实验动物寿命的延长意味着每个细胞的存活时间延长,细胞的分裂能力增强4.某二倍体高等雌性动物(2n=4)基因型为AaBb。其卵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31P培养液中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与精子(DNA被32P全部标记)完成受精作用,受精卵在31P培养液中进行一次分裂。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图中①、②两条染色体仅含31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受精卵形成该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B.图示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4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C.图示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含32P,含31P的DNA大于8个D.若产生该精子的精原细胞是纯合子,则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5.1977年,英国科学家桑格在测定噬菌体ΦX174中的单链环状DNA的核苷酸序列时,发现基因D(编码152个氨基酸)中包含着基因E(编码90个氨基酸),他将这种基因称为重叠基因(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D编码的152个氨基酸序列中包含着基因E编码的90个氨基酸B.基因E突变肯定会引起基因D突变C.基因D和基因E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相同的氨基酸不一定由相同的密码子编码D.基因的重叠性使核苷酸数目有限的DNA分子中包含了更多的遗传信息6.自然状态下,小麦自花传粉,玉米可自花也可异花传粉。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分别进行连续自交、连续随机交配、连续自交/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自的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绘制成曲线如下图所示(横坐标P代表亲本,Fn代表子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杂合子(Aa)小麦连续自然种植,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曲线为ⅣB.杂合子(Aa)玉米连续自然种植,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曲线为ⅠC.连续自交或随机交配若干代,基因频率均保持不变D.杂合子(Aa)玉米连续自然种植,每代都淘汰aa,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曲线为Ⅲ7.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可代替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参与DNA复制,细胞在含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细胞周期,经染色可观察到不同染色体的染色结果,如下表所示。SCEs是指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同源片段的互换。在某细胞周期,发现了如图所示色差染色体。1个DNA分子中BrdU的掺入情况未掺入只有1条掺入2条均掺入染色结果深蓝色深蓝色浅蓝色注:实线表示不含BrdU的DNA单链虚线表示含BrdU的DNA单链下列关于该色差染色体的成因分析中,错误的是()A.第1个细胞周期发生交换,第1个细胞周期能观察到SCEs现象B.第1个细胞周期发生交换,第2个细胞周期能观察到SCEs现象C.第2个细胞周期发生交换,第3个细胞周期能观察到SCEs现象D.第3个细胞周期发生交换,第3个细胞周期能观察到SCEs现象8.下面的图表是兴奋在神经Ⅰ~Ⅲ上传导和传递的数据。在神经I~Ⅲ上标记点d1~d5,如图1所示。对神经Ⅰ和Ⅱ的同一点P以及神经Ⅲ的点Q(P和Q各为d1~d5中的某一点)同时给予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刺激4ms后测得神经I~Ⅲ上各点膜电位见下表。神经I的两个神经元的兴奋传导速度均为2V,神经Ⅱ和Ⅲ的兴奋传导速度依次为3V和6V。神经Ⅰ~Ⅲ上各点产生动作电位时,膜电位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兴奋在各神经上只发生1次传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点Р对应点d2,点Q对应点d4B.刺激后神经I的点d1的膜电位不变C.刺激4ms后,神经Ⅱ的点d3的膜电位是80mVD.兴奋在神经Ⅱ上的传导速度为2cm/ms9.植物通过分蘖芽发育成新的地上部分,分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物产量。为研究赤霉素GA3对绿化草坪植物高羊茅分蘖的影响,某同学用不同浓度的GA3处理高羊茅,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赤霉素对高羊茅分蘖具有低浓度促进发芽,高浓度抑制发芽的作用B.细胞分裂素促进腋芽的生长,对高羊茅分蘖发挥正调节作用C.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有利于人工草坪快速茂密生长D.内源赤霉素与生长素、内源赤霉素与独角金内酯对分蘖的调控效果都是相互拮抗10.为探究植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通过地上信号还是地下信号进行,研究者设计了如下实验。将11株盆栽豌豆等距排列,6~11号植株在根部有管子相通,在不移动土壤的情况下,化学信息可以通过管子进行交流;1~6号的根部不联系,用高浓度的甘露醇浇灌(高渗透压,模拟干旱)来刺激6号植株(如图a),15min后,测定所有植株的气孔开放度,结果如图b所示。对6号植株进行干旱诱导后1h,再次测定所有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发现6~11号植株的气孔大多数都关闭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不受干旱胁迫时,1~11号植株的气孔开放度无显著差异B.据图分析可知,植物之间可以通过地下信号进行信息交流C.在干旱条件下,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大小与距离6号植株的远近无关D.随着时间的推移,根部产生的助追信号会不断地通过地下通路传递11.研究发现,当猫咀嚼木天蓼叶片时,其叶片会释放出大量具有强效驱虫效果的物质——环烯醚萜,这种物质具有较强的挥发性,能保护植物和猫免受害虫侵害。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木天蓼和猫之间的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B.木天蓼释放的环烯醚萜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C.该实例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D.利用叶片释放的环烯醚萜防治害虫,属于化学防治12.某废弃矿区经过治理,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该地是通过种植桑树,发展蚕桑产业进行污染土地治理的。蚕桑产业扩大了绿化面积,使废弃矿区恢复了青山绿水,市场上蚕丝供不应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桑树吸收废弃矿区的矿物质,高效的完成了物质和能量循环B.蚕粪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属于蝉同化能量的一部分C.该案例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D.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13.唐鱼是华南地区的小型濒危杂食性鱼类,入侵物种食蚊鱼会捕食唐鱼。研究人员调查比较了在不同生境中唐鱼种群的体长在食蚊鱼入侵取样点与无入侵取样点间的差异。(图中矩形代表体长集中分布区域,其内黑色横线表示平均值,垂直线段表示数值的变动范围,上下两端分别表示最大值和最小值。体长与鱼龄相关。)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入侵初期,与溪流生境相比农田生境中食蚊鱼更容易捕食到唐鱼幼体B.食蚊鱼入侵使唐鱼种群的平均体长上升,有利于唐鱼种群的数量增长C.无论在农田还是溪流生境,食蚊鱼入侵都可能降低了唐鱼的种内斗争D.相同生境里,食蚊鱼入侵取样点中唐鱼种群K值比无入侵取样点的低14.某科研小组从土壤菌株A、B中分离到同源性为93%的Bt1抗虫基因和Bt2抗虫基因的编码序列,并运用交错延伸PCR技术获得了抗虫性能强的重组B基因,转入烟草获得成功,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注:①交错延伸PCR:基因Bt1和Bt2均作为模板,所需引物相同,图中仅示其中一条链的延伸情况。②启动子Pr1a可在烟草叶肉细胞中特异性启动基因的转录。③图中生长素合成酶基因是通过成熟mRNA逆转录获得的DNA片段,可使植物细胞合成生长素。A.若用EcoRI(5'—G↓AATTC—3')和限制酶XmaI(5'—G↓CCGGG—3')双酶切多个目的基因,能避免两个目的基因连接成环B.复制原点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C.在培养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可以筛选含有Bt重组基因的细胞D.图中生长素合成酶基因不能促进愈伤组织生根15.下面是小鼠孤雌生殖和孤雄生殖的示意图。用化学方法激活小鼠成熟的卵母细胞得到phESC(孤雌单倍体干细胞),然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使phESC中的3个基因沉默,phESC的细胞核状态便可接近精子细胞核的状态,如图1。用化学方法激活小鼠的精子得到ahESC(孤雄单倍体干细胞),然后对ahESC中的8个基因进行编辑,ahESC的细胞核便具有卵细胞核的特点,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hESC与精子和去核卵母细胞融合后,得到的融合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YYB.卵母细胞转化为phESC的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过程C.只需要雌性小鼠便可获得孤雌小鼠,而只依赖雄性小鼠不能得到孤雄小鼠D.用促性腺激素对雌性小鼠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处理可得到大量卵母细胞二、选择题:16.真核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完成复制后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保持相互黏附状态,在分裂期才会分离并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黏连蛋白(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连结蛋白)的裂解是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关键性事件,分离酶(SEP)是水解黏连蛋白的关键酶,它的活性被严密调控(APC,SCR是与SEP活性密切相关的蛋白质)。下图(a)(b)(c)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应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时期,SCR能与SEP紧密结合,阻止SEP水解黏连蛋白B.b时期,APC含量上升,使SCR分解C.若在细胞分裂时秋水仙素处理,最可能会抑制APC的活性D.若APC的活性被抑制,姐妹染色单体就难以分离17.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是由单基因突变引起的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中发病率约为1/4000.甲、乙家系中两患者的外祖父均表现正常,家系乙Ⅱ2还患有红绿色盲。两家系部分成员DMD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部分序列,其他未显示序列均正常)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家系乙Ⅱ2遗传其母亲的DMD致病基因B.若家系乙Ⅰ1和Ⅰ2再生育一个儿子,儿子患两种病的概率比患一种病的概率低C.不考虑其他突变,家系甲Ⅱ2和家系乙Ⅱ1婚后生出患DMD儿子的概率为1/8D.人群中女性DMD患者频率远低于男性,女性中携带者的频率约为1/400018.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方式的不同,可将突触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化学突触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电突触以通道连接在细胞之间(突触两侧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可以发生电荷移动)传递信息。为了解兴奋传导或传递的情况,某小组用神经纤维、带化学突触(释放兴奋性递质)的神经纤维、带电突触的神经纤维和电表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甲:神经纤维乙:带化学突触的神经纤维丙:带电突触的神经纤维(注:各组电表两电极的距离相等)A.在最左端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三组电表均会发生两次反向偏转,且乙组两次偏转间的时间间隔最长B.在最右端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甲、丙两组电表均会发生两次反向偏转,乙组电表只发生一次偏转C.在甲组最左端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引起Na+内流产生兴奋,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D.若要证明化学突触上兴奋是单向传递的,只需要乙组在最左端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并观察电表是否会发生两次反向偏转即可19.人们发现,世界上最毒的蘑菇隐藏于鹅膏属、盔孢伞属和环柄菇属中,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但都能合成合成同一类毒素鹅膏毒肽。中科院的研究团队发现,这几种毒蘑菇的祖先早年曾有共处于同一生境的经历,他们通过基因水平转移的方法,将剧毒蘑菇合成毒素的基因“山寨”了一份,加到自己的基因中。“山寨”过来的基因是从环柄菇到盔孢伞再到鹅膏分步骤实现的。鹅膏最后才获得这一毒素合成“秘方”,但却进化出了合成新毒素的能力,因此其毒性超过了盔孢伞和环柄菇,变身毒王。它可以驱走对其有伤害的昆虫或其他动物,让后代孢子有机会成熟并得以传播和繁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种基因转移属于不可遗传变异B.毒素属于化学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C.几种毒蘑菇和昆虫等动物协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D.毒蘑菇的祖先通过长期地理隔离,进而形成了生殖隔离,形成了多个物种20.科研人员制备能产生双抗体的双杂交瘤细胞的实验过程如下:先制备两种杂交瘤细胞,每种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情况如图1、2所示;然后再让两种杂交瘤细胞融合,经过筛选最终得到可以产生双抗体(同时抗α、β两种抗原,如图3所示)的双杂交瘤细胞。抗体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重链和轻链均分为恒定区和可变区,两条重链依赖于A1或B1进行组装(A1与B1相同),重链与轻链的组装依赖于恒定区的A2、a或B2、b(a与b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需要用α、β两种抗原同时刺激双杂交瘤细胞后才可产生双抗体B.双杂交瘤细胞的筛选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C.图3中的1、2、3、4、5、6可分别对应A2、B2、a、b、α、βD.双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与α、β两种抗原同时结合,说明该抗体不具备特异性三、非选择题:21.小麦和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普遍种植的农作物。一般情况下,在相对较弱光照条件下,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比玉米高;随着光照强度的提高,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时,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仍会继续提高。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玉米叶肉细胞的暗反应途径能够利用细胞间隙较低浓度的CO2继续进行光合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小麦和玉米为材料开展了一系列实验,验证了不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或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分别测定了两种作物不同年龄叶片中,部分无机盐离子及其他物质的含量变化,如图甲所示,其中能反映Mg2+在小麦和玉米叶片中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2)该小组将刚切下的小麦和玉米叶片,分别放入温度和光照强度均较高的密闭环境中,定时测定相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并绘成如图乙所示曲线。其中能够代表玉米的是曲线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分析该曲线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3)该小组测定了小麦和玉米叶片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如图丙所示。①当光照强度为Y时,小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玉米的____________倍;当光照强度为Z时,小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玉米的___________倍。②假定一昼夜中白天光照时间为12h,当光照强度为Y时,__________(填作物名称)一定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③该小组某同学,在分别测定小麦和玉米叶片的实际光合速率时,设置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其中的CO2缓冲液能够维持密闭小室中CO2浓度的相对稳定。该同学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理由(或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22.果蝇作为经典的模式生物,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某科研小组以果蝇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实验。(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刚毛和截毛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D、d控制。科研人员用一对灰身刚毛果蝇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F1的雄性个体表现为灰身刚毛:灰身截毛:黑身刚毛:黑身截毛=3∶3∶1∶1,雌性个体表现为灰身刚毛:灰身截毛:黑身刚毛:黑身截毛=5∶0∶2∶0。分析可知,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存在不吻合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若假设成立,F1中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___(用分数表示)。(2)研究中发现了可用于隐性突变和致死突变检测的CIB果蝇品系。CIB品系果蝇具有一条正常的X染色体(X+)和一条含CIB区段的X染色体(XCIB),其中C表示染色体上的倒位区,可抑制X染色体间交叉互换;I基因导致雄性果蝇胚胎致死;B为显性棒眼基因。①自然状态下一般不存在基因型为XCIBXCIB的果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②下图为研究电离辐射对正常眼果蝇X染色体诱变的示意图。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___________果蝇杂交,X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代___________(选填“雄性”或“雌性”)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率,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然界中偶然发现了能够正常存活的某品系雌果蝇,其性染色体中含有Y染色体和并联X染色体,具体的性染色体组成()如图。它为研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的时间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材料。①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YY、的果蝇不能存活。基因型为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XfY的雄果蝇连续交配多代,f基因在此过程中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②已知X染色体臂之间可以进行交叉互换。为探究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是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前还是之后,可选用基因型为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XfY的雄果蝇杂交。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说明交叉互换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前;若后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说明交叉互换发生在染色体复制之后。23.花和果实脱落是一个受调控的过程。在干旱胁迫下,番茄会出现花提前凋落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产量。为研究其中的机制,进行了相关实验。(1)正常情况下,发育着的种子产生生长素_____番茄果实的发育;生长素向花梗基部运输,抑制花梗脱落区细胞活性以防脱落。当果实成熟后,由于生长素供应不足,脱落区细胞对乙烯敏感,引起果实脱落。(2)研究者构建了S2(编码植酸酶2的基因)过表达和S2敲低的番茄,统计了其在水分充足和干旱条件下的落花率,结果如图1。①由图1结果推测,干旱可能通过_____促进花脱落。②研究者检测了野生型植株在相应环境下S2的表达情况验证了上述推测,检测结果为_____。(3)磺肽素(PSK)是一种肽类激素,由PSK的前体通过S2蛋白的剪切形成。对番茄植株外施一定浓度的PSK前体,3天后统计落花率,结果如图2.请补充画出图中PSK前体处理敲低组的实验结果。_____(4)在S2过表达植株中,乙烯响应基因T表达量明显高于野生型。为了研究干旱胁迫下S2是否通过乙烯来诱导花脱落,请利用乙烯拮抗剂设计实验:_____,并写出支持“干旱胁迫下S2诱导的花脱落不依赖乙烯”的实验结果。_____(5)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下S2诱导的花脱落不依赖生长素和乙烯。综合上述研究,将“S2”“生长素”“乙烯”“PSK前体”填写在相应方框中,以完善花脱落的调控图。_____

24.一种生活在某热带雨林中的哺乳动物,形状略似猴,嗅觉灵敏,视觉和听觉不太发达,行动迟缓,活动范围小,主要以树叶、果实为食,其天敌主要是蟒蛇和猛禽(如角雕)等。树懒身上长有绿藻,使其外表呈现绿色。树懒身上有大量的树懒蛾,树懒蛾以嫩叶为食,且能帮助树懒养殖绿藻。树懒的粪便为树懒蛾幼虫提供食物和繁育场所。项目GPXR甲12.62.99.7乙838.2166.0672.2丙0.90.40.5丁105.038.866.2分解者184.523.8160.7(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是沿着其营养结构进行的。(2)调查树懒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树懒与树懒蛾的关系有___________。根据树懒的生活习性推测藻类使树懒外表呈现绿色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表是研究人员对该热带雨林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表中甲、乙、丙、丁为不同营养级,GP为同化量,R为呼吸消耗量,单位:102kJ/(m2.a)表格中X的含是______________。树懒所处的营养级是____________该营养级与下一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4)树懒排便要到离栖息地数较远的地方,以防止天敌根据粪便中的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