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818页,共=sectionpages1919页试卷第=page1919页,共=sectionpages1919页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A项正确;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且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秦统一后正式确立,排除B项;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贵族世袭特权”在夏商时期已经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2.马克斯•韦伯指出:官僚体系的特点是理性的共同体行动,它所造成的“非人格性”一旦定型,就能够形成一种凌驾性权力,“专制君主在面对官僚之优越专门知识时,也有同样的无力感”。这说明A.分权制衡已经非常完善 B.专制君主制不乏理性成分C.官僚政治削弱君主专制 D.儒家道德约束了君主集权【答案】B【解析】材料“官僚体系的特点是理性的共同体行动”“就能够形成一种凌驾性权力”体现的是官僚体系可以通过理性的共同行动来对专制君主形成制衡,说明的是专制君主制不乏理性成分,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分权制衡已经非常完善,且非常完善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官僚政治的作用,得不出官僚政治削弱君主专制,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儒家道德对君主专制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3.元代建立后,元世祖在朝廷中设中书省,并由其管理全国政务。之后频繁派中书省宰执带相衔临时到某一地区负责行政或征伐事务。元世祖后期,行省具备“分镇方面”“方面之寄”权利,行省的治所多在水陆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地。据此可知,元代行省的设置(

)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 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C.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省由最初中书省的临时派出机构逐渐转变为固定的、中央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行省代表中央管理各地的使命愈发凸显。另外,行省治所建在水陆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地,便于征收赋税,方便朝廷联络和达到军事镇遏的目的,C项正确;A项无法体现,排除A项;中国古代分裂割据的根源是分散的小农经济而非行省制度,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D项。故选C项。4.朱元璋规定宦官不得涉足军事领域,以杜绝汉、唐宦官掌兵危害社稷的现象。明成祖时期,将宦官参预军事制度化、固定化,形成宦官监军制度。明英宗时期,宦官王振监军擅权,致使英宗被俘,明军损失惨重。明代出现宦官监军擅权局面主要在于(

)A.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B.宰相制度废除 C.内阁议政功能丧失 D.君主集权加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除丞相,由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专制皇权得到加强。明成祖设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为了牵制内阁,皇帝重用宦官参政。明中期以后出现宦官监军擅权,主要原因是过分集权于皇帝,D项正确;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排除A项;“宰相制度废除”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5.在古代雅典,关心国事、参与政治、轮流执政人们心目中最神圣的事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这主要反映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征中的A.理性精神 B.公民意识 C.主权在民 D.直接民主【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材料“关心国事、参与政治、轮番执政,是人们心目中最神圣的事,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这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公民意识特征,B项正确。材料强调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征中的公民意识,未体现理性精神,排除A项;主权在民是指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具体体现在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排除C项;直接民主指公民可以直接参与所有政治活动和制定政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6.亚里士多德把斯巴达视为混合政体,国王、长老会和监察官在其中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同时他认为该政体中又带有民主因素,并得出“人民由于能分享最高官职而心满意足”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斯巴达“人民由于能分享最高官职而心满意足”这一结论的史实是A.国王垄断军事统帅权,王位世袭B.长老会议员30人,旦终身任职C.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D.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把斯巴达视为混合政体,国王、长老会和监察官在其中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同时他认为该政体中又带有民主因素”可知,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与国王垄断军事统帅权,王位世袭无关,且不符合设问,排除A项;长老会仅30人,终身任职,实际最高权力机关,但与设问无关,排除B项;C项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与斯巴达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纵观整个中世纪时期的英国,国王权力始终处于一种不完整状态之中,其限制既来自于作为中世纪思想文化权威的教会,也来自于作为贵族势力和平民势力代表的议会。这反映了中世纪英国国家权力结构的突出特征是A.有限王权的传统 B.国家结构的松散C.民主政治的确立 D.权力分配制度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教会和等级议会的限制,体现了有限王权的政治传统,A正确;中世纪后期的英国实行的是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相对紧凑,排除B;中世纪的英国并不是民主制,而是等级君主制,排除C;限制王权不等于权力分配制度化,排除D。8.1867年,英国议会下院通过法案规定:重新调整选区,取消46个“衰败选区”的议会席位,分配给新兴城市……这次改革,使选举人数由135万增加到250万。英国这一变化A.根源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B.表明选民资格不再受限C.说明君主立宪制已完善 D.导致阶级结构根本改变【答案】A【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因此在1867年的议会改革中,英国将衰败选区的议会席位分给新兴城市,扩大了选举人数规模,A正确;选举人数相比于英国的总人数而言数值较小,说明当时依然存在资格限制,排除B;C表述绝对,排除;议会改革并不能使阶级结构发生根本改变,只有经济发展会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阶级结构,排除D。9.霍布斯在《利维坦》中将由公众意志托付集体权力的某个人或组织指称为具有人格的“他”,并说“根据国家中每一个人的授权,他就能运用托付给他的权力和力量,通过其威慑来组织大家的意志,对内谋求和平,对外相互帮助并抗御外敌。“美国人在立国之初贯彻这一理念的典型措施是A.成立联邦政府 B.实行分权制衡C.保留各州权力 D.调和南北矛盾【答案】A【解析】通过题干可知,霍布斯的主张是将集体权力集中之后,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权力,通过这种权力的威慑力来贯彻国家意志,体现了权力的集中,这与美国的联邦制相符,A正确;分权制衡是限制权力而非集中权力,排除B;保留各种权力是限制了中央权力,排除C;调和南北矛盾是一种妥协而非威慑,排除D。10.有外国记者这样描述敌后抗日根据地:“农民们第一次进入政府机构……为了公众的利益,决定谁应多交赋税、谁应少交……在具有远见的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们被新的责任所激发出来的才干虽然还不完备,但却正得到巧妙的发展。”据此可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A.巩固了工农苏维埃政权 B.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C.激发了农民的抗日热情 D.完成了土地革命任务【答案】C【解析】依据美国记者的描述,农民参加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民主权利有了保障,根据“被新的责任所激发出来的才干”“得到巧妙的发展”可知,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激发了农民的抗日热情,C项正确;工农苏维埃政权存在于土地革命时期,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存在于国民革命时期,排除B项;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不再实行土地革命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11.下表所示为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部分县参议员、政府委员党派统计(单位: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这一结构县别庆阳合水镇原清涧绥德机关议员委员议员委员议员委员议员委员议员委员党派共产党233203203547545国民党17314317—333507无党派2432751266711021A.体现了工农民主政权的性质 B.适应了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答案】B【解析】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部分县参议员、政府委员党派构成情况可以看出,实行的是三三制原则,这有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抗战,适应当时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B正确;在部分县参议员数量方面,共产党并不占据优势,排除A;国民革命的时间是1924年至192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1940年国共两党处于合作时期,排除D。12.公元前356年,商鞅立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在秦国内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公元前350年,商鞅对此前制度进行补充:“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商鞅这一做法A.有效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彻底瓦解了浓厚的宗法观念C.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 D.有利于调节尖锐的社会矛盾【答案】A【解析】在宗法大家庭仍发挥作用的战国时期,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必然阻力重重,商鞅采取增收赋税的方式来推广这一制度,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增加,A选项正确;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确实有利于瓦解宗法观念,但“彻底”的说法过于绝对,B选项错误;推广个体小家庭制度不利于政府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C选项错误;商鞅强制推行国家政策,一定程度上会激化社会矛盾,D选项错误。13.北魏明元帝(409-423年)设中书学,以汉人索敞为中书博士,其学生“前后显达至尚书、牧守者数十人”。到孝文帝时,有记载的88位中书博士,只有一位是鲜卑贵族;42位中书学生,只有三位是鲜卑弟子。这些中书博士和中书学生“皆冠冕之胄(世家子弟)”。北魏设置中书学意在A.笼络汉族高门巩固统治 B.教育鲜卑子弟全面汉化C.提升鲜卑贵族的地位 D.团结鲜卑贵族推进改革【答案】A【解析】根据“到孝文帝时,有记载的88位中书博士,只有一位是鲜卑贵族;42位中书学生,只有三位是鲜卑弟子。”并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通过设中书学,提高汉族入仕的机会,以此来笼络汉族高门巩固统治,A项正确,排除D项;从鲜卑贵族人数占比可以看出,并不是要教育鲜卑子弟全面汉化,也不是要提升鲜卑贵族的地位,排除BC项。故选A项。14.百日维新之际,慈禧太后“戒帝毋操之过蹙”,要求光绪帝“但留祖宗神位不烧、辫发不剪”。光绪帝在变法期间曾十二次到颐和园向慈禧太后请示,得以在短时间内颁布诸多法令。由此可见,慈禧太后A.固守传统的封建思想 B.逐步还予光绪帝实权C.既得利益因变法受损 D.支持有序渐进的变法【答案】D【解析】光绪帝作为没有实权的皇帝,能够在短时间内颁布诸多法令,究其本因还是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支持,可见慈禧太后对早期的变法持肯定态度,D选项正确;材料表明慈禧太后支持变法,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封建思想,A选项错误;光绪帝的变法行动终究要受到慈溪太后的同意,并没有改变其无实权的处境,B选项错误;既得利益因变法受损是慈禧太后在变法后期反对变法的主要原因,C选项错误。15.戴鞍钢在《新政困局与辛亥革命》中讲到:清末新政不废弃君主专制,幻想通过细枝末节地修补来维护清朝的统治。新政启动后,地方各级官员大多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新政实施的费用由中央向地方摊派,地方官员借机大肆搜刮,民众苦不堪言。材料表明清末新政A.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B.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C.是清政府的一场自救运动 D.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材料“新政实施的费用由中央向地方摊派,地方官员借机大肆搜刮,民众苦不堪言”体现的是新政加剧了百姓的负担,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社会基础,D项正确;材料与皇帝独裁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专制主义色彩,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新政的性质,排除C项。故选D项。16.汉高祖发布求贤诏,广招德行贤明之人;吕后聘请商山四皓前来辅佐太子等,此后,便不断有皇帝征召士人来做官,被授予很高的官职,朝廷还常征聘文人学者到京师来做博士,皇帝亲自征聘便成为最为尊荣的仕途之路。材料反映了A.察举制在汉初就出现了 B.打破了阶层的限制,实现了平民阶级的晋升C.打破了血缘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 D.反映汉初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答案】B【解析】察举、征辟制度在两汉作为一种新型的选拔人才制度,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世袭公卿的弊端,打破了阶层的限制,实现了平民阶级的晋升,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征辟制度不是察举制,A项错误;征辟制度只是当时选拔人才制度一种补充,也没有打破血缘政治,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无为而治思想,D项错误。17.宋制监察官员上任后百日内未能履行纠举弹劾之责,即被视为失职。新任侍御史王平任职即将满百日而未有弹劾,同僚很是奇怪,有的称其有待而发一旦弹劾必是大事。不久王平有疏上奏,则是弹劾御膳中有头发。王平因此被称为弹发御史。“弹发御史”的出现说明宋代A.监察制度实际效能高 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C.对监察官的管理严格 D.理学成为治国思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监察官员上任后百日内未能履行纠举弹劾之责,即被视为失职,而弹发御史的出现说明宋代对监察官员的管理较为严格,C正确;限定日期进行弹劾并不能提高监察效能,弹发御史的出现说明了这种体制下效能并未得到有效提高,A排除;古代监察官员位卑权重,排除B;D与题无关,排除。18.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乡举里选无从推行。曹魏时期政府规定,各州郡分别公推在中央任职且德名俱高者任大中正,作为品评官,但是所品评人物是否任用则由吏部斟酌。据此可知,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旨在A.否定乡举里选的惯例 B.维护世家大族专权的局面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D.拓宽下层社会入仕的途径【答案】C【解析】中正官是在中央任职且德名俱高者,所品评人物是否任用则由吏部斟酌,这样有助于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C正确;根据题干可知,当时乡举里选难以实行,而非用九品中正制否定乡举里选,排除A;九品中正制是在运行过程中被世家大族把持,而非制度设置的初衷,排除B;题干信息不能得出九品中正制能够拓宽下层社会入仕途径,排除D。19.1854年屈维廉、诺思科特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即《诺思科特一屈维廉报告》),建议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各级文职官员,严格文官工作考核,以此作为文官晋升的依据等。报告为以后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准则。该做法(

)A.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B.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经济秩序C.表明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阻力 D.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政府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等传统事务以外,还要管理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亟需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英国的文官制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材料中1852年屈维廉、诺斯科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为英国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准则,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D项正确;垄断资产阶级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A项;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建立稳定的经济秩序无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B项;材料所述内容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不能表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遇到了阻力,而且当时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排除C项。故选D项。20.美国政府还把分类法应用于几乎所有文官职位,文官“无过失不受免职处分”。国家通过立法明确规定:文官必须忠于国家:严守国家机密;文官一律不准从事任何与本部业务有关的盈利事业;文官不得参加政党活动,不得公开发表政见,或对政府施政任意批评,使政府感到为难。这A.彰显官员选拔公正和社会公平 B.杜绝了官员权力滥用和腐败C.有利于政府工作的延续和稳定 D.提高了文官系统的办事效率【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文官的稳定存在以及政治中立让政府事务有更好的延续性,C项正确;A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过于绝对,排除。故选C项。21.根据光绪年间官员的档案数据统计,在4498个历史人物的信息中,具有捐纳经历的官员人数达到2674人,占总数的59.45%,形成了所谓的近代新兴官僚阶层。他们大多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主要代表人物有伍廷芳、徐天麟等。据此可知,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A.是科举制被废除的主要原因 B.客观上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C.是清廷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 D.解决了清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清末官僚政治的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可知,晚清捐纳的官员中大多数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这些官员与传统官员有很大的不同,有些人后来主张建立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因此,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故选B项;清末科举制度被废除的主要原因是其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不是因为捐纳制度的推行,故排除A项;清朝推行捐纳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清朝的财政困难,不属于自救运动,故排除C项;清朝推行捐纳制度确实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但并不表明捐纳制度的推行就解决了财政危机,故排除B项。22.北洋政府的文官考核主要有甄别和考试两种途径,甄别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其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合格者授予甄别合格证书,可继任原职,不合格者予以免职,这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由此可知,北洋政府实行甄别制的用意在于()A.维护旧的封建专制统治 B.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C.为部分权贵打开绿色通道 D.推动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北洋军阀时期的文官制度。依据材料可知甄别是针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留任与否的判断方式,是新旧交替过程中的过渡措施,目的是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所以B项正确;甄别制是针对文官而采取的措施,没有体现维护旧的封建专制统治,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甄别制为权贵提供通道,排除C项;甄别制有对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但并非北洋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主观目的,排除D项。23.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鼎”,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不久,晋国赵鞅也“铸刑鼎”。而在此以前法律不公开,人们不知道他们触犯哪条法律,也不能预测刑罚的轻重。这反映出春秋时期A.成文法得到普及 B.法律教化功能强化C.礼乐制日渐消亡 D.社会制度正在转型【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鼎”是周天子地位与权力的象征,而春秋时期的郑国、晋国也可以“铸刑鼎”,说明周天子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而法律的公开,也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反映出政治制度即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故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郑国、晋国两个国家实施法律的情况,不能说成文法得到普及,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法律教化功能强化”,故B项错误;材料与礼乐制无关,故C项错误。24.《唐律疏议》规定:“谓告言、詈言、诅詈祖父母、父母,绞”,及奴婢、部曲诬告主之期亲、外祖父母者,虽引虚(诬告人主动认罪)各不减。这表明唐朝(

)A.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统一 B.家族门第观念根深蒂固C.注重维护家庭的等级秩序 D.司法判决主张轻罪重罚【答案】A【解析】儒家主张尊卑有序,重视血缘亲情,诬告主人和长辈违背儒家伦理,《唐律疏议》中规定对诬告主人和长辈的行为进行严惩,表明唐律的制定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统一,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儒家伦理对法律的影响,并非家族门第观念根深蒂固,B项片面解读材料,排除B项;材料强调家庭伦理并非家庭等级秩序,排除C项;D项以偏概全,排除。故选A项。25.曹操兵发宛城途中,坐骑受惊践踏了麦田。按令当斩,执法官对以《春秋》之义,罚不加于尊,曹乃割发代首。三军悚然,无不恪遵军令。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稳固 B.同罪同罚律令深入人心C.严刑峻法有助汉室匡复 D.曹氏集团弃儒崇法思想【答案】A【解析】曹操兵发宛城途中,坐骑受惊践踏了麦田。按令当斩,但是执法官却以《春秋》“罚不加于尊,曹乃割发代首”使曹操免于“按令当斩”的法律规定,而《春秋》是儒家经典,“罚不加于尊”则体现了儒家思想,这说明儒家对法律的影响很大,也反映了当时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稳固,故A项正确;BC两项均没有体现儒家对法律的影响,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正是曹操崇尚儒家的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26.据史料记载,汉代任命品行高尚的人担任三老并颁布“乡约”。明初,朱元璋颁布了“六条圣谕”,要求民众“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各安生理,无做非为”。清顺治九年,在明“六条圣谕”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充实。这表明,封建王朝(

)A.完善法制建设 B.规范等级体制 C.加强君主专制 D.注重道德教化【答案】D【解析】明清时期,皇帝亲自过问“乡约”,要求民众“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等,表明封建王朝注重道德教化,D项正确;封建君主关注基层乡约不能说明法制建设完善,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规范等级体制无关,排除B项;明清时期皇帝对乡约的重视,不能说明君主专制有所强化,排除C项。故选D项。27.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 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明代颁行了大量的“例”以弥补“律”的不足,由此说明此举是在调整社会的治理能力高,A项正确;“杜绝”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B项;这一做法不一定能够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排除C项;这一做法实际上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28.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圣谕”的内容也由明初的六条扩展到清代的十六条并有详细的解读。这一现象反映了统治者A.重视基层治理 B.开始独尊儒术C.注重政令传达 D.压制宗族自治【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以儒家正统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圣谕宣讲”制度,并不断丰富其内容并重视在乡里宣讲,这说明了国家对基层治理的重视,强化对基层民众的教化,故选A;汉武帝时期开始独尊儒术,故B错误,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圣谕”、乡约在基层宣讲,而不是政令的传达,故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统治者对于宗族自治的态度,故排除D。29.罗马法规定,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人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不过,如果这匹马是遭人用暴力夺走,租马人就不必负责任;但是,如果租马人过了约定时间没有归还而丢失了马,即使马是被人强行夺走,他也要负赔偿责任。这表明罗马法A.具有理性主义精神 B.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注重保护个人私产 D.虽繁琐但变通性强【答案】A【解析】罗马法中,对于马匹丢失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形都加以考虑并给予适当的判决依据,这说明罗马法的制定带有明显的理性主义精神,A正确;形式主义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保护个人私有财产只是材料中部分内容的体现,C片面解读材料,排除;“繁琐”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30.1804年《法国民法典》规定“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据此推断,该法典A.为工商业自由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 B.使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C.成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的主要来源 D.体现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答案】A【解析】“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强调对契约的重视,而保护私有财产、重视契约关系都有助于工商业的自由发展,A正确;1875年法国确立共和政体,排除B;近代欧美国家立法来源是罗马法,排除C;D片面解读材料,排除。31.路德认为上帝设立了两个王国:一个是属灵王国,即教会。在属灵王国,人是完全自由的;一个是俗世王国,即国家。在俗世王国,人是国王受管辖的。二者都是上帝的王国,但两者是完全独立的。路德此言论意在A.维护君主专制 B.阐明国家与教会关系C.倡导信仰自由 D.驳斥教权至上的观点【答案】D【解析】路德将俗世王国和教会割裂开来,而且强调了在属灵王国中,人是完全自由的,在俗世王国中,人受到国王的管辖,这种观点强调了人的自由,肯定了国王的权力,是对教会至上观点的驳斥,D正确;A、B并未体现出马丁·路德对人的态度,排除;C没有突出国家的独立性,排除。32.1997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将“投机倒把罪”除名并分解出几种常见罪,分别是“合同诈骗罪”“非法经营罪”“强迫交易罪”“倒卖车票,船票罪”“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等。这一修订A.奠定了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 B.彰显了全国人大的立法核心地位C.规范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D.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信息的日益畅通,打击“投机倒把”再无必要,因此全国人大将“投机倒把罪”从刑法中除名,并从中分解出几种常见罪以加强刑法领域的专项法制建设,目的是适应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来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D项正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奠定了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排除A项;彰显全国人大的立法核心地位并非材料主旨,排除B项;生产经营方式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其与“投机倒把罪”无必然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33.如表是“五四宪法”与“八二宪法”的章节顺序比较简表。两者章节顺序的变化说明我国章节顺序“五四宪法”“八二宪法”第一—章总纲总纲第二章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徽、酋都国旗、国徽、首都A.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建成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C.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D.充分保障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由第三章提升到第二章,体现出国家重视和保障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D项正确;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AB项说法错误,排除AB项;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34.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六篇关于少数民族的列传,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先例。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都被司马迁追述为黄帝的子孙后代。司马迁的民族思想突出反映了A.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 B.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C.北方民族大交融出现 D.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答案】B【解析】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少数民族立传,说明在其认识中,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这种意识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汉代是大一统的国家,汉武帝时期对政权的巩固促进了民族融合,B正确;A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题干中涉及的是四夷而非仅仅有北方,排除C;D与题无关,排除。35.“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 B.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 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答案】B【解析】材料“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体现的是魏晋以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给音乐发展带去了活力,B正确;AC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36.清朝对少数民族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原则,保持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依据不同情况进行有特点的行政管理。这一做法A.不利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B.利于对少数民族的同化C.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D.扩大了清朝的统治疆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朝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采取因地制宜的统治方式,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C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同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朝统治疆域的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37.关于元代的“四等人制”,学术界有下列观点,据此可推知主要观点来源逮蒙兀儿忽必烈汗灭宋,禹贡九州始尽沦胡俗。于时大别人类为四等,曰蒙兀人,曰色目人,曰汉人,曰南人。【清】屠寄《蒙兀儿史记·忽必烈汗本纪》元代之政治情态……第一最著者,为其政治上之显分阶级,一切地位不平等。元代依种类分为四种:一蒙古、二色目、三汉人、四南人。钱穆《国史大纲》将元代人口划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并规定其差别待遇的“四等人制”,从未见诸任何元代官方文件。刘晓《元代司法审判中种族因素的影响》“四等人”概念不宜绝对化或夸大理解,也可称为“四种人”“四类人”“四圈人”。四个集团彼此的界限不完全清楚,与其说他们是元朝统治集团划分的,不如说是客观存在或是自然形成的。张帆《元代真有四等人制吗?》A.元代客观上存在族群差异 B.“四等人制”按照民族划分C.当代学者的研究更加可信 D.民族歧视导致了元朝灭亡【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屠寄“大别人类”、钱穆“依种类分”、刘晓《元代司法审判中种族因素的影响》、张帆“四种人”“四类人”“四圈人”等信息可知,四位学者都强调了元代客观上存在族群差异,故A正确;汉人和南人都是汉民族,故B错误;没有证据说明当代学者的研究更加可信,故C错误;元朝灭亡的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故D错误。38.14世纪英格兰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他主张《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根据,"依《圣经》之言,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土、贵族、公众都是它的成员"。威克里夫进行的改革运动A.推动了因信称义理念的传播 B.摆脱了天主教对英国的影响C.传播了自由平等的启蒙观念 D.促进了英国民族意识的觉醒【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可知这一改革促进了本民族语言的发展,由材料中"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贵族、公众都是它的成员",呼吁建立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民族教会,可知这都促进了英国民族意识的觉醒,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A项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B项排除;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时间与材料不符,C项排除。故选D项。39.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了一系列民族国家的独立及其正统地位,但同时又承认了另一类政治实体,即承认德意志各诸侯享有内政、外交的自主权。这说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A.成为国际法初步形成的标志 B.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典范C.是欧洲各国政治妥协的产物 D.解决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原则,材料中“承认了一系列民族国家的独立及其正统地位”“承认德意志各诸侯享有内政、外交的自主权”体现了这一原则,同时也反映出该和约是欧洲各国政治妥协的产物,C项正确;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是国际法初步形成的标志,A项排除;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B项排除;材料强调《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欧洲各国政治妥协的产物,而不是解决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只能缓和,不能解决,排除D项。故选C项。40.1874年,日本政府借机入侵琉球和台湾,强制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面对危机,不少知识分子和闽台官员明确提出要以国际法处理冲突,申明中国在台湾全境的主权,要求日本退兵。这一现象反映了A.国际规则影响中国外交运作 B.宗藩外交体系开始受到冲击C.近代外交意识推动爱国斗争 D.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增【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面对日本对琉球和台湾的入侵,部分人要求以国际法处理冲突,这个可知近代外交意识影响了爱国斗争,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并不是国际规则影响外交运作,而是中国人知道运用近代外交意识解决国际问题,排除A项;材料与宗藩外交体系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日本国力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分析题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答案】(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吸取前朝教训,多措并举,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强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元朝: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2)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解析】(1)唐朝:根据“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得出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根据“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得出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最后出现问题,削弱中央集权。宋代:根据“革除前朝之弊,上中命诸州”得出实行改革、削弱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根据“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得出监督地方行政;根据“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得出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元朝:根据“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得出推行行省制;根据“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得出行省官员受制于中央。(2)根据材料并结合前一问的内容,可从中央与地方矛盾长期存在,此消彼长,不断变化的角度概括。同时再从改革与创新、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概括趋势。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文官制度是古今中外重要的用人制度。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奠定西方文官制度的基础。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旧制度带来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这些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和实现自由竞争的愿望。19世纪5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更加专业化,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管理这些新老产业。——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材料三

(英国)文官职责是执行政府的政策。他们是“非政治份子”,不参加党派斗争,不参加政党政治活动,不得竞选议员,保持政治中立。在内阁时常更迭的情况下,他们不与内阁共进,无过错不被免职。还经常受大臣们的咨询,向其提供情报、知识、经验。这些职能的行使,使文官成为统治阶级“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摘编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特点和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答案】(1)特点: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具有择优录取的选拔性。作用:促进了官员素质的提高;推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选拔了大量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公正公平。(2)原因:旧的选官制度导致了政治腐败;工业发展要求文官队伍更加专业化;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